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正确的废话,说了不算,还要写了,写了不算,还要编起来,印出来,报上去,发下去。这种装废话的篓子,就是所谓的“简报”。有些部门、单位同时存在两三种简报,“在内容上,往往只报喜不报忧,有的甚至还胡编乱造。这种靠手编、印刷、邮发的简报,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领导和基层不堪其扰。”
, Q5 ?" V0 I% `; o6 k/ {( m6 F& ~4 b0 o# F/ Z, C
本人曾从事办公室工作11年,先做领导秘书,后做秘书科长,多是与文字打交道的,除了给领导起草讲话稿之类的之外,很重要的一项事情就是编写简报。领导讲话也好,编写简报也好,当然是有话要说,有事要报,事是报喜之事,话是正确之话。然而,11年不知道起草编写多少讲话和简报,只记得我曾经工作的那个机关大院,大门外就是文印一条街,各种打字油印复印的店面星罗棋布,他们生意奇好,服务态度也很不错,我们这些秘书每一次出现,他们都笑脸相迎,他们也都由此发家致富,挣了钱不说盖了别墅,家家盖了小洋楼是没话说的。- n- Q1 l$ D& A" K, S. Z+ N
. O8 x y6 E4 _ 当编写简报成了工作或主要的工作之后,你是感觉不到有什么异样的。可现在回头一看,发现还真的都是在制造废话篓子,篓子里大多装的是正确的废话和无用的真理。这个废话篓子中,其实什么都没装,装的是浪费:对公家来说是浪费财力物力,对个人来说是浪费时间精力,对环境来说更是双重浪费:既浪费环卫清洁工的人力,更浪费宝贵的森林资源,是否有人统计一下:全国一年要为简报耗掉多少吨纸张?等于砍了多少公顷森林大树?
1 T; K7 U4 u' B3 g+ i9 X: d2 Y* p( ^- A4 R O4 o" u
那么,废话和废话篓子到底是怎样炼成的?所谓“正确的废话”,就是正确的但派不上用场的“套话、空话”,有的很抽象、原则性很强,这是“上头”比较喜欢说的;有的很具像、也很“现实”,这是“下头”比较喜欢讲的,因为大大小小的政绩都要在这样讲出来、写下来、编起来、报上去。为什么空话、套话、虚话、假话能大行其道?一个重要原因是,上上下下都热爱人云亦云,那样不会出错;都喜欢空议空论,这样才会轻松。你明白了制造文山会海的体制环境,就明白“废话篓子”为什么这么多。1 j: `9 t" r" M9 y3 {
% k2 D* {* y& Q 现在,中央倡导新文风,不客气地向废话篓子的头上砍去了,这是好事,是该灭了装满正确废话的篓子了!但这样的好事不见得能持之以恒,就像前些日子有报道说一些地方撤消多如牛毛的“领导小组”一样,恐怕只是一时一地搞搞的。因为体制不变、土壤不改,必定“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
/ W) Z; Q; q' b4 m+ H" V' a: q1 D; j. A( T7 h7 K) v& L7 h
设若有一天,奥斯特洛夫斯基同志在炼了钢铁之后来炼废话篓子了,那这位“老秘书”在退休之后一定会写出这样的“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机关里最壮丽的事业——为制作废话篓子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