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是公文准确传达政策精神的基础。认真斟酌公文的每个词语,是公文审核 的基本任务之一。如果认为只要文件的政策对头,就不必那么太抠“字眼”,不仅无法提高 文件质量,而且还将直接影响到文件政策精神的准确传达。试举几例做初步分析:1 q; n! l0 Y8 C; U; U
8 Y. ?. {% {3 h" G
【例1】上述各单位要认真(…)改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 Z7 u( j; ?5 U; p/ r 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只有程度的高低,但不可以改进。这个句子用表示方式的词来表达程 度便不适宜。应删去“改进”或改成“……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7 J, j( J9 w; [& B) W% H
9 L% Q) \" L- X& h% U, h; g% b 【例2】考虑种种原因,该公司将售房价格由原来的每平方米1500元缩小到每平方米120 0元* \- S( x7 U" u. p8 _6 Z* e
房屋面积可以缩小,但房屋价格是不能缩小的。这个句子主要说的是房价而不是房子的 面积,使用“缩小”一词是错把表示范围的词用来表示数量,应改成“该公司将售房价格由 原来的每平方米1500元降低到每平方米1200元”。
3 J, P: ?0 N7 p5 t: }/ ]/ y p
5 Y8 V, b1 n; ^# @8 h( C( |: K7 p 【例3】认真检查各地区贯彻执行该规定的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 d+ O9 N) s& o2 v K 规定不是法律法规,违反规定不是违法而是违规,依照这个规定进行处理不是“依法” 而是“依照规定”。这个句子混淆了词汇使用的特定层次,应改为“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照 规定的有关条款予以处理。”) B0 i6 L9 U/ ?) v, e$ K5 f& B
0 b8 V6 N: Z8 I4 L. F3 \
【例4】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违犯该管理条例的行为,要立即予以制止
3 c [4 @* I& M3 G& I* M5 n- I5 L “违犯”多指违背和触犯国法等,如违犯宪法和有关法律。“违反”是指不符合法则、 规程等,如违反纪律,违反规则、条例等等。此例将语义较重的词语用在了较轻的方面,反 而给人一种不严肃之感。3 z0 S9 q) U. \/ v% f' A
, U0 i2 ~) T% P, c, Q1 ^% K 【例5】国有粮食企业要将收购的粮食分等入库,不得将不同等级的粮食混淆入库$ }- X2 Q: \2 d c
“混淆”的意思是使界限模糊,多用于抽象事物。如混淆真伪、混淆黑白、混淆视听、 混淆是非。对于粮食而言,使用“混杂”(混合搀杂)或“混合”(两种或多种物质搀和在一 起)较为妥贴。此例显然是将“混淆”与“混杂”、“混合”混用了。对于这类词义相近的 词,要特别注意其特定的语义和使用环境,切忌采取差不多或无所谓的态度。
& ?$ u4 ~% O& a. `7 ^ N3 ^
/ X) I( J+ S' h' @4 `# U8 @' k9 J8 ^0 q4 C5 h$ |( j
3 ^% g3 y2 H k8 L, u% ? 【例9】98年的特大洪水历史罕见
. Y6 W- J' `, P “98年”易被误认为“九十八年”,根据公文中数字用法的有关规定,年份应用全称, 所以应该写成“1998年”。) Q6 x7 r ^, @
笔者认为,选词不准、近义误用可能导致词不达义,生造仿造词汇则可能把意思弄反, 这些现象是比较常见但也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应当引起注意。■○ 文 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