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发展] 浙江大力发展山区经济

[复制链接]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2-8-19 08: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山海并立。一年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举措。如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风生水起。
    “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省情,决定了浙江后发优势在山区,山区发展大有潜力。
    经过上一轮农民洗脚上岸、下山脱贫的历史变迁之后,今天的浙江人重新认识这片赖以生存的大山。背山面海的浙江,不仅拥有蓝色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也有一份绿色的山区经济发展蓝图。浙江山海联动、互促共赢的全面发展时代正式来临。

    从增长极到战略区

    山地资源丰富的浙江,一直重视山区的发展。早在1997年,浙江省就制定实施了《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年)》。此后,“建设‘山上浙江’,发展山区经济”、推动“山海协作”等政策陆续出台,山区一直是浙江省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增长极。
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广大山区发展基础依然相对薄弱。随着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的顺利实施,山区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有所变化,山区的区位、生态和机制优势日益显现,山区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快速发展的浙江经济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比如土地等资源紧缺让沿海地区的产业无法延伸,一批山区企业也急需寻找新的出口空间。此次浙江省将“山区”概念重新定义,也正是基于当前“山海”经济发展的再平衡。
    现在,浙江对山区的定义是:以山地为基础,包括一部分与经济社会活动有内在关系的相邻非山地区域,规划范围共53个县(市、区),陆域面积达到了8.58万平方公里。
    相比国内其他山区,浙江省山区应该说是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区域,部分山区县(市、区)已经进入全国强县行列,山区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位居全国前列,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服务业强县涌现出来。近几年山区生态补偿机制、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土地、金融、保险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因此,这完全不是过去贫穷落后的山区概念,对浙江来说,山区已经从过去“增长极”提升为“战略区”。

    地区要素整合的高地

    从区位特点看,今天的浙江山区承担了全省,乃至长三角、海西地区要素整合的重任。
浙江省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覆盖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山区开展海陆联动、省际开发与合作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有利于接受沿海发达地区辐射,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加快崛起。
    按照集聚集约、转型发展原则,统筹山区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浙江省已规划形成了浙东沿海陆海联动发展、浙中北丘陵盆地集聚集约发展,和浙西南内陆绿色生态发展等三大各具特色的发展区,有利于发挥各区资源优势和潜力的生态产业体系发展。
    作为承接沿海产业的第一阵地,浙东沿海山区在临港产业、先进制造业、山海休闲旅游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组合优势。象山、南麂岛、苍南等地的海产品养殖,以及余姚、永嘉、新昌的特色优势工业,以及临海、乐清、绍兴的特色服务业早已蜚声四海。
    而浙中山区通过小县大城、商贸带动、异地开发等多种发展模式,培育出了高山蔬菜、有机茶叶、花卉苗木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与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了汽车、五金、装备等一批产业集群。其中,“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举措。
    山区的区位交通与物流条件,为沿海港口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广阔腹地,有效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的内陆空间。
    不过,浙江山区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多数县(市、区)山地、丘陵面积高达70%以上,生态较为脆弱;人口与适宜开发用地比较分散、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投入成本较高,加大了山区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山区零星分包土地的规模化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同时,创新山区金融组织,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山区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布局网点机构,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浙江省山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显著的生态优势。以衢州、丽水为代表的浙西南内陆山区,还承担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差别化的空间环境准入和分类管理政策。
    要探索建立以生态环境保护及质量为主导,生态公益林面积、水系水质、大气质量为指标的生态考核和补偿体系;调整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重点向源头生态环境敏感县(市、区)倾斜。
    而对浙中丘陵盆地生态片和浙东南沿海及近岸生态片,则实行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限制资源依赖性产业扩张。
    像浙中、浙西南内陆山区,立足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完善山区生态补偿机制,以发展促保护,更好地构筑生态屏障,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标签:浙江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决策参考 发表于 2012-8-19 08: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与山结缘的浙江又一次站在发展的新起点,向群山进发。
    原来因交通条件落后而阻隔闭塞的浙江山区,今天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最具潜力的经济腹地、生态资源的集聚区,浙江正举全省之力将其培育成一个增长动能强劲、生态特征明显、综合协调发展的新的战略增长极。

    大山潜力喷薄欲出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山区曾是贫瘠的代名词。脱贫致富是过去多年来山区发展的目标。历经数十载努力,浙江省山区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开发大力推进。如今,人们回望群山,蓦然发现,山区魅力独具、发展潜力很大。
    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早已关注这片希望的大山:娃哈哈集团投资2.2亿元在衢州建年产值4.7亿元的衢州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作为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的主平台,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引来台湾台肥集团、远雄集团等一批台湾重量级大集团……
    结合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浙江山区今后的发展定位将更加多样化。以衢州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为重点的转型发展实验区,以丽水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为重点的体制创新试验区,以湖州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为重点的省际开发合作区将引领山区实现错位发展、科学发展。
    浙江山区正敞开博大的胸怀,紧抓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实现陆海资源共享、产业共构、设施共建、生态共保,打造陆海产业融合、集疏运网络发达、山海资源优势得到高效发挥的陆海联动发展区。

    山区发展绿意盎然

    生态和绿色,是山区最大的资源。浙江省森林及众多的名贵动植物资源主要集中在山区;山区水资源充足,全省七大水系的源头都在山区。天蓝,水清,山绿,山区风景独好。
生态和绿色,也是脆弱和敏感的。多数县(市、区)山地丘陵面积比例高,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容易发生。我们不能忘记乱砍乱伐造成的生态毁坏,不能忘记自然灾害留下的创伤。
    山区经济发展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完善山区生态补偿机制,以发展促保护,将更好地构筑生态屏障,不断增强全省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盘活山区的乡野环境、乡村文明、农耕文化等特色资源要素,把丰富的生态资源变成旅游资源,让浙江山区成为长三角居民休闲养生度假、生态旅游的黄金宝地。
    山区还有广袤的田地和独特的小气候,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浙江遂昌县的原生态精品农业近年来异军突起,先后培育了黄泥岭土鸡、金竹山茶油、建洋原生态米等一批原生态农产品品牌,为农民带来了巨大收益。今后,还要培育高山蔬菜、有机茶叶、**材、花卉苗木、水产养殖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与农业龙头企业。
    山区资源特色优势受到越来越多资本的青睐,一批特色优势农业和特色制造业快速崛起。依托山区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浙江山区将构建浙东山海休闲、浙中北山水文化、浙西南生态养生等三大特色旅游带,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旅游度假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古村落等为特色的发展格局。
    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要求,山区经济要着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着力强化生态屏障,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三化”同步均衡发展

    浙江的山区发展不再是孤立的,星星点点的,应坚持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
    均衡发展,民生为本。山区经济发展,要把民生改善作为山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来抓。今后的山区发展将更加注重提高山区人民生活质量,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完善“低保”、教育、医疗等社会救助制度,走和谐发展道路。
    均衡发展,集约集聚。有限的资源要素怎样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乌溪江库区的异地安置给出了答案:衢江、遂昌两区县共同建设异地脱贫小区,安置库区群众,出库群众通过异地搬迁走上了就业增收的路子,长期困扰库区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就医难、就学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山区经济发展要让更多的高山远山区域、重点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偏远小岛农民异地搬迁,引导山区人口产业向适宜的区域聚集,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均衡发展,环境改善。始于2011年的生态城镇、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浙江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机蓬勃的新山区,到2015年建设成一批全国一流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均衡发展,城乡融合。山区经济发展要让农民也能像市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同时农村还要保留自己的优良传统和人居特色,营造泉水叮咚、清水荡漾、稻花飘香、绿篱农舍等乡村景观,让山乡风光更迷人!
(摘自《浙江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9粉丝

50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