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这是我青年时代在基层工作时常听到的一句调侃话。国民党税多的情景我没有经历过,缺乏切身的感触,但对“共产党会多”却是身临其境,感触颇深。那时候在村、乡、区工作,见到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几乎每天都要开会,有时候还是大会套小会,一天几个会。为什么共产党的会这么多?我沉下心来想了一下,感到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区别于古今中外任何党派、任何团体的政党,她要带领全体人民,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后,走一条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和外国的社会制度的道路,彻底消灭剥削阶级,极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这就需要不断地发动和组织群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要发动和组织群众,手段必然很多,其中当然也包括召开各种大大小小的、多个层次的、各类规模的、不同内容的会议。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作了调整,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由于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涉及最基层的广大群众的会议相对减少,但中层骨干以上的会议却仍有很多。在某些时候、某种情况下,会议的数量甚至还有增加。然而要开会就要有领导发言讲话,而这些领导的讲话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有一个讲稿。因为只有有讲稿的领导讲话,才能使会议更正规、更严肃、更有推动力。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领导讲话,不仅关系到会议的成败,而且关系到领导的水平和威信。而领导要把在会议上的话讲好,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有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讲话蓝本,一个是要有一个好的临场发挥。而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讲话蓝本是临场发挥的基础。这样,为领导起草高水平、高质量的讲话自然成了不少领导最重视、最关心、最认真的一件大事,为领导起草讲话的工作也自然成了一件不可或缺的影响重大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领导讲话起草的主体—— 机关文秘工作者,如何又快又好地不断为领导起草高水平、高质量的讲话稿,自然成了一项严肃的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和工作任务。) W5 X2 }! a6 h5 F; k/ y8 m+ o
. n2 k3 F6 ~' X 那么,机关文秘人员怎样才能适应这种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起草领导讲话的水平呢?根据我过来的体会,我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8 x# O0 c( V" w# F2 O# s* f, g2 x9 T# p% X7 @
一、弄清标准,明确方向4 V' {9 ~* g6 D
* I0 g! h: u5 b( u7 R! ^9 m- u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把高水平、高质量的领导讲话的标准弄清楚了,行动起来才更有方向,更有力量。, f- u0 k6 z! ~4 A( d9 o
6 f3 y) p1 D0 m# G8 j' O
什么样的领导讲话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领导讲话?过来人们对此并无定论。我想它除了要体现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领导艺术之外,至少还要符合以下六点:
+ S5 |- ~. v! @; ]9 b. U. t2 {6 t6 D9 B: Q3 ?) u. R
一是主题准。讲话主题是讲话的基调和核心,也是讲话的灵魂。讲话的主题定得准不准、好不好,对于讲话的水平、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讲话主题,必须是来自上级的精神,有政治、政策的依傍;来自工作实践的需要,有客观现实的源头;来自领导的关注重点,有推动解决的期翼。只有实现了这三者的合一,讲话主题才会根子牢、概括准、针对性强,从而成为领导讲话的脊梁,收到“牵牛牵了牛鼻子、”“打蛇打了七寸”、“纲举目张”、“四两拔千斤”的效果。0 ^0 ^1 f, U5 n0 ~. i J5 }; `1 x
6 l! R9 ^7 Z8 J7 r' {% i 二是提法新。这里讲的提法,重点是指领导讲话的大纲小目,必须反复锤炼,使之具有某种新意。比如。对于领导讲话虽然不是很新鲜的主题和内容,但能选择一个过去没有使用过的或只有极少人使用过的表述方法;把一种多数人心中想过的而又没有来得及表述出来的意思表述出来;或对刚刚出现的而又没有来得及流传的新的苗头抢先抓住表述等等,从而达到“抢占先机”或“旧瓶装新酒”、瓶旧酒更浓的出人意料的效果。
9 |( R: S+ H2 H" k; D. R; q
, f, m7 Y6 k# Z* {9 }8 K 三是内容实。领导讲话不同于论文,讲纯理论;也不同于典型材料,主要靠事实讲话。它是一种虚实结合、层次分明、情理交融,具有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鼓动性、通俗性相结合的演讲文稿,对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注意什么,防止什么等等,都要旗帜鲜明,论断清楚,来不得半点马虎敷衍。所以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讲话必须选材精当、内容翔实,充满着逻辑的力量和辩证的力量,而不能内容空洞,苍白无力。& h b' b: H' I0 C
! T1 e6 V% ^# B. k0 v5 l 四是语言活。领导讲话的主体虽然是权力的化身、组织的代表,前进的标杆,具有指挥、带领、管理讲话受众的职责,但他主要不能靠权威、靠命令、靠强迫等手段实现自己的要求和主张,而只能靠道理、靠语言进行说服、疏导,因此他的语言不能是命令式的,而必须是说服式的;不能是横蛮的,而必须是说理的;不能是空洞的,而必须是实在的;不能是呆板的,而必须是鲜活的。简洁、明快、风趣、幽默、平易、有力,应是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领导讲话的共同语言风格。, a) p. ]( O2 ?( ]+ [
: Z8 ?$ x5 U2 q) U2 Z+ `0 N; B 五是反响大。凡是水平高、质量高的领导讲话,一旦被领导同志采用以后,应该都有一个很好的反响。从会场上来看,往往是台上领导讲得眉飞色舞,台下听众听得如醉如痴;会场里到处都有眼睛与眼睛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相应;掌声不断,笑声常起,场面热烈,气氛良好;从散会后看,甚至会出现对讲话领导当面伸出拇指称赞,背后索要讲稿学习的情景。, ^8 w; K. i* K3 v3 L$ E5 G
: p0 D' G' `2 [" v3 Y k. Z* V4 d 六是效果好。领导讲话以后,会议精神得到雷厉风行的贯彻落实:要求作的作到了,要求办的办成了;推不动的推动了,解不决的解决了;既有物质成果,又有精神成果;既有供人看的,又有自己说的;上级有表扬之意,下级有赞誉之声……
R' M; V( M4 R3 P6 C: E4 N( N2 d8 r2 H" [8 Z5 s
当然,由于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不同,对同一个领导讲话可能有不同的、甚至大相径庭的评价。但客观的标准还是有的,这里要正确处理二个关系,即对起草者的自我评价与采用领导的评价,应以采用领导的评价为主。有些领导讲话,撰写的同志可能自我感觉很好,但使用领导的评价未必也高,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只能按使用领导的;会场上听众的评价与会后群众的评价,应以会后群众的评价为主。在会议上,有的领导讲话可能很受欢迎,但在实际中,贯彻效果并不如意,对此也要根据应用的效果来衡量。这样,可能评价的结论会更客观一些。弄清了评价标准,我们就可以朝着这方面的目标更好地努力。3 F q6 R: e0 l9 x: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