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调查要沉下去 研究要提上来(转载)

[复制链接]
仙道 发表于 2013-4-12 22: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本帖最后由 仙道 于 2013-4-22 12:42 编辑 1 Y& t4 Q3 f4 @  w
2 N* o& ~5 G  b: {/ K$ o. g
       胡****同志要求全党“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实好”(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讲话)。; t  [: R. H; D1 u2 _
  如何做到“三个深入”,争取“三个提高”,以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促进各项工作很好落实。我针对工作实际,谈一点体会。0 M; G5 D; r# h8 u- f' Y+ K- H
  一、当前调查研究中的两个突出问题:沉不下去和提不上来: ]9 F7 |3 e6 g+ _! s$ u9 A
7 i) F; W% M* c; v9 W
  调查研究在全党早已形成传统,一直蔚成风气。一方面历代领袖既率先垂范,又大力倡导;另一方面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既积极响应,又自觉行动。这是调查研究的大局。大局之当下,也有小问题。我以为两个比较突出,一是沉不下去,二是提不上来。
0 d# A7 `. N% v8 S# G' H' ?  陈云同志关于调查研究有段名言:“难者在弄清情况,而不在决定政策,只要弄清了情况,不难决定政策。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陈云文选》三卷46页)。要想弄清情况,应该重点解决沉不下去的问题。  G' l/ N2 w6 K2 u$ g. I
  那么,何谓沉下去了呢?江泽民同志对此有非常明确的论述,他指出:“所谓深入基层,去农村要到村到户,去工厂要到车间班组,亲自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  n3 V8 g6 W" j: Z7 d, i! v7 h
当前部分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沉不下去是不是有这么三种状况和多种原因。
7 g! v9 L- c5 r8 X  一是不愿下水。这种人别说沉不下去,他是索性“不沉”。我把这种人叫做不肯下水的的“鸡子”,或者叫很少下水的“旱鸭子”。鸡子和旱鸭子不下水,只在坡上琢食吃,只在门前屋后刨食吃,或者更多的是在等着别人喂食吃。为什么不下水呢?原因有三:
: Z! p- k" `: A+ o( ^; K  工作忙了没空下水。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都重,中央地方基层,各级干部都忙。有人说,现在是文件看不赢,开会还请人,接待要分身。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特别是一把手,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现如今,一些市县同志忙着招商引资,忙着再造新城,忙着工业园建设,连一些乡镇的同志也在忙着这些个大事,想想这些个事也该忙。可光顾着忙了这头,便容易丢了基层那头,有的市县委领导一年到自己点上去不了几次,有的乡干部竟很少下村呢。毛泽东同志当年要求党的高级干部一年要有四五个月下乡,江泽民同志要求至少抽出一两个月下基层,而我们现在有的中基层干部一年下去调研的时间还不及当年那些领袖们一次下去呆的时间长。  C/ ]. z7 E0 ]% j
  舒适惯了不愿下水。总的来说,上头要比下头舒适,基层要比高层艰苦。大热天,谁不想呆在空调房里,谁愿意顶着烈日去下乡进村;大冷天,谁不想呆在暖气房里,谁愿意冒着雪花去访贫问苦。有个手机段子描写有些干部 :一杯浓茶一支烟,报纸新闻看花边。办公室里吹吹牛,电脑上面聊聊天。中午端着杯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双休随着骰子转,没事牵着狗子转。日子过得这么滋润,谁想着下乡下厂搞调研呢?偶有调研任务来了,你可能听到这么些调侃:没办法哟,又要下去喏;只你们好哇伙计,不用到处跑喔。- g0 @: x8 W; n
顾虑多了害怕下水。下基层是会碰到困难的,下基层是可能接触矛盾的,下基层是去解决问题的,下基层总是有任务的,总是要吃点苦的,下基层也会给基层带去一些麻烦和负担的。有的干部同志担心没钱带下去基层干部会不高兴,解决不了矛盾和问题老百姓会不同意,增加基层负担基层会不喜欢,任务完不成上下会不满意,吃苦受累自己连同老婆孩子都不愿意。  w' y5 j: s' C3 ?) o; G
  二是沉不到底。这种领导干部下了水,但沉不下去,这种肯沉但只能半沉的人我把他叫沉不下去的鸭子:只在浅水里捞食,一在深水里就漂着浮着的鸭子。为什么沉不到底呢?原因有五:6 w7 S5 Y+ u! I% p. Y
  层层叠叠陪着。或者说浩浩荡荡拥着。上一级首长下基层,下一级下下一级下下下一级都得陪,主要领导要求陪,对口领导必须陪,部门领导跟着陪,新闻记者一直陪。一个大首长下乡,少不得上十辆车,一个中首长下乡,最起码三四辆车,基层讲客气,还要警车开道,办公室的车断后,浩浩荡荡。老百姓见了这样的车队,先是急急躲闪,再是冷冷旁观,后是连连摇头。这种调查研究劳官伤财,真是大可不必。/ d8 u! n" q2 X& _% q
  方方面面备着。办公室系统有这么几名句顺口溜:“领导未到传真先到,立马准备迅速制造。先是准备材料一套,再是武装典型汇报。”“领导未行我先行,看看道路平不平;领导未讲我先讲,看看话筒响不响;领导未尝我先尝,看看味道怎么样”。都准备到这个地步了,你说领导还能摸到真实情况吗?- @  y- P( l- n% ^
事事处处防着。这主要是指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和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必须防。某地得知高级领导要来,先把重点材夜思户安排得力干部一盯一盯死,再把易发问题区安排骨干力量看得严严实实,甚至将本辖区的疯子叫花子全部邀赶上车拖到外地去。这可不是民间传说哟。
' n5 O1 r- r: f6 d  上上下下瞒着。或者叫圆着。这是指有些问题,上上下下统一口径,不报,先瞒着,瞒不住,领导问起来,便一个接一个、一级帮一级地圆着,先是大事说小、小事说了,万一说不小、说不了,也要圆到事出有因、情有可原。而一旦调查查出了事,领导还未回家,早有说情的等在家门口候在大厅里。所谓官官相护,互相照顾。
0 o, ?: z2 x  @  j# N9 E  前前后后送着。闻听领导要下来,先要提前去拜访,叫接吧,领导调研回了家,还要补着去打发,叫送吧。有接有送,不叫礼节隆重,而是礼性走通。吃了口软,得了手软,于是调查研究报告多是歌德产品。8 _( s, y' @. s. C. @0 }9 X6 {" n$ Q" M
  沉不到底不是水深了,是水浑了,是调查研究者自己有心把水搞浑了,是底下的人着意把水搅浑了,其间有上头的问题,也有下面的问题,有工作方式方法问题,也有体制机制问题。实质上沉不到底还是官僚主义思想在作怪。
8 m4 ]3 B3 H+ q# X+ {  三是抓不到鱼。沉下去了,沉到底了,但捉不到鱼。我把它叫假沉,叫吃饱了的鹭鹚。为什么捉不到鱼,原因有三:
/ ]* d3 \. B  B# C# |8 R, Q  一是为作秀。满足于跟最底层的群众握个手谈个心,为的是上电视上报纸,也可能帮几个贫困户解决一些问题,为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做点好事,主要目的是为了出政绩,出形象。这种人容易蒙住调查过的老百姓。不过这种人也已经不错了。对比前面一些种类要好多了。这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主义好像与调查研究是一对孪生兄弟。9 b; D! P) f7 S8 ~+ C- O" t
  二是重主观。也就是主观意识特强。他们也开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但总是自己讲的多,群众谈的少,自己好像是先生,基层干部群众是学生。这种座谈会,往往是自己开篇长,结尾长,中间好不容易让群众发言,人家刚一开口,便又被他接上去了,又是长篇大论地讲一通。一场座谈会谈不了两个人,一看表,快吃饭了。这种人往往只想听报喜的事,不愿意听报忧的事,只想去寻找自己已有的观点需要的材料,不想去了解基层确实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是主观主义的表现,主观主义也是调查研究的天生亲家。' P/ m2 l- q+ ?: Z4 ]3 r1 p
  三是缺方法。基层跑了不少,群众访了不少,情况听了不少,但找不到主要矛盾,看不到发展方向,寻不着解决办法。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做了几个月的调查,开过不少的大会小会,结果对于大量存在的事物,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原因是方法不对,找不到主要矛盾在什么地方。”(《毛泽东文集》八卷26页)写出来的调查报告,也还生动,但作用和效果欠佳,又如毛泽东同志说的,就像挂了一篇狗肉账,像乡里人上街听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廓。这个问题好像可以归到研究的问题中去,其实也是调查的问题:调查者的方法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说到的纵断调查法,这种方法不能达到我们的主要目的。
6 O5 q7 D) U, t$ d4 f  第二个问题是提不上来的问题,提不上来是指不能从调查来的情况里提出正确的决策和政策来。其主要原因是研究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而问题大多在于片面地、静止地、孤立地、形而上学地看待调查来的情况和材料,大多没有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即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缺乏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比较的、辩证的研究。这个问题是研究部分的问题,也与调查部分的问题有关。
7 [, F% z- Z& h0 b8 d+ l+ m——沉不下去和提不上来两个问题相对而言,沉不下去的问题更是重要问题,更是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紧迫问题。- p* ^7 [5 w# W. }
  二、解决好调查研究中的两个思想问题:进一步增强对党的事业的责任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b# h$ c$ k0 P( w

) F8 T5 j7 `0 k+ n* N( b       责任和感情两个问题都是大问题,是调查研究的根本问题,有了对党的事业的强烈责任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我们才能积极迈出调查研究的脚步,才能真正解决沉不下去的问题,也才能主动探索调查研究的科学的方式方法。4 H( u, F# i3 ^% N( ?, N5 y! b
  近期我学《江泽民文选》,内中有很多讲到调查研究的地方,其中讲到调查研究的责任更令人敬佩令人感动。江泽民同志说:“我现在的责任,也可以说我的历史责任,就是带头解放思想,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江泽民文选》三卷336页)“坦率的讲,香港问题在我的脑子里占有很大位置,我是下了决心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的,香港问题解决不好,对不起子孙后代,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我是要去的”(《江泽民文选》一卷385页)江泽民同志说:“十五年来,对小平同志的重托,我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对军委主席这个责任,我是抱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来对待的,从不敢懈怠”“对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对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夙夜在心”(《江泽民文选》三卷604页)7 w7 ]. m( F9 f; U7 l$ r4 _1 I! U* N' ?
  言为心声,这一些话,让我们在敬佩和感动中,看到作为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为什么江泽民同志那么勤于调查研究,极力倡导调查研究,责任使然。我们全党同志都应该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这种责任精神。孔子说:“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孔子说:“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第十五》)。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老百姓说,受人之托,终人之事。我们都是受党和人民之托,我们该对党和人民尽职尽责。即使不在其位,也要学古代论战的曹刿先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了这种责任感,调查研究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了沉下去的压力。. G8 i$ a: y% a* ~( S
感情问题与责任问题是连体的。共产党人的全部责任,就是五个字,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法宝。群众路线包括调查研究,那么调查研究,就要虚心地向群众学习,虚心地向群众请教,虚心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地接受群众的批评和教育。要对群众真心实意、深情厚意,而不是虚情假意、少情薄意甚至无情无意。- _5 q/ E2 ^6 \, \7 m
  说到调查研究的责任和感情,我想略举两例,供大家参照,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在尽责任、讲感情的。
, G" C% u8 d. Q1 e  一例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我们湖北的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我刚刚从监利县调出来,对俞正声同志联系监利的情况很熟悉。监利的干部群众都知道,俞正声同志的调查研究有四个字的特点,一是勤。他第一次去监利调研税费改革,用了整整一周时间,当时监利报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报道:《省委书记下湖区,一个猛子扎七天》。那一年,他到监利调研八次,用了三十多天,跑过十几个乡镇上百个村,访问过几百个农户。现在他联系监利三年了,监利县委办的同志说,俞书记去了十八次之多。二是简。真正的轻车简从。绝大多数时间去监利,都是一车三人,一个司机一个秘书,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后的第一次到监利,人们估计他会有些不同,至少有一个车队过来,至少有个几级陪同和几级保卫吧,嘿,还是老作风,还是一车三人,还是先到村组和农户家里,跑了两天后再到县里交换情况。他到村组和农户家里调研,坚决拒绝也就很少有市县乡三级干部陪同。三是深。深入到偏远乡村去,深入到湖底里去,小车不能开进去,就用木划子划进去;深入地调研一个问题,有时比县乡干部掌握的基层情况还多,有的地方比专家还专业。四是真,听真话摸真情动真格。特别反对说假话汇假报,并且严厉地处份过这类干部,有一次在一个村里把税改造假者抓了个现行,有一次为一个学校乱收费,亲自督促查处了七个干部 ,撤了其中四个正职。还有两真,那便是把党的事业看得真重、对人民群众讲真感情,俞正声同志第一次在监利讲话时说,他当初选择联系点的时候,有人劝过他,说监利很困难,那里人好讼,又是全国三农问题的焦点,别去那里了。他跟这些同志说,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做到越是困别难的地方越是要去,因为那里的人民更需要我们做工作,所以他来了。$ o) V, d% Z4 b2 f- Y+ v
  一例是终生调查研究的费孝通先生。很多人知道他早年写的《江村调查》,却不知道那一段悲壮感人的一幕: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六日,他和新婚妻子王同惠在广西大瑶山古陈村调研,他误踏虎阱,身受重伤,妻子为找他不幸溺水身亡,七天后才在山涧急流中找到遗体。费老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公务繁忙,比前面说到的许多没空沉下去的干部肯定要忙,但他每年都有150天左右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调查研究。一九九八年,八八岁的费老外出调研166天。九十三岁的时候,还去了七个省调查。他一生三访赤峰,四访民权,五访沧州,七访定西,八访张家港,二十八次访问开弦弓村,也就是江村。费老一生,真是调查研究的一生,他有一个十六字的座右铭:脚踏实地,胸怀全局,志在富民,皓首不移。- I- K9 Y1 Z. C9 a- H2 V
  三、抓住调查研究操作中的两个主体要素: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正确科学的方法8 U5 t9 t, M$ m1 @" B9 ]
# ]* N$ g% {" M8 h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四、从基层工作和本职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两个观点:没有调查就没有落实权,没有调查就有参谋权。[/font]  
, U! u2 F& j& T5 ^
' @# t2 C5 [8 U' ]       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作出决策靠调查研究,落实决策也要靠调查研究,修正决策也就是再决策还是要靠调查研究。任何时期、任何地方和任何事情,都有把真理和实际结合的过程,而实际总是千差万别的,千差万别的实际必须是通过调查研究才可能摸清楚弄明白的。党的领袖,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结合,需要调查研究;省市县乡及其部门要把中央和上一级的决策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上结合,同样需要调查研究。如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尤其是决策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层领导的话,那么,部下一级,部门一级,特别是基层一级,要做好党中央国务院和各个上级党委政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正确决策的落实工作,仍然离不开深入的周密的调查研究。那种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以会议落实会议,并且上面怎么说,我就一字不漏照着说,不敢修改,不敢补充,不敢完善,这样的落实只能变形走样,或者说根本无从落实,根本落实不了。毛泽东同志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过“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可以这么说,调查研究是决策者的第一要务,也是落实者的第一要务。所以我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落实权。( `1 R7 n) Y2 D: |
  作为服务领导服务决策的参谋机构,调查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因为它成了主要的甚至是全部的工作职能。如果离开了调查研究,绝对不可能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如果作的是不正确的调查研究,也不可能当好参谋、搞好服务。有可能的是当歪参,作误导,出馊点子,使领导受蒙蔽,使事业受损失,使人民受祸害。办公室、政研室系统,包括一切服务领导和服务决策的机构,应该提这么一个口号:没有调查就没有参谋权。(余爱民)
 

精彩评论15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3-4-14 09: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形象生动,言之有物
 
不是小秘 发表于 2013-4-14 21: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深刻具体,值得学习。
 
老人新手 发表于 2013-4-21 14: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生动深刻,方法论,很有借鉴参考价值
 
白杨 发表于 2013-5-3 15: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也比较好,内部资料啊,呵呵
 
如风一刀 发表于 2013-5-5 12: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条理,很明白,很有指导意义。
 
旋流浮草 发表于 2013-6-18 1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子很生动,说理很充分,学习了很受启发。
 
赫赫 发表于 2013-6-20 21: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受启发。很有指导意义。
 
长沙一秘书 发表于 2013-12-12 16: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4 [6 [5 R$ d8 C( B3 n! x1 ~" K( l
形象生动,言之有物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赵小七 发表于 2016-3-14 18: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时期、任何地方和任何事情,都有把真理和实际结合的过程,而实际总是千差万别的,千差万别的实际必须是通过调查研究才可能摸清楚弄明白的。党的领袖,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结合,需要调查研究;省市县乡及其部门要把中央和上一级的决策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上结合,同样需要调查研究。如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尤其是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3粉丝

1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