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讲话,亦是读书的“晴雨表”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3-7-7 21: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无论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抑或专家演讲、领导讲话,其说得怎样、讲得如何,有时都可以视作其读书的“晴雨表”。2 h5 h7 k7 d+ C* E7 W: U7 x
    是啊,一个人读了书以后,经过自我的消化吸收一旦成为自己的知识、观点、思想,就一定会在适当的场合、通过合适的机会进行表达,有时甚至会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出来。换言之,一个人的交流、谈话其信息量有多大、表达有多好,便意味着其读书的“容量”有多大、“质量”有多高,其知识积淀有多深,其理解能力有多强。一个经常读书并用心思考的人,定然是一个不断积贮知识,不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的人。
9 K" w0 i: @3 U$ N  `, [    因为工作关系,我曾与乡贤谢晋导演有过频繁的交往。每次听他在家乡一些文化活动场合上的演讲,总能见他口若悬河、侃侃而谈,说古言今如数家珍,论中道西娓娓动听,且每次都有新的主题、新的观点、新的思想,于我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享受、一道精神佳肴。问之,则曰:“做导演必须力争做知识的全才,什么都要懂一点,包括对一些前卫、时尚东西的适度敏感。掌握这些靠什么?除了要学会观察、不吝请教,关键是要读书。一有时间,就要抓紧读书、赶快读书。”事实上,他正是这样的一个人。除了利用电影拍摄之余,抽时间读书,每每回到老家浙江上虞,他总是带着厚厚的几本书,尤其是春节,更会捎上一大摞书,从上午一直读到后半夜。4 Y5 k5 ?) O, v# S
    做导演如此,做领导干部更应这样。如果说,上个世纪信息极其封闭的五六十年代,一些领导干部凭几份内部文件资料和《参考消息》就可以把话讲得很有内容、颇为生动的话,那么,在信息极为发达的今天,一些领导干部如果仅凭一点自己从报纸上、网络中、文件里看到的东西给人讲话、作报告,人家还愿意听吗?而中纪委书记王歧山同志提出领导干部在工作汇报会上须脱稿讲话的严格要求,并身体力行,可谓振聋发聩,自让平日大小会议皆习惯依赖秘书起草文稿的一些领导干部“心有不安”。因为领导干部都知道,讲话要讲得生动,讲得到位,既要转变作风,加强调研,对本地基层的情况、群众的愿望做到了然于胸,又要不断积累,善于总结,对上级的政策规定及其沿革、过往的实施情况做到悉数掌握。这样,再经过自己的思考——磨合、杂糅、对接,就能讲得有条理性,又具可操作性。然而,仅止于此,还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好的讲话,必须生动而富趣味,厚重而见深刻,前瞻而显隽永。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在锤炼讲话艺术的同时,努力做一个好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之人。书读多了,成了满腹经纶之人,讲起话来则必能做到纵横捭阖、左右逢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Y1 q- R- t" [$ U- v4 M/ K1 i) @    学无止境,谁都不敢夸海口说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如何丰富。要知道,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已经达到3至5年翻一番的程度。新科技、高科技领域,更是如此。前年中组部组织司局级干部培训,有一门课程很特别,叫“地外生命起源探秘”。讲座由北师大天文系何香涛教授主讲。课间休息时,几十人围上何教授,不停提问:“玛雅文明是怎么被破译的?”“黑洞吸收中微子吗?”“中微子能用作通讯吗?”“存在没有质量的物质吗?”“据说发现了超过光速的中微子,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司局级干部的提问,既折射了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宇宙中那个最根本、最终极的东西,仍然保持着兴趣,保持着敬畏”的一面,又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加强对领导干部新知识、新科技的培训,是那样的迫在眉睫。
" N& B% G' [4 j: Z. e% V/ O; l+ Y    是的,平日里我们听领导讲话,他们似乎很少涉及新科技、高科技方面的知识,有的领导甚至对有关概念性的名词都一问三不知,更遑论有系统的了解掌握了。或许,新科技、高科技方面的知识,比其他知识的理解接受难度更大,但不愿阅读钻研这方面的知识,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不仅令领导干部的讲话内容会因此失之偏颇而打了折扣,其思想亦会因此而缺乏引领时代潮流所必需的前瞻性,更会因此影响其对新科技、高科技项目的科学决策。. j2 S' M9 o  \6 {) w+ N7 ^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程京是国内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创办人。回国创业十多年来,他感受最深的不是突飞猛进的生物制药工艺,而是繁复的政府审批手续。新的科技革命不仅是对创新能力的洗礼,也是对施政水平的考验。“政策只有在懂它的人手中,才会发挥作用”,程京说,他能察觉到一些官员的“能力恐慌”。“许多领域都非常前沿,而官员的知识就捉襟见肘了。”因为不懂,不少官员宁可选择搁置,以避免“犯错误”。(见4月2日《人民日报》)这是多么地可悲可叹!假若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加强全面学习的同时,能够通过阅读和培训补上新科技、高科技一课,既能让自己的讲话充满吸引力,又能让自己的决策体现预见性、时代性、科学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从而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 a8 U4 P3 c7 `' y: [- P) U    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瑞士访问接受一位大学生提问“作为中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时,他笑着回答:“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如果不读书,就难以有思想火花闪烁,也难以了解人类文明进程。”李克强总理其工作能力、决策水平,大家有目共睹。其讲话水平,尤其是那次当选后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的动人风采,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说到底,这都与他勤勉读书分不开。连日理万机的李总理都在如饥似渴地读书,那么,我们其他各级领导干部呢?作者:赵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