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辞源》考证,“琢磨”与“捉摸”历史久远。“琢磨”一词最早出自《史记》,“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意思是雕玉刻石。唐以后,“琢磨”一词被引申为修养品行或修饰诗文,研讨义理。“捉摸”一词最早见之于宋代赵长卿《满江红》一词,“人心险,天又怎生捉摸?”“捉摸”即揣测之意。
( B# q5 f, C$ N! E) T+ H 琢磨事的人,常常如痴如迷于事上,披肝沥胆,竭心尽力,上下求索,虽九死而不悔。如司马迁之于《史记》,李时珍之于《本草》,哥白尼之于天体,达尔文之于进化……捉摸人的人,往往口蜜人前,腹剑人后,插圈弄套,蜚短流长,整人之心无所不用其极。如伯嚭之于伍子胥,秦桧之于岳飞,魏忠贤之于左光斗,伊阿古之于奥赛罗……
# f9 J, x3 @. u8 z9 M 琢磨事的人,由于一门心思在工作,全部精力干事业,既没有时间穿门串户,更没有兴趣道短说长,往往无心也无暇警觉和防范捉摸人的人,因此常常被人捉摸。捉摸人的人,由于常存整人之心,常设整人之计,今天说三道四,明天张短李长。见面带笑,转身煽风于暗处;当面是人,背后点火于密室。往往出人之所不意,攻人之所不备,偶为得志,便乐此不疲。
8 @ a8 i3 a$ O" I% x0 x! R- L% k 琢磨事的人,人在职业,胸怀事业,埋头苦干,夙兴夜寐,勤奋工作,开拓进取,情系百姓,心忧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人微也要敢言真。捉摸人的人,摇唇鼓舌,搬弄是非,巴结上司,谗言同事,巧言令色,面誉背非,投机取巧,损人利己,一有机会便将捉摸“成果”派上用场。
) J" v- X! ^, V4 d, N/ g5 ^) s, K! K! Q 琢磨事的人,深知“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越大,需要琢磨的出主意、用干部的事就越多;琢磨的事越多,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越多,做贡献的潜能就越大,与群众的距离就近。因而琢磨事的人,对待党和人民授予的权力,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牢记“两个务必”,谦虚谨慎行使。捉摸人的人,把权力这一为大众谋利益的“公器”,当作为个人和小集团牟利的“私产”。视公权为私利,权力越大,可捉摸的人越多;可捉摸的人越多,依附的人越多;依附的人越多,牟取私利的空间越大。因而肆意亵渎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 T. E* h& Q& @3 r& |/ t 琢磨事的人,虽百折千转,历经磨难,终因黄沙淘尽始见金,而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和表彰;捉摸人的人,虽翻云覆雨,费尽心机,却缘机关算尽太聪明,终难逃党纪、政纪、法纪惩处。琢磨事的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系于心。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身在顺境之中,还是身处逆境之下,从来是,铁肩理想道义,永远的,心中国家社稷。捉摸人的人,风声雨声谣言声,声声出自其口。以谎话三遍成真理为信条,引“谁人人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为援例,整人之心因挖空心思而欲罢不能,害人之意因久病成瘾而断难根治。 " h$ d& C4 K4 k+ _' l
/ }0 y) T! j; {
( \$ `4 Z a& Y: l: c* G, u( |; w 然而,纵观历史,以不良企图捉摸人之人,却鲜有成事者,大抵多不得善其终。举凡以赤诚之心对国家、对民族、对他人的人,虽行路艰辛,但终得厚待,事业有成。公道自在人心,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
0 Q& J5 u0 }* | ' }5 l; l) j Z1 N* p4 |* e;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