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对“文山会海”、 当“会长”、做“开会替身”现象感触尤深、深恶痛疾,却又无可奈何!广东省转变作风出实招,大力倡导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少套话,讲真话。对会议数量、会期、领导讲话时间、文件篇幅都作了严格限制,乍看耳目一新,似乎看到了减轻“文山会海”负担的新希望。但兴奋之余,在网上输入“广东文山会海”关键词搜索后发现,原来早在2001年该省在公选14名副厅级干部进行面试时,抛出的两道难题之一就是“改革文山会海”(中新网2001-01-13日《广东选管谁能改革文山会海就谁上》),后来该省又先后出台过两个类似规定:一是《关于进一步落实无会旬等会议制度的通知》(南方网2005-06-09《省政府通知落实无会旬制度减少“文山会海”》);二是广东省委2007年初广东省委发出《关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实施意见》,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出台六条具体改进文风会风的贯彻措施(金羊网2007-07-11《广东“铁六条”限制文山会海》)。今年1月份召开的省委全会上省委书记汪洋强烈呼吁:“要少开会、开短会、开务实有用的会。少发文、发短文、发务实有用的文,使各级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工作。”紧接着该省再次出台文件为“文山会海”瘦身。
$ M" v: d. L+ K6 k, f
' j. G0 m9 Z# {" {3 R 由上可见,整治“文山会海”并非易事,每两年就出台一个文件大力整治,它不仅是考验各级干部的难题,而且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这并非广东的特例,也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文山会海”由来已久,各地消除“文山会海”的努力也不断增强,但似乎都收效不大。向来先行先试,领跑改革开放,开风气之先的广东此次对“文山会海”的单一瘦身举措能否大功告成,为全国再创新经验,笔者对此深为怀疑。
0 b; x0 V! H3 G- l9 x
- k# u7 Z+ j7 W5 H- t 如何为“文山会海”瘦身?巴山浊泥,草野村夫,管窥之见:单凭发文严控“文山会海”,极难凑效,况且,以发文件削“文山”,本身就自相矛盾。所以必须多角度、全方位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进行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特开五个处方,强化推进“五个转变”。
2 r5 j5 E9 D5 g7 }' ~% Z; D8 E2 F. c8 ]' L9 W& A
处方一,在行政理念上强化“人治为主”向“法治为主”转变。依法治国是当今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各省、市、县还相应成立了办公室,推进法制建设,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但从基层的具体实践而言,往往“法治”的成分居少,“人治”的成分居多,离真正法制国家的要求和境界还差之较远,法治进程的道路还很漫长。按文件执行、按讲话、指示办事,其核心是按主要领导的意图办事。这种具有“人治”色彩的“会议精神治国”、“重要指示治国”和“重要讲话治国”仍未跳出党八股和本本主义的框框。因为文件不象立法那样严格,各级党委、政府都可以出台相应的文件,虽然兼顾了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也结合了当地主要领导的主观意志,这就难免有对原文件、会议进行曲解的成分。所以一个中央、国务院文件、一个并无“秘密”可言的主题会议,最终不知要演化出多少文件、会议,各部、委也都有相应的文件、会议,到省、市、县政府,到企业、事业单位,到镇街、村居,到车间、班组,就难免文件如烟海、会议“接力赛”,让干部群众烦不甚烦、苦不堪言,因“文山会海”而耽误时间精力,贻误工作事业,错失发展良机了。最终就必然形成一种再自然不过的“以文件落实文件、讲话落实讲话、会议落实会议”习惯,反倒抓落实的人少了,成为不自然的了。所以,要根治“文山会海”,还得彻底解放思想,真正在强化法治观念,推进法制建设,做到自觉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上狠下功夫。要淡化“红头文件”的魔力,尽力少发文件,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就不要随意再发文件,要不断树立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而不要用一些没必要的所谓“红头文件”来弱化法律的权威,以强化地方领导的权威、彰显贯彻落实的力度,造成漠视法律、法规,重视“红头文件”和领导讲话的怪圈,这必将助长文件、会议“接力赛”,酿成“文山会海”,与推进依法治国之路背道而驰。1 W$ B; L- F6 e$ r
7 l3 ~ r7 b; R, n# h
处方二,在政府职能上强化“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文山会海”之所以久治难愈,究其根本,还在于公权力的过分集中,政府职能改革的不够到位。政府管得太宽、管得太多,会议、文件自然就多。权力过于集中,集中的东西要分散开来,进入到运作状态,最省事、最不得已的办法就是发文、开会。所以瘦身“文山会海”还得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明确界定“政府应该做什么”、“政府应该怎么做”?进一步深化改革,减少行政层级,削减、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将那些不该管、不能管、管不了的东西放给社会、市场、中介组织去做,让政府职能部门专心、用心做好服务企业、市场、群众的工作。否则,“指头干部”、“嘴巴干部”和“耳朵干部”当然就有市场,一切听命于上级的,虽然三令五申狠刹“文山会海”,但“传达”、“不走样”等词汇照样会大行其道,“瘦身”谈何容易?5 h) L3 k5 E4 g8 ^
( o- {6 `* V. D8 T+ ~+ L) _ 处方三,在具体操作上强化“重贯彻落实”向“提高执行力”转变。文件和会议作为一种行政手段本身并不存在错误,之所以“文山会海”累遭病诟,只因太多太烂而使这种行政手段贬值,贬值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效能的弱化,说到底就是执行力不足。“文山会海”从机制上讲,就是对组织、个人执行力的削减,以会议落实会议、讲话落实讲话、文件落实文件的“贯彻落实”机制,无论怎样“加大力度”,都谈不上什么执行力。所以瘦身“文山会海”要用多维方法,不仅要在数量上严格控制,进而建立长效机制,还要从提高执行力角度引导。一要强化目标意识。每个组织,每个干部都要有具体的工作目标,有年度目标、也有阶段性目标、月目标,实行目标管理,提高主观能动性。在具体实践中,还要有跟踪、督促,不能仅靠年底“考核”。二要强化干部信念和行为规范。从干部每天每时的行为中评价其执行力的高低。三要努力构建执行力文化。关键是要摆正用人导向,要用能执行的人,用执行力强的人。绝不用善于逢迎讨好、不干事“会来事”、唯领导是从、注重形式主义的人,真正不让老实人吃亏、钻营者得利。0 Q- p& o! K* p$ _2 t, I9 q
( j7 U! V3 c* A! I/ `* c 处方四,在干部作风上强化“形式主义”向“真抓实干”转变。“文山会海”问题除了制度层面原因外,还有思想观念层面的原因,说到底主要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造成的。一些干部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就只能发文、开会。一些领导、机关将发文、转发文作为一种推脱责任的方式,如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只要把文件发了,似乎就万事大吉,大有“如果再出事故,那是你们下面的事,与我无关”之意。一些领导把开会当成了工作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当成了包医百病的法宝,芝麻大的事都要开个会。一是会议冗长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