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公文词语选择的基本要求- ?; t0 a) w' F& `7 h
1.认真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使词语的意义符合客观实际。可在公文中采用的词语数量大、种类多,不同词语在意义和用法方面有差别,也有联系。为此,要使公文用语精当,必须注意对词语认真加以辨析,真正掌握其确切含义,否则就很有可能造成表意的失当或失误,影响文件效用的发挥。如下面一段文字:
1 o6 X" z) h+ ]2 e4 F- w+ _+ V经反复核查证明,张某、李某曾在 1987年 9月间收受过 XX公司的巨额贿款(每人分别收受现金 50000元),已构成受贿罪。案发后,二人还与XX公司业务负员X X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过错。0 F# [6 k. n$ D8 B9 [6 ]7 n% {3 [2 K" h
文中“过错”一词,显然是对“罪行”的误用。“罪行”与“过错”,在法律意义上都指违法行为,但却有明显的轻重之别。“过错”是民事责任的要件,指因故意或过失而损害他人利益的违法行为;“罪行”则是指犯罪行为,它对社会具有危害性并触犯刑律,是应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文中已确认二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却又称妄图掩盖“过错”,是自相矛盾并严重失实失当的。由此可见对词语不认真辨析其含义,凭想当然或者“望文生义”地去理解和使用,会造成表意的失误。
`* ^6 R0 ^$ B* D* j. }; ]; \+ \在辨析同语含义的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不同同语所包含的意义在范围大小、性质轻重等方面的差别。如“权利’与“权力”,前者的范围要大于后者;“差错”、“过失”、“过错”的性质是依次严重的。
, r: y9 j1 F; V' [2.注意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以正确责达作者的立场观点。如果按照词语自身的感情色彩对其加以划分,实词部分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前两类感情色彩强烈、爱憎分明,而中性词则在不与其他词语搭配的情况下,没有感情的倾向性。在公文中,对事实的叙述要求客观准确,而在表明立场主张时则要求旗帜鲜明。也就是说,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是爱还是增;是赞赏还是谴责,都要有明确的态度。为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注意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做到这一点,不仅能使阅文者更准确地领会作者意图,而且还可使文件简明。如“在某些领导者的庇护下”和“在某些领导者的保护下”两句话中,贬义的“庇护”与褒义的“保护”就已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态度,无需再对所要讲的事情定性,人们即可知晓作者肯定或否定什么。* Y1 ]3 ?) S1 J7 z8 h9 d
3.注意同语声音和语调对语义的影响,以提高表达效果。词语的声音和语调对语义有一定的影响,如能于以重视,在选词中注意使音节匀称,注意避免因同音异义和语调附加语义带来的歧义,则有利于提高表达效果。' w3 i4 L z$ Z" r2 C( s; k$ F
4.注意同语间的正确搭配,遵循语言法则。同语的选择要受事理逻辑、搭配习惯的制约,如随意超越这些制约,就会影响表达效果。如:9 I- m# [* H: ~/ f6 j2 K1 U
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发达农业生产中,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终于开创出一套发达农业各项生产的宝贵经验。6 f X s) X% V
这里,“发达”与“生产”,“开创”与“经验”都属于不妥当的搭配。8 s8 B4 i2 k2 B) Q0 K
词语的搭配最根本的是要使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合乎逻辑,同时又要注意符合语言习惯。
/ Z- i6 h, K3 P! U0 _$ j5 P! A5.注意公文具体使用场合对同语风格的要求,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及强制影响性。公文大都使用于正式、庄重严肃的场合,为与之相协凋,选择词语时务必注意同语的风格特点,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用口语、谚语、歇后语以及方言土语,书面词语中带有调侃、诙谐意味以及不够严肃郑重的词语也不应入选。
$ l9 c' a$ S% f6.注意针对公文具体收受对象的特点选词,以便有的放矢,便于理解和执行。公文具体收受对象的理解能力以及与发文机关的关系不同,公文所选用的词语也就应有所差别,否则就难免会因“无的放矢”,而使对方难以理解;不知所云,或给对方平添困难,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 z9 @+ D" v& ~; l4 v5 ~. N
在一般情况下,如对方具体阅文者为专业人员,则词语的专业性、行业性可以强一些,反之就应避免使用专深的术语,注意少用专用词语;具体阅文者久化程度较高,可以适当使用古语词、外来词,阅文者文化程度较低或高低不一时,则务必注意词语的通俗性。当收文机关为自己的上级时,用词当特别注意礼貌与语气的和缓,相反,如对方是自己的下级时,则既应注意尊重对方,又需中肯坚决毫不婉曲。而当对方是自己的平级或不相属机关时,用词就要特别注意谦敬和明确,注意体现平等协作精神。2 i. A( P7 |! w
7.注意根据公文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物的特殊性质选词,以获得更加鲜明直接的表达效果。公义中所涉及的人物和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物的地位、事物的性质、出现的年代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以使表达更鲜明、更直接、更有效。如在公文中,对正面的人物、正确的事物就不能用贬义词,同样也不可用褒义词来表达反面人物和错误的事物;对错误性质严重的事物应用严峻冷酷的词语,对正确的需褒扬的事物则要用有一定热情、能鼓舞人心的词语;对历史上的人或事可以多用一些古语词,对现代事物就可适当多用一些外来词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鲜词语;对于发文机关以及与其有直接关联的人或事,可考虑正确地使用一些谦词,而对于受文者及与其有直接关税的人或事,则应恰当地使用表示尊重和礼貌的敬语。
N$ |# O% _) O' {/ j1 {8 ~5 H: \8.注意根据上下文的需要选词,以维护公文的完整有效性。一件公文的上下文对词语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影响。有时为了使文气贯通从调一致,上下文的词语需要相互照应配合;有时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必须使用不同的词语。如:
9 g' m. ?, e* k q“对于未按标准交费的同志,要由其所在单位的领导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进行补交。”
3 I, ~4 q, z8 M1 A% U! ~ ^8 S以上例句中,第一例中“进行”一词的重复出现是不必要的,后一个“进行”应改为“予以”。
# s+ F" a7 K* |2 s9 s$ G' U9.注意根据文种的不同特点选词,以保证语言得体而有力。不同文种对词语的选择都有特殊的限制和要求,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前乃至已经涉及的公文使用场合、收受对象、人与事物性质等对选词的要求都与文种有一定关联,不同文种都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则在于同一文种实际上就是独具特色的一种文章,这种特色往往在词语的选择上有较鲜明的表现。
; p% e+ N3 I2 a5 f: q" f一般情况下,规范性公文的词语要求含义高度精确,风格庄重、朴实;领导指导性公文的词语则更重含义的明确、周密、概括、简洁;公布性公文的词语须讲求准确、通俗,发音响亮上口;陈述呈清性的报告、请示的词语要求简洁明了;函的词语更讲究和缓融洽而明确、概括。( S: P+ Z* O7 A% k* ]
二、对公文语句的基本要求- Z; U7 P6 g! |/ d8 ^% \
公文中的语句,主要应达到如下要求:; H$ l( E; i0 q4 c2 k
1、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义。# g6 Q7 i) U- h# P' w4 w9 v* F
如下语句的含义便不够清晰:
) w$ r: G/ L- K- ]$ r( {3 ^“刚从大城市来到这荒僻的山区工作的确会有些不习惯,但这种不习惯实在只是个时间问题。”
/ v2 }( Y0 D8 o/ n* _( H+ l) \& X这里的“时间问题”语义含混,应直接讲“但这种不习惯是暂时的”。语义多歧的句子更需避免:" \) |6 x2 p' K. r4 F9 t9 W
“如果售货员与顾客吵架,值班经理应立即向负有责任的售货员提出警告,并记录在案,作为奖金发放的依据。”; i# Z7 x8 ~ w7 [
这里所表达的不是作者本意,准确地说应作为少发或不发奖金的依据,而不是原字面上所表达的那样。 % N5 p2 P) N% J9 x, z
6.句式合理并力争有最佳表达效果。句式合理是指其内部结构合乎规范,力争有最佳表达效果是指要充分利用不同句式的不同修辞功能,结合实际需要,对句式多加比较,选取其中能产生最满意效果的。请看下例:( u: H$ U! @ L
“今年生产任务的提前完成,靠的是全厂干部、工人的齐心努力,各有关协作单位对本厂的积极支持和热情援助取得的。”. d& W0 @0 H/ A2 }( L( w4 K
这里将“……靠的是…”和“……是靠……取得的”两种结构的句式混用,造成语义纠缠不清。' G. @1 J, O. H* Q7 b# E: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