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同事相处有学问(系列分享)

[复制链接]
奔跑的蜗牛1216 发表于 2013-9-4 12: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0 Y$ c- F; E7 Y. V
1章 同事相处有学问
* R4 k) q- D7 ?0 _# g/ I
  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在社会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我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奋斗目标的前提。随着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日见其深,“同事”一词的作用和内涵也远远超出了前些年的范畴。那些善于处理同事关系,巧妙赢得同事支持的人总能使“芝麻开门”的咒语处处灵验,而那些自面清高,不屑或者根本不会与同事“周旋”、来往的人,则免不了时时被动挨打,举步维艰。越来越多长久深陷于同事圈儿,早已习惯成自然的人们突然顿悟:若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就不得不深谙同事间相处的学问。
+ {  E' B* [( V2 u4 _0 I9 a
              不要显示优越性
" V* @2 c0 T$ a) [8 F
  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法)罗西法古

0 O& [: B- d9 Q) C# c; l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就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势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 U$ W6 O0 N. u2 E# `" U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理应是平等和互惠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天天门庭若市,日日高朋满座。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得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别人都敬而远之,甚至厌而远之。
- F, k+ F( E) I3 k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 }* C7 ~2 a$ H4 V3 v8 t2 _% v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 c' s, W6 t2 z0 g" p5 ]8 Q/ M# P
  这句话真是没错。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c- k8 v- E# K+ y2 l: e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某地区人事局调配科一位相当得人缘儿的骨干,按说搞人事调配工作是很难不得罪人的,可他却是个例外。当然,这也是吃了一番苦头才获得的。在他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为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因此每天都使劲吹嘘他在工作中的成绩,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哪个几乎记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等“得意事”,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后来还是由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一语点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从此开始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他们的成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奔跑的蜗牛1216 发表于 2013-12-18 11: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学会先说“是我错” * x; B7 o7 A! @9 T
  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更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有一种高贵怡然的感觉。——戴尔•卡耐基 1 M# d. L- G* H* }, Y+ |: O; @' c
  人无完人,没有人会不犯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可怕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怕知错不肯改。错了也说不悔过。
& t2 b. {* C: ?  其实如果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再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端正,而且能加深领导和同事对你的良好印象,从而很痛快地原谅你的错误。   M5 m" [" ?7 b( y' L
  某公司财务处小李一时粗心,错误地给一位请病假的员工发了全薪。在他发现这项错误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最好想办法蒙混过去,千万别让老板知道,否则肯定会对他的办事能力有所怀疑。于是他匆匆找到那位员工,说必须纠正这项错误,求他悄悄退回多发的薪金。但遭到断拒绝,理由是公司给发多少就领多少,*是你们愿意给,又不是我要的,白给谁不要?”小李很气愤,他明白这位员工是故意拿他一把,因为他肯定不敢公开声张,否则老板必然知道。真是乘人之危。气愤之余的小李平静地对那位员工说:“那好,既然这样,我只能请老板帮忙了。我知道这样做一定会使老板大为不满,但这一切混乱都是我的错,我必须在老板面前承认。”就在那位员工还站在那里发呆的时候,小李已大步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告诉他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然后把前因后果都告诉了他,并请他原谅和处罚。老板听后大发脾气地说这应该是人事部门的错误,但小李重复地说这是他自己的错误,老板于是又大声地指责会计部门的疏忽,小李又解释说不怪他们,实在是他自己的错,但老板又责怪起与小李同办公室的另外两个同事起来,可小李还是固执地一再说是他自己的错,并请求处罚。最后老板看着他说:“好吧,这是你的错,可×××(那位错领全薪的员工)那小子也太差劲了!”这个错误于是很轻易地纠正了,并没给任何人带来麻烦。自那以后,老板更加看重小李了,因为他能够知错认错,并且有勇气不寻找借口推脱责任。 $ a+ P% |, C* y  Q7 g2 [2 ]3 {/ N
  事实上,一个人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保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卡耐基告诉我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有一种高贵抬然的感觉。 ; f! j9 ^+ P  J" ]. z1 m# N
  喜欢听赞美,哪怕明知是虚伪的赞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忠言逆耳,当有人、尤其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同事对着自己狠狠数落一番时,不管那些批评如何正确,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舒服,有些人更会拂袖而去,连表面的礼貌功夫也不会做,实在令提意见的同事尴尬万状。下一次就算你犯更大的错误,相信也没有人敢劝告你了,这岂不是你最大的损失? 1 s- n9 o5 z, y. p
  如果你总是害怕向别人承认自己曾经犯错,那么,请接受以下这些建议:
; ?. A2 h; L+ T* k! f* I; k  ①即便错了,也不要自责太深,更毋须自怨自艾,轻看自己。你应当把这次犯错当作一种新经验,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智慧,吃一堑,长一智。
  b% u+ O. L" c% f  ②假若你的错必须向别人交代,与其替自己找借口逃避责难,不如勇于认错,在别人没有机会把你的错到处宣扬之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起一切的责任。 6 F  g, [" w, B- k0 E: }
  ③如果你在工作上出锗,要立即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失误,这样当然有可能会被大骂一顿,可是上司的心中却会认为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将来或许对你更加倚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你失去的还多。
* u( g$ A/ c$ t4 P- P  ④如果你所犯的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其它同事的工作成绩或进度时,无论同事是否已经发现这些不利影响,都要赶在同事找你“兴师问罪”之前主动向他道歉、解释,千万不要企图自我辩护,推卸责任,否则只会火上浇油,令对方更感愤怒。 / B* b4 u. [3 }3 p4 X. M
  如果你总是觉得听到人家指出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耻辱,令你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以下这些建议或能帮你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慢慢懂得从批评中吸取教训: " _* x1 U& F# _
  ①要明白,别人对你的批评并无损你的价值,无须一概以敌视的态度对待意见与你相左的人。
7 [( U  s4 O/ s( n4 C5 o6 |  ②如果别人对你的工作表现,颇有微言,你要知道人家是针对事情发出意见,而不是故意与你做对,或者瞧不起你。 ( `% v% X  H' Y7 J- W" ^
  ③切勿把“我的工作不被接受‘理解为’我不被接受。” ; p7 j6 ~" c% Z) V! Y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当你精神不足,工作过重,承受太沉重的生活压力时,偶尔不小心犯错是很普通的事情。人们在犯错后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它,错而能改,犯错便不算什么罪大难饶的事情,反而对于你日后的工作,升迁大有弊益。 9 q* J. K, ?& {# j3 j0 t; m
 
 楼主| 奔跑的蜗牛1216 发表于 2013-12-18 11: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人人最爱是面子
* S) ?* M# w8 P9 g, m  h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马太福音》7 b2 S. X. L# d9 F
  聪明人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从不会把话说死,说绝,说得自己毫无退路可走。例如“我永远不会办你所搞砸的那些愚事。”“谁像你那么不开窍,要我几分钟就做完了。”“你跟XX一样缺心眼儿,看他那巴结相。”如此种种,估计谁听了都不会痛快,人人都最爱惜自己的面子。而这样绝对的断言显示是极不给人面子的一种表现。 8 a$ p5 _& m# K$ D5 b
  汤姆•韦思原先在电气部门的时候,是个一级天才,但后来调到计算部门当主管后,却被发现非其所长,不能胜任。但公司当局不愿伤他自尊,毕竟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何况他还十分敏感。于是,当局给了他新头衔:奇异公司咨询工程师——工作性质仍与原来一样——而让别人主管那个部门。 * R/ W, y  V' N! h& o- T. X0 l$ @
  此事汤姆很高兴。
6 S# F) f' ], M9 h6 o" L- C8 f  奇异公司当局也很高兴,因为他们终于把这位易怒的明星遣调成功,而没有引起什么风暴——因为他仍保留了面子。
% `' ]" |" V* u1 Q6 M% h  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何等重要的问题!而我们却很少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常喜欢摆架于、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在众人面前指责同事或下属,而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 ( r0 u5 _; Z# j
  《圣经•马太福音》有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被大多数西方人视作是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真正有远见的人不仅要在与同事一点一滴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儿”,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挣面子。言谈交往中少用一些“绝对肯定”或感情色彩太强烈的语言,而适当多用一些“可能”、“也许”、“我试试看”和某些感情色彩不强烈,褒贬意义不太明确的中性词,以便自己“伸缩自如”是相当可取的。 & z, L0 G! N1 M$ k& p
  汤姆和乔治原来是很好的同事和朋友,可最近却关系紧张,大有“割袍断义”之势。不明真相的人以为他们之间肯定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否则形影相随的两个人绝不至于搞成这个样子。,可事实上远没有那么严重,他们只是为了一只钮扣而己,一只最多价值几分钱的钮扣。乔治新近买了一套非常满意的高档西服,却刚穿不到一周就丢了一只关键部位的钮扣,惋惜之余偶然发现整日挂在洗手间的那件不知是哪位清洁工的工作服上的扣子,与自己丢失的纽扣简直如出一辙,遂乘人不备悄悄地扯下了一粒,打算缝到自己的衣服上滥竿充数,并得意地将此“妙计”告诉了汤姆。不料未出数日,多数同事都知道了乔治的这个笑料——汤姆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拿这件事跟乔治开玩笑,弄得当时在场的人都笑做一团,而乔治也终因太没面子而恼羞成怒,反唇相讥,大揭汤姆的许多很令其丢面子的“底牌”,于是乎后果也就不得而知了。 1 R) `/ ^1 J0 I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甚至连乞丐都不愿受嗟来之食,因为太伤自尊、太没面子,更何况是原本地位相当,平起平坐的同事。但很多人却总爱扫别人的的兴——当面令同事面子难保,以致当面撕破脸皮,因小失大。 4 Y- q! ?6 D4 i
  纵使别人犯错,而我们是对的,如果没有为别人保留面子就会毁了一个人。
# a! O1 E. J* X' Y
 
 楼主| 奔跑的蜗牛1216 发表于 2013-12-18 11: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红人”原本是“俗人”
7 c; _5 v( y0 J' i  永远不要同“红人”争道,那些人都是魔鬼。+ b7 E- T. J, L2 \/ ~( C5 D0 a1 z
  几乎所有的上班族都有过这样的牢骚和困惑:瞧××那小子,典型一个“哈巴狗”,见了上司那副点头哈腰的丑态,实在让人看不惯,可这样的人又偏偏“红极一时”,这世界怎么就总是“小人得势”?我到底要不要与上司的“红人”斗?不斗吧,他实在是仗势欺人,显得自家懦弱;斗吧,又怕自己丢官弃职,得不偿失。真是左右为难,大伤脑筋。 3 U$ _8 d) D9 ~- }5 k% u$ I# _
  1996年最得人心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引起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共呜,很多人都深感在戏中找到了自己的种种“心酸”体会,看到了自己升迁路上的艰辛和无奈。虽说刘罗锅的时代早已烟消云散了,但今天这个社会里,象乾隆那样的领导又何尝少见,即便再精明能干、刚愎自用,却仍然喜欢听奉承话,喜欢有人能替他在做了些“有失身份”或“影响形象”的小事之后,大唱赞歌,大拍马屁。而这种本事又并非人人都有。可悲的是,每个组织里到底还能找到这种“奇才”;可叹的是,逢迎拍马如和珅的人却偏偏官运亨通,这些人最精通怎样才能成为上司的心腹。
. F7 d$ E' }) J1 m( w  一位苦心经营却始终在仕途上毫无建树的父亲在退休的那一天忠告他的儿子:“永道不要和红人争道,那些人都是魔鬼。”
1 g8 G8 {8 r- R' D, I3 G7 k  然而刘罗锅却在剧中与和珅斗了一辈子,思恩怨怨、沉沉浮浮,其间的复杂与微妙又岂是一句简单的“好人斗坏人、好人必胜,坏人必败”所能注释得清的? 3 D$ r) y  O7 |
  其实“红人”原本是常人,更是俗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领导的心腹,则定然是有其过人之处,同这样的同事相处,一味退让或一味攻击都不是上策,最聪明的办法应该是在吸收。欣赏对方优点的前提下与其推心置腹的交流、沟通。体谅对方的苦衷也是各种沟通的关键。试想:这些红人通常没有自我,靠着卑躬屈膝,谨慎做事过日子,辟如和珅大人,也属实是不容易的。   f+ v! [- R6 k
  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心腹红人”们通常是“心”思细、“心”机重,和他们讲话得多点心眼。最好只是守着自己的专业和工作本分来说,只谈事不谈人。而且心腹的“腹”事实很小,绝没有“宰相肚里能撑船”那种大度和雅量。因此任何带刺的话千万别说,否则对方定会记仇,弄不好违会放支暗箭伤害你。“心腹”、“红人”多半都长了一双四面八方都环顾得到的利眼,往往能抓住细节不放,喜欢从鸡蛋里挑骨头。所以多谈些天马行空、救国救民的言词,而少讲细节、少谈个人。这样才不至于留下话柄,被“红人”抓了小辫子。 6 f$ e0 j  `: G
  “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尤其是适用于与红人交往的情势中,必竟他的权力是依附在某个上司身上,而这个上司又未必能一直有权有势,更未必只他一个红人,一直单单信赖他,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一旦大树轰然倒地,昔日“红人”不再受宠,那么与他交往过密的人岂不要连带遭殃?何况红人一般都手快脚快,动作麻利,若我们搞得比他还快,则定会招忌,恐怕还是拙嘴笨舌,行动谨慎些为妙。 2 v7 L; h! p  m# A* h4 u
  那么到底要不要和“红人”斗呢?恐怕首先要看你是不是“刘罗锅”,有没有那过人的才智和生来就“身弯心不弯”的本事。然后还要看你的上司是否比“乾隆”更正直,有无可能做到“亲贤臣、远小人”?第三还要想一下与“红人”争道是为大局,为工作好,还是仅仅想为自己出口怨气。否则,就不必吃力不讨好,自费心机了。 % x7 d& ^$ U; [4 O; F0 ?/ j
 
 楼主| 奔跑的蜗牛1216 发表于 2013-12-18 11: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帮人就是帮自己
8 u* F) ?1 b8 m2 f7 q( X  天底下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影响别人,就是想到别人的需要,然后热情地帮助别人,满足他们的需要。 ——(法)卢梭 : S  U4 L5 K( B9 w) F
  查尔斯是纽约一家大银行的秘书,奉命写一篇有关欲吞并另一小银行的可行性报告,但事关机密,他知道只有一个人可以帮助他拥有他非常需的那些资料——那人曾在那家银行效力了十几年,不久前他们变成了同事。于是查尔斯找到了这位同事,请他帮忙。当他走进这位叫做威廉•华特尔的同事的办公室时,华特尔先生正在接电话,并且很为难地说:“亲爱的,这些天实在没什么好邮票带给你了。”
) y( \3 m/ z3 O' \  “我在为我那12岁的儿子搜集邮票。”华特尔解释道。 9 ^1 [/ \- N: e: @' L
  查尔斯说明了他的来意,开始提出问题。但也许是华特尔对他过去的组织感情颇深吧,竟不很愿意合作。因此说话含糊、概括、模棱两可。他不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无论怎样好言相劝都没有效果。这次见面的时间很短,没有达到实际目的。
8 l0 {0 c) k8 n# F" x2 I* s# s  起初查尔斯很是着急,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情急之中突然想起华特尔为他儿子搜集邮票的事情……并也想起他的一个朋友在航空公司工作,一度喜欢搜集世界各地的邮票……
8 O/ y  [, P4 N' e  第二天一早,查尔斯带了一些以一顿法式大餐为代价换来的精美邮票,坐到了华特尔的办公桌前——他满脸带着笑意,客气得很。“我的乔治将会喜欢这些,”他不停地说,一面抚弄着那些邮票。“瞧这张,这是一张无价之宝。” . R2 d/ u9 n$ ?$ L: N! C. i* o
  于是他们花了一个小时谈论邮票,瞧瞧他儿子的照片,然后他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把查尔斯所想要知道的资料都说了出来——查尔斯甚至都没有提议他那么做,他把他所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而且还当即打电话给他以前的一些同事,把一些事实、数字、报告和信件中的相关内容,全部告诉了查尔斯。“帮人最终帮自己”,这成了查尔斯后来一直信奉不疑的真理。 , d( B  v: M& E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同事之间免不了互相帮帮忙。平常我们总说“助人为乐,”但是在办公室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怎样助人为乐才能真正既帮了别人的忙又帮了自己的忙呢? 2 V3 t( b' c4 [. g2 n1 s
  当一个同事请你提意见,如何是好呢?诸如“你认为我的工作态度不对吗?”“是不是我不该以那种方式处理同老安的矛盾!”这些问题当然都不易处理,却也给了你一个帮助对方进步和表现气度的机会。最愚蠢的回答就是直接答“是”或“不是”,而应有一些建设性,也就是说你应该提议一个可行办法而不会被误为批评。因为要是你的答案不能令对方畅快,他肯定不会接受你的意见,甚至认为你是敷衍他,白白辜负了他对你的信任。正确的做法是,告诉你的同事,如果换了是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为什么?例如他因为未能准时预备开会用的文件,遭到领导责备,就应婉转开解他;“大家谁都知道李主任那人认真得很,所以我替他做事永远都是以最快的时间去完成,并且认真得很,使他知道我的确已经尽力去符合他的要求了。”千万不要跟着附和,指责对方或其他领导的错处!“李主任真是过份,你也只能按他的摆布去做了。”这样无异于火上浇油,对同事,对他的领导,甚至你自己,肯定都没好处,那又何苦为之呢?
. i* v  g$ b/ a4 K9 u- `! M) \7 ^1 A  当然,要表示你的关切,这跟其它人际关系一样,必须是诚挚的。这不仅使得付出关切的人有些成果,接收这种关切的人也是一样。它是条双向道,当事人双方都会受益。
. R& P2 F! h# L5 Z1 R8 i; k4 L6 D  努力学会为别人效力,做那些不惜花时间、精力和诚心诚意为别人设想的事情,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帮助。 - U' g4 E" g0 C* c; D3 B
  中国有句古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往往有时候一些原本并没有在意回报的帮助,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幸运。
# U: ^7 u, N6 c1 B4 Q; k9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