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人普遍这么认为,“提了副局(科)级,才算当干部”。在县级机关,“提副科”与科举时代的“进士及第”几乎具有同样的意味。因此,从哪个角度上讲,能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都是人生当中一桩大事、美事和幸事。然而,人生如意、仕途得意之时,却万万不可“忘形”。尤其是对自己的“进步”起码得有三个认识:
v8 T9 v) [1 O! O, P' B
/ h- ^; ?/ G2 e& r/ X* [ 一是职位“进步”,“能耐”也得“进步”。俗语讲:“打铁须当自硬”,又道是“艺压当行人”。一跃成为副科级,会有许多双眼睛时刻关注,这其中有领导的厚望,有亲人的期盼,更有新同事的拷问。能不能迅速熟悉业务、能否迅速进入角色,成为新业务的行家里手,是“进步”之后面临的第一关。如果,职位进步之后对新的业务长期眼前“一抹黑儿”,甚至“外行”指导“内行”,难免就会被下级看不起、工作一团糟,更有负于组织的栽培、领导的厚望。如此一来,这样的“进步”,还不如“原地踏步”。& N: z# N7 E& r6 j! e8 L/ F3 |2 u/ Y6 i7 r# f% z3 w& w, u
+ Z8 ?3 I, d# n; H2 a! k
5 ?$ d/ O" A( v+ } 二是职位“进步”,“状态”不能“退步”。对于绝大多数黄骅人而言,“副科级已经是开创家族干部历史新纪元”的事情。因此,个别人提拔后产生了歇口气、混日子等消极思想,失去了未提拔以前的锐气、朝气和正气,继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惰气、暮气和邪气,工作长期不在“状态”。这是一种可怕的思想“蠕虫病毒”,必须及时杀毒。新提拔干部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名言“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把“干净、干事、干成事”做为自己的思想追求,备加珍惜中青年这段宝贵的人生时光,备加珍惜副科级这个宝贵的工作平台,备加珍惜赶上了黄骅“五年翻两番”的火热时代,真正干成几桩领导认可、群众叫好、同事挑“大姆哥”的事业,才不愧于自己人生。如果拥有了这份心态,“再进步”应该只是个水到渠成的问题。
! j T5 W$ R$ n, P' i& u) n: n- W/ g) ?& y
) N6 e3 t$ N$ t0 h: g+ T 三是职位“进步”,
4 H# b" M% ^2 E E t1 y( o3 B本帖隐藏的内容
) i8 P1 r0 m; N8 \( ^0 P
# [+ a* I) O! L$ X( M“为人”得走“正步”。在黄骅,副科级虽然职位不高,却或大或小地拥有了一些权力。网上曾有名言“在中国,拥有权力是对人品、定力最大的考验”。这话也许有些道理。这样的画面不是没有演出过:“可以签字吃饭了,喝酒于是喝滥了;可以报销**了,小手于是伸长了;可以说话算数了,花活儿于是学会了;有朝一日露馅了,全家于是瞪眼了!”因此,所有新提拔干部都要时刻自警,牢记“做官先做人”的真谛,千万不要在诱惑面前走错了步子,“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我们相信,只有在做人上挺起胸膛走“正步”,才能稳如磐石不“跌步”,才有机会乘运而起迈“大步”!
( F$ m% t& S9 s. y" T1 `1 p) ^% o: c. Q" `* h, Y. H) N! P
* V% b6 i2 A) u4 k4 ]) O, y- o2 Q+ y% I3 E- G) d2 D- r) H! M5 j3 C9 w& l
7 J: O+ g' P& g$ f" I( E1 L 红军长征过娄山关时,毛主席览巍巍之雄关、怀革命之壮志,做诗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其胸怀、眼界何其壮哉!对于中青年干部而言,提拔副科无异于人生征途中的一道“娄山关”,但愿所有“进步”干部都能立雄心壮志、敞豪情胸怀,而今迈步从头越,踏上人生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