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 页
文 库
最 新
藏经阁
学员区
问 答
演播室
秘 途
政 道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主题教育
党课讲稿
有奖征文
最新回放
往期分类
热门课程
我要试听
报名加入
新手教程
悬赏求助
交流记录
老秘笔谈
老秘日记
好词妙句
文秘杂谈
学习体会
领导讲话
民主生活会与述职
演讲致辞
遴选考试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
《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
《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
《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
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
和谐社会
›
社会事业
›
榆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返回列表
[文化体育]
榆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复制链接]
文鉴
发表于 2012-8-19 16: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赣榆县文化产业逐步与市场接轨,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过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据统计,全县共有娱乐场所38家,从业人员180余人,固定资产总值1000多万元,年经营收入260万元。印刷业达19家,从业人员340多人,年经营收入2490万元;音像业56家,从业人员120人,年经营收入48万元;2007年以来,网吧业发展迅猛,由当初的64家发展到85家,从业人数达322人,固定资产总值1592万元,年经营收入1000余万元;图书发行69家,销售收入3200多万元。县属剧团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走到经营服务第一线,每年县剧团下乡演出由原来的50余场增加到150余场,观众达30余万人,2007年演出收入48万元,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县电影公司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给文化产业注入活力,在电影放映逐年滑坡的情况下,保住主业,发展产业,积极举办“爱教影片进校园”、爱国主义影片回顾展等,放映优秀国产片,每年放映影片5500场以上;县影剧院积极培育演出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演出档次,2007年接待大型演出团体18个,场内和场外演出46场,放映电影40场,接待观众15万余人次,经营收入100余万元。目前,我老秘网县在文化部门注册登记的文化产业实体287家,从业人员1300余人,固定资产总量达到4458万元。全县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达21.3万户,门樘入户率80%。广电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10365万元。
(二)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赣榆县文化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影响力也不大,层次不高,对全县经济的贡献额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规模小,文化产业基础薄弱。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缺乏规划、管理、政策、必要的手段和技术支撑,对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缺乏必要的投入,文化产业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空间,处于“小、散、滥”的自由发展状态。
2、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目前我老秘网县尚缺乏统一规划的文化创业园区,各类文化产业分布较为散乱,出现分布不均匀、不合理现象。无大规模综合的文化产业实体,文化消费层次低,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
3、文化产业投入机制不够完善。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重视程度不够,有重教育轻文化、重经济轻文化产业的情况存在。对文化产业扶持投入不够,省政府文化经济政策没有得到落实。目前尚未完全形成多种经济成份的文化产业集团化管理体系。
4、资金困难,文化产业发展受制约。目前赣榆县数字化设备水平同灌云、东海相比,有较大差距。由于受资金的制约,不能及时对电台、电视台摄、录、编、播数字化设备及有线台机房进行升级改造。
5、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经营管理人才。近几年来,从事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从业人员学历太低,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滞后,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提高。
(三)对策建议
1、把发展文化产业列入地方经济发展计划。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理应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政府应当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规划,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硬指标编制在中长期计划和短期年度计划中,并在年度目标考核上提出具体要求。
2、改革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及时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由“管文化”向“办文化”转变,通过经济政策来影响文化产业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二是要改革文化产业投资体制,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实施多种所有制成份共同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形成多元融资渠道。三是要积极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实施多种所有制成份共同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
3、以文化品牌的创塑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一是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改变结构雷同的状况,组织特色经营,发展一批具有个性、特色的名牌娱乐项目。二是鼓励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品位和规模效益。三是对自身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着力创新文化品牌,争取获得上级部门在包装、推介和资金上的支持,积极发展新生文化业态,逐步建立文化创意园区。
4、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要根据省、市制定的文化经济政策,尽快制定《赣榆县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把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结合我老秘网县实际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主要目标,明确发展思路和指标任务;加紧拟定文化发展的项目政策、投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公共文化消费政策、市场准入政策;设立县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5、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对现有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资产进行重组,吸纳社会投资,多元参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技术装备更新以及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使现有的文化存量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壮大文化产业规模。
6、以人才支撑文化产业大发展。从我老秘网县的实际情况来看,特别缺乏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政府应建立科学的人才进出机制,加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标签:
文化产业
关联主题
老秘剪裁第14集:实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相关文稿写作(1)北纬30度 2014年11月14日
沈北海谈广西文化产业新战略
老秘剪裁第15集:实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系列材料写作(2) 北纬30度 2014年11月21日
关于借鉴台湾经验推动XX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借鉴台湾经验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有为才有位 合作成就事业v
演播室精彩速递:如何看待日常工作的求新求变?
发展宁化客家小吃文化产业的调查思考
在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高书生:文化产业在“十三五”时期将的主攻方向
“十三五”文化产业政策的十大辩证关系
共产党人要常修清风课
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补变投”
“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成必然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显身卡
精彩评论
6
正序浏览
文鉴
发表于 2012-8-19 16: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
论文提要: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二者已逐渐融合到一起。文化产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在GDP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文化生产与消费成了经济增长新的支撑点。当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还存在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很低、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和引导、品位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一要更新思想观念,完善扶持政策;二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三要开发农村民营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四要培养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五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正确引导农民文化消费。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 开发 现状 对策及办法
作者简介:周广彬、男、1968年9月生、汉族、中00员、本科学历、江苏省文化学校群文管理专业毕业。现为江苏省社会体育一级指导员、连云港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灌云县书法家协会理事、灌云县图河文化站站长
联系电话:13775566756 政务通:626756
联系地址:灌云县图河文化站 邮编:222224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面。它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二者已逐渐融合到一起。文化产业创造的经济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在GDP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文化生产与消费成了经济增长新的支撑点。因此,发展农村文化,就必须按照党对农村文化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才能推动农村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很低。农村文化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就我老秘网市而言,与发达地区相比严重滞后,市场化、规模化、科技化程度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远未形成。有的只是零星的、小规模的、作坊式的,如民间艺术演出团体、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等,仅是初见端倪,尚未形成文化产业规模。在目前农村仍实行土地承包制条件下,不少青壮年外出务工挣钱,农村大多是留守儿童和年迈的老人。乡村文化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许多自然村连一个文化活动场地都没有,虽然基本解决了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但也是杯水车薪,农民文化活动仍然十分贫乏。而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各 方面对农民的文化生活、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关注和扶持不够。如果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其文化产业发展不起来,建设文化强省,只能是空中楼阁。
2.农村文化产业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和引导。目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不明确。资产规模、营利大小影响着自办文化的规模发展。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规模较小,即便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形式,其获得经济利益已较少,第二,扶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制定较为滞后。一些吸引社会投资、赞助、捐赠的经济优惠政策和其他相关的扶持政策,如融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税费减免政策等仍未出台。第三,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仍处于自生自灭阶段,缺乏统一规划,不少地区“小、散、乱、差”的状况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经营性的民办文化,注重经济效益多于社会效益。如果对此缺乏组织和管理,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初始阶段,文化部门应该给予对口的业务指导和扶持,引导其弘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在引导和管理方面,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仍未形成一定的业务指导和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3.农村文化产业的品位不高,管理水平低下。农村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大多属个体私营,资产少、规模小,在文化产业的经营思想、 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呈现出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的特点,市场运作意识和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格调和健康内容的文化精品,高品位的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因投资、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在一些偏僻的农村地区,腐朽、落后的文化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烧香拜佛、占卦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仍非常盛行,聚众赌博、**演出等违法乱纪事件还时有发生。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办法
1.更新思想观念,完善扶持政策。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努力改善农村文化经济政策环境,构建有利于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创新空间。营造一种鼓励支持创新,有利于吸纳和聚集人才、从事文化产业进行文化生产的服务氛围。要抓紧研究制定文化产业投资政策,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探索以市场运作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的新途径、新机制。充分运用金融、税收等经济核心杠杆,积极引导外资、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建设,要构筑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依法加强对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合法经营,以更多、更好、新颖、精致的主导文化产品占领市场,净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同时还通过强化市场配置,实施带动战略,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拓宽文化产业基金等手段,积极有效地加强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扶持,不断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进程,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增强。
2.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要发展一个产业,离不开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和发展其他产业一样,也离不开资源。文化资源不仅是历史积淀的产物,而且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产物。它与其它物质资源相比,更具有高价值性和不可交换性,要值得去珍惜和创新。我老秘网市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农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在因势利导,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支持,在深挖地方文化产业资源上做文章,在地方特色上下功夫,大力提倡、建设、发展特色经济。什么是特色经济?文化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只有建设好文化产业,才算真正建设了特色经济,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利用我们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我们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变为产业优势,进而转变为经济优势,这对于推动我老秘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苏北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开发农村民营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民营文化产业顺应市场、机制灵活,筹资方式多样,在广大农村具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我老秘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别很大,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经济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坚持国办、民办并举,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农民既是农村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农村文化的参与者。引导农民自办文化,开发农村民营文化产业,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经。因此,要积极支持农民发展民间剧团,文化科技中心户、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之家、个体电影放映队、民办图书馆、书店、网吧、游戏厅等文化产业实体,要建立健全公开、透明、非歧视的农村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放开农村市场准入的宽度,通过积极引导民办公助、税收优惠、培训骨干、表彰奖励、加强管理等方式,促进农村民营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4.培养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引进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现有文化人才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重点培养一批发展文化产业带头人,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文化产业管理上的能手,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行家,使之发挥农村文化生力军的作用。要统筹城乡文化人才开发, 重视城市优秀文化人才的下乡,积极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在推动文化投资主体市场化、多元化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文化投入方向的主导作用,县乡两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改变农村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的落后局面,为农村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
5. 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正确引导农民文化消费。实践证明,要发展文化产业,关键在于培育市场体系,打造文化产业链。通过现代流通手段帮助农民把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商品化程度,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进入城市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研究农民文化需求,根据农村市场的需要创造有效供给,采取现代营销方式,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产品经销网络,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当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着力解决好面向农村市场、面向农村群众扩大消费的问题。引导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就是利用地方独特的文化品牌,可以通过打造人文景观品牌、民间艺术品牌、绿色农业品牌、生态旅游品牌、民间工艺品品牌等手段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意识。这些地方独特的文化品牌来源于农村、来源于群众,与农民生活起居紧密相关,容易激发农村群众的文化消费热情。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楼主
|
文鉴
发表于 2012-8-19 16: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合港口文化资源 对接市场产业运作
连云港市作为港口城市,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有山有水有港,有神奇的传说,有独特的山水地貌,有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蕴,世世代代的港城人创造了灿烂的连云港文化,是港口人在生产和生活当中长期积累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和智慧财富的综合,是港城人的自豪和骄傲。连云港的文化产业却只是刚刚起步的新领域,目前有几大门类产业都在悄然兴起,第一个是传媒业,实际上传媒业在经济学上讲是个广告语,它是靠广告补偿的。第二是会展业,实际上它是靠两方面的收入,广告和门票。第三是演艺、娱乐业,它和会展业有相似之处,不过演艺娱乐业更多的是服务。第四是文化创作产业,最接近文化产业原意的,比如说一项产品开发、图书出版和图书的写作,还有动漫产业等属文化创作产业。第五是旅游业,也是连云港这个港口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门类。其中演艺、娱乐业、旅游业是规模很大的群体,主要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与休闲娱乐,还有与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服务直接关联的这些用品,也是连云港文化产业的主体。当前,要充分挖掘港口文化资源,让港口文化发挥它的作用,使文化产业日益兴盛,让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大构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发挥港口优势,唱响山海之歌 ,确定文化产品经营方略,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
连云港在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地位确立后,它就成了新时代世界人民建设发展的新丝绸之路,有利于连云港市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对外交流。它要求我们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市场接轨。而市场机制是促使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基础运行机制,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本土文化,抓龙头,抓时机,创造精品,建成有实力文化产业体系,让文化产业成为连云港新的支柱产业。文化领域大多是公益性,但意识形态属性延伸,也有经济属性,因为文化并不全然都是文化活动,而且文化产生本身也可以成为经营的对象,所以要针对实际情况,必须遵循一些规则。
首先,港口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走向。将港口的演艺业、娱乐业、旅游业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文化产业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产业,因为它主要消耗文化资源本身是可以不断重复的,也可以通过开发更加丰富,更加有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产业都进入市场运作,有相当的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以政府购买的方式,或者直接由以社会公益的方式向社会来提供,从古至今,文化设施都设立在人口集散最多的场所,在港口更是独占优势。其人流量的优势,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因此,港口的商业经营价值、房屋土地价值、娱乐消费价值等一些资源都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走进市场的先天条件。
其次,文化产业走向市场和不断完善,是带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必不可少的物质准备。连云港要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在经济增长中文化产业所占的比例,还是要从战略上考虑。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必须让文化产业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并以此带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向深度发展。文化娱乐业是以文化部门为主渠道,文化单位有的是房屋、土地等存量资产,充分开发和盘活,启动自力,借用外力,提供发展和开发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内、国外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文化项目,方法上采取租赁、出让、股份等形式吸引外资,实施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下的大联合,走出一条容吃、住、行、玩为一体化服务,规模经营的文化产业路子。
再次,文化产业要融入经济建设之中,形成独有的港口特色文化内涵的新创意。要打出港口的品牌和声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独有的港口文化产业的新创意,使其成为经济建设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并把港口文化产业变成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还注重文化功能,港口文化品牌的创塑要向外发展,引进外来资金技术,把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定位在宣传港城,树立港城形象,让国内外更加了解连云港,让投资者信任连云港、建设连云港。从而让文化产业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走出市门,走进全国,走向世界。
二、利用旅游资源,开拓市场空间,寻找科学发展投资主体,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趋势。
连云港地处江苏北部,发展的不平衡和经济增长的滞后,不具备发展现代工业的基础现实决定着生态经济的发展前景,文化的多样与旅游经济的提高,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和文化的利用,打造以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新支柱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1、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文化资源重要的是一种独特性,要用独特的视角去利用自己拥有的文化资源。连云港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是,蔚蓝的海,青翠的山,壮观的潮,天然的金沙滩浴场,可让人尽情享受大自然;吴承恩笔下神奇的花果山,群猴戏舞;水帘高悬,洞天福地,名人石刻,让人留连忘返;像宝石般镶嵌在海中的秦山岛、前三岛等海岛,可观壮丽海潮和威力无比的龙卷风暴,这是我国沿海少有的奇观之一;乘船在海湾漂流,处处是景,海浪的杰作把海岸巨石雕凿成红一片黄一片,奇岩怪石,让人百看不厌;面对港口忙碌的码头,垂钩者尽得陶然之乐。还有羊窝头上看日出、连岛游海堤,宿城观瀑布等美不胜收的景观。可以说连云港占尽了人间的山光水色,这是大自然厚赐给连云港人的造化,文化人应把它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加以全方位的开发利用。
2、开拓市场空间,从大文化观念出发,才能寻找科学发展投资主体。把文化事业当作产业来办,以市场化来实践效益原则,讲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宗旨。一是,把文化项目推向市场。2008年连云港市文化局已推出39个公益性文化项目,用来对接市场。从设计名胜古迹纪念品,制作民族文化艺术品,创作文学艺术作品,培植演出市场等文化人得心应手的绝活做起,这是文化产业化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昌盛迈出的可喜一步。二是,注重拓展文化产业空间,把文化产业扩大到能够通过文化现象打通行业、区域的限制,构造一个海阔天空的大文化世界。三是,努力做到投资主体多元化,能公能私,市场动作能活能死;人员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严格管理,强化竞争。四是,学习国外多方融资、跨国经营运作的经验,既解决文化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又带动文化产业,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五是,增强文化竞争力不从心,随着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日益增加,新世纪经济赛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竞争,而文化力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必将激发其他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渗透,现代市场经济趋势就是向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推进。所以港口旅游业发展,在带动全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在旅游业中无处不体现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外延,这就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趋势。
三、延伸文化主业,提升文物价值,立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拓宽产业道路的有效途径。
文物是具有深厚文化渊源的珍贵文化遗产,历史文物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无形资产,尤其在我们强调和谐发展,强调科学发展观,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强调绿色GDP在这个时期应该说有特殊的意义。文化产业的特点,就是它的自然消耗比较低。虽然任何一个文化都必然是有物质消耗的,文化产品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文化形态加上一个物质载体,它的传递过程也会有资源消耗,整体上讲,文化产品它的资源消耗的幅度比较低,另外一个文化资源本身可以重新利用,如果正确加以开发和利用的话它就会越来越增值,是一个累加的效应。笔者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并重。连云港厚重的文化,国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大宫调”、“淮海戏”、“ 将军崖岩画”等,优秀的文化遗产、传统美德处处可见,历史文化和可开发的文化资源比比皆是,山水秀丽与便捷的交通给文化交流提供条件。在发展经济社会的同时,必须保留和弘扬这些文化资源,把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建设并驾齐驱,才不至于出现经济发展环境恶化,道德滑坡。
2、将文物管理权限进行充分利用。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这是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用在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化部门是对文物古迹有绝对的权威解释、保护权和宣传功能,开发、占有文化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进行精神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将历史文物宣传出去,建立大陆沿线的全国性文化旅游网络进行传播,以文化有偿服务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以文物价值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发挥文物、文化商品的巨大增值功能,以投入到文化服务中去。比如开发珍贵文物仿制品,既可以自行仿制、经营,也可以与外单位、个人及外商合作开发,还可以拍卖仿制权等。也可运用竹编、木刻、针锈、贝雕等极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开发出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文物文化旅游工艺品。使古今优秀的港口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人需求的文化服务产品,使无形虚拟的文化变为有形的产业,使固定文物裂变为滚动宣传品,让无形资产创出经济效益,这在文化产业中开发的潜力是很大的。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文物商品、文化商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这样才有市场,要逐步呈现文物、文化商品市场经营和人民需求互动之势。
4、推动产业渗透和文化主业延伸。文化产业渗透的空间很大,如:市民族博物院推出的文化服饰和传统婚庆仪式,市博物院可把建筑装璜与文物古迹神话传说图案挂勾等;这些商品因为有了文化的渗入而增值,而文化经营者从中获取报酬和效益;大力发展《西游记》动漫业和演艺活动,使连云港的历史文化富于新的经济价值。这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楼主
|
文鉴
发表于 2012-8-19 16: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河区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区委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要求,深入了解我老秘网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及时为领导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我们对全区文化产业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谈一些想法: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娱乐业快速繁荣发展。截止目前,我老秘网区现有歌舞娱乐场所33家、持证的电子游戏场所47家、网吧41家、影院3家,创造产值近亿元,实现就业5000多人。特别是近两年来,淮安大歌星餐饮娱乐有限公司、淮安环球壹号国际娱乐会所、淮安魅力金座餐饮娱乐有限公司等一批投资多,规模大的高档娱乐场所相继在我老秘网区落户;万达影城、中央新亚卢米埃、人民大会堂等数字影院也相继建成,票房收入逐月增加,清河新区的小马奔腾影院目前也正在筹建中。我老秘网区已逐渐成为我老秘网市文化娱乐企业的集聚地,朝着规模化、连锁化、正规化方向发展。
2、印刷业和出版发行业发展情况良好。目前,我老秘网区印刷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市中游水平,大型印刷企业不多,现有印刷企业47家,总产值达7亿多元,年利润总额2亿多元,目前已经形成了清河路印刷一条街的印刷业集中区。其中位于清河新区的江苏顺泰包装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757万元,是江苏省唯一一家大型烟用印刷膜及烟标配套印刷的生产单位,2010年总产值1.8亿元,利润额达1亿多元;江苏景泰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淮安市盛唐彩印有限公司等企业也颇具规模。出版发行业发展位居全市前列,年产值约为7亿元,其中出版物零售单位96家,音像制品零售29家,已形成了行业聚集的交通路汇通出版物市场。
3、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在清河新区建设过程中,依托原生态自然环境,规划建设了3.3平方公里的古淮河生态景区等极具个性特色的文化项目,目前古淮河文化生态产业园区已相继成功创建成为淮安首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婚庆文化产业基地、中国家庭人口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自驾游基地以及省级文化产业园。同时,以一年一度的中国淮安白鹭湖国际婚庆旅游文化节为载体,建成了红娘广场、红娘塑像、鸿囍广场、江淮婚俗馆、同心林、幸福钟、红喜会馆等婚庆旅游项目,全国最大的“婚庆文化产业园”成功挂牌,加速整合园区内珠宝、婚庆餐饮、婚纱摄影、婚庆公司等婚庆上下游产业,着力把古淮河公园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婚庆产业主题公园,在更广范围、更大空间传播江淮婚俗文化、传承文明婚礼时尚,发展壮大婚庆产业,进一步打响婚庆之都品牌。
4、动漫、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令人瞩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上海长三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落户新区,打造全国一流的动漫产业基地。分两期建设动漫科技产业基地,一期4万平米动漫制作区和综合服务中心,已基本建成,已有7个企业有意向入驻。目前,江苏楚天极目动漫有限公司制作的三维系列动画片《阿拉法的奇妙世界》已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投资1200万的30集三维动画片《风影少年》已在江苏少儿频道播出。2010年,清河新区利用举办首届中国淮安西游记动漫游戏论坛和已建成的西游记游戏博览馆为契机,扩大开放,着力做大动漫科技产业基地,更大力度提高动漫游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度,形成门类比较齐全、具备一定规模的游戏动漫产业、创意产业体系。今年8月,又与南京顺天集团签订了清河世界之窗工业设计园以及清河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的合作协议。
5、加大文化产业政策扶持,积极申报产业引导资金。今年年初,区政府制定了《清河区鼓励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以及《清河区促进旅游业发展若干规定(试行)》等相关文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同时,在2010年获得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200万的基础上,今年又申报省引导资金项目2个、市引导资金项目4个,涉及动漫、印刷复制、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累计申报金额达4200万元。今年,“西游记文化展示平台”项目获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20万元补助。江苏顺泰包装印务有限公司的“镭射复合转移”项目和江苏楚天极目动漫有限公司投资制作的三维动画片《风影少年》有望获得市专项资金扶持。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虽然已经制定了“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但还缺乏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如何定位以及文化产业的性质、特点、规律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空白、劣势的行业还不同程度存在。文化产品服务市场供给相对不足,适合市民消费的文化项目还有待增加和完善。各文化产业之间缺乏合作,尚未形成完整有序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占领市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性文化产业门类。
2、文化消费市场有待培育和开发。与我老秘网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广大群众除子女教育投资方面外,文化娱乐消费投入较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还很低。居民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
3、管理体制相对滞后,扶持政策尚需完善。目前存在着文化行政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现象。文化市场及相关产业实际上多头管理,市、区两级以及工商、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互相交叉管理,缺乏协调统一,未形成合力。在政策上亦缺乏扶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优惠政策,致使非公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存在一定障碍,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国家已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期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是大趋势,因此要强化文化产业意识,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
1、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规划,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随着经济多年快速稳定发展,我老秘网区文化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市委、市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从财政、税务、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和扶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文化产业的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尽快制定全市以及全区的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详规,建立文化产业指标统计体系,并将文化产业增加值列入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改变目前多头管理、互不牵涉,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
2、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品牌。整合现有产业资源,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扶持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进一步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制定完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对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文化产业领域。不断完善文化产业门类结构,填补空白和不足,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创意产业园、动漫科技园、总部经济园、工业设计园、金融集聚区等“四园一区”的建设,形成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品牌。
3、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主导的“新经济”产业形态,它的发展主要依赖特定的人力资源。这主要包括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三大类。一方面要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通过培训锻炼,造就大批文化产业人才,重点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精通文化产品生产和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拓宽人才选拔途径,积极引进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用优厚待遇吸引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4、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消费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我老秘网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进,居民精神需求和人口素质的持续提升,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目前我老秘网区居民的文化消费已经更加注重产品的品位和内涵,更加追求时尚和标新立异,更加追求多样化。今后一段时间,一方面要继续改善居民的经济条件,为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提供物质保障;一方面要科学培育和合理引导居民文化消费习惯,提高文化消费意识,不断宣传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楼主
|
文鉴
发表于 2012-8-19 16: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内受到了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与影响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地方政府把文化产业作为本省、本市的支柱产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中最重要的产业。
近几年来,江宁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文化产业的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动漫、印刷、旅游、广电、演出产品等领域亮点频闪,汇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从文化产业的标准来看,当前江宁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更大的潜力和空间,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核心竞争力。近日,《江宁区“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课题组对江宁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现总结如下:
一、江宁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江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坚持以“打造具有江宁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为目标,顺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充分挖掘现有文化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文化产业市场。全区以文化支柱产业和文化园区、文化基地、文化市场为龙头,加快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产业强区转变,推动了文化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
全区上下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已形成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网络文化、图书报刊业、印刷出版业、文化娱乐业、旅游服务业、文化传媒、文物以及艺术培训等行业部门。
(一)文化产业园经济空前发展,取得突破。
目前,江宁区已经有一批建成或即将建成的文化产业园区,产业园经济初具规模。这批产业园包括湖熟舜辰红木工艺品生产基地、中华戏曲文化博览园、动漫影视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央视动画产业园、江苏软件园吉山软件基地、汤山新城温泉及主题公园基地、百家湖科技园、江苏侨商产业园等。其中,位于吉山区域的江苏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中华戏曲文化博览园”,建成后将是全国最大的文化产业基地之一。该项目集戏曲文化、艺术、建筑、生态为一体,将建设成为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的现代创意产业园区。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最时尚的演艺文化、娱乐、旅游、会议中心,年接待游客流量逐年达到1000万人次,创造直接就业机会1.5万余个,间接就业机会3万个,聚集5-8万人口在此工作、居住,每年产生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同时聚拢150家以上中外著名企业入驻。
(二)文化旅游产业初成规模,蓬勃发展。
江宁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资源丰富。江宁区一方面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培养以文物古迹为主题的文物经济,围绕文物古迹,开发观光型文化旅游为主的系列产品,打造南唐、明文化旅游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独特的人文、自然、地域、生态等资源,规模经营,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具体有“一泉三山”,即汤山温泉和汤山、方山、牛首山风景区;在原有横溪农业旅游区和千盛农庄两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基础上,结合银杏湖AAA级景区以及上庄园和市蔬菜科技园两个AA级景区,积极推出“横溪——谷里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等。通过“汤山温泉文化节”、“春牛首旅游文化节”、“田园文化暨横溪西瓜节”、“魅力乡村游”等活动的举办,取得了较好的文化经济效益,深受市民欢迎。目前,汤山新城以汤山国际温泉城,美国豪生老秘网群、巴厘原墅等温泉度假老秘网为载体,打造中国温泉旅游、会议、会展、度假之都;以投资2.5亿元的汤山颐尚温泉度假村为代表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已将汤山地区逐步建设成旅游休闲新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健康运动休闲区和现代产业集聚区,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既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又拉动了第三产业经济规模的增长。百家湖1912项目交融汇聚东西方时尚,传承古典与现代文化,更具新城市娱乐先锋特色;洋山湖梦幻世界历史主题城市公园,将建成该地区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
(三)印刷业、出版发行业势头强劲。
目前,江宁区有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专项印刷等企业204家。年营业额达26.3亿元,利税总额达3亿元。全区印刷产业实力雄厚,技术装备先进,已经成为南京市包装印刷的相对集中区。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14万美元,多次被评为高利税企业和纳税大户,2008年营业额达1.8亿元,出口销售额达1.28亿元,成为出口型企业。南京三隆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目前拥有固定资产1.39亿元,实现年产值4.2亿,年利润7000万元以上。2008年,江宁图书大厦投入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经营图书10万种,是南京地区第三大书店。全年发行图书出版物7万余种,其中图书6万种,期刊3000种,音像制品7000种。
(四)文化娱乐业向综合型市场体系发展。
截至2009年末,江宁区的文化娱乐经营单位共有458(622)家,其中网吧214家、歌舞娱乐场所32家、演出团体和场所14家、音像制品75家、电子游戏室30家、书报刊85家、电子出版物8家。全区网吧终端26500台,约占全市网吧的五分之一,年营业额约为2.38亿元,年上缴税收30万元。江宁区的民营歌舞团“南京舞之源歌舞团”,自组团以来,多次代表江宁民营演出团体参加中央电视台、省市大赛和演出活动,并多次获奖。江宁区锡剧团创作的锡剧《八品县令》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一个集文化、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大文化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
(五)广电传媒产业迅速发展。
截至2009年末,江宁区有线电视用户达3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2万户,已初步形成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广告和宽带网增值业务开发共同发展的格局。全区广电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服务质量大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得到极大满足。
(六)教育培训产业方兴未艾。
江宁区社会对艺术培训的需求正呈现上升之势,文艺教育培训项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区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培训机构,有效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和文化系统的人才资源,积极举办以中小学生为主的美术、书法、舞蹈等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以老年人为主的舞蹈、声乐、器乐、绘画、京剧票友联谊交流等培训班,将青少年素质教育和老年人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七)传统工艺美术以及动漫、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令人瞩目。
近两年来,江宁区积极拓展经营渠道,开发特色艺术品市场,促进艺术品不断走向国际市场。备受瞩目的南京金箔集团,拥有固定资产3.9亿元、工业年产值近10亿元、三产服务业销售额达40亿元、年创税上亿元,连续10多年在江宁区属企业中上交利税排名第一,由金箔集团领头开发的贴金工艺品已发展到十大系列。湖熟街道与马来西亚客商签约投资480万美元新建的湖熟舜辰红木工艺品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年经济效益约1000万元以上。江苏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自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全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和创意文化企业发展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南京克瑞斯托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不断开发出具有时代气息,艺术性强,有一定文化收藏价值的晶质玻璃及琉璃工艺制品,产品远销欧美市场。
二、江宁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江宁历史悠久,约40-50万年前,南京始祖——南京人就已在江宁汤山一带活动。从此以后,江宁便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至今仍留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全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9处,省级文保单位8处,市级文保单位32处,区级文保单位23处。著名的“湖熟文化”发现于江宁境内的“台型遗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此设置秣陵县;东晋著名的“淝水之战”也是在这里指挥进行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资源也非常丰富。至2009年,江宁区共有43个项目被列入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6项,市级非遗12项,并编辑出版了《南京市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
(二)文化设施不断健全。
“十五”期间,我老秘网区先后建成一批高起点的文化中心和场馆,包括体育场(馆)、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等。其中江宁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是江宁区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全区所有镇街都建有文化中心,并已全部达到省级文化站标准。
(三)科教资源十分丰富。
至2009年末,全区共有25所驻区高等院校,其中江宁大学城、江宁开发区入驻高校达15所,累计占地面积近3000公顷,投资总额120多亿元,在校学生15万人以上。此外,江宁区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历教育在籍学生7225人,在籍修课学生4919人,办学规模在全市区县电大中名列第一。摩托罗拉、西门子、通用等跨国公司及信息产业部14所、自动化研究院、南瑞继保、东大金智等20多家企业和研究院建立研发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省农科院等20多个在宁高校院所建立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的科技产业园、中试基地和试验工厂。
(四)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至2009年末,全区文化设施面积6.35万平方米,区图书馆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宁中心,总藏书量35.7万册。全区9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均拥有万册图书馆,202个村(社区)都建有图书室。各类博物馆、文物机构3个,藏品3100件,参观人数达4万人次/年。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中演出业机构为1个、文化娱乐业604个、艺术培训业1个。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2万户。
(五)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江宁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积极吸引区外资金参与兴办文化企业。南京广电集团与江宁区政府共同出资组建了“南京江宁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国旅联合以阳山碑材为依托,投资数千万元开发了“南京明文化村”,年吸引游客数十万人。目前,年投入我老秘网区文化产业的民间资本近5亿元,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江宁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一)文化产业意识比较薄弱,与经济、教育、科技相脱节。
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正确理解和处理文化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花钱与赚钱、先进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关系。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还缺乏广泛的社会共识,还没有营造出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还没有从根本上确立文化产业的地位。
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与江宁区所拥有的文化、教育、科技资源以及经济规模不相符合,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的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还较低。
(二)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缺乏政策扶持。
目前,江宁区还存在文化行政管理机构交叉重叠、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现象。文化市场及相关产业实际上多头管理。文化部门管理演出、娱乐、音像、网吧服务市场;广电部门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部门管理书报刊、电子出版物、印刷市场;旅游部门、宗教部门、建设部门都参与旅游资源管理。划分过细,或互相交叉,缺乏协调统一,未形成合力。在政策上亦缺乏扶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优惠政策,致使非公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存在一定障碍,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三)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文化产业的规划方面,江宁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尚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规划,理论研究滞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如何定位以及文化产业的性质、特点、规律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长期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至今尚未形成。
江宁区目前的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空白、劣势的行业还不同程度存在。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大分类中,“出版和版权”类还是空白,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所占的比重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市场供给相对不足,适合市民消费的文化项目还有待增加和完善。各文化产业之间缺乏合作,尚未形成完整有序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占领市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性文化产业门类。
(四)文化消费市场有待培育和开发,投资文化产业的氛围尚未形成。
与江宁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相对滞后。广大群众除子女教育投资方面外,文化娱乐消费投入较少,全区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还很低。居民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
四、江宁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2009年7月,国家已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纳入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日程。近期,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有关政策,为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是大趋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宁区文化产业的规模亟待发展壮大。如何顺应时代需求,更快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是我老秘网区十分重要的发展课题。
(一)强化文化产业意识,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壮大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和地区和谐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近期,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充分表明文化产业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文化产业的相关内容,同时转变现有观念,促进文化资源与市场的接轨。
加强宣传,强化意识,使全区上下深刻认识到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从思想上明确和提高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二)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规划,出台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目前,江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初有起色,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长远和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为此,抓紧制定《江宁区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了解自身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我老秘网区文化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尽快制定并认真落实相关政策,从财政、税务、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和扶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文化产业的建设,推动江宁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填补空白和不足。
江宁区应整合现有产业资源,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扶持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把分散的、小规模的生产经营组织起来,改进工艺、提高技术,带动整个产业水平提高,最终形成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品牌。同时,不断完善文化产业门类结构,填补空白和不足,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良性循环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
(四)实施人才战略,引培并举,造就大批既具有专业知识,又精通生产和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主导的“新经济”产业形态,它的发展主要依赖特定的人力资源。这主要包括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三大类。一方面要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通过培训锻炼,造就大批文化产业人才,重点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精通文化产品生产和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拓宽人才选拔途径,积极引进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用优厚待遇吸引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五)培育全区文化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消费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江宁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进,居民精神需求和人口素质的持续提升,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初步分析,江宁区居民的文化消费已经更加注重产品的品位和内涵,更加追求时尚和标新立异,更加追求多样化。今后一段时间,一方面要继续改善居民的经济条件,为拓展文化消费市场提供物质保障;第二,要科学培育和合理引导居民文化消费习惯,提高文化消费意识,不断宣传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楼主
|
文鉴
发表于 2012-8-19 16: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文化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随着我老秘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事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越来越强烈。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推进三县建设,实现科学跨越,”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临武县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现就我老秘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方面汇报如下:
一、临武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截止目前,全县各类文化产业单位有418家,其中印刷复印业有17家、文化娱乐业有25家、网络业41家、音像制品业11家、演出业2家、艺术培训1家。文化产业作为临武的新兴行业,既丰富了全县人民的精神生活,又改善了投资环境,更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县文化市场从业人员达3100余人,年营业总收入11500万元,同时还明显促进了饮食、交通、宾服等其他三产服务业的发展。
二、临武县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临武县文化市场的经营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虽然数量多,但由于起步晚,规模小而分散,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以及宏观管理政出多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临武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缺乏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对文化产业的属性认识不清,对文化产业化存在错误的认识,对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过于强调。因此,没有把文化真正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这种观念导致文化产业的政策长期处于摇摆之中,而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受政策影响很大的产业,如果没有好的政策支持,很难获得长远发展。同时,文化市场管理婆婆多,有利益多头管理,无利益没人管理,文化法规侧重于规范、控制,强调“禁止性”、“惩罚性”,缺乏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条款。
(二)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到目前为止,临武县还没有正式规划的娱乐区域或文化产业区域,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的状态,导致市场竞争出现局部无序和混乱状态,文化产业发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极不合理。表现在文化产业绝大部分集中在县城所在地,乡镇及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较慢。没有上规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大多数以服务本地低端市场为主要业务,经济效益欠佳,缺少具有自己特色的骨干产业群体。
(三)文化产业缺乏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政府对文化部门的投入经费不足,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的办法不多,金融政策与资本市场的支持不够,文化企业形不成规模,文化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临武县的文化产业仍停留在一般性市场经济模式经营,不能“走出临武”求发展,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效应好的经营项目,产业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特别是文化科技新产品研发、应用与推广,文化市场创业信息服务、文化产业投资服务,动漫文化、文化会展、文化旅游业开发等尚未起步,仍是盲点和空白。
(四)缺乏各类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文化产业是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产业。文化生产的巨额投资以及文化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一般经营者很难把握。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人才。目前临武县文化市场经营从业人员主要来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个体经营人员,缺乏专业化人才,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文化市场经营秩序还有待于规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展示城市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几年的努力,临武县文化市场混乱的状况已有好转,但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一是演出市场发育不健全,低层次、低质量的演出多,扰乱了演出市场秩序;二是保护知识产权力度不大,盗版书刊、盗版音像制品、盗版软件屡禁不绝,严重冲击了正版书刊、正版音像制品、正版软件的经营秩序,扼杀了原创精神;三是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现象未得到彻底的治理;四是少数文化经营单位违法经营现象突出,娱乐场所超时经营现象严重存在,造成了不正当竞争。中央等各级宏观上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限制性政策较多,且政策变动多,在印刷业等产业上,准入门槛较高,使一些有心经营印刷行业者望而却步,一些印刷经营者因资质不达标,不能取得经营许可证。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临武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与其它县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随着临武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会越来越大,文化消费正在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文化产业在强有力需求的带动下,有望成长为我老秘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1、建立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在临武县是一个新兴产业,需要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建议县政府主管部门出面组织宣传、文化、发改委、统计、财税、金融等部门对我老秘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目标、管理体制、经济政策、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符合临武实际情况,可操作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在近几年就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将其逐渐引上现代化增长的轨道。
2、稳步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机制。一是政府职能要从管文化转变为办文化,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服务。二是文化事业单位内部要大胆改革,改革用人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制,加大文化艺术高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力度,重点解决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三是打破管理体制上的框框,加强资源整合,形成整体优势;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做到从源头上理顺各种关系,整合优化文化资源,盘活存量文化资产,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督,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四是积极扶持和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培养市场竞争主体,形成所有制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为临武县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加强资金技术人才引进。加强文化产业中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吸收,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科技含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入高新技术,依托高新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参与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4、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对于政府而言,由于临武县文化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从多方面予以扶持和调控:第一,消除垄断与壁垒,鼓励市场竞争,同时防止无序竞争与过度竞争。第二,要注重文化市场的培育,对文化市场的政治方向和经营趋势进行定向控制,对运行态势加以正确引导。第三,坚持以管理促繁荣的方针,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法制宣传教育与培训工程,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第四,组建由文化、财政、公安、工商、税务、城建、土地等部门组成的全县文化产业协调机构,统一步调和口径,避免政出多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楼主
|
文鉴
发表于 2012-8-19 16: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年来,我老秘网县坚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赶超发展、争先进位”的高度,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增长。随着全县经济加快发展,个体企业和经营户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尤其是水晶玻璃工艺、教玩具、乱针刺绣三大特色文化产业,无论是产销规模,还是产业工人规模,在全县工业经济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二是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曹甸教玩具研发中心已经揭牌运行,鲁垛的乱针刺绣工业园区正在加快实施,文化娱乐场所的规模、档次有了大的提升。三是产业领域不断拓宽。既有传统产业的巩固提高,又有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传媒广告业不断发展壮大,创意文化正在成为社会的广泛需求,网络信息业发展迅速,农村信息网已辐射到大部分行政村。四是产业影响不断扩大。三大特色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不少产品已经跨出国门,走向全世界。荷园、白鹿岛生态园成为我老秘网县文化旅游业的亮点,它们分别拥有国家三A级旅游景点、全国农业生态示范园和湿地公园的品牌,进一步扩大了宝应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快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既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我们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注重把握好 “四个结合”,处理好“四个关系”,进一步推动全县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四个结合”即把文化产业和工业发展结合起来、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和公众需求结合起来;“四个关系”即公益文化和非公益文化的关系、点和面的关系、重点项目和产业集群的关系、开放市场和管理市场的关系。落实到具体措施上,我们建议: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紧扣四句话来切实加以推进。
一、规划是龙头。应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快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将文化产业纳入到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围绕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按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制订整体规划和各个行业的详细规划,加强各个专项计划之间的有效衔接,就各产业的发展分别确定各自的产业定位、产业布局、产业重点项目。如在宝应城市新区规划建设中,要留足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发挥文化产业的配套服务功能。
二、投入是保障。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鼓励扶持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围绕落实这个文件,政府也应制订相关扶持政策,着力构建文化投入多元化发展机制。可以尝试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政府引导资金,用于对重点优势项目的贷款贴息和对文化产业有突出贡献者的奖励等等;通过项目包装、推介、宣传,积极吸引县外资金和社会资金创办文化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股份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同时,尝试部门联手向上申报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补助资金。
三、品牌是关键。品牌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企业决定市场胜负的关键,是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应围绕旅游、民间文化、特色产业、节庆等重点品牌,通过宣传推介、向上争取、加强研发、增强创意,以培育精品来塑造品牌,以宣传策划来包装品牌,以创新创造来提升品牌,并通过同行业统一商品品牌、统一研发设计、统一市场运作,实行重点行业、特色行业的品牌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四、人才是根本。采取多种途径,加快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按照“引进急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挖掘潜在人才,培养后备人才”的要求,抓辅导、抓帮带、抓引进、抓培训,造就一批不同层次、不同作用的优秀领军人物、优秀职业经理人。允许和鼓励有特殊才能的文化产业技术、经营、管理人才,以技术特长、管理经验或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参与分配和收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文鉴
六级大秘
0
关注
6
粉丝
70
帖子
热门图文
老秘剪裁第1329集:如何写好演讲稿(4):演
老秘剪裁第1328集:前后对比讲解抓基层党建
老秘剪裁第1327集:公文写作数字运用八法(
2025新年寄语:入道不要急,法不强可学,术
老秘剪裁第1326集:公文进阶系列(四):写
老秘剪裁第1325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热门帖子
文稿评改演播室
老秘网2023新年寄语:光阴易逝笔莫停 最是
范文大全
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
文稿评改演播室
2024新年寄语:昔日练笔在兵位 今朝亮剑为
汇报提纲
总结工作成效的“万能”小标题,建议收藏!
文稿评改演播室
老秘网公文课堂:韦志国往期精品课程(视频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范文大全
学员学习体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党的二
300x180 AD
排行榜
日
周
月
1
老秘剪裁第1329集:如何写好演讲稿(4):演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4):演讲稿写作结构之主体和结尾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5/1/
0
0
2
老秘剪裁第1328集:前后对比讲解抓基层党建
课题:前后对比讲解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1主讲:赵老师时间:2025/1/2 选择播放
1
1
3
老秘剪裁第1327集:公文写作数字运用八法(
主题:公文写作数字运用八法(2)主讲:和和子时间:2024/12/30 选择播放速率:
0
0
4
2025新年寄语:入道不要急,法不强可学,术
冬日暖阳斜照,提笔忘字漫谈。常言道,亲戚亲戚,不走不亲。回想起来,老猫已经好久未
937
22
5
老秘剪裁第1326集:公文进阶系列(四):写
课题:公文进阶系列(四):写作复盘有门道(3)主讲:逍遥子时间:2024/9/27 选择
0
0
6
老秘剪裁第1325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5】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2
6
1
7
老秘剪裁第1324集:如何写好演讲稿(3):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3):演讲稿写作结构之标题和开头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4/12
0
0
8
老秘剪裁第1320集:如何写好演讲稿(2):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2):认识演讲稿(2)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4/12/16 选择
0
0
9
老秘剪裁第1324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3)公文基础句式解用摘编(十五)“目标导向”套路篇主
0
0
10
老秘剪裁第1322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4】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1
1
1
1
老秘网2023新年寄语:光阴易逝笔莫停 最是
风风雨雨又一年。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国家也好,个人也罢,都
27926
212
2
2024新年寄语:昔日练笔在兵位 今朝亮剑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掐指算来,老猫已连续十年为新老秘友们送上
16325
173
3
2023年度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怎么写?这份“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坚持团结奋斗 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5831
35
4
2025新年寄语:入道不要急,法不强可学,术
冬日暖阳斜照,提笔忘字漫谈。常言道,亲戚亲戚,不走不亲。回想起来,老猫已经好久未
937
22
5
老秘剪裁第953集:二十大报告的写作技法
主题:二十大报告的写作技法主讲:韦志国时间:2022/11/15 选择播放速率: 1.
606
0
6
众秘夜思第1066集:紧跟时事说材料(154)
碎片时间(第166期)紧跟时事说材料(154)—浅谈党的二十大报告要点(2022年10月19
505
0
7
众秘夜思第1069集:紧跟时事谈材料(155)
碎片时间(第167期)紧跟时事说材料(155)—浅谈如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
404
0
8
老秘剪裁第921集:公文实战系列(四):如
课题:公文实战系列(四):如何写好总结报告(1)主讲:逍遥子时间:2022/9/5 选
404
0
9
老秘剪裁第951集:第115讲“写文章要讲逻辑
主题:第115讲“写文章要讲逻辑”之“是什么”(1)——中纪委工作报告写作逻辑浅析(
361
2
10
老秘剪裁第939集:公文写作高频易错点梳理
主题:公文写作高频易错点梳理主讲:韦志国 时间:2022/10/18 选择播放速率:
303
0
1
老秘剪裁第1329集:如何写好演讲稿(4):演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4):演讲稿写作结构之主体和结尾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5/1/
0
0
2
老秘剪裁第1328集:前后对比讲解抓基层党建
课题:前后对比讲解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1主讲:赵老师时间:2025/1/2 选择播放
1
1
3
老秘剪裁第1327集:公文写作数字运用八法(
主题:公文写作数字运用八法(2)主讲:和和子时间:2024/12/30 选择播放速率:
0
0
4
2025新年寄语:入道不要急,法不强可学,术
冬日暖阳斜照,提笔忘字漫谈。常言道,亲戚亲戚,不走不亲。回想起来,老猫已经好久未
937
22
5
老秘剪裁第1326集:公文进阶系列(四):写
课题:公文进阶系列(四):写作复盘有门道(3)主讲:逍遥子时间:2024/9/27 选择
0
0
6
老秘剪裁第1325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5】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2
6
1
7
老秘剪裁第1324集:如何写好演讲稿(3):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3):演讲稿写作结构之标题和开头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4/12
0
0
8
老秘剪裁第1320集:如何写好演讲稿(2):
课题:如何写好演讲稿(2):认识演讲稿(2)主讲:一生听涛时间:2024/12/16 选择
0
0
9
老秘剪裁第1324集: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
主题:公文实例写作上手系列(93)公文基础句式解用摘编(十五)“目标导向”套路篇主
0
0
10
老秘剪裁第1322集: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
课题:手把手教你如何起草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报告【4】主讲:赵老师时间:2024/12/1
1
1
作者专栏
19330
秘途杂谈
6594
释然
老秘网客服
4147
老猫
老秘网微信公众服务号laomiwang,扫一扫老猫头像即可完成订阅。
2827
大明老秘
2229
中国老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