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录音整理讲话稿,是政府研究部门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最近,遵照安排,整理了几篇领导讲话稿,得到大家鼓励。现将整理讲话稿的一些体会整理出来,请各位同行指正。0 ` m1 @7 B9 _
5 K+ m" n& O, F3 ?; l. {8 y; D 第一,认真学习原稿(录音),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这是整理好讲话的前提。领导在正式场合的讲话大多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其主要精神是什么,是整理讲话时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整理前要认真听录音或仔细阅读根据录音整理的原汁原味的稿件,吃透精神,把握实质。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全局上考虑问题,从整体上把握讲话的主题思想、基本思路以及主要的表达方式等,从宏观层面把握整理稿的大原则、大方向,确保整理出来的录音稿在思想上、认识上及重要观点上不出偏差。切不能在通篇意思没有弄懂的情况下,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地进行修改。
( ?6 p& z1 V( N% V( u$ S* E J. X4 p3 p& ?: o) P6 R
第二,充分尊重原意,尽量保留原话原句。这是整理讲话稿的基本要求。如果整理的讲话稿悖离讲话者的原意,那么,整理出来的讲话稿即使水平再高也毫无意义。因此,不能别出心裁,违背讲话者意图地大篇幅地改写。整理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尊重讲话者的原意,尽量保留讲话者所讲的原话,最好尽量使用原句、原语,让其本意或个人的语言风格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尊重原意不等于照搬照抄,尽量保留原句不等于原封不动。 1 h3 c$ J- O* T. p# S- C" N
. b9 w4 w8 H1 }# X! ~% ?0 r 第三,合理地予以补充,简而有力地予以完善。录音讲话大多是事前没有准备的即席讲话,或虽有所准备但脱稿而讲的。这类讲话的特点是在思维上往往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表达不一定全面、系统、连贯。所以在整理时,要认真阅(听)原文,仔细揣摩前后文的语境意思,将讲话者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补充进去。整理一篇讲话稿,有时候需要补充的内容很多,不可一概而论。但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会者熟知的情况。因为与会者都知道,讲话者觉得没有必要重复,往往被省略了。但是,将讲话整理出来,不一定都是给熟知情况的人看,所以,一些相关情节和内容必须补充进去。二是相对固定的提法、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名称等。由于讲话语言比较简洁,对有些相对固定的说法或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的名称包括对人的称谓等,讲话者有时只是点到为止,不一定作全面、规范的表述,如果不补充,不但意思不完整,难以理解,而且因为表述不规范,影响讲话的严肃性。三是表达不够到位的思想、观点等。很多即席讲话,领导想表达的意思,由于没来得及认真细致的思考,该表达的而没有完全表达,但是从讲话的语境中可以体会得到,这种情况也要适当地补充进去,使讲话者的思想、见解更加清楚、明白。补充相关内容要动脑筋,要在“合理”二字上下功夫,所谓合理,即要合乎讲话者的原意,要体现讲话者的主旨,不能偏离正常的轨道。补充的语言要尽可能地简短,语句不能过多,最好是一两句以内,能够用一个词语的,不用一句话,能够用一句话的,不要用两句话,尽量做到简而有力,不冲淡原语原句。
$ o( h3 n8 A& y2 d& k+ g, B( L
: J* i. }& ]9 g2 L% L6 ?0 T 第四,适当地予以删减,认真负责地予以修正。由于这类讲话即席或脱稿者居多,每句话的意思不一定都完整、准确,思路也不一定都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行。在整理中,要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按照行文规范和语言规范的要求,适当地予以删减。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也是比较复杂的,出现得比较多的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重复的语句。有些话虽然重要,但重复多次,不一定都保留,应尽量删除,避免重复啰嗦。二是口语化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