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安徽] 201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复制链接]
创造未来 发表于 2013-8-14 21: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2013年1月22日在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李 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和生态强省建设,胜利完成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省生产总值17212.1亿元,增长12.1%,增幅居中部第1位;财政收入3026亿元,增长1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792.7亿元,增长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24.2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7160.5元,增长14.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3%;城镇新增就业6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确保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及时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30条政策,多措并举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2%。超额完成“861”计划项目建设任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5055亿元,增长24.2%。落实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增长政策,开展系列经贸交流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685.6亿元,增长16%,进出口总额393.3亿美元,增长25.6%,其中出口267.5亿美元,增长56.6%。加强银企对接,深化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拓宽融资渠道,新增本外币贷款2649.6亿元,直接融资929.3亿元,分别增长18.7%和23.1%。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谋划实施“增长源工程”,制定促进钢铁、建材、化工等产业升级政策,实施997项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强化创新驱动,开展合芜蚌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实施151项科技攻关和89项自主创新项目,启动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加强试验区人才特区建设。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066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3家企业获首届省政府质量奖。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落实国家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要求,淘汰小煤炭、小钢铁、小水泥产能174万吨、25万吨和260万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完成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三)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完成皖江示范区 “三年见成效”主要目标任务,江北江南集中区、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等建设加速,合肥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晋为国家级。深化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合作。与长三角在交通、能源、科技、金融等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港澳台及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效。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6.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3%。

    (四)持续加大统筹力度,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全省实现了国家战略规划全覆盖。推进皖江城市带与合肥经济圈聚合发展,支持合肥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加快芜湖、马鞍山跨江联动发展。加大支持皖北发展力度,推进南北“3+5”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皖北地区纳入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出台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加快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开发扎实推进。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启动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发展县域经济,19个县(市、区)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比上年增加5个。

    (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粮食总产657.8亿斤,增产30.7亿斤,为近年来增产最多的一年。继续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规模养殖比重达61%。茶叶、油茶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建设2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机械化率达64.6%,成为全国农业物联网试点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886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启动建设美好乡村。开展2300个村庄整治试点,完成2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省建设。启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44万亩。开工淮水北调工程,完成78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除险加固647座中小型水库。

    (六)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常态化、机制化。《永远的忠诚》等6部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首届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黄梅戏艺术节等活动精彩纷呈。完成首批61家非时政类报刊转制和广电网络整合。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

    (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加快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步伐,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05家。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顺利启动实施“营改增”试点。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新组建15家农村商业银行。启动建设宿州等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实施20个县(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省直管县试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推进。实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148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不断巩固。

    (八)突出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年民生支出3161.2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79.9%,完成33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五项社会保险完成年度任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7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均提高10%以上。

    政策范围内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3.8万套,基本建成34.4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任务。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800所,完成2314所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推进皖北职教园区和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建设。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基本完成高校提标化债任务,高考录取率首次超过80%,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建成招生。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达到国家要求。成功举办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我省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上取得好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6.84‰,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科普、参事文史、档案、地方志、文物工作不断加强,气象、地质、测绘、地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迈出新步伐。

    (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服务管理机制,省辖市基本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妥善化解一批信访积案,信访总量下降,信访秩序好转。加快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治安形势平稳。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扎实做好援疆援藏工作。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驻皖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开展 “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98件。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吸纳委员调研成果,办理政协提案876件。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立法工作,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完善政府议事制度和决策咨询机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等规范化管理,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387项,精简54.7%,保留事项办理时限压缩51.2%。回复并办理网友留言1330条。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

    2012年的发展成绩是在过去工作基础上取得的。五年来,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受住复杂变化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开创了建设美好安徽的新局面。

    这五年,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省生产总值由7360.9亿元增加到17212.1亿元,年均增长13.2%,人均生产总值由1583美元提高到4561美元。财政收入由1034.7亿元增加到3026亿元,年均增长23.9%。城镇化率由38.7%提高到46.5%,年均提高1.5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领先中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健全,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59家,14家总部级金融机构后台中心入驻合肥。文化体制改革和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44件,制定、发布省政府规章33件。巢湖行政区划调整综合效应日益凸显。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3.6%和19.8%,在皖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63家。

    这五年,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合芜蚌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5位跃升至第9位,居中部第1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长2.9倍,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8.7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8倍,量子通信、语音技术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这五年,“三农”工作和区域发展迈上新台阶。粮食连年增产,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3.1倍。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建成,新一轮治淮和长江干支流治理扎实推进,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区域发展日趋协调,皖江示范区、皖北、皖南、大别山区呈现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格局。

    这五年,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投资5.5万亿元以上,建成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628万千瓦。铁路营运里程新增88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新增1004公里,新建改建国省干道5900公里、农村公路4.6万公里,基本实现乡镇、行政村通水泥路(油路),新建扩建合肥新桥等6个机场,港口吞吐能力新增2.1亿吨。市县全部建有污水处理厂。光缆通信网、宽带数据网覆盖全部行政村,广播电视网基本实现“村村通”。

    这五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550.6元,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年均增长15%。民生工程由12项增加到33项,累计投入1808.6亿元,6000多万城乡居民受益。城镇新增就业283.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2万人。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36.8万套,改造农村危房38万户,采煤塌陷区搬迁安置群众31万人。 160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建设改造中小学校舍3350万平方米,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成效突出。基本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免费享受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75.08岁。 5项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全覆盖,“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公民素质日益提高,荣登“中国好人榜”人数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这是全省人民的荣耀。

    这五年,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明显提高的五年,是发展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矛盾增多,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少数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抓落实力度不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政府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水平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庸懒散奢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反fubai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总结五年奋斗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办好安徽的事情,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始终强化创新驱动,壮大实体经济,筑牢安徽加速崛起的基石;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始终把解放思想、勇于改革作为动力之源,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充分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基本要求,不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以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凝聚力量、服务人民。

    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历届班子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皖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和参与安徽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八爪鱼 发表于 2013-11-30 16: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谢谢分享,同为安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2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