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周溯源讲稿:文章五境界

[复制链接]
有木有 发表于 2013-8-21 00: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朋友们:9 Z, E1 C8 F0 x( w) u, k8 u% Y( h
    我讲的题目是:文章五境界。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文章五境界的含义;第二部分讲怎样才能提高文章境界;第三部分讲文章境界不高的表现及原因;第四部分呼唤好文章。1 N( B& r) p# K
    首先讲第一部分,文章五境界的含义。
# G6 x3 s& u2 X8 ~# a. B' H    大凡搞文字工作、从事写作的人,无不喜欢好文章,也无不希望自己能写出好文章。那些在青史上留名的人,诸如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等等,身前身后也是以好文章、好论著、好作品而传世的。现实社会中那些文章写得好的人,受人敬重羡慕。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立言就是为社会贡献好文章。现在,我国有6000多种报纸,10000多种杂志,几千种内部报刊,500多家出版社,还有网络上无数的博客、播客,可以说是文章铺天盖地,目不暇接。那么,怎样才算好文章呢?怎样才能写好文章呢?这是自古至今人们千万次思考、反复探讨的问题。而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至今尚无定论的问题。100个人有100个答案,就像100个观众有100个哈默雷特一样。我从事编辑工作20多年,修改过数以千计的文章,自己写作了30多年,发表过数量不算少的文章,出版过一些书,包括大部头的书,我也经常思考这两个问题。近些年来我通览了自古至今关于文论方面的数百篇代表作,以及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刘熙载的《艺概》,郭绍虞主编的一套《中国历代文论选》,厚厚四大本,以及中外名人的写作经验谈, 结合自己的编写体会,提出了“文章五境界”的命题,作为一家之言参与讨论。" k0 G- m: I0 m) @( b2 {* q! l/ j( ^
    “文章五境界”写好后,首先经社领导批准,发在求是杂志“编务参考”上,接着被求是杂志红旗文稿刊发,此后连续被十几家报刊杂志转发,十几家老秘网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播诵,《新华文摘》也全文转载了,几家报刊上还发表了评论文章,网上也有不少贴子,我还收到许多来信和电话,发现大家对“文章五境界”的命题是认可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思路。
  U7 d) |& v' @* F    清代学者王国维,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成就卓越,他有一部名著叫《人间词话》,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这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取自宋代词人晏殊写的《蝶恋花》词中的两句,比喻登高望远,了解了某一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概貌,确立了自己的长远目标,瞰察了路径。这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取自宋代诗人柳永写的《蝶恋花》词中的两句,比喻为实现理想而埋头苦干,呕心沥血,虽然累瘦了,人很疲惫,也毫无怨言,不达目的不罢休。这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引自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青玉案•元夕》词中的三句,比喻甘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清苦,平常不出头露面,最后获得了成就。“灯火阑珊”指灯火寥落,快要散场,象征最后的时刻。王国维借用古诗词,提出三境界说,是一个创新,因比喻贴切,切中肯綮,而成为经典之论。那么,依此引申,作为学问载体的文章(包括部分文学作品),是否也有境界之别呢?在我看来,亦可大致分为五重境界。" {3 h2 n4 _. i7 g$ x7 _
    第一境界,准确明白。把要说的事、要讲的理,说准确、讲明白,做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语言通畅,让读者一看就懂,尽量避免出现字词孤僻而难认、句子太长而难读、语意杂糅而难懂的现象。准确明白是文章的基本境界,也是起码要求。就拿人们常见的新闻报道来说,更应如此。一则新闻必须有“五个W”(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这五个词在英文中都是以W开头的,即When,Where,Who,What,Why)如果五个W不准确明白,传达的信息有误差,社会反响便会大相径庭。前年北京电视台发生的“纸包子”新闻事件,轰动一时,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就是一个典型例证。现在有些论文难读、难懂,特别是有些博士论文连教授、博导都看不懂。莫非思想太深奥?不一定,往往是表达没有到位。有的是故意写得晦涩难懂,以显示有学问。西汉有个文学家叫扬雄的人,他的文章大多难懂,人们说他“以艰深文浅陋”。文,就是掩饰,以表面的艰深掩盖实质的浅陋。这种作法令人生厌。常言道,真理是朴素的,“是真佛只说家常话”。即使是深奥的思想,也可以深入浅出,于浅中见深,平中见奇。据统计,《毛泽东选集》四卷只用2994个常用汉字,不到3000字,而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却表述得明白易懂。一部文学巨著《红楼梦》,也只用4800多个常用汉字,不到5000字,却写得曲折幽深、瑰丽多采、魅力无穷。语言的明确源于思想的明确,思想的明确必然要求表达的明确。那种认为文章越难懂,说明越深奥、越有学问的看法是片面的。高尔基说得对:“世界上没有不能用简单明了的话语来表达的事物。”问题在于作者是否有这样的追求,是否肯下功夫。当然,那些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论著除外,例如考古学、古文献、经济学原理、黑格尔哲学,等等。
3 a9 Y( r( V$ z; |& b    现实生活中,有些标语乱简化,造成歧义、误解、笑话的,常有所见。例如,1995年我应邀到某市采访调研,看见村头墙上有这样的标语:“致富光荣,贫穷可耻。”我当即同身边的宣传部长讲,这样说太笼统。致富要讲途径,是勤劳致富、科学致富,还是歪门斜道致富?贫穷,要看原因,是自然条件差,天灾人祸,是身有残疾、患有重病,缺乏劳力技术而贫穷,还是由于懒惰而贫穷。要区分清楚,建议改为:因勤劳致富光荣,因懒惰贫穷可耻。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 ?5 H4 ^0 Y' T( k# ?3 R    据说某某市某某监狱,贴着大幅标语:“人民罪犯人民爱,人民罪犯爱人民”。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表达太不准确了。我想其本意是:政府和人民关心罪犯,不因他们犯罪了而嫌弃他们,把他们一棍子打死,而是希望他们改造好;罪犯们则感谢政府和人民对他们的宽大关爱,愿意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将功补过。但是不能为了对仗而简单化,把意思搞拧了。
7 U0 q* H" U, g! }    据说某某市某某新区,提倡垃圾分类堆放,便于科学处理,号召大家自觉做好,写有标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这又成笑语了,把人当垃圾来分类,应该改为:垃圾分类,人人有责。0 G3 h4 H! I1 |8 F
    有时在关键地方错一个字,会出重大政治错误。例如,1984年,中日友好出现热潮时,当时党的领导人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中日友好,相互信赖”。红旗杂志刊登一篇文章引用这八个字时,虽然经过了编辑、校对多道手续,出版时却变成了“中日友好,相互依赖”,信赖变成依赖,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中国不能接受,日本也不能接受。刚印出后,就被新华印刷厂的工人发现了,尚未送到邮局,否则,将在国内外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结果那一期红旗杂志,几百万份全部废掉,重印。为此,相关责任人都作了深刻检查,受了相应的处分。当时我已从大学毕业分配到了红旗杂志社,亲眼见到了这件事,印象深刻,终身难忘。% d; n& h8 u( P1 Y
    文章有各种体裁,有理论文章,新闻报导,文学作品,领导讲话,各类公文等等,各类公文中又分请示报告、会议通知、介绍信、证明信等等。虽然各自的要求不一样,但准确明白则是共同的。或许有人说,文学作品反对直白,要求含蓄。恩格斯就讲过,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观点愈隐蔽愈好。不错,但这只是就作品的主题思想而言,而在行文表述上还是要准确明白的。例如李商隐的无题诗,主旨朦胧,但是它文词清丽,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读者还是能读懂的,“心有灵犀一点通”,达到心领神会。不像当代的某些朦胧诗,主题朦胧,词句也朦胧,让人看不懂。/ i6 z9 B" x  x7 R0 e# e
    以上讲的是第一境界,准确明白。
( U8 ~; a1 \0 q9 |6 @5 Q: X6 C
参与人数 1文银 +1 收起 理由
金猴望月 + 1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文银 +1

 

精彩评论53

正序浏览
华容秘书 发表于 2013-8-22 17: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文章好坏无极限,多练,才能有所提高!
 
真诚无声 发表于 2013-8-24 09: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很有深意,真知灼见。太有收获了
 
西乔 发表于 2013-8-24 10: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通篇读完,受益无穷。
 
携笔从戎 发表于 2013-8-26 22: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交流出境界,感悟出境界,创新出境界!!!!!!!
 
余之舰 发表于 2013-8-26 22: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五境界,境界出境界!
 
国之小李 发表于 2013-8-27 15: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五境界说,为我们评判文章提供了一个参考,也为我们今后的写作道理指明了一个方向!
 
走进樱桃村 发表于 2014-1-22 11: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隐藏内容,学习学习!!!
 
涩涩的咖啡 发表于 2014-1-23 22: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点明了写好文章的方向,但对于类似我这样的初学者,更希望得到如何去做的启发。
 
吹风 发表于 2014-1-24 09: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知灼见,大有收获,感谢大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7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