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的总体要求是,“规范、细致、优质、高效”。规范,是讲程序;细致,是讲态度;优质,是讲质量;高效,是讲效能。要做到收文严把关,行文要规范,运转求高效,管理重精细。我觉得在公文处理中有这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7 V. E( h! S9 l5 K( i
5 N6 B0 p, K0 O) z& v (一)强化学习意识。古人说:“德能正其身,才能胜其职,笔能成其文,言能明其义。”“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对学习的态度和学习得来的知识量。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书有得。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通过学习,可以增添智慧,可以提升能力,可以净化心灵。我们应当有学而不厌的毅力,力戒浮躁,减少应酬;有学而乐思的精神,更加自觉、更加认真、更加勤奋地学习。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形成善思考的品格。
" D% H' y. s* k5 }. [9 h
1 b+ B! L) ?' T. N6 ?& c 公文写作与处理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专业性、业务性极强的工作,也是一项既辛苦又繁杂、既平凡又重要的工作,必须加强学习。对于从事公文处理工作的同志来说,学什么呢?一要学习规则。学习公文处理《条例》,学习公文的格式、公文的写作、公文的收发文办理、公文的归档、公文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做到烂熟于心,了然于胸,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二要平时注重积累。留心处处皆学问。有的问题,在公文处理《条例》中并没有讲的那么细致,还可能有的会出现一些新问题,这就要多向上级公文处理机关多请示,和同级公文处理机关多交流,和下级公文处理机关多商量,平时多总结,多借鉴,多积累,不断丰富和充实对公文处理的经验。当然也要注意防止经验主义,没有经验不行,光凭经验也不行。要注意研究公文处理工作的规律,经常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扬长避短,以减少失误,提高效率。三要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应用。读书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坚持知行合一,坚持学以致用、学以资政,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我们学习公文处理的规则、积累公文处理的知识,都是为了工作,为了实践。
: f$ X: g/ i% K1 d* E6 z
. d4 e: \ y& f3 e (二)强化细节意识。细则决定成败。老子《道德经》中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做难事必须从容易事做起,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这就是精细思维。公文写作与处理也是如此。注重细则,就是从小事做起。要乐于做小事。有人讲,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常态,也是人生的常态。不是每个人都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公众人物、风云人物。其实,公文处理就是无数个小事累积起来的。小事也是大事,小失误可能造成大失误,不可掉以轻心。我想,这应当成为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的一个信条。要做到“细中见精”、“小中见大”。毛泽东同志1938年5月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时,亲自要求中央军委编译处长:“注意标点符号,不使弄错一个。”要准确无误,必须注重公文处理每一个细则。无论是发文办理中的起草、审核、审签、校对等环节,还是收文办理中的登记、拟办、交办、催办等环节,还是公文管理、归档等各个方面都要注意细节。我举几个例子:一个是关于公文中数字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地表述国庆节。《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指出:对于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如,“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七七事变,“九一三”事件;为此国庆节应表述为十一国庆节,若仅用十一代指国庆节则应加引号写作“十一”,避免歧义。二是关于语句表述的准确性问题。如2009年国庆节期间,许多媒体都有“建国六十周年”的说法,这种说法不准确,中国已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历史没有断代的国家。为此,应该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宣部专门印发通知予以纠正。三是公文处理中不能开“小差”的问题。文秘人员工作中思想绝不能开小差。比如,有的同志在出一个领导小组文件时,把已经离开本区域的部门领导名字写上了,有的名字写错了,有的职务写错了。四是网上公文传送的问题。要特别看到,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最现代化的手段。网络既是“舆论场”,又是“传播器”,还是“双刃剑”。现在党委、政府都建立了公文网上传输系统,网上传输很方便,但更要细致。须知,网上公文传输速度非常快,纸质文件你还可以追回来,网上怎么去追?如果别有用心的人给放在网上,那就会造成网络事件。
% [4 B# S% f5 b2 R# ?; H8 c
& }( Z! W H/ G8 a$ v0 i (三)强化规范意识。公文处理程序是公文法定效力的体现。遵守程序是原则、是纪律,超越程序是特例、是例外。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严格坚持制度,是注重程序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坚持规范运转,坚持按制度办事。有一句话叫做“制度比人可靠”。当然,制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并固化而形成的,是人制定的也需要人来执行。不过,如果程序都走到了,即使出现问题,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1 x2 E' U. {- V3 H0 W, x9 Q1 {, K7 K
3 n I7 Q, y) X: M+ a# f9 t6 z 在注重程序的同时,还必须规范。比如,公文处理在这几个方面经常出错且不被大家注意,实际上是不规范的问题。 3 j3 H6 V$ C& n+ b4 C) ~9 ?9 ^
' Q/ a5 ^6 r$ G0 z# [: m 1.关于错用文种问题。公文种类有15种,除此以外均为非法定文种。我们在制发公文过程中经常见到如《××局××年工作要点》、《老秘网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标题,这均是错误的用法。正确的用法应是加用法定文种,下发的如《××局关于印发××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上报的如《××局关于报送××年工作总结的报告》等。还有常见的请示与报告混用问题。 , U2 D9 M' b# B1 k0 }
3 C+ [9 U7 X- n 2.关于发文号的正确使用。公文发文号中,年份外的括号应用“〔 〕“,而不是用小括号“( )”和方括号“[ ]“。
% I: y* `5 F( q7 X$ _
% g, R9 k# z) u; u 3.关于文件标题引用问题。公文中引用文件,应当把文件标题、发文字号标全,不能用发文字号代替公文标题。正确的标法是将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置于书名号之内,发文字号置于括号之内。如有的引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就把四川省人民政府置于书名号之外,这是不正确的。若文内使用非规范性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如前面提到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可在括号内注明以下简称《意见》。
4 W+ r6 n+ H0 ^) N/ W* A5 h1 V3 Z
" o6 w* ^2 |2 R$ c r3 W% O6 x0 g 4.关于公文的段落问题。第一层次为“一、二、三”,第二层为“(一)(二) (三)”,第三层为“1.2.3.”,第四层次为“(1)(2)(3)”,第五层次为“①②③”。正文中有“一是、二是、三是”不要单独成段,建议归入一个段落,使“一是、二是、三是”成为一个段落内的层次标记。如以“一是、二是”起首的段落文字太长,可用规范的层次序号代替“一是、二是”,使其成为独立的一个段落。 , B4 A0 j* U& _
, V! d+ w( v5 O& l 5. 关于文件材料中序号标点的使用问题。“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序号如加括号,如(一)(二)(三),(1)(2)(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再比如,年份书写如用“二OO九年四月五日“方式表述,则中间的”O“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0“或者英语全角字符”o“。再如,文中使用连接号的应使用“〜”而不使用“--”、“-”,文中使用破折号应占两个空格“--”,等等。 & t9 a) `# ]* ^( X$ h
+ p6 X+ g% j9 {# b)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