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几个朋友谈起写文章的问题,有不少人感到写文章太难了,并举例说,在不少单位,能提笔写文章的人少之又少,不少机关干部连自己的述职报告都不会写。还有人举例说,看网上的一些文章,更是觉得可笑,看了半天,都不知他(她)在说什么。( v. i1 \2 H. ~& d3 G
于是,就有朋友提出,你不是给好多人讲过如何写文章吗,何不把你的“秘方”公示出来,让大家看看!甚至还有人激我,你是不是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不愿意出示写文章的秘方啊?5 T% v5 a1 R3 h c
其实,写文章根本就无什么秘方可言,否则,历史上大文豪的后代不就全都成了文豪了吗?当年,鲁迅先生就明确提出:“不相信‘小说做法’之类的话。”(《答北斗杂志社问》 见《鲁迅全集》1981年版 第四卷第364页)但为了不负朋友之盛情,就不揣浅陋,将自己在写作中的一些体会拿出来,与喜欢动笔的朋友共同探讨。
- w0 G& r# B% q/ Y4 t 是为开场白。( z5 W5 o. X3 @# i6 [+ p
# G! A6 j# d' ^$ J8 d/ C
一、文章的重要性$ R9 u* x8 O- j- L. E
6 K; F, x% s+ S0 ? 我国古代是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文章大国,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若论其单篇文章,那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由此可见,在我国历史上,人们对文章的重视程度。
6 n- E( U- A8 n$ G* j 对于文章重要性的论述,最早见于1800多年前的政治家兼文学家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写了一段非常精辟的话:“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以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而居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则更是把文章提到“文以载道”的高度,把文章看作传播思想、教化社会的工具。+ V5 K0 y+ r( m6 v7 l+ N
我们且抛开这些过于高深的论文之道,仅就我们所能看到的而言,能够写出一手清通的文章,对我们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从小处说,可以指导孩子写作文,可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在自己的工作中遇到需要动笔时,则可立马可待、举手而成;从中处说,可在一个单位发挥自己的作用,用自己的笔提高单位的社会知名度,用自己的笔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大处说,可以鞭挞时弊,扬清激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著书立说,留名青史。% X6 u* ^' |% U) E' q9 v0 v
无论从何处说起,学会写文章,对我们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这么好的事,我们又何不积极去学习、去实践、去把握呢!- g+ g/ P( p, n5 t7 F
2 P1 e4 ~3 t& B) j) J; N2 ^
二、写文章并不难 $ D" \/ h" H3 p5 T
0 l/ }! L& {4 k1 _* a0 ]
一提起写文章,不少人就觉得玄之又玄,从而望之却步。其实,并不是那回事,只要用心去做,写文章并不难。
9 Q# o% Q+ K4 O9 M7 k$ b 我国齐梁时代卓越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原道》中,对于文章就有极其精辟的论述:“推及至万物,动物植物都有文彩:龙凤以彩色的花纹呈现出祥瑞,虎豹以鲜明斑斓的纹理凝结成雄姿;云霞变换设色,超过了画工的妙笔挥洒;草木开花,不必待匠人的奇思妙手。这些难道是外面加给的修饰?(其实)只是自然形成的啊!至于风吹树林的声响,音调谐畅,像是吹竽弹瑟:泉水激石的声音,清韵和谐,像是击磬敲钟。所以形成了形体就构成了文理,发出了声音就产生了韵律。那些无知的物体,都有丰盛的文彩;有心灵思想的人,怎么能没有文章呢!”(原文: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9 W) g- |, I) n, d8 I9 e 我之所以大段地引用刘勰的论述,就是欲帮助朋友们解除对写文章的畏难情绪,树起必胜的信心。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对于写文章也同样是必要的!! F1 }; N8 @" |/ \, C7 O @# r! j
再则,我们常听到“世事练达即文章”的俗语,也是告诉我们写文章的奥秘的。这句话是说,一个人有了丰富的经历、阅历、又善于总结归纳,记录下来就是文章了。6 @: t# S6 l0 J5 d9 g R1 _
朋友们,当你看完此段文章后,你还会觉得写文章很神秘吗?其实,写文章一点也不神秘,写文章并不难,只是你还没有入门而已。0 I2 ?* d& b) t" I8 k6 G" _
+ S# p6 Q( G- q 三、怎样写文章(从何处着手)& S- H! q9 k, |8 b1 a2 x
' Q& y, ^+ @- d% o5 b. N: a
不少人在动手写文章时,总是愁于无从下手。没提笔前,总觉得有好多话要说,有好多东西可写,可一旦坐在桌前,却又不知该怎样写了,颇有老虎吃刺猬——不知从哪里下口之感。$ t3 `. o9 p% C w
其实,这是每个初学写作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我就有如此经历:躺在床上、闲坐着或在走路时,觉得灵感来了,有话可说了,就忙坐在桌前,摊开稿子,提起笔去写时,却又不知该从不放哪里下手了。硬着头皮去写吧,可开了无数个头,都觉得和想的不一样,怎么也办不到“我手写我心”。一个晚上,撕掉的稿纸就有十几页,最后落得个无功而返,一段文字都没写出来。5 g; W) G4 j3 Y4 q
这就是没有解决从何处着手的问题。
- W' h+ a; t* a. z9 V( y 所以,在这里,我就先从写文章从何处着手说起。初学写文章(这里所说的文章,系指泛文章,不包括专业性很强的应用文体),无非就是从记人和记事的文章练起,只要熟练掌握了记人记事文章的写作,你就进可以攻——向文学创作方面努力;退可以守——自如地进行一般文章(诸如机关应用文体、新闻作品)的写作了。7 ]# a( C( t5 ?, |: J+ B
而记人文章的写作,只需记住四个字——记人写事——就足可以解决无从下手的问题了。你要写人,无非就是要写他都做了哪些值得写的事,一个平淡无奇,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事,你还会去写这个人吗?写人,就是要集中写他一组与众不同的事例。一组活生生的具体事例一摆,就使这个人就站起来了。写具体事,比你去空洞的喊上一百句“这个人实在是太好(坏)了!真让人感动(愤恨)”要有说服力多了。2 p' ?, V9 {# _& T" l) a( P
同理,记事的文章也只需记住四个字——记事写人——就可以了。你要生动地记述一件事、一个场面,只去空洞地说“啊!真感人(激烈)呀”,那是不够的,别人是不会无故地受你的感染而随着你去激动的。而要准确地传达你的所见、所闻,让读者也和你产生共振,你就必须描写一组人的活动,细致入微地写出在这件事、这个场面中他们是怎样做的。这一组人写活了,你所要记述的事、场面自然就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了。8 n$ g' g, Q8 O. [9 z6 Y6 n
只要记住这八个字(记人写事、记事写人),你就可以解决了写文章从何入手的问题。此时,你还觉得写文章很难吗?
: p4 C7 U$ N' A* V3 X/ n
0 `+ G& H+ p" v8 W7 @' y+ {7 H; y 四、文章的结构 1 G& W, C5 F/ o3 K: Y0 s" @
6 c. g* u8 `+ v1 `
后记:经过一天的敲击键盘,总算是把这篇文章写出来了。在写作此文的过程中,除了引用鲁迅、曹丕、刘勰的话时,查了一下原著外,其余文字均属随意拈来,所以难免有不够严谨之处。好在此文只是拿来和朋友们探讨,有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出。8 P4 ]7 f4 L' p/ A. D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