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两个关键能力 夏锡璠在江陵县“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第二期培训班上的讲话
各位学员: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交流,今天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领导干部的两个关键能力。
所谓能力,是指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个人自身具备的,第二是与客观实践紧密相连的,第三是主观条件。美国管理学学者大卫·麦克利兰给能力素质下的定义是:能够明确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这个定义非常清晰地指出,能力素质是可以区别出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能力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内容。第一,知识。所谓知识,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体系和综合知识水平。第二,技能。知识和技能是有区别的。知识是指懂得某个事情的道理,却不一定具备实现它的操作能力。比如,大家都知道航天飞机、火箭的基本原理,但是只有极少数人具备制造它的能力。比如,骑自行车是一种技能,它与懂不懂平衡学、动力学没关系。第三,自我概念。是指人对自己的一种认知。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片面的,还是全面的,是趋向于客观,还是主观上夸大或贬低自己,都是自我认知。过于自信和过于自卑都是缺乏自我认知的表现。有时候,自我认知和外界对你的认知会有差别,有的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高,但是别人对他的评价却不怎么样。第四,特质。特质是每个人所特有的。比如有的人特别聪明,有的人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有的人非常善于运用外界条件解决问题,还有的人特别勤劳、任劳任怨,不管多么辛苦、多么艰难,都能沉下心做事,这些都是特质。第五,动机。所谓动机,就是一个人做某件事情的目的。比如当公务员,如果某人当公务员的目的是通过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那他是当不好公务员的,迟早是要栽跟头的。再比如,如果某人当老师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学生家长做生意赚钱,他肯定也是当不好老师的。而如果某人当老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那么他一定当得好这个老师。我们要把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作为我们的目标和动机,那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务员。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构成人的能力,缺了哪一项都不行。我们在做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要求大家爱岗、敬业,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是空洞的说教,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大家提高自身的能力。
能力,也叫做能块,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是思块,包含记忆力、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综合力、分析力、判断力,这些都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第二是行块,包含模仿能力、灵敏度、力度、耐力、速度、听力、注意力、感知力。所谓“力度”,是指人做事情的致力程度和能达到预期结果。“耐力”是指人做事的持续力。比如,一个人不因为工作时间长而感觉疲劳。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不会因为困难消磨了意志。“听力”是指一个人的理解力。比如上级安排一项工作,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去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且并不是每个人做的都是对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不同的人理解领导意图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正确领会领导的意图,把领导的要求弄清楚至关重要。“注意力”指一个人做事的专心程度。不管工作是丰富还是单一,也不管是复杂还是简单,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研究工作,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面,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相反,如果总是左顾右盼、心浮气躁,那我们很难把事情做好。第三是语块,包含语言速度、语言运用、字词组合、场合运用、概括、煽动性。语言表达要讲究场合,同样一句话,在这个场合讲是非常精彩的,可能在另一个场合就会显得非常不合时宜。比如,我们做农村工作,就要尽量用乡土语言;给学生上课,就要尽量用标准语言;给下级安排工作,就要是一种指令、命令、要求;向上级汇报工作,则是汇报、请求、恳请。“煽动性”这个词在这里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是指动员别人的能力,是指把团队的成员和服务对象鼓动起来、宣传起来、动员起来,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奋斗的能力。
能力,也称为能商,包含智商、情商、胆商。所谓智商,就是智力的商数。所谓情商,是一个人的情感商数,是一个人感知他人感受和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能让别人感到跟你合作很舒心,通俗地讲,就是这个人亲和力很强。但情商不是指做“老好人”,也不等于不得罪人,更不等于不要原则。一个没有原则、和稀泥的“老好人”,谁愿意跟随他呢?我们很多同志认为情商高就是不批评人,这是对情商的误解。所谓胆商,是指人的胆略、气魄。智商决定一个人是否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做,情商决定一个人可以团结多少人做这件事情,胆商决定一个人敢不敢做这个事情,这是反映一个人特质的三个方面。有的人把一件事情构思地非常周密,也可以动员很多人一起做,但是却没有胆量迈出第一步,这就是胆商不够。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把什么事情都想得很全面,但就是不付诸实施,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结果一事无成。
在领导学中,还有八项自我管理能力。第一,角色定位能力。是指认清自我价值的能力。比如,某个单位某个科室发生了事情,即使我能帮上忙,但是因为与我无关,所以我袖手旁观。如果一个人这样定位自己,那就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没有把自己放到更大的空间中去审视。当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一个人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充分彰显他的个人价值,这才是正确的角色定位。第二,目标管理能力。就是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比如,通过若干年努力实现某个目标,这就是目标管理能力。目标不能仅仅是口号,要有具体的实施措施,一旦出现意外,还要调整措施,直到目标实现。第三,时间管理能力。大家都很年轻,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没有人多一小时,也没有人少一小时。那么,怎样管理时间呢?是有序、有规律地度过,还是忙乱、混乱地度过?比如,中午吃了饭以后,很多人都有午休的习惯,但健康常识告诉我们,饭后半小时不宜躺在床上。那如何利用午饭后的半小时呢?还有,晚饭以后四十分钟内不宜运动,如何利用这四十分钟?我们每天六点钟下班,然后吃晚饭,再散步休息,差不多到了八点半,那八点半之后,一直到睡觉前的两三个小时,我们在干什么?如果家里有小孩,可能在辅导小孩做作业,在洗衣服、洗澡等等。如果没有这些事呢?我非常欣赏一句话,那就是,“一个人的成就是由他八小时以外在干什么决定的。”我希望同志们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每天读书一小时,这只需要利用中饭以后半小时、晚饭以后半小时就可以实现了。每个人都有空闲时间,关键是怎样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第四,高效的沟通能力。就是我们和下属、同事、领导之间相互沟通,形成共识的能力。我们通过沟通形成了共识,达成了一致意见,这叫有效沟通。所谓高效沟通,就是别人需要40分钟的时间才能达成的共识,我们10分钟就达成了。如何让我们的沟通更高效呢?那就需要沟通的双方或者各方,对将要讨论的事情有充分的认识。如果对要沟通的事情一无所知,那怎样去沟通呢?所以大家在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把情况搞清楚了再汇报。如果你没有搞清楚情况,一问三不知,这就是严重失败的沟通。不仅如此,你还把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印象搞坏了,更耽误了领导的时间。第五,情商管理能力。情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管控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那是情绪失控。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善于管控自己的情绪,能及时调整烦躁的心情。管控自我情绪的根本在心灵的和谐。余秋雨有一句话,叫“与自我和解”,意思就是自己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很多烦恼都是自己找的。第六,生涯管理能力。就是理清职业路径,明白自己一生的职业追求是什么。第七,健康管理能力。就是健康的身心、旺盛的精力。人需要新陈代谢,流汗能够让人的血液循环得快一点,把体内废物排出来,所以大家要运动。心灵健康涵盖非常广。比如,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期望,是合适的期望,还是超越客观现实的期望?第七,抵抗挫折的能力,或者说叫抗压能力。比如,党组织认为你是一个有大用的人,将你从一个工作简单的岗位调到一个工作复杂的岗位,目的是为了观察你的抗压能力,如果你这一关过不了,甚至还要找领导理论理论,这就是抗压能力不够,不堪大用。工作岗位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职责不一样。如果我们认为岗位有好坏、职业有好坏,那我们的心态就会随之产生畸形的变化,就可能不知不觉中丧失很多机遇。所以要求大家多读书、多学习,从学习和思考中明白这个道理。第八,学习创新能力。
还有七种领导能力。第一,决策能力。就是对方案提出决定性的意见和要求。第二,绩效管理能力。如果某个单位干好干坏一个样,那这个单位的工作格局绝对不会很好,这个单位的干部也绝对不可能健康成长。今年,我们在全县实行百分制考核,并且与两个方面挂钩,一是与干部的使用挂钩,二是与年终的五项奖励挂钩。比如,某个单位获得了五项奖励,按照以前的办法,该单位每个人都可以得两万块钱的奖励工资。从今年开始,如果你的考核分数是一百分,你才能得两万;如果你的考核分数是八十分,就得一万六;如果你的考核分数是一百二十分,就得两万四。这就是我们今年的绩效考核办法。第三,激励下属的能力。总是批评人是不对的,激励下属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走入激励的误区,有的领导同志对每个人都表扬。大家刚开始可能觉得这个领导好,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个领导不靠谱。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没有评判是非的标准,该批评他不批评。批评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领导从来不批评你,那就意味着你的成长速度相对较慢,因为得全靠自己的悟性。一个领导批评你,实际上是在帮助你成长,换句话说,就是你的成长除了自己的悟性以外还有领导的帮助,这就是不同之处。所以激励下属不是没有原则的表扬,而是赏罚分明、功过分明。第四,教练下属的能力。是指教下属实际操作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要具有很强的教练能力,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能力素养,让下属可以从你的身上学到东西。只有这样,下属才敬重你。第五,授权下属的能力。授权,是领导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任何事情都有限度,授权也一样。我们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某件事情应该放手让下级去做,我们却不放心、不放手,总是说这说那、指手划脚,这是对领导工作规律的一种破坏。再比如,某件事情在运行的过程中,你本该过问,但是你不过问,直到产生了不可挽回的后果,你还不知道,以致不能及时调整。对于这两种倾向,我们都应该克服。第六,团队的学习创新能力。所谓团队,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如果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那这个团队就会生机勃勃,就能把每一件常规工作做得富有新意。第七,团队组织能力。
下面,我就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两个关键能力谈谈我的看法。 一、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就是研究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解、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推理、论证、判断、决定。思维能力高低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知识水平。以前的古典小说,经常把小说中的人物描述成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圣人。实际上,就是说这个人知识很丰富,而且有深度。第二,素材。就是我们对某件事情掌握了多少信息。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素材,我们就无法对某件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作为领导干部需要永不懈怠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原因所在。第三,思维方式。第四,阅历。阅历的直接表现是经验,间接表现是一定的理性认识水平。有的学者说,用干部不要论资排辈,这是不全面的。如果同样的学历、同样的年龄、同样的工作表现,你是愿意用资历长一点的,还是愿意用资历短一点的?资历长等于阅历丰富,阅历丰富等于经验丰富。所以,用干部要讲资历,不唯资历。
1.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是最常见、最本质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也称抽象思维,是一种以理性为主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一个人的认识力。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方法主要是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况等。
2.形象思维。指人们对事物表象进行取舍时形成的、用事物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形象思维主要用语言、图像、声音来表现,经常用在文学艺术上面。这种思维方式与感受和体验关联在一起,以感性为主,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对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做群众工作的时候,如果用书面语言沟通不了,我们就可以举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就可以让群众弄明白。
3.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是指从反面提出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以悖逆常规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圆珠笔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发明的,但是当圆珠笔写到两万字左右的时候,笔芯就容易漏油,这个问题一度成为世界难题,很多专家组织团队去研究,就是没有办法解决。日本有个发明家叫田藤三郎,他解决的办法就是让一支圆珠笔总共就只能写两万字,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这就是一种逆向思维能力。比如,党校培训班的扣分制考核方法,就是一种逆向思维。过去的考核方法是完成一篇论文得几分、参加一次活动得几分、按时到校得几分、按时放学得几分。这种考核方法有不足的地方,就是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检查每一个人,但是如果实行扣分制,就只需要抽查某几个人,因为扣分是反向的,大家都不知道会抽到谁,所以每个人都只能按要求来做。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实用。
4.发散思维。指从不同思维视角、不同思路去想象,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通俗地讲,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解决办法。我们有很多同志的思维方式很单一,工作中遇到问题后,如果用常规的办法解决不了,他就认为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缺少发散思维。作为一个干部,具备发散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做信访工作和拆迁工作的干部,要学会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领导安排一件事情,有的人想都不想,就理直气壮地说解决不了,这样的人应该感到耻辱。如果某项工作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就把人组织起来,每个人提出一条建议,再从中选几条就行了。比如,我们马上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部可以把乡镇的组织委员和组织部的机关干部召集起来,大家一起提意见,然后再来商定学习教育的开展。有这样一幅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个对联有多种读法,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5.辩证思维。是一种用联系和本质的眼光看问题,以防止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的方法,也是我们把握和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的一种方法。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我们首先要把辩证思维的基本理论搞清楚,否则就很难用这种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质量互变是指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质的飞跃。比如某个信访者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他就会常年累月信访,如果我们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信访者,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群众工作一天不做其后果可能体会不出来,一年不做体会也不深,如果十年不做、二十年不做群众工作,我们党就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垮台,这就是量变到质变。工作中,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全面的、历史的观点来看问题。比如,三轮麻木治理问题,我把这个问题作为大家今天的课外作业,请大家用辩证思维分析这个问题,如果能够给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那就最好不过了。
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所谓“两点论”,是指看待问题要从正反两方面看。“两点论”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没有哪件事情是百分之百的好,也没有哪件事情是百分之百的不好,没有哪件事情是百分之百的对,也没有哪件事情是百分之百的不对。比如,有A、B两种方案供我们选择,我们就既要看到两个方案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坏的一面。再比如,我们的下级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和我们想的办法不一样,你就不能简单地认为下级的办法是错的,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下级的办法是对的。如果你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就可以用平淡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岗位和级别,专心工作。所谓“重点论”,就是要突出重点。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发展趋势是由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所以,我们抓工作的时候要抓住重点。
6.系统思维。就是将现实事物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功能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的思维方式。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叫《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对系统思维进行了非常系统地阐述,大家可以认真看一看。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要素组成的、不断运动着的整体。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一定是与其它某件事情相关联的。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分析这样做会带来什么不利,会对其他事情产生什么影响,这就是系统思维。比如,群众向我们反映问题,说他家里有什么困难,如果我们简单地给他提供了一千块钱的临时救助,那么其他的一百户、一千户怎么办。所以,我们在解决老百姓的突出问题、个别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找到问题的特殊性,然后寻找相应的路径去解决,这样就不会带来后遗症和连锁反应。比如医闹,医闹就是病人在医院出现了异常情况后,打砸医院,打医生,甚至砍杀医生的行为。医闹是怎么产生的呢?医闹是不是就是因为患者家属不讲道理、不守法呢?绝不能这么简单地看问题。医闹的焦点是病人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那么,我们解决医闹的关键就是必须由第三方来判断病人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不能由患者判断,也不能由医院判断。而现在的情况是,某个医院出现了病人死亡事件,是医院请专家来鉴定是不是医疗事故,这个方法本身就不具备说服力。医闹产生的历史原因有哪些呢?第一,医疗事故鉴定体制不科学,导致鉴定结果公信力不高,老百姓不认可。第二,有的医院通过不正当手段,把自身的医疗事故变成非医疗事故,结果碰到较真的患者,最后通过打官司,又鉴定是医疗事故。这样,这个事情就会产生发酵作用,有些人甚至误以为不闹就吃亏。第三,极少数医生的医德严重滑坡,找关系、送红包、对病人态度冷漠等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关系紧张,患者对医生不尊重、不信任,甚至鄙视。第四,有些患者和患者家属是科盲、法盲。人的生命都会有终结的一天,并非每个病人送到医院,都能救治成功。有的人病得太重了,送到医院只是一个抢救过程,并不意味着医院一定能治好。对于这些简单的道理,有些患者和患者家属不懂。第五,有关部门对无理取闹行为的纵容。本来是没有道理的事情,某些人因为闹事,不仅没有得到惩处,反而得到了赔偿,所以导致医闹现象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组建中立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比如由政府聘请若干个医疗专家,组成医疗事故委员会。当某一个病人在医院出现意外之后,由患者家属随机抽选鉴定机构的成员进行事故鉴定,患者家属全程参与,最后形成鉴定结果。第二,严厉惩处医闹行为,该赔偿的要赔偿,该拘留的要拘留。要建立黑名单制度,把组织、参与打砸医院、打杀医生的人纳入其中。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不是可以随便打、随便杀、随便砸的地方。第三,病人进医院的时候,把所有程序书面告知病人。发生医疗事故后,医院要把负责鉴定的人是怎么组成的、鉴定过程是怎样的等信息,事先告诉患者,让患者心中有底。很多患者在发生意外之后,首先是想着不能被医院忽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就是因为事情的处置程序公开程度不够。第四,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等。
7.超前思维。就是一种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见的思维。超前思维需要非常强的判断力和丰富的知识,需要细心地研究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古典小说里的很多人物可以预测十年、百年以后的事情,实际上是这个人对各种知识和事情归纳之后做出的判断,就是一种超前思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去想象、推理、判断,未雨绸缪,对未来早做谋划。简单地说,就是今天做别人明天才想到的事情,让自己成为旗手和标杆。我们今天做了这个工作,很久之后别人才想起要做这个事情,这就是超前。为什么要超前呢?没有超前思维就没有创新,只有超前才有优势。
8.创新思维。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拓展人类认识新领域的思维。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突破,是求同与求异的统一。求同,就是创新要基于现实条件,不能脱离现实;求异,就是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东西。求同与求异是辩证统一的,如果不求同,就是天方夜谭,如果不求异,就是因循守旧。刚才我们讲了“头脑风暴”,希望每个单位研究工作的时候多运用。
9.战略思维。对领导干部来说,战略思维非常重要。一个团队的目标要有科学性、可行性,要是团队成员的共识,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目标就会形同虚设。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分析这个地方的现状,全面把握未来的主客观条件,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符合发展趋势的发展目标。战略思维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是全局性、系统性、根本性、前瞻性、创新性。战略目标就是共同愿景,每个团队都要有共同愿景。这期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训班的共同愿景是什么?大家要力争成为江陵史上最优秀的班级,要成为共同团结奋斗、健康成长的楷模,要成为党校设立以来评价最高的班级。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全国的共同愿景是什么?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湖北省“十三五”的共同愿景是什么?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荆州市“十三五”的共同愿景是什么?是把荆州建设成为江汉平原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重要中心城市。江陵“十三五”的共同愿景是什么?是建设“两区一中心”、幸福小康新江陵。这是在综合分析我老秘网县“十二五”发展成就和今后的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的战略目标。蒙华铁路的建设,为我老秘网县带来了煤炭资源,我老秘网县不能只是中转站,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一个产业,要建设中部地区新型煤电煤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示范区。什么是新型?就是和传统的煤电煤化产业相比能耗更低、环保水平更高、安全性更好。什么是集群化发展?就是形成一个产业链。为什么要建设两湖平原农旅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因为今后农业的发展不能单纯地只卖产品,而要卖农村的生态、景观、体验等,继续只依靠卖农产品的发展潜力已经到底了,要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旅一体化”就是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江陵地处两湖平原,离区域中心城市较近,有发展“农旅一体化”的区位优势。“一中心”,就是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家能源通道节点物流中心,为什么要提出这个目标?长江贯通东西,蒙华铁路贯通南北,二者在江陵交汇,江陵将成为贯通东西南北的物流集散地。所以,江陵在物流上大有文章可做。
讲了这么多思维方式,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大家突破思维定式。思维定式很容易形成,克服思维定式一定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为什么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越来越落后?这不是年龄带来的必然结果,而是因为这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思维定式,不愿意改变自己,接纳不了新东西,看不到新变化,融入不了新形势。一是要跨越从众型思维定式。什么是从众?我举一个江陵的例子,我们干部人数不足,需要增加干部数量,大多数干部都说这件事不可能做成,就是因为第一个人这么说了,第二个人接着这么说,后面的人也接着这么说,而没有人认真思考这件事到底能不能做成。我们经过争取,上级给我们批了130多个事业编制,这就充分说明这件事情是可以办成的。从众思维耽误了江陵干部队伍建设。有一个成语叫“人云亦云”,一个清醒的人是绝不会“人云亦云”的,尤其是领导干部,如果别人说是什么,你就认为是什么,你将会一事无成。二是要避免权威型思维定式。权威型思维定式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一个领导,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二是认为领导说的都是对的,自己不研究、不斟酌。领导只是一个岗位,并不代表掌握的真理比别人多,领导也有错的时候,真理与是不是领导说的无关。三是要跳出经验型思维定式。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过去做不成,现在也做不成,这就是经验型思维定式。如果过去做不成的事情,现在也做不成,人类还有进步吗?人类之所以进步,就是因为人类不断做成了过去做不成的事情。事情能不能做成与主客观条件有关系,过去可能不具备条件,现在具备了就有可能做成。如果现在和过去相比条件没变,但是思维方式改变了,这件事情也可能做成。四是要打破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式。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事事都要以自己的想法为准。
二、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又叫动手能力,是把目标变成现实的能力。有一种观点认为,当领导之后就轻松了,只要动动嘴就行了。如果你是这种想法,就永远当不好领导。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会调查研究,不会做具体事情,对任何事务都缺乏自己的判断,还当得好领导干部吗?当不好。所以,同志们不管做到多大的干部、当了多大的领导,都一定要坚持做具体事。那么,领导干部应该具备哪些操作能力呢?
1.解码能力。这是一个电脑术语,我们在网上下载东西后,如果不解码,就是一堆乱码。工作任务也是一样,我们要建设“两区一中心”,如果“两区一中心”不能转化成千条万条的具体任务,就是空洞的。这和在网上下载东西是一样的。全县的干部都不懂,还怎么去实现呢?所以,我们要有对具体工作的解码能力,就是把战略任务分解成大目标,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把小目标再分解成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就是把任务具体化、清单化、条目化,就是把高端的战略目标解码成任务派遣单。这个能力对于一般干部、基层干部至关重要。假如要写一篇调研报告,那么有多少个大目标呢?第一,写什么方面的调研报告,要确定一个题目;第二,既然是调研报告,就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写,就要调研,要有调研方案;第三,要通过调研把基本情况和需要研究的问题归纳出来;第四,要组建一个班子,把调研的情况写成文章。这就是把一个战略任务分成四个大目标,这四个大目标还要分成小目标,比如,是张三去还是李四去?是张三、李四一起到甲村去还是一起到乙村去?是开党员座谈会还是开群众座谈会?是走访群众还是走访干部?是看农业生产还是看工厂?这就是调研方案,把调研大目标细化成小目标。还有一件件具体事,假如要调研甲村,怎么调研呢?到甲村去干什么?要去看甲村种的西瓜田,要去看他们的水稻今年的长势怎么样,要去算一下农民的家庭收入是多少,要去了解一下那里当前的矛盾是什么,这就是调研这个村的一件一件具体事。
2.执行能力。执行就是把事情抓落实。执行力对每位干部都是不可或缺的,没目标有执行力的干部百无一用。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做《执行重在到位》,写得很好,对执行的理念进行了充分阐述,你们可以认真读一下。要少问多做。少问,不是说不问,不清楚就要问。但是不要问为什么要我做这个事,为什么要我今天就把这个事情做到位,为什么要我做我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你总是问这些问题,那你就没有执行能力。有一家日本企业,招聘一个办公室文员,出的一道面试题是把当天的报纸拿来,请所有参加面试的人把这个报纸的头版头条消息抄10遍。结果只有一个人抄了10遍,有很多人抄了2遍就走了,他们认为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最后只有那个抄了10遍的人被录取了。为什么让他们抄10遍?为什么那个抄了10遍的人可以留下来?因为只有这个人是能够按照领导要求不折不扣完成任务的人,而办公室文员就需要这样的人。西点军校有三条经典法则,这三句话最能说明我刚才讲的少问多做。第一句话是“Yes sir!”第二句话是“No sir”!第三句话是“No excuse!”或者叫“No pretense!”什么意思呢?第一句话:是的,长官!第二句话:不是,长官!第三句话:没有任何借口!这就是西点军校的法则。有些同志的习惯是什么呢?问他这件事情做到了吗?他不从正面回答他做到了还是没有做到,而是跟你弯来拐去地讲过程,讲了大半天,最后领导仍然不知道他是做了还是没做。这就不符合西点军校的法则,做了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问你为什么没做,没有任何借口。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具有超强执行力的人。我们很多同志向领导汇报工作,滔滔不绝,花了一刻钟也没有把需要领导支持什么讲清楚。可能他讲的一刻钟,有14分钟的内容领导是知道的,这是不是既浪费了他的时间,也浪费了领导的时间呢?所以,我们到领导那里汇报工作,第一要说是什么事,第二需要领导给予哪些支持。如果领导说你提的几条都同意,你去具体操作就行了。如果领导说,第一条可以,第三条可以,为什么提第二条呢?这就说明领导不清楚,你就只需要向领导详细解释第二条。向领导汇报工作,要掌握8分钟原则,为什么呢?第一,8分钟以内是一个人听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超过8分钟,人就疲劳了,8分钟以外的话说不定他听都没有听进去。第二,领导时间很宝贵,如果你去了之后半个小时都还没讲清楚,说不定领导就把你说的事情给否定了。到领导那里去汇报,是去争取领导支持的,不能因为我们的方法不当、掌握的技巧不够,导致领导把我们的事情给否了。向领导汇报前,要把功课做足。虽然汇报只需要8分钟,但是你得准备8小时的内容,否则领导随便一问,你就不知道了。你不知道、不清楚,领导敢支持你吗?所以,我希望大家把这三条法则记清楚。任何事情都不要找借口,没有完成,要承认错误,然后马上去完成。凡是给自己找借口的人,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影响领导对你的评价。
要有强烈的执行意识。比如,领导今天召集我们开了个会,散会后,你就要想这么几个问题:这个会议之后有什么事情是我这个部门应该做的?怎么做?谁去做?什么时候做完?不做好会怎样?如果你随时随地都在想这些问题,都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那你就是执行力非常强的人,你在单位绝对是一个非常抢手的人。我们的干部有几种,一种干部在单位上很抢手,这个科室想要,那个科室也想要,这个领导想要,那个领导也想要,这样的干部很好,我们需要这样的干部;一种干部是,这个领导不希望他跟着、那个领导也不希望他跟着,这个办公室希望他到那个办公室去、那个办公室希望他到这个办公室去,领导都想办法把他推荐到别的单位去;还有一种干部,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干部?我们要做抢手的干部,要做单位上的抢手货。
要有良好的执行习惯。第一,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不要领导给你安排一个任务,要求你元月份完成,结果你元月份没有完成,2月份没有完成,3月份没有完成,4月份没有完成,今年的任务明年还没有完成,那还谈什么执行力?领导要你元月份完成,那么你一定要在元月份完成。领导每个月给你安排的任务你都完成了,说明你具备从事更高职位的能力,组织就会重视你。如果元月份的任务没有完成,到12月份你还没有完成,如果你今年的任务到明年还没有完成,说明你不能承担自己的岗位责任,应该降职。任何成果都是奋斗得来的,都是辛苦换来的。不要总是想着轻松,没有哪个领导愿意用一个图轻松的干部。第二,要有时间概念。办事员完成任务要有时间概念,领导干部安排任务要有时间要求。安排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形成这样的语言定式:某某同志,请你在某年某月某日以前把某某事完成。一定要用这样的语言定式,如果不是,那你就没有时间要求。还有,今日事今日毕,日清月结。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一定不要让我们的办公桌上工作任务堆积成灾。每个月结束后,你要看看你这个月任务完成了没有,要养成盘点的习惯。我每个星期都把任务记在笔记本上,然后做一件划一件,用红笔划。一个笔记本用完了,换新笔记本的时候,把旧笔记本再翻一遍,把那些没有用红笔划的事情挑出来,抄到新本子上去,这样才不会误事。误事的干部,哪怕你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但是,领导和同事会在内心选择不信任你。
我向大家推荐几种工作方法。第一个叫限时工作法。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时间限制,时间一到要“交作业”,要检查验收。第二个是一线工作法。大家现在还是办事员,可能还不能体会到。一旦你当了领导干部后,如果没有一线工作法,你就是一个很不善于解决问题的领导。所谓一线工作法,就是要在发生问题的现场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第三个是思考工作法,就是做工作要动脑筋。人和机器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思维,机器则是按照人给它设定的频率不停地转,人不要成为机器,不要成年累月做的都是重复劳动,一定要让今年的工作和去年不一样,明年的工作和今年不一样,工作常做常新,这样才会成长和进步。第四个是倒逼工作法,这个方法很管用。比如党校开工,计划是今年年底党校的一部分功能要投入使用。这个事情怎么用倒逼工作法呢?我们要求4月28日举行动工仪式,工作专班马上就会从4月28日倒推去安排工作,这就是倒逼。如果只是说抓紧开工就不行。什么叫抓紧开工?这个星期开工叫抓紧开工,是相当于这个月来讲的;下个月开工也叫抓紧开工,是相当于今年讲的;今年年底开工也叫抓紧开工,是针对人的一辈子来讲的。所以,这样模糊的要求不行。第五个是简约工作法。美国在线的CEO凯斯提出了一个“KISS法则”,即“Keep it simple,keep it stupid”,意思是维持事物最简单的状态,保证事物通俗易懂,实际上就是简约工作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很不简单,这样的人是高人,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很简单,这样的人是庸人,我们要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我们听某些专家学者解读某个领导的讲话精神,他把领导的一句话解读成了十层意思。如果他不解读,我们还明白领导讲的意思,经他一解读,我们反而困惑了。这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领导干部在安排工作的问题上要简单化,不要发出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指令。有的领导喜欢让下属去揣摩他的意思,这是什么道理?据我了解,凡是说话模棱两可、需要下属去揣摩的领导,大概就是两种心思:一是和稀泥、怕担当,事情做错了可避责任,做对了可争功劳;二是有私心,但又不好意思明说,就故意把事情说的模棱两可,让人们去揣摩,而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又喜欢揣摩领导的意思,这样他的私利就得到了满足。纪委应该好好关注这样的人。
要坚持轻重缓急的原则,根据重要和紧急程度对事情进行分类。比如,今天早上你一上班,科长给你安排了一件事情,副局长又给你安排了一件事情,局长也给你安排了一件事情,局办公室主任又给你安排了一件事情,总共给你安排了4件事情。你怎么办呢?你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事情都做一下,结果所有的事情都没做完。怎么办?要根据重要和紧急两个原则来区分。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所谓重要就是这个事情如果不做会影响全局的工作,影响整个乡镇的工作;所谓紧急就是这个事情必须今天上午完成,今天下午完成的话,要么挨批,要么会造成不良后果。第二件要做的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如果事情只有紧急或只有重要的特点,那么紧急的事情要优先,因为紧急的事情有时间要求。比如你正在办公室写材料,领导给你打个电话,让你把某某人的电话号码给他,你是不是把材料写完后再给领导找号码呢?这个时候领导要电话号码是个紧急事,你就要把手上的事停下来,把电话号码给他后再写材料。第三件要做的事情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这个事情很重要,涉及到全局,但是今天做完可以,明天做完也可以,如果今天能够做完就做完,今天如果没有时间,明天做完也是可以的,这样的事情要放在第三位。最后一个,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如果把事情这样区分,同时处理几件任务的时候,就会有序得多。还有一种区分方法是哪个领导大,就优先去做哪个领导交代的事情,这样做对吗?不对。这样做时间长了,就会漏洞百出,因为你会耽误紧急的事情,如果把很多紧急的事情耽误了,就要出事了。
要有精准的执行结果。首先是要把事情做对。有时候领导安排的事情,做了之后,结果却不是领导想要的,这就没做对。比如,要把公园栽上能开花的植物,结果栽的是那种比钢笔还细的苗,30年都长不大。是做了,但是做对了没有呢?没有做对。比如,城市里要建污水管网,在街道建设的时候,就要做好污水、雨水管网配套,如果雨污不分流,城市的污水就难以处理。这也是没有做对,甚至比没有做更严重。毛主席说,“在一张白纸上可以画最美的图画”。交给你一张白纸,如果你画的乱七八糟,那就没有做对,这比没有做后果更严重。
要准确理解领导的指令。这是考察理解力。如果领导说的不具体,你问了没有?问具体一点没有?不能因为领导说了个大概,你听了个大概,结果完成的事情就是大概乘以大概。所以,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理解领导的指令。干部要学会问,学会问自己,是这样吗?我前面讲了从众思维,如果大家说的是这样,我们就问是这样吗?你反问自己了吗?一定要会问,一定要弄清楚为什么。只有对问题刨根问底,做事情才会心中有数。比如,去年年底,农民工到县政府讨工资,有一个包工头,他开着一辆宝马车,很潇洒地停在政府办公楼下面,然后带着农民工在下面闹。对这件事情,我们该怎么判断?有的人说,政府应该拿钱出来发农民工的工资,因为农民工的工资无小事。他们说得对,农民工工资无小事,农民工是无辜的,政府应该为农民工维权。但是这个钱该谁出?这是值得研究琢磨的。如果政府出钱付农民工工资,政府有那么多钱吗?从法理上讲,政府的钱是全体人民的钱,我们没有权力用全体人民的钱付少数农民工的工资。欠了农民工工资,居然还开着宝马车,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严肃处理。所以,不要简单地看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确是政府的责任,但是付工资的义务和责任是施工单位。看问题,要把问题的本质弄清楚,这样处理问题就心中有数,否则始终拿不出具体的处理办法,工作就会一团乱麻。
要有深厚的执行文化。这里讲的文化,不是说认识多少字,懂得多少语法,而是指行为自觉。企业文化、机关文化等,都是一种自觉,没有自觉形成不了文化。比如,有个餐厅墙上挂了一幅书法家写的字——顾客就是上帝。顾客去吃饭,服务员的脸上没有微笑,点菜的时候把菜单往桌上一扔,端菜的时候放盘子声音又大。你若说这个菜咸了,他要么不理你,要么就说菜就是这样炒的。虽然墙上挂着“顾客就是上帝”的至理箴言,但是没有形成把顾客当上帝的自觉行为,所以“顾客就是上帝”并没有在这个餐厅形成文化。我们有很多单位、企业,墙上挂的不是文化而是口号,因为职工的一言一行并没有体现这种文化。比如,打造书香江陵,让全民阅读在江陵形成一种文化,不是在街上挂几个“全民阅读”、“读书就是好”这样的宣传标语就行了,而是绝大多数民众习惯利用午饭后半小时、晚上睡觉前半小时等休息时间读书,这样才能形成江陵的读书文化。一个组织的全体成员,对执行都有高度的自觉性,才能形成执行文化。我们如果有脚踏实地、雷厉风行、不达目的誓不休的自觉性,那么凡是想做的事就都能做成。
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情。用人是一门非常深的学问,把同一个人用在不同的岗位,可以发挥出截然不同的作用。一个擅长写的人,把他安排到一个需要经常讲的地方,他能发挥他的优点吗?一个潜心钻研学术的人,让他当领导干部,他能当得好吗?所以要因材施用。大家以后当了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识人的能力。事业有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识人用人!若没有这个特点,事业就很难成功,即使成功了,也是靠运气。领导干部要有人才意识,要爱惜人才,不能嫉贤妒能。 3.攻坚能力。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难。有的人遇到困难时,选择攻坚克难、继续前进;有的人遇到困难时,选择绕过困难、停滞不前。这两种人谁更容易做成事情呢?当然是能够攻坚克难的人。可以说,没有攻坚克难的意识和能力,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一是要有超强的意志力。当一件事情进入孤立无援、毫无希望的绝境时,我们怎么办?我们应先不论客观条件,而是要拿出坚强的意志力。我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长跑教练,他带了一个学生每天早上跑步,但是这个学生总是不能达到他的时间要求。有一天晚上,他告诉这个学生,“明天早上你准时从起点开始跑,我就不去看了。”第二天,这个学生准时到达起点,突然发现身后有一匹狼,他就拼命地跑,结果跑出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而这匹狼就是那个教练假装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只要意志坚强,就可以把潜能发挥出来。还有这样一条新闻,一个小姑娘在跳楼的瞬间,她的母亲一把抓住她,并且坚持了两三个小时,直到救援的人到来。这也是因为超强的意志力,才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如果一件事情有100步,走了99步,最后一步不走行吗?质变常常发生在最后的1%,最后一步不走往往会半途而废,达不到最终目的。所以,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二是主帅要安如磐石,这样军心才会稳如泰山。公元383年,前秦主帅苻坚率领号称百万之众的军队南下,攻打东晋。此前,东晋军队连连战败,得知前秦军逼近淝水后,建康城里更是一片惶恐,征讨大都督谢安却镇静自如,派出弟弟谢石、侄子谢玄等率兵八万前去抵御。这一战,史称“淝水之战”。开战之时,前秦的兵力是东晋的十倍多,晋军失败几无悬念。然而,坐镇建康的谢安稳如泰山。《世说新语·雅量》记载,东晋将士们在前线鏖战之时,谢安却怡然自得地与客人下着围棋。棋局进行中,从前线派来的信使到了。谢安接过信看完,什么话也不说,继续下棋。客人询问谢安,前线战事究竟如何?谢安回答:“小儿辈大破贼。”他的神态举止和平时没有任何区别。这是历史上非常经典的事例。
三是攻坚克难要有四种劲头,即钻劲、韧劲、狠劲、拼劲。没有这四种劲,谈不上攻坚克难。钻劲,就是要用钻研精神研究问题。韧劲,就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狠劲,就是遇到困难,横扫一切障碍。拼劲,就是要做拼命三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
四是要有超强的应变能力。攻坚克难不是蛮干,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策略。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原则性太强,灵活性不够,有的则灵活性太强,又没有原则性。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呢?就是既要心中始终坚持原则,又能够灵活机动处置各种问题。变通的前提是不留后患,如果这个事情是你做的,可是需要别人来善后,这样你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作为领导干部,我们一定要圆满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不留遗留问题。
五是要有超强的担当精神。敢于担当是最宝贵的品质。昨天,鸿忠书记又在会上反复讲了担当。“敢于担当”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担当的前提是什么?是无私无畏。只有无私无畏,才能够做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拍板就拍板。如果心有顾虑,那就担当不了。我曾经多次讲过,只要大家是为了江陵的发展,即使犯了错,县委也一定会为大家担起这个责任。但如果你怀着谋私的动机做事情,那谁都不能给你担责任。利于江陵发展进步的事情要大力推,不利于江陵发展的事情不能做。把这个作为标准,班子不团结的问题就不存在了。班子成员个个为了江陵发展而努力工作,怎么会不团结呢?如果在重大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要么是有的人没有搞清楚情况,要么是有的人怀着私心。所以,大家要以事业为重。“担当”最具体的内涵是直面矛盾和问题,不回避、不退让。比如,有人信访,你看见后,不过问就直接走了,就是不担当。若你过问一下,了解一下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就是担当。
六是要披荆斩棘,披坚执锐。古典小说中描写的战场上的将军、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武林高手等,都是披坚执锐的典型。我们的干部要有气魄,要有胆识,要敢于去做利于地方长远发展并可能短时间内被人们不理解的事情。如果做不到这点,就是开创、开拓不够。我们要的是艺高人胆大,而不是黄浑胆子大。艺高靠什么?靠平常的学习积累和工作经验,靠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大趋势的把握,靠对国家政策的掌握和对地方情况的研究。
4.创新能力。就是总结、提炼、升华、革新,工作每年都能做出新意。有的人说工作5年了,已经有职业倦怠了。仅仅才5年,那一辈子呢?只要一个人善于学习创新,每年都会与众不同,最终让你的同行望尘莫及。
关于创新,我的理解就是“三新”:发现新问题,即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研究新问题,即研究别人研究不了的问题;解决新问题,即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创新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创新是质变而不是量变。比如交通工具的演变,最开始是靠脚走路,后来骑马,再后来骑自行车,再后来是火车、飞机,还有宇宙飞船,这就是创新。如果只是由嘉陵70摩托车变成嘉陵125摩托车,那就不是真正的创新,因为没有发生质变。第二,创新是实践而不是理论。若某个创新项目,你用大篇幅理论对它进行阐述,却一点都不会取得实际效果,那就不是创新。即使是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也是需要立足实际才能做到的。第三,创新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标新立异。尤其是在党建工作上,容易出现一些标新立异的说法,其实还是原来的事情,无非换了个新说法,这不是创新。今年我们给每个单位发了文件,要求每个单位开展一项创新工作,为什么要抓这个事情呢?这个事情从当前来看并不重要,但是对江陵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每年每个单位都有创新工作,每个人都有创新工作,坚持10年、20年、50年,创新就会成为江陵这个地方的文化,江陵的腾飞就指日可待。如果我们现在不抓,永远不抓,永远没有创新意识,那江陵的腾飞必将遥遥无期。
我希望在座的年轻干部,每个人每年都做一件创新的工作,大家可以通过QQ、微信互相交流,然后五年或十年以后,看看相互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希望从“江成二期”开始,制定班级的“战略目标”,提出一个共同愿望。
5.管理能力。领导者都要具备管理能力。管理包括调研、决策、组织、动员、协调、检查、督办、考核、奖惩等内容,缺少其中一个要素,管理就是残缺不全的。比如,我们把调研至考核做完了,没有奖惩,行不行?不行。若没有奖惩,没有赏罚,那这个地方就形成不了奋发向上的氛围,事业就不会蒸蒸日上。再比如,关于调研,如果你认为不需要,开个会听个汇报就行了,那你这个领导永远不会称职。哪怕是再熟悉不过的工作,也要到一线调研。比如扶贫工作,你可能刚参加工作时就在一个贫困乡,那是不是代表你对江陵的扶贫工作很熟悉呢?一定不是。所以要到自己联系的村调研,去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掌握问题,你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
再比如,其中的一个要素“动员”,作为领导干部,动员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动员就是能够把人鼓动起来,让每个人精神焕发、齐心协力做一件事情。比如,我们今天晚上要到长江大堤上去防汛,你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把所有人都动员起来,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再比如,你在乡镇工作,值班当天晚上突然下了场暴雨,造成了农田受灾。你这样向领导汇报行不行?“昨天下午,黄昏时刻,雷电大作,飞沙走石,顷刻间,倾盆大雨,淹没了我们的农田……。”虽然语言很美,但主题不突出,不符合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要求。我们要善于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最复杂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清楚,而且要学会抓住听众,语言要有吸引力,否则会出现你在讲别人在玩手机、你在讲别人在打瞌睡等情形。世界上有很多政治家都是演讲高手,比如邱吉尔、罗斯福等。邱吉尔最经典的演讲就一句话,就是“我的体会是: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永不放弃……。”罗斯福动员美国参与二战,仅用了五分钟,只有一票弃权。大家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再讲一下授权的问题。前面也提到这个问题,授权、放权、限权。授权,就是要赋予下属做某项工作的权力。授权要充分,不要授一点,留一点,否则就是玩弄权术,不符合现代管理要求。放权,是指要放手、放心。工作安排以后,就要放心交给下属去做,尤其是在事情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尽量不要去干预,安排时细致一点、研究时精细一点就可以了。不要今天说这么做不对,明天说那么做不对,后天说还是要这么做,把下属搞得晕头转向。当你的下属有困难求助于你的时候,要积极给予支持。限权,就是授权要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能让他的权力无限大,避免难以控制局面。
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权力姓公,要为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否则,纪委就会找你的麻烦。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要害怕权力,不要向往权力。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有多大的权力,就有多大的责任,不是只有权力没有责任。有的人迷恋权力,天天追求更大的权力,一会儿想当县长,一会儿想当县委书记,一会儿又想当副市长,永不满足。这样的人最有可能要到江北监狱去。所以,干部要有履行责任的本领,要谨记权为公用。
今天就讲这么多,请大家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