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过几次公考,笔试成绩一直都不错,特别是申论,一直也很好,但是都载在面试上,幸亏最后一次遇到一个面试名师,调教一下,加上自己的努力,考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3 ~/ o5 Z* h: ~8 l
% @. C/ ~# _& d m: A* {7 ^+ ^为了让更多人懂得怎么写申论,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我特意归纳了一些最常考的热点给大家:
: Y% {- C: B& z- d" @) `9 @
' e: p: z' \) H$ J [& z5 \$ i申论最常考的无非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指的是涉及到国家、社会以及民生的重大问题,是一种既宏观又具体的话题,主要涉及教育、社保医疗、股市、楼市、劳动就业、公共政策等。社会热点与社会热点事件不同,后者指的是某一具体的事件因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而成为热点事件,比如“张悟本绿豆事件”、“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等,所以社会热点和社会热点事件在性质特点上是相似的,但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重点熟练掌握社会热点,而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因为数量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要熟悉一部分较为知名的社会热点事件发生的经过即可。
% e; X/ h+ l/ i7 r/ ?$ f从近年来的国家政策、社会及民生问题看,社会热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 Q: b) k W1 ]$ u+ M, \
 就业 ! ?8 y2 o) j/ _7 W% g9 a
 教育
9 A3 K: @$ q' @ X* U2 [ 医疗卫生 2 e5 |! | G1 |$ F3 J6 Y
 环保
) l4 V) [& W; Y! _ 股市 5 Q; H) ]7 \) Z
 房价
7 P- }6 h l: T6 R5 |9 u' L. B4 E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 |- o _* k; q, |/ ~6 v 户籍制度 ( D" l4 \7 C: i% ?9 R. G
 食品安全 6 o& c* R: N4 q
 反腐倡廉
- a$ g9 s1 K) Z* k( N0 P 微博热议 $ E* W. L6 g1 g+ Z/ M0 `4 m
& A) K( g/ x( I: u8 x$ q
正常情况下,社会热点都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既然成为焦点,说明这些热点存在 * j, h" k" d- u1 Y5 y
问题必须加以解决,所以考生在回答这类题型时,大多数应判断为否定观点型。请考生在复习时,重点掌握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应该采取的措施,并有针对性地掌握部分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而对于背景部分,简单了解即可。
L: c/ h0 [- |# c8 U/ m% ?$ f
% e N- M3 }1 S4 _; v& P4 Y( v. W# ]' w1 R
一、就业
9 b" G" @) p5 U8 ~
* m8 ~( x; T: f- n/ L3 c就业、教育、医疗为社会民生三大热点问题,其中就业尤为重要。失业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失业率一直被视为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在2010年的各类公务员面试题目中,与就业有关的考题至少出现了5次。
5 @! _" I' t8 y9 \现阶段就业问题最为突出的矛盾是:
% G: o/ R+ M4 K$ f0 E5 x8 A 大学生就业难
1 z1 R5 e2 [: X! h 招工难 & ]# Y4 r0 \) h* G1 g% F7 h P8 ]
考生在掌握知识要点时,以熟练掌握原因、影响及采取的措施为主,其余部分为大概了解。 $ e! A' C8 R& _0 A) [6 R& a% H* G
一、大学生就业难 ' S$ r8 X- Z$ _1 U4 y
(一)背景
9 C% h- a8 H3 c7 k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高校扩招、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观念误区等,必须在政府、学校、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走出困境。 2 o! e5 W9 j* h" j8 X4 b! \
2010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找到工作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9 G. s2 p! y/ K' v(二)产生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7 J- y$ R1 y& Y: z1、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的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退,经济还处于复苏过程,企业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因此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也相应减少。 1 l' V+ l- w: v4 E( A8 ?& }
2、现实的竞争是激烈且残酷的,好的工作岗位毕竟有限,许多大学生往往想一步到位,找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最终因为眼高手低而待业在家。 / d! q) I$ e/ W6 u( k
3、高校不断扩招,每年都有大批的大学生走向社会,比如2010年就有630万的毕业生,加上以往未就业的,就业压力日趋增大。
G8 N) w0 d5 _% a% V# t4、高校专业设置和实际的岗位需求相差较大,导致大部分大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加大了求职的难度,无奈之下也只好“先就业再择业”,并频繁跳槽,使人才市场更加混乱。
6 ~# R- i& r! Z) i( {; n(三)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不良影响
) z2 Q7 }6 h j1 L1、大学生失业率的提高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 e" h e& ] [/ n
2、工作难找,对于失业者本身影响也很大,如果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但会造成所学知识的荒废,而且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会相应下降。
6 R0 T' ?2 q* C+ I; n(四)如何采取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 M! t* t; |3 T$ {7 v1、根本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上,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在谋求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产业链条, 9 B( R' L/ \# M: X
2、政府部门应该改善就业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做好就业帮扶,提供就业信息,增加就业机会。比如:就业拓展计划。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去西部地区、到小企业、到基层就业;大学生援助计划。对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政府应采取援助措施,使其尽快找到工作岗位;大学毕业生见习计划。对部分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安排到企业、事业单位见习,政府及相关单位给与一定补贴。 ( O3 M& g, ?. G: ?9 s9 f
3、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工的变化往往导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部门应该在做好人才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指导和监督,提高专业对口率,降低失业率,减少教育资源浪费。
5 J4 r: I5 {5 R# D4、大学生也要降低择业要求,尽量先就业,稳定下来后再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特长,提高实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
: E5 o! y+ f; z2 K/ g0 ^0 |
+ M; l9 Q' A: g2 U% P二、招工难(洋黑工与民工荒) $ ] x! D5 c4 s$ t2 y' t1 C
招工难是当今一大社会难题,但并不代表这种现象是完全不好的,所以这是一种复合型的题型,答题时可以结合题型否定观点型和可辩证评论型一的题型思路。 3 F' q' z4 i6 o; A+ r$ s
铺垫: : U/ o" H5 c+ T
简要阐述该社会现象的特点和本质,并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7 Y3 o' w; x0 T' K4 K0 T! Y4 P' |
答案主体内容: 2 {" E- R r. J3 }0 E
阐述招工难的原因。
- ^2 n8 `7 d e5 U" K+ N阐述招工难会产生的影响(该影响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8 Y) p& I2 q4 t1 ^总结:
0 @& G5 P, y" f0 x8 y2 r" l/ ]如何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 V" J9 `+ u5 G( `$ T- Y5 A
(一)背景
" Q/ [6 s) }1 w/ p( m# k% i未来中国劳动力缺口一亿 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比如广东出现大规模的“洋黑工”现象。大批来自东南亚及非洲相对落后国家的境外黑工,在广东各地区遍地开花,并有扩展之势。广东的“洋黑工”浪潮与 “民工荒”几乎同步,反映出了中国隐藏的巨大劳动力危机。 2 ?' d; ]3 q8 ]' T
(二)招工难的原因
+ I: X9 R2 n1 g2 r( X+ B. X1、我国计划生育的影响。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导致青年人的比例逐年下降,未来1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4000万人,而在20-40岁之间,中国人口更是减少1亿-3亿。
$ O! r O7 D, b2、新老农民工要求不同。老一代农民工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渴望拥有一份工作,主要目的是赚钱养家糊口,比较愿意加班加点,吃苦耐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对工作、社会保障、文娱休闲、发展空间等要求都远高于他们的父辈。他们的利益诉求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发生了三大变化:由工资支付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由以往进城挣钱回乡向融入城市生活转变,相当一部分人通过努力已经在城市安家立业;由改善住宿条件向要求城市提供公共服务转变。出现在2011年春晚舞台的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和农民工街舞团就是很好的例子。
- X. f: Q7 j: H/ ]" r3、物价上涨,农副产品价格提高,加上国家的惠农政策大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出外打工不如回家种田”的想法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回归家园从事农业生产,这样既能享受家的温暖,还能获取更多的报酬,而不必再过那种流浪漂泊、担心被拖欠工资的不稳定生活。
, ^: L# \0 o& e0 x2 }% H i; _(三)招工难产生的影响
9 l/ {! l; h# b/ |! @9 L1、长期的用工荒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经济得不到良好快速的发展,企业难以正常生产,订单无法按期交货,生产力下降,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6 _2 p: E4 F: J6 I2、招工难所带来的影响不一定是不好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企业进一步规范,且向内地转移。企业若想留住劳动者,就要善待劳动者,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规范企业的行为,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并给农民工更多的保障。 ( S2 v7 C) k9 |/ [8 A: S7 U: I
3、大量的农民工返回自己的家园,可以重新耕耘荒废多年的林地、农地,有利于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比外出打工更有意义。 % E# m3 I$ {9 U4 a* O
(四)如何采取措施解决招工难的问题 " o5 v# K% c- o
1、根本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上,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在谋求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产业链条,
3 O+ w9 L( k( e. p6 t) m2、政府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就业政策,稳定经济环境,进一步降低进城门槛,清理各种歧视性规定。 . t& s3 t; D. T; g+ f% K ]
3、改善就业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做好就业帮扶,提供就业信息。 , ]/ I8 Z V5 e0 A+ w% d
4、重点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出更多适合企业岗位需要的技术工人,缓解招工难的问题。
! I5 c5 L9 W! N; Y X0 |9 F( X8 K2 T( M3 o8 D( V$ ?;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