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十二五”的美好蓝图能否实现,中国能否在下一个五年中交出精彩答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基于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才强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人力资源基础。3 O! `5 }% d0 Q# J) u' C& e
& O0 F5 b9 h7 F1 G# \
你对“如何选拔优秀人才”有什么看法?
2 K+ J; Q8 M5 W2 L9 |0 a0 b9 J4 O: o
二、答题框架
% m( d( }) Z2 d; l5 e
! f+ U' b! l% ~) |. m% G( e! D, G 营造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亟需打掉人才成长、发展中的“拦路虎”,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选人机制、用人机制。
4 a3 Q, r; ]: _
. J+ U7 `/ l5 b9 M/ a 1.要“任人为贤”,不要“任人唯亲”,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应该“英雄不问出身”。如果我们的大学生走上社会时,比拼的不是 能力,而是“爸爸”;如果我们的干部提拔时,比拼的不是业绩,而是“后台”,就会“裙带纠结”,“山头林立”,造成“万马齐喑”的严重后果。“选贤任能也 是革命”。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任人唯贤”,选人“五湖四海”,事业才会兴旺发达,人民才会心情舒畅。
! N2 p, x& N2 U* r8 C4 r+ Y- ^+ ]1 l1 `8 J9 n
2.既要“上得去”,又要“下得去”,拓展人才流动的空间。6 N5 G" w; r3 b @ H y9 e
! y9 d) c# i K8 b* W “上得去”,指的是为社会的中下层精英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打开“上升通道”,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变人生”,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6 W# d. U( X: y$ Q8 m% ~- v! M0 z, v3 n# e) W% Z( H
“下得去”,指的是已经“上去”的人才,能够不忘根、不忘本,能够从基层来、到基层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改变农村、山区、边疆的落后面貌。现在,优秀的人才“上不去”,上去了的人才又不肯“下来”,很难形成“万马奔腾”、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 x% L" D' T/ ]5 z; a' W1 @+ o, y F+ u2 Z' S2 }8 H8 `+ ~
3.选人用人,是最大的导向。在人才选拔任用上,进一步体现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防止德才偏失、用人不公,才能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深化干部 人事制度改革,扫除人才流动中区域、城乡、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的“羁绊”,才能卸掉人才身上的“枷锁”,迎来人才俊彩星驰的崭新时代!( u/ I* {4 y' _5 }/ ^
! n$ }; C/ X- \! Z% J 4.要“从上看”,更要“从下看”,让群众有“发言权”。在选人用人上,注重组织部门和各级领导“从上看”,更要注重社会公论、群众公认,注重群众 “从下看”。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企业和单位,群众自己选出的干部,“很快就作出了成绩,比单是从上面指定的干部合适得多。这样的事实,难道还不 能使我们猛醒吗?”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选拔出来的领导干部才能真心地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团结一致向前走、向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