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转变”凸显转方式势所必然* ?. O( s. O. w" x$ P1 N
$ _) r9 X' q" `
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个局部性问题,也不仅仅是对经济工作的要求,而是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6 l! ]" t+ D4 T3 A1 ?
6 x) E4 p# _( O2 s' M5 \- t2 {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型经济增长向内涵型经济增长转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具备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也比较突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传统的过多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4 H2 u) B4 {8 q, u- \
& C. @2 f& C& k7 _1 W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的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实质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从国际经验看,大国发展总是以内需为主的。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只要全面把握好内需与外需关系,有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扩大内需和拓展外需良性互动,就能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更好地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 F0 D2 Z0 ]( B
8 t7 h. u, z7 c( I5 [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拥有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创造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X; o) |$ Q( L1 I# f/ p E
5 ?9 l0 }2 d- @8 J3 I/ X# C* o" N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扩大内需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结合起来,在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克服消费不足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适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 w$ Z" |/ o0 l1 w( M, c
% A( c* P& s' L! T/ r& \牢牢把握转方式的丰富内涵
0 F. s( V, J- B4 b
1 Z) Y0 O: O2 r4 l2 n2 I5 y' b 围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的具体要求,深刻揭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丰富内涵。
! z( Z' u) M3 G( b w9 {
# d0 P' J; H o+ t9 g; ~ 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我们首先要明确方向,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当前我国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城市化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等矛盾,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我们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切实纠正重经济发展而轻社会发展、重经济总量扩大而轻经济结构优化、重物质财富获取而轻环境生态保护、重眼前利益而轻长远福祉的偏向,促进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在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下大功夫,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 L$ S2 k/ l- K1 I5 x# X
4 V9 H0 ?2 a0 j, g- r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必须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一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环境。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在新形势下,我国要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赢得主动,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构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 E) `6 B6 ]) U, @+ A! }: X
7 F& [2 J& `" G( R+ ]. Q2 f6 V3 W* z 在如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我们还必须在“五个更多”上下功夫。一要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尽快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之上。二要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三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四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大力强化资源节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力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更可持续的发展。五要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加快消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 b) l' x& e3 f
; l# v; N: p. ^( p3 e找准转方式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
% b6 V. C# }6 ?( u' t& s
# z& B( g+ \, f! l; t# Y( l4 p;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按照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切实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更好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7 p4 } Q2 d9 d& Z; J7 g9 Y( s$ @% V8 K- z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加快”体现了发展、改革、转变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目前深化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必须把抓改革、促转变、谋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通盘考虑改革的综合性、配套性和系统性。只有抓住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症结深化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制度安排,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得到根本转变。
- n1 O, r5 {! M) b% Y( O1 [, X7 |, f/ m, M, E
新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进经济尽快走上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要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挥城镇化的重要功能,更好地把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推动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6 z, `4 P6 D: V
9 J0 q# a, S3 x: k) _ ~9 z" H+ H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当前,要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6 r3 a8 r. W5 T9 b0 G
% g4 W6 {3 w" @/ N3 `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还要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坚持统筹协调,在巩固发达国家传统市场的同时,也要重视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在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要重视增加进口和对外投资合作,实现多元发展、平衡发展。要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扩大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抵御外部冲击和国际风险的能力。
3 ]. R4 D* Q$ O+ {& o8 q% \# j$ z$ w6 |, B* K: i4 j1 ^
4 H6 I `( S; t
此文章源于:中央党校第52期省部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研究课题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