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时我还在局办做秘书,领导飞来我们城市出席“转转会”,局头们派我等去给他打杂。领导其实是副的,不念副,是场面规矩。所谓“转转会”,就是各城市轮流坐庄的莫名其妙的会议。局头要面子,为提升规格几番上京,终于把领导搬了来。 - S& ?8 q/ [- ~! y5 H" X1 k V! i
+ |+ I: L" A% e
领导是条壮汉,五十好几了,一看就是能喝的那种,还能说许多段子。与一般厅局长不同,领导说话大气,笑声绝对有穿透力,让人不由自主跟着他笑。毕竟宦海沉浮30余年了,是个老江湖。从喝酒就能看出来:无论厅局长还是大公司老总上前,他从不起身,只微微颔首,敬者只能请他随意。一席下来,不少头头脑脑摇摇晃晃,领导仍以一当十、谈笑风生。5 o9 j+ h, |: x$ Z* U
) x/ s9 U. `% A7 [" m! a
也有例外。局办的秘书小林上前敬酒。小林生得玲珑,按局头儿事先安排,她的敬酒词是“女士敬酒,不喝不走”。可能太紧张,小林说成“女士敬酒,你不能不喝”。领导一愣,随即大笑说太俗了,又看看小林的杯子,说这酒我不喝。人家是女士都喝白酒,我端红的像话吗?换过酒,领导轻轻摩娑一下小林的手说,还是我来教你吧,你应该这样说,我保证逃不掉――“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女士敬酒,不喝不走!”说罢,将杯中白酒一饮而尽。 0 j7 f7 D* V2 g. b7 _ A: `) s7 X
# k+ X$ S7 w9 k2 t; X2 M/ k
众人大笑鼓掌。
: w% `/ Q3 Q. B$ L$ n
6 R* t7 \2 \) N4 s7 p- O# o 另一次例外是给领导饯行。我们老局长参加了。老局长近90的人了,延安时期就从事后勤,可惜文化低,不然五六十年代可能就升副部了。一入席领导躬身向老局长敬酒。这是他主动喝的惟一满杯白酒。他对场面上的事,比我等知道多了。
8 |# F! b" l0 N& v0 a 领导说话深刻,小举一例。在我们城市,有一座二战时期建的中美合作所,后来变成教育后人的圣地。其老墙上,至今留着那个年代的训诫,大意是,长官没有看到、听到和想到的,我们要为长官看到听到和想到,云云。这段字,各地来的厅局长们见了多莞尔一笑。领导却说,你们看,反动派的有些东西也可以借鉴嘛,现在许多企业搞不上去,不就是缺少忠诚度吗,人才都跑光了,怎能把企业办好?
( d" y6 f4 c4 T0 p- ~, }# q* j
% H4 k8 A3 U$ m& a" S2 G i* T) _ 众人大笑鼓掌。
1 ^+ w i2 r ^% h k- `3 W1 A$ [1 @# S- g9 @/ K' p
守候在山门外的司机班却是另一番说法。李师傅说:一个领导算个啥,在北京,起码有800个这样的官,何况还是个副的呢。
3 q0 s1 I! z% t- z( r, y. u0 G
+ O" v7 |5 z7 u2 D% f: l) P 王师傅反驳道,咋不算啥,人家进一步,就正了,再进一步,就更大了――你能说不算啥?扭头问我,张秘书,是这样吗? & s! |$ P1 T: ?$ Y# l8 ]9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