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七月的荆门,激情似火;沸腾的农谷,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荆门市2013年选调生和研究生录用人才迎送会,欢迎选调生和招录的研究生投身荆门,同时欢送大家奔赴工作一线,开启人生的新篇章。今年,省委组织部分配我老秘网市选调生共40人。同时,我老秘网市面向全国“985”、“211”高校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共79名。其中,博士4人,硕士75人。首先,我代表中共荆门市委、市政府,代表市委书记万勇同志、市长肖菊华同志向在座的各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表示真诚祝贺!向大家来到荆门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从今天起,你们将走向全新的工作岗位,正式成为荆门干部人才队伍中的一员,你们的人生将翻开崭新的一页。站在这个重要的转折点,如何走好今后的路,是你们必须面对和思索的人生课题。事业呼唤人才,人才成就事业。荆门不仅是聚集人才的洼地,也是砥砺人才的赛场,更是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相信,在荆门,你们每个人都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在荆门,你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片成就事业的天空;在荆门,你们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在大家即将履新迎接新的工作的时刻,借此机会,跟大家谈谈心,提几点要求,与大家共勉,为大家饯行。
一、找准定位,在基层岗位上建功立业
年轻干部到基层去、优秀人才从基层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干部成长的客观规律。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根据省委组织部要求,今年分配到我老秘网市的40名选调生我们全部安排到村(社区)锻炼一年。同时,对引进的研究生人才,原则上也先安排在基层单位工作,并全部驻村锻炼一个月。大家都知道,自然界中大多数作物都是春天开花、夏天生长、秋天成熟,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同样,我们干部成长也有其内在客观规律。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是从基层一线起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我认为,先从基层开始经受各种锻炼和考验,再从基层到机关,而后从机关再到基层,这种螺旋式上升道路,才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成功之路。对此,大家务必正确看待即将履职的基层岗位,正确认识自己肩上的重任,真正在基层、在一线、在主战场接受锻炼,在实战锻炼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丰富阅历。
基层是培养年轻干部的主阵地。古人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意思是,宰相是从州官成长起来的,将军是从士兵当起、真刀真枪干出来的,这是成才的规律。特别对大家这样的走出家门入校门、走出校门就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来说,更有现实意义。实践证明,有过一定基层经历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大家都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是从知识青年,从支部书记起步的,他们都是从村一级成长起来的。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村支部书记到镇委书记,到县委书记,到地委书记等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因为有基层工作的经历,所以现在“治大国如烹小鲜”,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基层的事务虽然繁琐,但桩桩件件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的工作虽然细微,但事事处处关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年轻干部到基层去,零距离地接触普通群众,长期一起生活和工作,一起感受幸福与快乐、困难与艰辛,能够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血肉联系,也能够比较深切地了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这将为培养政治可靠、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领导干部打下坚实基础。市委书记万勇同志也曾说:干部,他跟群众的感情从哪里来?不是从办公室来的,是从基层的伟大实践中来的,是从和人民群众长期的朝夕相处中来的。一个优秀的干部,他的经验从哪里来?也不是从办公室来的,也不是完全从书本上来的,他也是从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来的,长期的积累,甚至包括受了挫折,做了不如人意的事情,这都没关系。与群众的感情,也是从基层来的;干部的经验,也是从基层来的。所以干部一定要从基层来、从实践来、从人民群众中来,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做好下基层的思想准备。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万勇同志亲自动员市、县直机关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要下基层补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同志到基层实实在在生活一个时期,踏踏实实做一做基层工作,是个难得的锻炼成长机会。我们把大家人生的第一课安排在基层的意义就在于此。
基层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央、省委、市委在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上明确要求要有两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干部提拔任用要严格遵守“322”的资格条件,即:干部由下一级正职晋升上一级副职,应任下一级正职3年以上;要有下一级两个以上正职任职经历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省委组织部出台的《湖北省选调生选拔培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选调生在乡镇工作时间必须满两年。在此期间,不得调动或借调到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工作,不得参加招录、遴选考试。今年,省委组织部进一步强调,选调生首先要在村(社区)工作一年以上。选调生在省里参加岗前培训时,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也向大家宣讲了这方面的政策。
近年来,各级党委在干部选配上,也突出了两年乡镇工作经历的硬性要求。强调必要的乡镇工作经历,是干部打牢基础的需要;没有基层经历的年轻干部,注定走不远。今年4月,我老秘网市着力实施“回炉”计划,从市直机关遴选30名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担任乡镇班子副职;选派73名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在从市直遴选乡镇副职时,我们要求市直单位8名没有乡镇工作经历的选调生必须报考,无条件服从安排。同时,各县(市、区)对乡镇工作经历不足两年的选调生,也实行直接“回炉”,重新安排到乡镇工作。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回炉”补课,既是落实干部政策的要求,也是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负责,对事业发展负责。作为年轻干部,一开始就去到市、县直机关工作,缺了乡镇工作经历,你的人生就始终存在一块“短板”,就难有大的作为,就走不远。所以,大家要想尽快成长成才,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基层生动的实践中,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和营养,在基层艰苦的环境中,得到全身心的锻炼和提高,真正把“短板”变成“优势”,更加健康、快速地成长。在我老秘网市实施“回炉”计划的过程中,这些“回炉”的干部是走了弯路了的,这其中有干部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组织上的原因,用人单位为了图方便,觉得年轻干部年轻、听话,就擅自留在机关工作,对组织部的政策至之罔闻、抛之脑后,违反省委组织部关于选调生的政策规定。针对作为人才引进的研究生,为了你们的长远发展和健康发展,分配到县市区的59名同志原则上到乡镇工作,留在市直单位的多是在专业性质较强的部门,比如说市法院、市财政局、市规划局等。
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大有可为。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当前正值我老秘网市实施“中国农谷”和振兴大柴湖发展两大战略,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建设“四个荆门”的关键时期,也是同志们干事创业、大展宏图的黄金机遇期。科学发展的主战场在基层,“中国农谷”建设的主阵地在乡镇,迫切需要一大批懂工业、商贸、外经以及社会管理的优秀年轻干部扎根基层,艰苦创业。我们常说,年轻干部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基层就是最需要大家发光发热的地方。大家在“中国农谷”这片热土上,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就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市委、市政府为大家搭建了充分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希望大家能及时把握人生的难得机遇,扎根基层,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担负起推动荆门跨越崛起的时代使命,在这个“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人生舞台上做出一番业绩、开创一片事业。
二、勇于实践,在干事创业中成长成才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政之道,贵在实践。实践锻炼始终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志向、有激情的“四有”青年,但是有知识、有文化不等于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是需要过程的。有价值没体现等于零,有能力没发挥等于零,有知识没应用等于零。同志们有热血、有激情,但热血和激情代替不了现实,代替不了艰苦的工作条件,代替不了基层繁杂的工作任务。大家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与思、知与行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提高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要坚持“勤学”。古语云,“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你们会经历若干次有形无形的考试,这是个筛选、分流的过程。起草文件、起草领导讲话等等都是一次次无形的考试,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从容的应对。在这些考验中,优秀的人就会脱颖而出,反之就会被边缘化。我们今后依然是学习决定命运、改变人生、成就梦想,我们要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去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从我老秘网市最近组织的几次招考情况看,干部整体素质还不错,但是有些年轻干部心态浮躁、玩风盛行、学风不实。大家都是高学历人才,具备了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这是优势。但学习是一辈子、一生的事,学习永无止境。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学习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就等于死亡。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希望大家树立“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理念,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把学习作为锻炼成长的第一要素,作为干好工作的第一需要,实现学习从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从阶段学习向终生学习转变,从学了什么向学会什么转变。重点做到“三个注重”:
注重向书本学。大家刚才校园里走出来,专业理论功底已很扎实。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吃老本,从即将面对的工作来讲,我们的知识结构还显得单一了些,还需要大量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说,大家在学校的各门功课已经毕业,在社会这所大学中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参加工作后,特别是从政这个领域,我们不仅要要下功夫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还要广泛涉猎法律、经济、科技、管理等各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在这里送大家这么一句话:以热情对待工作,以毅力坚持学习。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打牢知识功底。
注重向实践学。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实践是最好的课堂,是最好的老师,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现代科学证明,人的能力有30多种,但是只有几种是可以从书本中获得的,更多的要靠实践中去锻炼。大家要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把学习课堂搬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搬到富农惠农项目建设的火热现场,搬到工作难以打开局面的地方,实现理论知识向生产力、创造力和执行力的转变。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招商引资、征地拆迁、治安维稳、应急处置等。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勇于实践、敢于担当,不要害怕失败,要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总之,年轻干部都要做“政治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大家可以放心,组织在用人上不求全责备,用人所长,用的就是年轻人那份热情、那股冲劲,用的就是那些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干部。
注重向群众学。基层是汇集群众最真实声音、最朴实智慧、最雄厚力量的地方,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更好地了解实情,掌握民意。真正拜人民为师。大家到基层后,不再是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要甘当“小学生”,要有不耻下问的姿态,到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靠群众的力量破解难题、推动工作。
要坚持“善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认与识、学与思、知与行的过程。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做事的时候要勤动手、勤动腿还要勤动脑,人与人之间差别不在五官、不在形体,而在大脑的区别,关键是谁善于使用大脑,善于发挥大脑。认真做只能合格,用心做才能优秀。1965年,毛泽东接见李宗仁夫妇和秘书程思远。谈话中他突然问程:“你知道我是靠什么吃饭吗?”程不解地说:“不知道”。毛泽东徐徐道来:“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正是不断总结经验,造就了他的伟大,也成就了党的事业。
要坚持“笃行”。论语中讲,“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站得住脚的知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让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人们尊敬的人。今天是大家参加工作的第一课,大家对这句话体会可能不深,但是都希望能迅速的成长、尽快的提拔。有这个想法不为错,对这个想法怎么实现,则要认真思考,不要担心没有职位,要考虑的是组织委以重托的时候,有没有能力完成任务,只要我们作出了成绩,就不要怕组织没有看到。习近平、李鸿忠等领导同志也多次强调,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几千年前的大儒先贤,还是中央、省委、市委领导,都着重强调“有为才有位”。大家下基层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锻炼。所以,大家要始终坚持“只顾攀登莫问高”,真正扑下身子,沉下心去,全身心投入到基层的火热实践中去,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当“走读”型干部,既来之则安之,一定要沉下去。也不能好高骛远、上蹿下跳,情况还不熟就跑上跑下想调走,或是今天提拔了明天又想进步,心思不在工作上,这样的干部组织都不会重用。这个社会有些浮躁、有些喧哗,同志们从校门跨出社会,要自觉增强抵抗力、增强免疫力。只有坚定选择、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有所作为。今天说这些话是希望同志们能安心工作、安心自己的选择、坚持自己的选择。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成就大业的基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旅程。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的业绩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要更快地成长进步,就要立足本职,敬业爱岗。要从平凡小事扎扎实实做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海尔集团有句名言,“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不平凡,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求实务实的工作理念,从小处努力,把小事办好。如果总想着做大事,不屑于做这些具体的工作,那么所谓的大事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仅自己最终一事无成,而且会贻误工作。
三、端正心态,在拼搏奋斗中成熟成功
有人说,人的一生,总会面临许多选择。人生的成败,无一不是选择的结果。决定我们一生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人的一生就像树干成长一样,最初阶段大家都是一样的,经过不断的分叉、选择,有的成了旁支侧丫,有的却成了粗壮树干。选择了舒适,也就选择了平庸;选择了喧嚣,也就选择了浮华;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大家选择了选调生和研究生录用人才,我相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多方论证的结果,我相信大家的选择是正确的。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既然选择了就不要随便改变,就要坚持。我有一个座右铭与大家分享:有志者,立长志而不常立志;无志者,常立志而不立长志。大家选择了从政,就选择了施展才干的宽广舞台,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做人民公仆,就要抛弃那种“镀金”、“包装”的短期思想,做好“炼金”、吃苦的长期准备,经得起困难、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在基层这个“大熔炉”里“淬火加钢”、百炼成金。
要心态平和,不能心浮气躁。成功学的始祖拿破仑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大家刚踏上人生征途,要想培养一种良好的心态,做到“四心”:
正确对待群众,有公仆心。没有公仆心,不当公务员。2012年,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跑完全市63个乡镇,与镇村干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脚下有多少泥巴,心中就有多少真情”。与群众沟通不仅是语言问题,重点是思想问题、感情问题,要学会倾听民声。到哪里听民声:到鸡犬相闻的农家小院,到农民耕作的田间地头,到棚户区和低保户的堂前屋后,用真诚打开老百姓的话匣子,用真情倾听老百姓的诉求期盼,用真心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汇聚民智,体察民情,凝聚民心。只有走进田间地头、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使命,与群众交流,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群众;只有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能把话说到群众心坎里。同志们下去之后,要多去走村串户,少呆在办公室,要走遍农村每一寸土地,踏遍每一家农户的门槛,真正做到常走乡村的泥巴路,常坐农家的小板凳,常听农民的家常话,做到春问计、夏问种、秋问收、冬问暖,心中有群众、谋利为群众。
正确对待社会,有感恩心。感恩之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大家作为年轻干部,沐浴党的阳光,背负国家未来,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离不开领导同事们的支持,离不开家庭的关爱。所以,大家应该自觉增强感恩意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师长的教导之恩,感谢组织上的培养之恩,感谢同志间的帮扶之恩。只有永怀感恩之心,才能理性地对待同事的每一次进步,正确地看待每一次升降去留、进退流转,才会在人生征途走得更坚实、更远。
正确对待自己,有自信心。阿尔伯特.哈伯德说:“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使你沮丧消沉。”因此,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在工作得心应手的时候,在工作一帆风顺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能胜任这个岗位。可在逆境中,还有这种自信吗?大家不要去抱怨自己命运不好,抱怨自己太多的坎坷,抱怨领导不赏识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摆脱自私与狭隘的思想,去追求无私和永恒的境界,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正确对待名利,有平常心。《菜根谭》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我希望各位年轻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都能以此为座右铭。面对成功与挫折,要做到宠辱不惊、自强不息;面对名利地位和职务升迁,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至于大家将来能否走上更重要的岗位,走上什么岗位,这应当交给组织来安排,由人民来选择,个人不要总想着什么时候升迁,怎么升迁;不要总想着组织能给我什么,给我多少,而要总想着我给了人民多少、给了社会多少、给了单位多少呢。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当自己进步比别人稍快时,要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成长是组织培养、领导关心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当自己进步相对慢些时,要从大局出发,从工作出发,多从自身找找差距,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本着“抱最大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打算、持最好的心态”,始终保持内心安宁,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扎实肯干,埋头苦干,为走向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从现在开始,你们的青春与理想、才华与抱负、进退与荣辱,就和荆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了。正可谓,路在脚下,梦在前方;事在人为,行者无疆。我坚信,只要大家立志在农谷大地,敢于吃苦,勇于担当,勤于实践,乐于奉献,必定会成为引领荆门发展的中坚力量,必定会成为“中国农谷”和“四个荆门”建设的栋梁之才,必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祝大家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本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