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 {6 r$ J! V5 a( T/ V 2012年最后一季,我有幸来到省局办公室跟班学习信息编报,收获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离别在即,感悟颇多,记于笔下,与大家交流、共勉。+ x( |! y: y `5 s6 i
8 D3 T2 D: |6 c5 n2 g 一、一篇好的信息4 a4 X3 [& o9 @. N% i4 m
- \9 y' M! e7 G7 f9 O9 `4 j. i4 ^& |" ~( |- g6 L6 ^
我专职从事信息的时间不到一年,三个月来,在省局办公室领导与同事的悉心指导下,我对信息的认识逐渐清晰,要写好一篇信息,应注重以下方面。' a7 ]* w4 j7 a' Y9 e+ y' p9 X- z
7 c5 N4 O* m: t& I# [, T" ?, c3 T( {0 L; o# f) z# x7 i% g* g: V: z0 `$ x5 ]1 v
一是题目。过去,我总喜欢拟些华丽新奇的标题以夺人眼球,而往往忽略了信息标题与新闻标题的差异。若把信息写作比作穿衣戴帽,信息内容好比着职业装,如果扣上一顶大花标题帽子,倒显得不伦不类,也影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标题应为信息基本内容的浓缩,做到平实精炼,客观直白,意思完整,让人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R: i! L& b0 o5 }8 U" m- [3 G$ z/ S* \6 U: t- f* C) M
* O* o% _7 ]( k* A# S3 N& s4 t
二是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提倡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信息更是如此。作为下情上达、服务领导决策的工具、各地各部门沟通交流的纽带,信息反映的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举措、成效和数据,写作上要做到层次鲜明、逻辑清楚、中心突出、表述准确,才能达到沟通情况、反映问题、交流经验的目的。
# @3 f: G+ s5 R3 ^% D& d9 |8 s
) n3 A" K. `9 Q* }* J 三是语言。一篇正刊信息二百字左右,增刊一般一两千字,要在短小的篇幅涵盖完整丰富的信息量,必然要做到字斟句酌,删繁就简。要把空话、废话、套话都去掉,省略不必要的背景、意义、目的、作用,使用简单直接的句式结构,能用短句不用长句,一句话能说清的不用多句赘述。同时注意用字用词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语病、产生歧义。) O" y0 @8 z" E& A3 s
' Y$ T: l- I, |1 u5 x& P! D: J0 y4 r9 J0 M* f- @0 Z, e; r
四是价值。一篇有价值的信息不一定要新奇独特,却一定要适销对路,具体来说,就是符合领导关注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对接上级部门用稿需求。其次,时效性必不可少。十八大信息的组织报送令我印象深刻。 11月1日起,省委办紧跟十八大动态,相继刊发各地在喜迎十八大过程中开展的工作亮点和成效、认真部署十八大期间维稳工作、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等对十八大胜利召开及闭幕的反响、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具体举措等增刊,环环紧扣,第一时间反映情况。' q% `5 D; F) M2 j
" \9 b) q! n1 K9 k7 g& ]
五是亮点。无论是哪一级刊物,刊发信息的数量都是有限的,领导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广,要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引起注意,突出特色、展现亮点至关重要。) d8 e+ D6 j6 e2 F" E' U' Z
5 K. [$ [. G; B. j
o# `1 J M4 T W& c" g' g 二、一个好的信息员5 P7 t7 u! J9 B' T% {9 r0 Y/ t- v1 q
$ ~9 C, Z0 z% T8 L* d0 }" B8 f; o2 h. u7 ~
一要脑子活。信息多为原始素材的精加工。在信息采编的过程中,三种思维能力至关重要:领悟、提炼和整合。如,要根据局里某一工作通知加工成工作动态信息,首先要领悟通知的整体意思、主要内容,进而抓住关键提炼要点,最后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整合。有时还要“先破后立”,在充分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调整结构,重新表述。
- N9 H& @/ A6 U8 R1 g0 l. J* F p7 q2 s I5 {. `5 c7 @" L; w4 [" c8 i+ T7 Q3 z q4 Z- T
二要视角新。跟班学习后,我认识到,如何选好角度对单一的信息进行纵横拓展,也是一门艺术。貌似简单的收入数据如何进行最大化利用?既可直接将收入情况编成一篇百来字的快讯;也可对收入运行形势进行分析形成一篇专报;或是围绕某个亮点数据结合实际工作深入挖掘,分析影响因素,展现征管成效;还可以与全国收入形势进行对比,为领导提供宏观比较信息。* o7 }0 `) q2 \ s: Q* h& e, c6 c. F1 i$ a% w! i* A8 {
3 @* y* n* u6 H) f9 i, M 三要嗅觉敏。信息素材何处寻?有信息前辈归纳为:向上看,向内找,向下要。长年在办公室里,难免有信息点匮乏的困扰,于是保持敏锐嗅觉格外重要。要善于在程序化的日常工作中掌握阶段工作要点,在常规化的寻常事件中捕捉亮点,从浩如烟海的时事信息里寻觅上级关注重点,从纷繁芜杂的问题状况中抓住本质和关键,见微知著,抽丝剥茧。! ^- Q5 K, q( r' Y# c- B4 \
1 V7 V8 @, O7 }( G/ Y+ m Q T2 H7 ~9 h5 S1 A1 B, G1 ^9 f
四要嘴巴勤。一是勤约稿。经常听到师傅打电话询问:“某市局报了关于××活动的信息,不知道全省系统目前进展如何?”,“关于××的数据出来了吗?”、“省政府最近较关注××的建设情况,可有相关信息可编报?”。信息非闭门造车,只有积极将触角外伸,向有关部门、业务科室、下属单位了解,才能保证信息来源丰富新鲜,写出的信息贴近实际,贴近基层。二要勤核实。将不确定的数据、情况核实清楚,既是写好信息的必要条件,更是负责任的表现。7 [/ ]1 C6 C2 z v( j7 B4 Q* a
3 c7 G, m. ~% }5 u* \$ q X" |- M! s6 E& k: v+ @$ K7 Q( Y
! R; \/ e) k; v- {3 u 五要心思细。每次细听师傅分析某篇信息不予采用的原因,如有的信息前期已刊发重复报送,有的信息数据前后相加与总数不符,有的信息缺乏实质性内容等等。才更深地体会到做信息的人若无细腻的心思,便无法发现微小的问题,信息质量难以保证。% d* n+ G4 m* ~, W9 r j0 ?8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