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写作热线朱老师讲座(三):
0 Z! w! G0 G. d; A; U& @( I# J5 c( S( Q' Q
如何写好学习十八大及各类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 `, r( o# m6 E w% ?
' F3 ~% g+ A6 D7 g" D6 r% {) P/ N五案例思考与比对2 z5 I$ q+ w. H
0 [9 i/ k# B3 K& N. o
由于起草贯彻会议精神发言稿与学习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非常类似,在这里引申一下,思考比对一下。本文由老秘网推荐,提供一个我们公务员写作热线遇到的的真实案例。
& V% N r: I( K5 N$ r) K& V3 @( ?8 t- q+ J/ M! V* W
今年夏季,有一个副市长带领水务局班子所有成员到丽江考察水文化,一班人游山玩水,吃了几顿地方餐、买了一些旅游特产回单位了。市委组织部要求水务局以班子名义写出学习考察心得体会,言简意赅,1200字就行。水务局外出考察人员把写作任务交给了没有亲自去过丽江的秘书,秘书两眼摸黑,没办法只得聘请了一个省级报知名记者来写,这名记者见多识广,年年都去气丽江,对丽江很熟悉。该记者法学研究生毕业,写过多篇文章,在国家级文学刊物发表过小说,也写过很多很多的论文和公文,非常自信。下面是他写出的丽江考察心得体会,大家思考一下有什么优点和不足?想想该如何构思,如何去写?0 i. h; _* i4 j0 v" M9 G
p( x/ ^9 b# v- V6 {
下面的例文无用,也无需保密了。- i$ w2 ?, A3 ~
' S- F T# X" ~: n* x/ E/ d1 G g2 W* I8 t
丽江水文化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1 o' H' u: F( m$ _
9 n/ p3 E r: {% W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确实,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我国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特色,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经验,有时,其他地方成功的经验也可以为我所用,从而减少我们对相关工作进行尝试的成本。
7 v& D6 [8 p' G0 c7 M1 g
5 Z0 m+ R, k* b2012年 月 日至 月 日,我有幸参加了单位组织的考察组到丽江对水文化进行考察交流,在通过考察和详细听取了丽江水利局的介绍后,对丽江水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对我们开展水文化工作给予了许多有益的启发,受益颇多,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下面谈谈我的考察学习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3 T) E7 T, k0 y' @
' o$ v% V0 v# d/ }一、我对丽江水文化的一些理解
1 s+ @) F/ S1 I. o7 X
9 G2 ?2 T, [' q在本次考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组织者对于行程和考察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安排,使我对丽江水文化有了总体上的理解。我认为,丽江水文化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是丽江纳西族通过长期的行为习惯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丽江水文化的发展是从感性的水文化逐步发展到理性的水文化的。据介绍说,在800多年前,纳西古族就在雪山脚下进行了城市的建造,他们在建造城市的时候选择了青山环绕的雪山脚下,并且家家房屋周围都有溪水,纳西族的先人们认为水是有灵性的物质,房屋周围必须有水才是好好的建筑风水,才能带来人们的一身平安、健康和幸福,为了保持有充足的流水,纳西人注重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成为纳西人感性的朴素的水文化。在感性的朴素的水文化中,并非是建立在人们对于自然科学的真正掌握的基础至上的,那只是人们的一种感性的、直觉的、朴素的认识,甚至有一定的封建迷信思想包涵其中。
& p6 E1 D( i/ }/ ?" ?5 ]2 z
/ a) Y# M+ ]% x) J' k8 r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西人逐步掌握了现代的科学知识特别是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知识,充分认识到了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是纳西人以前的朴素的、感性的水文化逐步发展成为理性的水文化,理性的水文化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使水文化得到恶劣心理和思想上的提升,使纳西人产生了理性水文化的指导之下的具体的一些思想、观念和行业精神,使水文化深刻地体现到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过程之中,使人们在开发、利用、规划和保护水的具体社会实践过程中以高度的自觉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展示了丽江水文化的文化功力及其深厚的底蕴。
. d" Q; U: P9 c
( u- ^6 ?$ o# f' q- Z# g/ ?: `! }二、丽江水文化给我们的启示4 P$ E5 w* z) p$ ~
$ R/ d9 }, l- _9 k" [- q Q& B丽江水文化给我的主要启示是,要在我们的具体水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向广大老百姓认真宣传水文化,使民众真正认识到水资源对于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进而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等成为民众的自觉意识。这样,才能使水文化深入人心。0 k1 Z! }% V7 ~) e
8 f9 n8 q5 M' L* N
; Y+ @! R2 ?7 H6 f& I& J在沟通过程中,这位记者朋友非常自信,认为这是一篇好心得体会。但是以水务局班子名义这样写是否肤浅呢?是否应该站在班子推进水务文化建设的高度去写呢?一大群领导花了很多钱到丽江考察难道就是得到上文第二段的一点启示吗(今后要重视水文化建设)?这篇文章的重点放在对丽江文化的理解对吗?4 X2 z( F: E% q5 w4 M0 Q1 ?
: }5 Q6 t, K7 F1 @% B
我们公务员写作热线的邵老师(某dang—xiao—jiaoshi,37岁)虽然也对水务局的工作不很了解,也没去过丽江,但是从网上查询到水务局的部门职责,也通过网络对丽江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查询。因为邵老师坚信,写好这类学习、考察类的心得体会与到不到现场关系不大,因为很多亲自去的人只会观看,不会思考,走马观花,照样写不出文章。以班子管理的高度来写,着实让这位记者朋友心服口服,也深得客户好评。(这也意味着写好心得体会和贯彻会议精神以需要掌握一定管理知识,需要有一定管理思路)
0 N2 l- [0 N* o& h0 l# n( w2 {2 X8 r
鉴于保密原因,只给大家看看公务员写作热线邵老师的提纲:
: E4 Z4 ^+ S" }, d$ _5 v- l4 Y$ H$ p3 k T3 f
: J( @# R& S+ }$ { 坚持开发保护并重 创建和谐水文化( Q$ K4 C; L: H( t4 g1 G
: u4 f- z0 V& p* N: ^2 m 近期,在某副市长的带领下,市水务局班子深入云南丽江考察学习,充分了解了丽江悠久的水文化,掌握了丽江政府在水资源保护、规划、开发、污水处理、供水管理、地下水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同时了解古城、束河、拉市等丽江各地的水及现今的水质状况。在现代社会工业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丽江依然青山绿色水,碧波荡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城市的典型。可以说,丽江自古以来的人水和谐的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借鉴丽江的经验,我老秘网市亦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快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创建和谐水文化,提高水务管理与服务水平,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1 i* c% T1 f! f4 ^% B( @
0 [ [2 {) g' a/ s: U6 o% n 坚持保护优先,创建水资源管理文化。······
6 g8 A2 w, n. `: m- E
( N& l8 m. m2 @/ B! `2 ] 坚持科学开发,创建水资源利用文化。·······
" ?) j7 F7 T6 K. ^
- q) e- }- N# P 坚持宣传引导,扩大水文化影响力。···········; u1 `4 C- Y5 U7 `7 C( O
( T1 w# B- |& L! Y# O5 L
# D- w# h* o4 [; T看看同一主题的两篇文章在主题设计、理论高度、结合点、构思、内容、语言上的差别,就会看出哪篇优,哪篇劣?
$ G3 H! S" |' ~: c4 C$ w
. {, H- F8 `# A" ~网络上的文章良莠不齐,大家可以找出同类文章进行比对,分析优劣。长期学习,思考,分析,至于怎么确定主题,怎么找结合点,怎么构思心得体会,就是运用自如了。5 J& G& w% m& }& i1 @) ]
, s* S2 x: u% P2 T1 A% U总之,无论是写作“学习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会议精神”心得体会,还是领导讲话精神,要理解会议主旨的基础上,找准与单位或自身的结合点,然后写体会、感悟、思想认识,但又不能仅限于这个层面,还需写今后如何去做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至于写贯彻会议精神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亦可借鉴写心得体会的这个思路,可以淡化思想认识,重点放在采取什么具体措施和保障措施来落实精神。
/ i0 u& a% e$ m+ ]2 V, Q8 d" E
- X% R7 l; b7 U) e; l9 D) }/ K5 |8 ` 公务员写作热线老朱“如何先写好贯彻上级领导讲话精神及十八大学习心得体会”讲座到此结束,时间匆忙,来不及细写,很多地方说的不到位,请大家批评指正。可在本老秘网留言,以便我向大家学习学习!今后,亦可探讨利用YY语音系统进行集体沟通,交流写作经验、学习经验、工作经验、处世经验,分享成长成功经历,实现自我成才。老朱YY语音群7741037;YY449062862.. P g9 w+ O7 L( z9 {
1 a$ O4 R m* ]
" _; V$ F+ T6 B' Q- C
8 w4 Z V( B: }! J
7 U" n X# C0 Z, |6 S 公务员写作热线老朱
7 t! e; X# ]$ D0 Y: F7 Z2 D9 d( L. T# j5 h% W! ~
! j% `3 Q3 c. P% }$ d, a匆匆于2012年8月27日上午(3个小时)1 T" _2 ~. v!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