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县域经济] 加快推进“三个新莲乡”建设

[复制链接]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3-6-8 01: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建宁县是著名的“中国建莲之乡”,“莲乡”已成为建宁的代称和最靓丽的名片。为此,我们在深入思考、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闽江正源生态新莲乡、闽赣边界活力新莲乡、海西中部富裕新莲乡”发展定位,以此推进建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建设“三个新莲乡”的主要背景
    1、建设“三个新莲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作为海西中部重要边界县、闽江正源所在县,如何对接海西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四区”定位谋发展,经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我们认为“三个新莲乡”能够突出生态特色、突出改革开放和突出强县富民,也顺应了海西发展潮流,体现了科学发展理念。
    2、建设“三个新莲乡”是落实省市部署的客观要求。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新一轮发展新目标、新要求、新理念,集中体现为四个关键词:优美、开放、和谐、幸福。“三个新莲乡”贯彻落实了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结合建宁特色,从生态优势、区位特点和服务全局出发,既涵盖了优美、开放、和谐、幸福四方面内容,又延续拓展了建宁历届班子建设闽江源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思路,体现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
    3、建设“三个新莲乡”是加快跨越崛起的现实要求。建设“三个新莲乡”着力点在于加快建宁跨越崛起:首先是绿色崛起,把生态这个最大优势发挥好、保护好,追求好与快、质量与速度、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其次是开放崛起,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机制体制和软硬环境,迸发干事创业激情,引进更多项目落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第三是幸福崛起,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强县与富民统一起来,处理好政府“钱袋”与百姓“口袋”的关系,让群众共享跨越崛起成果。
    二、建设“三个新莲乡”的基本内涵
    1、“闽江正源生态新莲乡”坚持了生态发展这个主线。闽江正源生态新莲乡建设着眼点在“生态”,涵盖了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三方面。一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通过若干年努力,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水平全面提高,使建宁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二是必须坚持以生态建设引领城乡建设,把城市作为景区来规划建设,打造富有优美田园风光的新农村,通过若干年努力,把我老秘网县建设成为生态优美、文明祥和的宜居县。三是必须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若干年努力,实现从生态大县、经济小县向生态经济强县转变。
    2、“闽赣边界活力新莲乡”贯穿了增强活力这个追求。闽赣边界活力新莲乡建设着眼点在“活力”,涵盖了思想观念、机制体制和软硬环境建设三个方面。一是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思想观念更加开放,更能体现与时俱进要求,适应形势发展变化,接受新生事物,更能运用新的理念和运作办法去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二是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建立完善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创业激情充分涌动,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三是必须加快完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使硬环境更硬、软环境更软。
    3、“海西中部富裕新莲乡”体现了县强民富这个目的。海西中部富裕新莲乡建设着眼点在“富裕”,涵盖了财政实力、群众收入和精神生活三个方面。一是必须要有坚实的财力作保障,不断把财政收入“蛋糕”做大,夯实富民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二是必须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富民的首要任务,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力争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群众收入的满意度。三是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创新,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使群众在物质生活更加丰裕的同时,精神上也更加富足。
    三、建设“三个新莲乡”的实现路径
    1、推进闽江正源生态新莲乡建设。重点在保护生态前提下,着力构建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第三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推动以绿色发展、绿色福利和绿色导向为目标的生态城乡建设,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生活环境相协调。一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美丽建宁,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生态农业方面,依托“院县合作”的技术力量和科研成果,推进溪口万亩智慧农业园区和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形成环境优美、产业生态、产品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力争到2015年,打造一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并在国家级龙头企业培育上实现零的突破。生态工贸业方面,以提升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际商贸物流园区承载力为突破,加快构建“114”(即:一个园区、一个板块、四个产业)工贸产业发展新格局。调整和完善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积极引进企业参与开发建设,不断扩大发展聚变效应。力争到2015年,培育形成一批产值5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和产值5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扎实推进闽赣省际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亿元以上、物流运营收入突破8亿元。生态旅游方面,推进闽江源生态旅游区创国家4A级景区,引导和鼓励旅游企业通过经营合作、品牌合作、资本合作等形式,参与我老秘网县旅游开发,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力争逐步建成海西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县。三是加快建设生态城乡。以争创国家级生态县为抓手,突出“四绿工程”建设,争创省级森林县城,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抓好新农村建设、家园清洁行动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加快完善生态投入、保障、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全面推进生态项目建设,确保年内所有乡镇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所有建制村成为市级以上生态村,2014年通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并获命名。
    2、推进闽赣边界活力新莲乡建设。重点从改善基础设施、强化项目带动、提高效能效率、完善机制体制和人才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提供发展支撑。一是优化开放开发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重点加快昌福铁路、建泰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确保年内通车,着力抓好浦建龙梅铁路、湄渝高速公路和省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电网建设和农网升级改造进程,进一步优化电网布局,提高供电保障水平。完善机制体制,继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医疗卫生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与闽赣边界六县开展多领域、常态化合作,拓展与省直有关部门和台江区的对口帮扶协作领域,争取更多支持和帮助。提高效能效率,能减则减、能放则放,清理和调整投资、社会事业、非行政许可等领域审批事项,建设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继续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开展政府绩效目标管理考评和“三优单位”评选,对损害发展环境的反面典型从重问责。二是增强跨越发展后劲。强化项目带动,对接国家和省里有关政策,抓好项目策划,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突破招商引资,把干部的提拔任用与招商引资工作成效相挂钩,争取更多项目落地。重视人才建设,抓好人才引进,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通过直接考核聘用;对现有特殊人才,帮助其解决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并在学习深造、提高能力上创造更多的条件和平台。
    3、推进海西中部富裕新莲乡建设。重点通过壮大财政实力、扩大民生保障、优化社会环境等方面,让莲乡群众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生活更加富足、生活环境更加安定。一是壮大财政实力。积极引进更多项目落地培植财源。充分发挥政府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优惠政策、扶持资金集中捆绑支持高税性企业和项目建设。加大纳税贡献奖励力度,完善征管考评办法和科学评估机制,培育一批年纳税500万元以上重点税源企业,提高财政实力。二是扩大民生保障。继续完善民生保障,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多办群众在养老、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等方面的实事。认真落实好烟叶生产返税奖励、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和种养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农村群众务工收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三是优化社会环境。着力巩固提升省级“平安先行县”创建成果,继续深化“平安建宁”建设,不断提高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治安黑点、影响社会稳定的安全隐患排查,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征地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林守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9粉丝

50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