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老前辈穆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实践证明,要把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活泼,固然有选材、谋篇布局等诸多因素,应用好群众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5 I( Q- d" |7 Q( J2 P' e
什么是群众语言?从广义上来说,人们说的话都是群众语言。但这里所说的群众语言是狭义的,是指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广泛流传的活蹦乱跳的语言,具有朴实、生动、形象等特点。# {5 R/ I/ G& |# k9 }5 V
“黄段子”、“灰段子”、“黑段子”,也都属群众语言,但只有消极作用,新闻报道是禁用此类语言的。所以,新闻报道中使用的群众语言,往往都是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群众语言。! I- h3 e4 P. n" }4 w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中常用的群众语言有四种:发自内心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语言,土里土气的语言。 m, W' q9 F: v H
一、发自内心的语言4 t: N5 D- N8 w+ r' [, j
这种语言,不是虚假的语言,不是遮遮掩掩的语言,不是隐晦曲折的语言,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语言,不是迎合他人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蓄积已久了的,没有丝毫修饰的,一语中的的语言。概括通俗地说,这种语言就是说心里话的语言。
4 D) E; F$ O$ s; x. @( E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的真实就是语言真实、细节真实等若干真实的集合体。追求真实的群众语言,就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因此,记者采访时要善于运用心理共鸣法、激将法来让群众说出心里话。所谓心理共鸣法,就是对于所了解的事情的看法,采访者始终与被采访者保持一致,从而让被采访者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话越说越投机,不知不觉就把心里的话掏了出来。所谓激将法,就是对于所了解的事情的看法,采访者故意与被采访者相左,从而让被采访者激动,以致抑制不住话语闸门说出深藏在心底里的话。! m2 R9 x+ {2 D" c& b Z0 R
例如:
, {) k! m* |4 | “我们的饭碗被渍水淹没了,盼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共同打捞我们的饭碗。”
6 t( c' g+ {2 I- m 这是湖南省汉寿县月明潭乡浏浃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炳文说的一句话,显然是发自内心的语言。这句话被常德日报记者写入通讯《浏浃河村民的饭碗被淹没》(载2010年11月1日《常德日报》)。
; k' d3 j6 n" G4 \! C 浏浃河村地形特殊,一边高一边低,下雨时高处的水流到低处成涝,天晴高处不保水又成旱。村里原有的一台机埠因前些年遭遇洪水的灭顶之灾,已是锈迹斑斑,犹如聋子的耳朵成了摆设。没有了机埠,仅一口小山塘,田地十有八九旱涝不保收。这是一个典型的因渍涝致贫的村。8 s9 }3 T, x4 H% q
2010年10月的一天,常德日报记者开展“贫困乡村行”活动,来到了该村采访。记者在采访中,始终抱着一种同情心,并认为这是一个应该帮扶的贫困村。记者的心与村民的心和村干部的心产生了共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朱炳文,在记者采访快要结束时,说出这句让记者眼睛一亮的话。就是这句话,报道的标题出来了,报道的结尾句也有了。
9 a; V% K2 d$ A; R( f 二、富有哲理的语言: U1 G6 Q3 v; _% [1 W5 I
这种语言,是对社会生活的体会,是对社会生活的感悟,甚至是人生的真谛。这种语言,虽为某个群众提炼或创造,但往往又为广大群众所用,有的甚至成为励志天下的名言,成为激励他人的座右铭。
8 m! {! S( r: ~' q& t2 [ M% L, D 有些报道为什么会让人百看不厌?就是因为报道中充满了哲理。所以说,有了哲理的报道一定耐读。7 U- E- S4 ~7 C* x" i4 X/ t4 Y2 |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报道写得有哲理呢?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所以,新闻报道的表达方式应以叙述为主,辅以抒情、议论和说明。因此,要想报道充满哲理,主要的方法还是采用富有哲理性的群众语言。$ V/ V9 T8 D/ p3 S+ B
要想在采访中获得富有哲理的群众语言,方法就是对采访对象多加肯定和赞美,并运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提问。其实,采访对象能说出富有哲理的话,并不是靠一时的灵感和冲动而产生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慢慢酝酿出来的储藏在自己内心世界里的能让自己提神的一杯美酒。记者只要深挖,采访对象就会把他心里的美酒倒给你。
1 V2 C$ u# q3 I( z; O 例如:7 r- E2 b; j/ e: P) i
“我不进步,就会退步”,“别人的进步就是我的退步。”* p3 X: o, K3 e2 a, n
这是建设银行湖南省津市支行员工马静所说的两句富有哲理的语言。常德日报记者把这两句话写入长篇通讯《建行人歌动地诗》(载2012年3月5日《常德日报》)。 Q% S. z9 J& G8 o8 ^0 e
建行津市支行是个学习型的团队,从上到下人人爱学习,考级、考证、考文凭,你看着我,我盯着你,都生怕落伍。马静是学习型团队中的佼佼者。! S: u- ?# X- m0 X
作为柜员的马静,每天扎完账下班时一般都是晚上六七点,回家吃完饭、哄睡小孩就到了晚上八九点甚至十来点。这个时候,马静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啃起知识来,新政策、新制度、新业务、新产品等,都是她啃的对象,往往一啃就到半夜甚至凌晨。多年来,她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 w/ p2 M. z9 b5 o: m: ?( H
马静就是在“我不进步,就会退步”,“别人的进步就是我的退步”的自我激励下,茁壮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员工。如今,她已成为津市支行的一级柜员,业务娴熟得就像电脑一样快,已连续3年无任何差错。, A# r; q6 x0 Y+ S* I% j7 W) `
因此,记者把马静刻苦钻研学习的事迹连同她所说的富有哲理的话语写进了通讯之中。# a' y+ u Y, l
三、生动活泼的语言9 h. a: u! d% M+ B/ w" ~
这种语言就是指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等。这些都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人民群众对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科学知识、生活感受的总结、提炼和加工,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人民群众喜闻乐用、广为流传的一种较为定型、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
; }8 {9 h$ R6 p V8 y+ P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前后两部分贴切顺畅。在一定的语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但仍然可以领会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如,爆竹脾气——一点就炸。
# L7 B5 d; Z. H 谚语是以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一种语言。如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如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放虎归山,必有后患”。如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g% Z! Z$ P. U" H _, |
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如“分道扬镳”,用俗语来说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k) p2 i- A$ h$ v& p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修辞色彩强烈。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如“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 @4 |- k+ [' X3 [, R- D) R1 u6 g
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都是群众语言,都具有生动形象、活泼风趣、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的特点,堪称语言中的一枝奇葩异卉。恰到好处地运用歇后语、谚语、俗语、惯用语,可增强新闻报道的表现力。
/ Q. D9 \# K) j; B E 在新闻采访中,这样的语言很容易采撷到。5 h1 G: f; A2 T
/ e1 h# t) f$ m' C+ _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来评价群众语言的作用:抓住了有报道意义的事情,并适当使用群众语言,新闻报道的写作就成功了一半。□胡德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