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学习啦 发表于 2013-3-25 10: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党和政府面临的新课题。社会管理创新其实质要求在现行的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社会的整体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社会管理创新既包括了思想、理念和观念的转变,又要求具体制度、体制和政策措施方面的变革,并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等都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以新的思维、新的方法管理社会。2004年6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创新社会管理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同时也成为 2009年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导全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纲领。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形成“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系,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更好管理社会的行动指南。
    实干兴邦。树立社会管理创新意识是好的开始,而关键更在于落实。如何把社会管理的理念思路转化为具体的措施和机制,以维护人民权益,保持良好秩序,是各级党委、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在全面推进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特色鲜明颇具成效,以精细化为抓手,以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为落脚点,探索出一条精细化的社会管理道路,促进了钦州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立足改善民生 推动“精细服务”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钦州市全面推进管理服务创新,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让人民信赖的政府、让人民放心的政府。不断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联合审批,简化规范审批事项,整合基层为民办事的资源,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窗口和农事村办,提高行政效能。开展“好干部、善执行”活动,提升政府行政执行力和创新力。利用好“12345,有事找政府”市长热线平台,建立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断完善电话受理、分流、督办、反馈的工作机制,办结率达90%以上,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在市区及县区新建一批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解决学前入园难和学前教育水平低的问题。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成果,实施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新建、扩建、迁建和改建一批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力度。落实和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素质教育工程,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住房条件。积极筹办北部湾大学,做好相关申报、建设等各项工作。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新农合“一卡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机制综合改革,组织实施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建设,重点支持 5家县(区)医院、11家中心卫生院、48家普通乡镇卫生院、959个村卫生室和5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实施“三业”行动富民工程。建立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深入开展就业、创业、兴业“三业”行动,开发更多的公益性岗位。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特别是农民工的就业培训。突出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渔民、困难大学毕业生等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加强劳动执法,保障劳动者权益。
    立足全面覆盖 推动“精细管理”
    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钦州市及各县(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公室正式挂牌运行,同时,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办公室。钦州于2011年建立了市级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组建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全面实施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房管人的新模式,依法对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实施管理。2012年全市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登记管理达到90%以上,2013年实现100%覆盖。对流动人口一视同仁,公平对待,逐步提高对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水平,既要管得住,又要管得好,使流动人口成为繁荣钦州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抓好特殊人群的管理和帮扶工作。深化社区矫正工作,加强社区矫正执法队伍(司法行政干警)、社会工作者(聘请人员)、社会志愿者等三支队伍建设,逐步解决社区矫正执法队伍的岗位津贴、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经费和社会志愿者的补贴。对刑释解教人员着重抓好教育、转化、衔接、安置等几个环节。今年,市司法行政机关建立了集法制教育、心理矫治、社会认知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食宿为一体的“中途之家”过渡性安置社区服刑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的基地,以安置“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减少不稳定的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对家庭生活困难的精神病人,纳入政府公共卫生医疗范畴,由政府出资安排专科医院进行医治,预防和减少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危害社会。对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儿童,及时进行救助,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严格对虚拟社会的管理。钦州各县(区)公安机关建立了网络监管机构,所有营业性网吧全部落实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实行二代身份证上网,并安装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同时,逐步完善网络技术建设,构建网络防控体系,对利用网络发布危害社会稳定的有害信息,及时封堵、删除,依法处理。进一步增强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及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拓展网评员队伍,在现有500人网络评论员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100名网络评论员。加强网警队伍建设,密切注意网上动态,及时掌握社情民意,防范和打击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不发生在全区或全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网络事件。
    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规范社会组织行为,建立信息公开、信用监管、社会评估等制度,逐步完善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以加强社会组织的党建为突破口,发挥党建在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既能保障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同时又实现了社会组织的可控性,使其成为繁荣钦州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助推器。
    立足化解矛盾 推动“精细调处”
    拓展调处网络。延伸调解触角,在各村(社区)派驻“法制村长(主任)”,设立“人民调解工作站”。加强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派出所、司法所的调解室建设,落实好人员、经费和办公设施,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单位、企业、村、社区要逐步建立健全行业性、专业性、社会化的人民调解组织,完善调解组织网络,落实好人民调解各项工作经费。各级人民法院要逐步建立小额速裁审判机构,为小额速裁案件审理提供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
    扩充调处队伍。从政法、劳动、工会等系统聘请一批离退休干部担任基层专职调解员,使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在调处中发挥更大作用。招募热心调解、办事公正、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村(居)民为调解志愿者,发挥群众的自主力量。从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聘请一批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作为特邀调解员,通过“坐堂”、“坐诊”等形式,为基层群众答疑解惑,使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完善调处方式。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各级各部门在作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广、容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决策时,特别是在征地拆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改制、涉农利益等方面必须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开听证制度,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协商机制,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立足打防并举 推动“精细防控”
    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各级公安机关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活动,提高侦查破案能力,重点打击暴力性、侵财性和多发性的犯罪,力争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万分之三十以下。破案的绝对数要稳中有升,重特大案件破案率要高于全区的平均数,群众的安全感达到90%以上。
    严格各项治安管理。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力度。积极推广灵山县漂塘村女子治安巡防队和浦北县那新警务室经验,努力做到群防群治,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向镇、村延伸,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在每个社区和重点村屯设立“一站一室一队”,即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警务室和治安巡防队,形成城乡联防联动联控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天网”,钦州市区及灵山县城、浦北县城和钦州港区的重点单位、重点目标、重要部位、主要街道的监控覆盖面达到了100%,居民小区监控覆盖面达到80%以上,平安长廊沿线的18个重点镇已完成电子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任务。
    加强公共安全防范工作。各级要制定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以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为骨干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组织开展消防、地震等各类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社会综合应急救援管理和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管理措施,严格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矿山、民爆器材、建筑施工、特种设备、重大污染源、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和铁路运输、食品药品安全的管理,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各种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立足基层基础 推动“精细协作”
    突出纵向联动。钦州市各级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以建立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警务工作机制为出发点,以警力下沉、工作前移、便民利民为目标,合理布建派出所、司法所,在每一个社区和重点村都设立警务室和调解室,将警务和调解工作的触角向各个方面延伸,并与社会融为一体,使基层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堡垒。各县(区)将其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配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使基层社会服务和管理有人员、经费保障。
    突出横向联动。钦州市开展“和谐春风进万家”活动,组织万名干部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走进社区,采取形式多样、切实可行的办法,与群众结对子、交朋友。在活动期间,每个干部联系一户群众作为共建对子,通过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帮民之所困,解民之所难,携手共创平安和谐家园。同时,以共建平安和谐小区为主题,钦州市各级党政机关、单位建立了与相关居民小区、村屯的工作联系制度。市四家班子领导每人负责联系钦州城区的一个社区居委会,各单位负责选择1至2个居民小区或村屯作为联系点,领导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访社区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消除各种不和谐的因素,促进社会稳定。
    立足文明素质 推动“精细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钦州市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镇(街道)、文明村(社区)等群众性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让群众知荣明耻,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以建设“法治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依法治市活动,利用多种手段和各种渠道,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钦州市于2011年建立了普法老秘网,充分发挥网络便捷快速传播的作用,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结合“六五”普法教育,广泛开展了送法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各级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廉洁执法,在办案中强化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把好刑拘、批捕、起诉、审判各个环节,严防冤假错案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同时,钦州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积极开展案件评查活动,于2011年基本化解完所有积案,群众对政法部门的满意度达90%以上。
    钦州市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社会管理创新的再认识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唯有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实践方能取得卓然成效。社会管理创新,其首要环节是管理理念的创新,而理念的创新必然根植于对现行社会管理这一具体实践的再认识。钦州市在实施以精细化为特色的社会管理探索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从而得出适合本地区创新发展的认识和经验。
    一是转变管理方式。不同的社会结构需求不同的管理方式与之相适应。在传统社会中,各个主体都被限定在特定的单位或村落框架之内,社会之间流动稀微,因此传统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其显著特点是“控制”。相较而言,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层与流动突出,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相伴生,依靠单一行政命令的刚性控制进行管理是难以为继的,提供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公共服务便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内生要求。钦州市结合本地具体实际,提出了精细服务的理念,并加快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无论是电子政务的落实、一站式服务窗口的建设,还是市长热线平台的完善,其目的都是力图通过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来不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为民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治理控制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二是坚持民生为本。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完善经济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关键。钦州市通过完善教育硬件设施和教育体系、不断扩大医保覆盖范围以及三业富民行动,从教育、医疗和就业等各方面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努力实现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希冀,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坚持民生为本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统筹整体规划。社会存在是复杂的有机体,其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必然会凸显系统性、综合性。钦州市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以精细化为突破口,提出了精细服务、精细管理、精细调处、精细防控、精细协作、精细教育等六项管理措施,统筹并举,同时,整体规划,综合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在改善民生、加强管理、化解矛盾、防控治理、共同参与、提高素质等多方面实现社会管理的精细化,形成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合力,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参与型社会管理   
    改革开放的深化,在增强了社会活力的同时,也使得社会结构、阶层多元化日益增强。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做到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已与时代发展渐行渐远。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政治方针。今天,把广大群众有效动员起来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一方面有助于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使得政府收放自如,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效率和决策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充分发挥群众的自治优势,明确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构建参与型社会。
    钦州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拓宽管理主体,促进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在化解矛盾,拓展调处队伍的过程中,钦州招募热心调解、办事公正、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居民或村民为调解志愿者,发挥群众的自主力量,将群众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群众互动得到调解,以避免矛盾的扩大升级。在精细防控的实践中,钦州市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壮大群众自治力量,要求每个社区和重点村落都应组建一支治安巡防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钦州市在引导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也同样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然而摸着石头过河,构建一个全面参与型的社会管理体系,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尝试,也需要更多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细化才能落实   
    《道德经》有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其义在于明晰处理难事要从容易解决的地方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着手。钦州市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以精细化为抓手,把较为复杂的管理事务细化分解为具体环节,更加有利于落实和监督。钦州市社会管理的精细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管理措施的精细化。钦州将复杂的社会管理分解为服务、管理、调处、防控、协作、教育等六项措施,同时,又把6项社会管理措施细分为35项具体工作任务,并且把每一项任务的工作要求也进行细化和量化,做到了细分到任务、负责到单位。社会管理措施的精细化,是把抽象的社会管理转化并融入到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去,从每一个单位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而实现社会运行的稳定、有序。二是社会管理成效监督的精细化。做好做实社会管理,仅有细化的工作任务是不够的,还需要任务责任落实到各个单位、部门。钦州市将35项工作任务分配到 38个市直机关单位、部门来具体负责,各个单位任务明确,责任清晰,既有利于各个部门顺利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检查和监督各个单位、部门的工作成效,真正做到落实责任到单位。精细化的成效监督体系,高效地保证了整个社会管理的可控性,同时也为社会有机体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习近平同志曾强调:“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只有细化才能深入,唯有将各方力量整合聚焦到落实上,才能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深入。
    在以精细化为突破口的社会管理中,钦州市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六个精细化的社会管理举措,通过细致的工作任务,凸显特色,求实创新,不断积累社会中的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化管理于无形之中,大智慧也。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会管理创新调研组:王伟李晓阳;执笔人:李晓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69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