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反复调查论证,总体目标是:桂重点发展县城镇的同时,合理发展一批建制镇。到2003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2%。该县强调,小城镇建设必须杞发展经济摆在首位,夯实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要解放思想,以市场为导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年年变,一车一个祥”的状况必须改变。一定妥充分运用市场规律,避免过去那种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全。要用好用活小城镇建设资金,大力推进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积极开展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要搞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落实鼓励农氏进城镇的有关政策。务必深化小城镇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走“小政府、犬社会”的路子。
2 \- r9 R! Y: n# `& i6 v 这条信息像信息吗?老是“要”"一定要”,“务必”,听那口气倒像是哪位大领导在作重要讲话。不过最要害的问题还是不紧凑,散,杂乱无章,而且废话不少。具体有哪些问题,和前面的要求对比一下就明白了。我这里改出一份,供读者参考:. F! c, N" g& r1 i; ^* J1 R* ~/ @9 O: S" r T
总体目标是:在重点发展县城镇的同时,合理发展一批建制镇,到2003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2%。具体做法是: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市场运作为手段,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做保证,落实好4项措施,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二是多渠道筹集并管好用好小城镇建设资全;三是深化小城镇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走“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四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落实鼓励农民进城的有关政策。# L' I, A9 Y. L/ V* J3 Q% q
由上可见,要使结构紧凑,概括和归纳是非常重要的,至少要做到两条:前后不重复,条理性强。6 Y) Q. Q1 w5 ]. |
0 t( x- h9 \, e& U l4 s0 Y. X: o
/ q E) M9 D) z$ F$ ]9 ?& `1 t# v 三、注意信息的语言特点
8 j9 V; g5 q8 E. `. Z- a; j! Q 信息不仅“个头”小,而且说出来的话也很短,短到不肯多说一句话、不肯多用一个字。它总是担心说多了、说长了会浪费别人的时间。它总是力图用最简约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所以,诸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但是不过只有才能之类的关联词、转折词它一般不用或很少用到,那些七拐八弯罗里罗嗦的长句怪句欧化句它更是拒绝运用。比如你说“××县委、县政府全体领导成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到了它嘴里可能变成“××县党政班子力促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你说“之所以派出这批干部到基层去挂职锻炼,是因为他们长期呆在机关,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它说的可能是“派这批机关干部下去挂职,以积累基层工作经验”。长话短说,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j/ H9 i$ R% B, P
* y, s1 I! R) v. I2 }* c7 ~% g) M. i/ w2 y
第二,它的语言非常朴实。因为它的话要让人一看就明白、就能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能掌握某种动态或得到某种启示,而不能让人去猜、去捉摸,更不能说空话、套话、大话,让人一看就烦。所以,它从不振振有词地高谈阔论,不巧言令色哗众取宠,不加入作者本人的评价和主张,而只是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把事物的原貌告诉读者。有些信息当然也少不了讲道理、谈认识的成分,比如某部门工作成绩突出是得益于“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业务素质,强化制度约束.领导率先垂范”等4个方面,那么它对“提高思想认识”这一项可能只是点到为止,或者干脆略过不提,而着重反映其他3个方面,因为思想认识问题大同小异,讲多了占篇幅,重要的是把有特点的措施或经验反映出来。当然,也有一些信息是专门反映思想认识问题的,但它也不会去讲纯而又纯的理论,更不会不着边际地论述什么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之类,而只是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采撷有新意的思想火花,反映思想认识方面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 ?9 i, o U' ]5 i- P# p
- C* F( z, f, B- b5 S 第三,它说话习惯于抓重点,力求说一句像一句,句句说到点子上,无关紧要的话、可说可不说的话,它坚决不说。道理很简单:时间和篇幅不允许它面面俱到什么都说,它的作用也不允许它唠唠叨叨尽说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比如反映某个系统重视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它不会从摆正位置到加强领导、从工作内容到具体方式方法全过程反映,而只会抓住关键性的措施和重点解决的问题来说,比如关键性措施是因人施教、寓教于乐,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状态不振,它说到这些就可以了。又如这样一段话:“××县在工作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党的政策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特别是注重协调好条条与块块的关系,建立了部门服务经济建设业绩考评制度。”它可能只突出“业绩考评制度”,因为这才是实质性的东西,其余的话可以去掉或一笔带过。
) `) t4 @) _# E5 w! o 第四,它说话力求准确、鲜明,不含含糊糊、模棱两可。这是因为,凡写进信息的东西,都是实践中存在的东西,或成绩,或问题,或经验,或教训,都要求明白清楚,准确无误,来不得半点含糊。比如这样的说法:“××乡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较好”,究竟怎么个好法?意义不确定。也许原意是比"好”差一点,比“一般”又好一点,但信息中不宜这样表述,是好就好,是一般就一般,或者回避这个提法,只用数字及增长幅度来说明问题。又如“看来,片面追求速度而不注重效益是不行的”,这个道理本来就是不言而喻的,前面有个“看来”,语气上带有不确定性,这也不符合信息的语言特点。
' D$ i& e- W. T. u: X2 d" t( c3 N; n% Y" \2 k" D O4 v2 y
四、重视信息写作的选题问题1 C5 l7 E- Q; v' l
) }( h9 d9 M9 @* o7 x8 j" T P# Y
要让领导重视,我觉得首先不是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是选题问题。也就是说,你所编写的内容,是不是领导所关心的、所需要知道的、所感兴趣的,这就像文学作品一样,要有较强的可读性人家才愿意看。有些同志不懂得这一点,光是一厢情愿:领导,你看吧,看吧,看完批几个字吧,这样我写的信息就派上用场了。结果领导扫一眼就丢开了,让你白忙一场。% ?* H5 G" b% I1 c. t ?0 l
1 L# X4 r$ ^$ ]$ @ 这就说明了选题的重要性。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可以成为有用的信息,要经过精心筛选才行。怎样筛选?按照通常的说法,就是要选取两个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领导决策所需要了解的问题。进些都没有错,但我这里换一种通俗的说法,我们所要选取的是:
' k# [* |! w: j# E1 O: @' w (1)大事,即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重大事情,尤其是对领导决策和全局工作有着重要影响的事情,比如重要决策依据、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重要反映、社会重大动向等;! [- v/ A. R! {9 `
- x- R* [, }: j1 Q% B$ T (2)好事,即能让领导高兴或感兴趣的事,如某地某单位出现了某方面的重要典型、某种具有推广意义的工作经验,某个难题被破解、某个重要工作目标得以实现,某大财团有意向到本地投资,上级某项政策、某专家建议可能对本地发展大大有利等;
& T7 y7 Z% l7 n. j% n (3)坏事,即需要引起领导重视并迅速处理的事,如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群体材夜思、天灾人祸、重要设施被毁坏等突发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