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 页
文 库
最 新
藏经阁
学员区
问 答
演播室
秘 途
政 道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主题教育
党课讲稿
有奖征文
最新回放
往期分类
热门课程
我要试听
报名加入
新手教程
悬赏求助
交流记录
老秘笔谈
老秘日记
好词妙句
文秘杂谈
学习体会
领导讲话
民主生活会与述职
演讲致辞
遴选考试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
《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
《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
《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
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
和谐社会
›
社会事业
›
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 ...
返回列表
[文化体育]
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
[复制链接]
范文轩
发表于 2012-9-9 09: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要求,是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文化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文化强市,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目标定位
(一)总体要求
1.建设文化强市,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探索新的文化科学发展方式;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
2.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维护和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实现“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把茂名建设成为美丽的现代化的宜居海滨城市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遵循文艺工作“双百”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全民参与、改革创新等五项原则;重点推进提高公民素质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文化产业提升工程、打造文化精品工程、文化改革创新工程、现代传媒体系建设工程和文化人才建设工程等七大工程。
(二)目标定位
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推动茂名实现文化发展的新跨越,把茂名建设成为文化事业发达、文化氛围浓郁、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中心。
——建立和完善具有时代特征、茂名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升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文化艺术和健康心理素质,培育“崇文尚德、勤奋务实、团结包容、创新图强”的现代茂名人精神,建设茂名和谐文化和现代文明社会。加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规划研究,重点建设“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形成以研究冼夫人等历史文化名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社科理论为代表的全省学术研究中心,逐步形成若干个在全省具有重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品牌。
——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市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县(市、区)要在城区建成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文化设施全达标,实现全市四级文化设施全覆盖。城乡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建成“十里文化圈”。建立完善为城镇居民和农村群众以及外来工群体提供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产业发展集聚、产业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今后10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到2015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到2020年,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的重要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茂名成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文化产业中心。
——建立和完善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积极参与的文艺精品创作机制。巩固书法、戏剧、舞蹈创作在全省的优势地位,努力打造“书法艺术之乡”等一批艺术文化之乡;推动音乐、曲艺、民间艺术、美术、文学、摄影等跻身省内先进行列;加强广播影视创作生产。扶持建设一批各类各层次的文艺创作、展演团队,着力创作一批在国内、省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文艺作品,打造一批以冼夫人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品牌和文化活动品牌,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名家。
——建立和完善科学化、现代化的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完善舆论阵地设施,巩固发展党报、广播电视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加快网络等新媒体建设,形成党报、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广电网、电信网与互联网“三网融合”,使文化传播渠道不断拓展,文化传播技术和传播内容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文化传播力显著增强。发挥文化传播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茂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彰显特色,重点推进
(一)实施提高公民素质工程,提升茂名文化形象
1.培育和弘扬茂名人文精神。一是积极提升茂名人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茂名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为底蕴、以现代文明素质为特征的新时期茂名人文精神。大力弘扬和践行“崇文尚德、勤奋务实、团结包容、创新图强”的现代茂名人精神。加强现代公民教育,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文明礼仪常识,使懂礼节、重礼仪、讲礼貌蔚然成风。着力抓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着力抓好廉洁文化建设,弘扬清正廉明的社会风尚;着力抓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育市民博爱之心,结合6月30日“扶贫济困日”,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大型慈善活动;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二是积极提升茂名人健康心理素质。加强珍爱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心理志愿者服务队伍。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和人文关怀,纾缓社会压力,抚慰人的心灵,培育公民良好的社会心理。三是积极提升茂名人科学文化素养。深入开展“书香飘茂名”全民读书活动,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科普场馆、画廊和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普及科技读物,开展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科技体验等活动,提高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广泛开展“六五”、“七五”普法教育,增强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四是积极提升茂名人文化艺术素质。培养全民热爱文化艺术、参与文化活动的高雅志趣和文化氛围,积极开展群众性摄影、书画、合唱、舞蹈及各类民间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观看文艺演出、参观文化展览等。加强推广普通话。推动各级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组织开展高雅艺术进机关进校园、优秀文艺精品基层巡演、“三下乡”、“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的文艺演出、艺术讲座和文艺创作辅导,提高群众的文化艺术欣赏水平。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对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编写出版《茂名特色文化通俗读本》。
2.提升思想理论研究和创新水平。瞄准全省先进水平,不断提升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应用能力,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构建起具有茂名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建立10个优质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编写哲学社会科学通俗读物,在全市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中实施哲学基础知识普及工程。开展社会科学规划工作,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组织科研攻关,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重点扶持和建设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加强历史文化研究,重点建设好“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整合研究资源,形成合力,做好冼夫人文化史料的考察、发掘、抢救和整理,进一步提炼冼夫人文化的精神内涵,加强冼夫人文化及其精神价值的宣传和推广,打造冼夫人文化品牌。加强社科联和特色文化基地、学术团体、民间研究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3.推进城乡文明新风建设,塑造茂名文明新形象。深入开展宜居城乡创建活动,不断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塑造茂名文明和谐的新形象。推进窗口服务行业创优工作,培育文明服务示范典型,树立行业文明新风。大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普及助人自助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到2020年,力争茂名市跨进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各县(市)力争进入省文明城市行列,文明村镇创建覆盖面达到85%左右,文明窗口行业创建覆盖面达到90%左右,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倡导绿色环保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文化品位,实施“清、和、美”工程,推进生态文明村、绿色社区、绿色企业建设,开展“低碳生活”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保障茂名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1.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逐步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健全公共文化机构设置,落实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站的人员编制、工资和工作经费。到2013年,尚未建成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社区)文化室的要如期完成。到2015年,市、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文化设施全部达标;到2020年,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二级站以上标准,行政村(社区)全部按省的标准建成文化设施,全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按常住人口计算,不含室外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实现城乡全覆盖。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电影设施网络工程,加快市、县(市)、镇有线广播电视联网,并积极参与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重组,2020年全面建成数字化、全功能的广播电视综合传输覆盖网,全市全面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加快茂名市数字电影放映平台建设,到2015年,茂名市区建成3家多厅数字电影院;各县(市)至少有1家多厅数字电影院,各镇(街道)有1套流动数字电影放映机。农村电影放映建立市、县两级财政保障机制,全面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镇(街道)和行政村逐步建立固定的电影放映点。
2.推进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加强重大文化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按照循序渐进、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到2020年,在茂名市区和环水东湾新城区规划建成一批代表茂名文化形象的重大文化设施项目。
茂名市艺术馆——规划建成集演艺、培训、交流、展示、辅导、创作、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娱乐等十大功能于一体的艺术馆。
茂名市博物馆——规划建成集陈列展示、观众服务、文物库房、办公、文化休闲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博物馆。
冼夫人纪念馆——规划建成集瞻仰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学术研究等于一体,包括纪念馆、冼太广场、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的多功能纪念馆。
茂名报业传媒产业基地——规划建成集采编中心、印刷中心、发行和物流配送中心、网络信息传播制作中心、文化交流培训中心等五个中心于一体的传媒产业基地。
茂名市广播电视现代产业基地——规划建成包括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多功能演播厅、节目制作中心、外景拍摄基地等主要设施的广播电视产业基地。
茂名市青少年宫——规划建成由天象馆、艺术体育馆、科普馆、优智园、培训楼等建筑组成,集童趣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宫殿式的欢乐殿堂。
茂名国际会展中心——规划建成集展览、演出、会议、商务等功能于一体,体现滨海特色的现代智能化国际会展中心。
各地也要根据本地的文化优势和文化需求,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
3.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重点实施农村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抓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2012年底,建设起覆盖全市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并逐步向自然村延伸。组建公共图书服务网,设立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图书流动站。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到2015年,完成全市文化信息资源的搜集和整合,初步建成包含茂名特色文化、地方文献、地方人物库、文艺精品信息库、茂名大事记等内容的茂名数字文化网,全市城乡开通网上共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积极实施企业文化创新和外来工文化服务工程。增强用人单位文化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与企业、厂矿共建企业文化服务机构和服务点,进一步建设完善我市职工文化活动设施,努力丰富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实行公共文化服务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和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鼓励和支持成立各类民间文化社团,组建全市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发展群众文艺团体,组建茂名市歌舞团、茂名市群星合唱团,加强对茂名市职工业余文工团、茂名市志愿者艺术团、茂名市青少年合唱艺术团的指导和扶持力度。采取政府采购、社会参与等多种模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到2020年,实现全市人均拥有1.2册以上公共藏书、每月观看1场以上电影、每季度观赏1场以上文艺演出、每半年参与1次以上群众文化活动和参观1个以上文化展览的目标。逐步实施“文化消费补贴计划”和“国民文化消费卡”工程,探索建立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补贴机制,努力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培育网络消费等文化消费新模式,拓展教育培训、健身、旅游、休闲等与文化相结合的服务性消费。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制定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消费的经济政策。
4.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制定茂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申报评审管理办法和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加强对高州冼太庙、长坡旧城、化州孔庙、信宜镇隆古城、电白山兜丁村文物古迹等全市现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大力推进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电白高脚狮舞、茂名年例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加大对信宜飘色等民间绝艺、绝技、绝活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每两年公布一批市级文化遗产名录,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保护名录。每四年命名一次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条件的县(市)要积极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三)实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打造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
1.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资产为纽带,品牌为龙头,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由企业自主整合文化资源,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形成一批重点文化设施、重点文化产业及若干个上规模的文化产业集团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规模效益或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各行业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市场需求大、产业关联度高的文化产品,促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高新技术含量的文化产品尽快产业化,积极发展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出台文化产业相关扶持政策,营造优良创业环境,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来我市发展,做强做大我市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形成以环水东湾新城区文化产业带为龙头,各县(市、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争取10年内,茂名市文化产业建设能纳入省文化产业强市规划,1-2个县(市、区)、8-10个镇(街道)能列入省特色文化产业县(市、区)、镇规划。力争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形成集文化创意、旅游观光、教育培训、现代娱乐、传媒出版印刷、文化会展、文化商业及商业配套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的文化产业园区,主动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转移,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
2.优化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娱乐休闲业,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文化娱乐企业和连锁网点,引进和开发现代时尚娱乐休闲项目。重点发展现代传媒业,整合报业资源,实施多元发展战略;提升广播电视业发展水平,实现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基本建立全市广播电视数字化新体系。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推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和名牌旅游产品,丰富、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积极发展出版发行业,建设大型购书中心,培育和扶持1-2家民营连锁书店,发展成为全省连锁店。大力发展会展业,结合本地经济结构和产业优势,扶持举办家居展、汽车展、书画展、出版物展、农博展、旅游工艺品展等一批有影响的会展。加快发展文化演艺业,加快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大力吸收社会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文化演艺业,建立文艺经纪人制度,积极引进有影响的专业演出公司、经纪人,培植、引进、包装一批演艺娱乐的名人、名品,打造地方演艺精品。积极发展艺术培训业,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产业化运作机制,积极推进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发展艺术教育。
3.建立完善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一批有特色、多门类、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专业市场。促进文化产业专业市场成为贸易物流、品牌展示、信息交流、文化传播、文化会展、文化旅游、引导生产的文化产业综合平台。鼓励各类文化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和事业,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各类文化行业组织,在信息咨询、商贸合作、招商引资、拓展市场、人才培训、科技创新、法律援助等方面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服务。加大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茂名特色文化品牌
1.积极创作文艺精品。以组织实施“五个一”工程创作为龙头,建立健全创作生产文艺精品的激励机制和扶持机制,加强重点文艺题材创作。创新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方式,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组织优秀作品参加国家、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组织优秀队伍参加全国、全省重大艺术活动和比赛等。优先扶持反映地方风采以及具有示范性、导向性、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推动重大历史题材、新农村建设题材、工业题材、现代生活题材、青少年题材等作品的创作生产。运用招标创作、跨地联手创作的办法,开展“名家写名人”创作活动。建立重大文学艺术创作项目科学策划、论证和筛选机制,力争我市参加全国、全省性文艺类比赛获奖作品居于全省前列。
2.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举办好“百歌颂中华-唱响茂名”歌咏比赛、全国全省性书法大赛、茂名市群众艺术大赛、“我唱我歌”原创音乐大赛、茂名市志愿者才艺大赛、荔枝小姐大赛、茂名市少儿艺术花会、冼夫人文化节、茂名汽车家居文化节和茂名订戏会、欢乐广场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弘扬茂名优秀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大舞台。
3.塑造特色文化品牌。重点打造冼夫人文化、荔枝文化、石油文化、民俗文化等四大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推动南玉文化、版画文化、橘红文化、海洋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丰富提升“冼太故里、中国荔乡、云山鉴水、滨海茂名”的文化内涵。加强特色文化规划、研究和创作,建设荔枝文化博览馆、石油文化博览馆等特色文化设施和特色文化景观。广泛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加强特色文化的对外宣传和交流,扩大茂名特色文化影响力。
4.实施网络文化精品工程。扶持并依托名升网、茂名作家网,加大网络文化精品生产力度,培育有茂名特色的乡土文学、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和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加大原创网络文化产品扶持力度;开展网络文化产品征集比赛活动,提高网络文化产品质量。
(五)实施现代传媒体系建设工程,提高茂名文化传播能力
1.加强阵地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弘扬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加大对市直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新闻网站在舆论引导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影响力,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工作机制、社会舆情快速反应机制、重大舆情专报制度及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和应急指挥体系,稳步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加强网络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网络问政,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网络民主平台。
2.实施媒体优化重组,发展壮大传媒力量。支持报业、广播电视、出版、互联网等不同业态的媒体之间重组合作,力争打造全省一流、国内知名的传媒集团,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传媒企业。组建茂名报业传媒集团,形成包括手机媒体、互联网媒体、日报、晚报、杂志等一体化的新闻信息传播产业链。发展网络媒体和数字出版业,基本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的数字化、网络化。2020年全面建成数字化、全功能的广播电视综合传输覆盖网络。完成731转播台选址迁建工作。抓好全市新华书店转企改制重组工作,建设连锁经营、覆盖城乡的出版物发行网络。加大对重点网站的扶持力度,提升我市网络媒体的对外传播能力。名升网按一类网站的规模全面升级改造,10年内建设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地方新闻门户网站。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支持我市主要媒体积极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完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提升网络监管技术手段,加强网上信息监管,深入开展网络净化行动。
3.实施“外宣精品”工程,增强文化辐射力。利用洽谈会、招商引资会、文化节、旅游节等各种节会活动,积极开展经贸、文化、新闻、侨务、旅游等对外宣传。加强与中央、省及境外主流媒体的合作,邀请主流媒体来我市采访,宣传我市发展成就,扩大对外影响。建立激励机制,增加向《今日广东》供稿,利用省外宣平台向世界宣传茂名。抓好市情简介、投资指南、旅游手册、茂名地图等外宣品的制作,每年编印一本外宣手册、摄制一部外宣专题片。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友好城市之间及国外的文化交流合作,鼓励人民团体、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出口。
(六)实施文化改革创新工程,激发茂名文化发展活力
1.建立健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组织协调、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各方参与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实行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创办文化企业、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文化行政审批事项,对信誉好、操作规范的文化企业,实行备案制。从2011年起,市、县两级统计部门每年定期发布文化产业统计报告。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制,构筑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等非法行为。
2.创新文化单位运行机制。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绩效目标考核,事业拨款由“养人”向保障项目和发展转变,引入用人竞争机制,激发内在活力。全面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机制,推进转制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合格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国有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实行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3.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部分公益性文化活动可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扶持活力强、影响大的优秀社会文化组织和民间文艺团体,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和个人进行文艺精品创作。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或自建面向公众开放的、非赢利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对社会力量或个人捐资捐建文化设施实行冠名制。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充分运用联合重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文化企业改革重组,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七)实施文化人才建设工程,构筑茂名文化人才平台
1.大力培养文化专业人才。积极实施人才强文战略,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茂名打造成为富有吸引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人才聚集地。实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项目,逐年加大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领域杰出人才的培养资助力度。加大对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干部队伍轮训力度,重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到基层文化站点工作。鼓励支持各类民间文化团体发展,聘任市级业余编剧家、作曲家、编舞家,选拔文化拔尖人才,评选优秀民间艺术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才,当地政府给予适当津贴。加强与全国知名文化传媒专业院校合作,建立定点、定期、定批的合作培训机制,重点培养一大批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年轻复合型专业文化人才融入到我市文化发展的前沿。开展茂名市文艺名家(新秀)展演(示)活动,培养文艺新人。健全人才选拔培养工作机制,探索实行党政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畅通体制外人才吸收渠道,推进人才合理流动。
2.积极引进专业文化人才。制定引进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办法。创新人才引进合作机制,鼓励文化行业以调动、岗位聘用、项目聘任、人才租赁、客座邀请、兼职、定期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或使用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定期编制文化人才引进需求名录。通过提供优惠的经济政策、提供落户生活便利等,形成吸引文化人才创业、创作的政策洼地。
3.建立完善科学的人才激励评价机制。研究出台文化企事业单位智力贡献参与分配的实施意见,允许文化人才通过技术、专利、品牌入股,探索高层次文化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以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政府奖励为导向的人才奖励体系。重视和发挥我市高等院校人才集中的优势,激发高层人才创作热情,为茂名文化发展贡献才智。培育宣传我市的文艺名家,奖励德艺双馨艺术家,对优秀项目、重大艺术成果或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给予嘉奖,提高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提升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力。致力营造文化人才辈出、文化精品涌现的文化环境,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三、落实政策,强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现阶段广东文化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上来,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建设文化强市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建立文化强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文化建设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市委常委会每年专门听取市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对本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工作报告,并进行专题研究和跟踪督查。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各级党校要将文化建设的内容纳入党政干部培训的重要课程。研究制定文化建设综合评价体系,每年实行科学考核。各级人大、政协每年要组织对文化强市建设工作专题调研,并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程督促检查。建立文化事业和文化重大项目听证和咨询制度,鼓励和支持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各展所长,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的独特作用,共同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要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政策标准,确保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足额投入。从2011年起,全市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步达到1%以上。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的规定,农村行政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由市、县两级财政按比例分担。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对文化建设的扶持资金,用于未达标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和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村与社区综合文化室建设,确保到2015年全部按标准完成“三馆一站一室”建设任务。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推动扶持农村文化建设;改革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方式,实行按项目拨款和以奖代拨,逐步将政府对文化经营单位的无偿投入转为国有资本金的投入。从2011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1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强市建设。有条件的县(市、区)要相应设立有关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三)落实文化经济政策,严格执行文化法律法规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114号),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现行关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省关于支持文化强省建设的配套经济政策。文化企业按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到2013年12月31日前,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出版发行企业库存呆滞出版物按规定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据实扣除;符合条件文化企业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响制品、电子出版物、电影和电视完成片等文化产品应给予退税优惠政策;重点文化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应减免进口环节税;文化企业境外演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延长现行对动漫企业按3%征收营业税优惠政策的执行期。
文化建设用地要纳入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之中,按照方便群众文化生活的原则,确保文化建设用地规模,标志性文化工程、高新技术文化产业项目用地要优先予以安排。新建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所需用地,符合法定划拨用地范围的应当以划拨方式供给,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可全部或部分免交各项工程的二类费用。符合法定条件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用地可采取划拨、出让、租赁、有偿使用等方式,可按有关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切实贯彻执行2010年3月由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创新贷款融资模式、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可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发起组建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股份公司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文化企业上市。在落实中央、省等各级文化经济政策的同时,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关于文化建设的法规及政府规章,严厉打击侵犯、破坏文化建设行为,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法治环境。
标签:
广东省
关联主题
主动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法治广东
广东省人民政府党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
在全民义务植树暨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广东省交通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与启示
广东省交通集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及启示
2013年广东省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其答案解析
产业集聚程度越高越好吗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京珠北分公司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xxx街道办事处火灾隐患重点地区 整治工作进度汇报
广东省成功应对广西贺江重金属超标事件案例分析
深圳市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xx市项目投资建设审批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坚持改革精神和务实作风
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参观心得体会
“十三五”时期及2016年主要工作思路
地方官员讲话如何提高“辨识度”?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范文轩
八级老秘
0
关注
14
粉丝
298
帖子
热门图文
老秘剪裁第1320集:如何写好演讲稿(2):
老秘剪裁第1324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老秘剪裁第1322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老秘剪裁第1319集:第158讲 例谈写文章要
文字交流第1220集:紧跟时事说材料(205)
老秘剪裁第1318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热门帖子
文稿评改演播室
老秘网2023新年寄语:光阴易逝笔莫停 最是
范文大全
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
文稿评改演播室
2024新年寄语:昔日练笔在兵位 今朝亮剑为
汇报提纲
总结工作成效的“万能”小标题,建议收藏!
文稿评改演播室
老秘网公文课堂:韦志国往期精品课程(视频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300x180 AD
排行榜
日
周
月
1
老秘剪裁第1320集:如何写好演讲稿(2):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2):认识演讲稿(2)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4/12/16 选择
0
0
2
老秘剪裁第1324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3)公文基础句式解用摘编(十五)“目标导向”套路篇主
0
0
3
老秘剪裁第1322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4】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1
1
1
4
老秘剪裁第1319集:第158讲 例谈写文章要
主题:第158讲 例谈写文章要得其法:讲道理+讲故事主讲:长安老耿时间:20
3
1
5
文字交流第1220集:紧跟时事说材料(205)
碎片时间(第218期)紧跟时事说材料(205)——例谈“第一议题”学习方法(2024年12
0
0
6
老秘剪裁第1318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2】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1
1
1
7
老秘剪裁第1317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2)实战专题:归纳总结写作练习主讲:清水白石时间:20
0
0
8
老秘剪裁第1316集:公文写作的辩证法(四)
课题:公文写作的辩证法(四)主讲:清水拂心时间:2024/12/6 选择播放速率:
0
0
9
老秘剪裁第1315集:第157讲:例谈思路是要
主题:第157讲:例谈思路是要训练的:提炼提纲主讲:长安老耿时间:2024/12/5 选择
1
1
10
老秘剪裁第1314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3
1
1
1
老秘网2023新年寄语:光阴易逝笔莫停 最是
风风雨雨又一年。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国家也好,个人也罢,都
26438
209
2
2024新年寄语:昔日练笔在兵位 今朝亮剑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掐指算来,老猫已连续十年为新老秘友们送上
14896
167
3
2023年度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怎么写?这份“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坚持团结奋斗 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5831
35
4
老秘剪裁第953集:二十大报告的写作技法
主题:二十大报告的写作技法主讲:韦志国时间:2022/11/15 选择播放速率: 1.
606
0
5
众秘夜思第1066集:紧跟时事说材料(154)
碎片时间(第166期)紧跟时事说材料(154)—浅谈党的二十大报告要点(2022年10月19
505
0
6
老秘剪裁第921集:公文实战系列(四):如
课题:公文实战系列(四):如何写好总结报告(1)主讲:逍遥子时间:2022/9/5 选
404
0
7
众秘夜思第1069集:紧跟时事谈材料(155)
碎片时间(第167期)紧跟时事说材料(155)—浅谈如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
404
0
8
老秘剪裁第951集:第115讲“写文章要讲逻辑
主题:第115讲“写文章要讲逻辑”之“是什么”(1)——中纪委工作报告写作逻辑浅析(
361
2
9
老秘剪裁第940集:公文实战系列(四):如何
课题:公文实战系列(四):如何写好总结报告(3)主讲:逍遥子时间:2022/10/20
303
0
10
老秘剪裁第924集:公文实战系列(四):如
课题:公文实战系列(四):如何写好总结报告(2)主讲:逍遥子时间:2022/9/13 选
303
0
1
老秘剪裁第1320集:如何写好演讲稿(2):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2):认识演讲稿(2)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4/12/16 选择
0
0
2
老秘剪裁第1324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3)公文基础句式解用摘编(十五)“目标导向”套路篇主
0
0
3
老秘剪裁第1322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4】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1
1
1
4
老秘剪裁第1319集:第158讲 例谈写文章要
主题:第158讲 例谈写文章要得其法:讲道理+讲故事主讲:长安老耿时间:20
3
1
5
文字交流第1220集:紧跟时事说材料(205)
碎片时间(第218期)紧跟时事说材料(205)——例谈“第一议题”学习方法(2024年12
0
0
6
老秘剪裁第1318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2】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1
1
1
7
老秘剪裁第1317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2)实战专题:归纳总结写作练习主讲:清水白石时间:20
0
0
8
老秘剪裁第1316集:公文写作的辩证法(四)
课题:公文写作的辩证法(四)主讲:清水拂心时间:2024/12/6 选择播放速率:
0
0
9
老秘剪裁第1315集:第157讲:例谈思路是要
主题:第157讲:例谈思路是要训练的:提炼提纲主讲:长安老耿时间:2024/12/5 选择
1
1
10
老秘剪裁第1314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3
1
1
作者专栏
19234
秘途杂谈
6588
释然
老秘网客服
4139
老猫
老秘网微信公众服务号laomiwang,扫一扫老猫头像即可完成订阅。
2827
大明老秘
2229
中国老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