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的实质——体现表达力 # O! b0 \. ~ N. m5 \' _2 y0 M
3 M1 @- a# ~7 D8 E' }) X6 O" p/ ^ 表达,就是向人们表示你的思想、你的感情等。表达力,简单地讲,就是一个人阐明观点、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能力。我们经常说有的人口齿伶俐、灵牙利齿,这就是表达,但属语言表达。说写作的实质就是体现表达力,就是说写作说白了就是表达。表达有两种方式,一是文字,二是语言,并且二者是相通的,比如说讲话稿,写的属于文字表达,读起来是语言表达,一般人讲是说话,领导讲是公文,因为公文有它的作者法定性。要写作,首先要打破故弄玄虚的“神秘化”,只要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能写作,都具备写作能力。当然也有个层次和水平问题。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8 u+ r% w7 n9 d7 \) O
6 ^& w7 x6 R# I# n (一)从基本要求来看,我看写作的标准就是四句话:说得清、道得明、瞅得准、来得快。“说得清”,就是指写作要有层次,要条理,一个题目下来要肢解开来,分开层次、分开部分,每个层次都要包含周延,每个部分既连贯紧密又互不交叉、重叠。一犯交叉重叠这个毛病,说起话来就是语无伦次,做起人来就是叠三倒四,把文字作为“五官”长在脸上就是歪三扭四,写出来的文章就是一滩浆糊。 8 C& t Z s# W9 ?
' [+ y; V5 x6 B! M5 ?+ o
“道得明”就是自己对所要写的内容明明白白,别人看起来也明明白白,也就是论点鲜明,论据充分,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做到上述两点的话,是人的相貌的话,就是眉清目秀,棱角分明,写文章的话就是条理清楚、观点分明,让读者一目了然,有表有达就达到了表达的目的。 ; ]& ~7 |, F6 C. _
1 m' ?1 s( \8 I& S7 f2 ]
“瞅得准”,主要说选题,讲角度、选侧面。写文章主要是写观点,你做文章,就像一台发射器,发射什么?发射信息;你发射的信息清晰不清晰,人家收住收不住,信号明白不明白?有表没达,当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你发射的信号很清晰,人家也接收到了,就是不想看,不想听,人家就是要换频道,为什么?因为你发射的信息不新鲜,没深度或者不是人们所关注的,费了好大劲,因为选题不准,最后事倍功半。对此,有位领导打过个比喻,说写文章和做老师一样,一些简单明了的事情在表达方式上再讲究也没用,请名家谱上曲、请明星唱上歌来表达也没多少用,从这个角度讲主题和内容比技巧重要的多,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那么怎么样才能选准题、选好题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种方法:一是引深,比如我们看报读书听新闻,有的观点我们很认同,但他没有说深说透,我们就可以往深了写,这算一种;二是综合,我们得到许多方面不同的信息,但都比较零碎,我们再加工综合,提炼出更为全面的观点,这又是一种;三是返璞归真,有些理论问题我们虽然也想探讨,也有想法,但千方不要直接下手,因为这类型东西我们可能吃不透,即使吃得透也由于身份不具有权威性,写好了也发表不了,那怎么办呢?不要放弃,我们换一种方式,从实践中来,从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解答这些问题选角度就容易出成果;四是定位选题,就是围绕区域特色、立足单位性质、写出岗位特点,所谓人无我有。比如曾在《求是》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能在《求是》上发表呢?我认为,主要是用大同的特色诠释了全国的主题,用大同的一些具体做法,来解决全国面临的大问题,就有了现实性、基础性,乃至有了权威性。 ' Q% A! u9 Q8 @1 X
! o5 t# m+ T: J; z0 k& X0 J
再说“来得快”。写应用文章,个别的可以拉长时间,但更多的时间性强,往往是领导一有想法就要见东西,这就要求有速度。速度不会凭空而来,来自于积累,来自于功底,来自于有备无患。写材料的人,脑袋里必须经常装问题,思考问题,思考成熟了就写问题,这样当领导提出问题时,我们一整理一组装甚至一化妆就使领导提出的问题不成其为问题了。也就是时不时地加工一些标准件,当领导需要“拖拉机”或是“汽车”甚至只是不同型号、品牌的“汽车”时,不至于每个零件都要加工,而是加工个别零件再加上一些每个机器常用的标准件就够了。
1 N( q; J- U1 c& z: ~( f, \: b, M6 e# m6 j' b
以上四点只是个基本要求,达到了这四点要求,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材料员,一般材料就可以拿得出手了。 ; S: Y3 b- A9 t* O. U
4 S# A" O6 O1 n (二)从较高的要求来讲,也是四句话,就是以新引人、以深服人、以情动人、以实感人。“以新引人”,就是以别人没有谈过、没有写过的问题吸引别人的眼球,让人感到新鲜而想看下去,思考下去。一要主题新。1994年我与县领导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从承包制的实践谈对农村土地有偿转让的认识》,先后在国家和省、市许多报刊发表,所以能引起广泛重视,就是因为谈农村土地有偿转让问题在全国是比较早的。比国家发文正式推行这一制度早了许多年。二要写法新。解放思想是个老问题,2004年底市领导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叫我和市委办的几位同志去起草一个全委会的讲话,当时他定的主题就是解放思想,并且也列出了几个方面的详细内容。这个材料看起来好写,因为领导已经列出来了,但怎么才能写出彩,把个老问题写新呢就很棘手,后来思考再三我们认为就在写法上新点吧,当时列了五个小标题:①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国有经济“进”与“退”的问题上解放思想;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权力“管”与“放”的问题上解放思想;③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招商引资“得”与“失”的问题上解放思想;④坚持辩证的人才标准,在评价干部“是”与“非”的问题上解放思想;⑤充分尊重突出贡献者的劳动价值,在收入分配“取”与“予”的问题上解放思想。这个讲话大家听了以后,觉得耳目一新,成为会议的亮点。三要内容新。2002年,我与任喜龙为大同供电公司起草了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材料,我们用了一种边缘化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我学过机械制造,我就用这方面的“硬”术语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软”内容结合,列了几个小标题: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始终坚持“零起点”;②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同步进行,力求达到“零间隙”;③保持队伍稳定,工作及时到位,做到职工思想“零负担”;④突出政治性,增强可操作性,追求政工质量“零缺陷”,喜龙同志提出用“零基准”思想政治工作法定题,结果该材料在全行业引起反响,并被省委《前进》杂志采用。
9 Z, p7 X& D- Q
0 T2 A! s6 `, C5 A* I 再说“以深服人”,就是说一篇文章必须有深度,充分体现出思想性,通过思想观点的深刻性折服于人。前几年,我与张小立主任合作,针对我老秘网市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陆续发表了七篇论文,合名为市情纵论,这些文章分别是:①论优势——着眼于资源与市场的有效对接;②论调产——找准切入点、瞄准制高点;③论环境——确立全新理念,搞好环境的生产和销售;④论改革——市场化改革需要改革的市场化;⑤论开放——积极构建京西“三小时”经济区;⑥论人才——核心在于把握用人主体与利益主体的一致性;⑦论实干——建设大同小康的根本之策。这些文章视角与以往不同,并且进行了一些深层挖掘,因而在报刊发表后,大家比较认同,并获市社科成果评比一等奖。 4 Q5 J6 e" q/ |- f7 z( S* C; l
% S0 v" q7 B, R- t5 |' Y 还有“以情动人”。写文章必须有激情,尽管从事公文写作,主要是突出政治性和严肃性,不折不扣地诠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但也要有起草者的思想感情在里面,在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等应用文体里更可以充分表露。如我在1990年初撰写得《部门利益分配不公也是不正之风》,表达了一种对弱势部门的理解之情;1990年底撰写的《建立健全经营者约束机制矫正企业内部不合理倾斜》一文,表达了一种对二轮承包后,职工群众地位的担忧之情;1995年撰写的《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思考》一文,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这些文章的发表,与其说是要引起上级的重视,倒不如说是作为一个写作者感情的释放和责任感的表现。
- k$ @/ h& T; M3 t2 s
! n" t) a/ [0 L( b' M9 C 最后是“以实感人”。在这方面,我觉得市十三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很有代表性。当时起草这个报告时几易其稿,形式和内容作了几次大的调整,其中修改的一大焦点问题就是要不要把“问题”作为一部分来研究,后来在市委领导的主持下,定了下来,专门拿出一部分研究问题,这在历次党代会报告里是没有过的。结果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以及党代会上,都引起了大家的认同,大家为市委实事求是地承认问题的举动深有感触,也深为感动,使大会的报告赢得了好评。 % E! V* P$ U& k6 H# h* b/ m3 q
( G8 |7 O0 \9 d7 l2 Z# E 做到了以上四点,我认为可以算个比较出色的材料人员了。
: S/ x( s% R) n8 m4 {$ Q
1 p0 Q+ F+ }0 Q3 l, d2 `, z (三)从更高的要求来看,就是吕日周主席来同讲课时所讲的五条标准了,即要看文心、文气、文胆、文形、文眼。所谓“文心”,就是文章的心脏,一篇文章的灵魂,决定着文章的主导方向。他认为官心应该符合民心,文心也应当符合民心,应当三心合一心,统一于良心。
( B+ u- }# u% B+ j; v/ [9 {. D
3 d$ d0 N" {6 Z 所谓“文胆”,就是说文章如同一个生命体,一个生命体的质量有时取决于他的胆量,是否敢做敢为,甚至惊天动地。文章也是这样,评价一篇文章怎样,也要看胆量,是否讲别人想讲而不敢讲的真话,是否敢讲别人想讲而讲不出来的新话。我个人认为,吕主席就是一个有文胆的人,他在《山西改革开放析》一文中就讲了许多别人不敢讲的话,比如他就把山西改革开放后、解放后、闫锡山时期、明清时代作比较,就敢把山西的症结讲出来。但我在听课时也曾想与他交流一下,他讲五个“文”字,就是没讲“文权”,其实文胆有时也取决于文权,没有地位是不会有文胆的,即使有也难以避免破裂的厄运。 $ m1 M- ]3 a8 x& D& K! j( d
( n! k9 x' L* g+ [6 q7 s: C
所谓“文气”,就是文章的气味,看文章好不好,就要闻它的气味是新鲜还是腐朽,是独创还是别人说过写过嚼过的。有一个故事题目是“孝顺媳妇”,怎么个孝顺法呢?本文由老秘网推荐,他向别人说她怕婆婆“咬不动东西,就把东西嚼了以后喂她”。别人听了以后也认为挺孝顺,又问嚼什么喂婆婆,她说是干蔗。新鲜的主题、观点、语言不是凭空想来、编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基层,来自于群众,因此要保持文章的新鲜度就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涉取营养和素材。 & C O+ \, r: l# b6 s: o" f" Y n
9 w1 J; [1 h; Q' n3 `& T) B. l M
所谓“文形”,就是文章的形体、形式和文体。我们搞公文写作的,有的时候是限定了内容,那我们就要看选择什么文体,是简报,是报告,还是其他文件更适合,有时是领导定了文体,也说了内容,那我们就在结构、语气等技巧上做些文章,使文体和内容相统一。总的来讲,水无常势,文无常态,采取什么样的文形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但也不能过于随意,非要赶马车穿西服、出席宴会穿大裆裤,就不像样子,因为每种文体都有其特性,比如写经验材料要注意角度,找咱有别人没有的独特性、别人没做咱做了的独到性,写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性;调查报告就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平铺直叙;领导讲话就要注意语气和尺度的把握;政策性文件就要严谨、严密、严肃和正确、准确、确定。 ( ?* d3 {) X, h: B/ R4 X2 q, d
% W; u2 `- Z& I8 g
所谓“文眼”,就是每篇文章里要有画龙点睛之笔,像《岳阳楼记》里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文眼”,看文章就像看人一样,有了好的眼,即使我们忘了这个人也会记住那双眼睛,有时因为记住了一个人的眼睛而记住这个人,也会因为有好的“文眼”而使一篇文章成为传世之作。
, X" |: U2 w, q. L. [* @/ M: b9 t I: G/ h/ d0 a' d" \" r
做到了吕日周主席提到的以上五点,就可以说是一个写作高手了。 2 `" y4 h1 l$ x1 [9 I
" ~: G' ^0 R5 m' @* B" E 二、写作的本质——反映领导力
, x5 ~2 l7 R1 H1 A7 p# q
( C2 Y. ], c `( L 我们经常会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我们爱听:“会写材料什么都能行”;一种我们不爱听:“谁谁谁能写材料,只能写写画画。”不管我们爱听不爱听,两种声音都存在,但两种声音都很极端。我们认为,写材料不是万能的,但不懂材料是万不能的;不懂材料的领导是“政治哑巴”,不懂领导工作的写作者是“政治盲人”。就理论而言,写作是高智商、高情商的工作,是要求极高的思维科学,也可以说是人类自身的进化方向,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先进标志。我们听到智残的周舟是音乐家,罗铮是画家,但没听哪几个“弱智”会写材料,领导工作也是这样;从实践情况看,我们的各级领导都懂材料,像我老秘网市11个县区加上开发区的主要领导,大多是写材料出身,有些甚至是写材料高手,可见写作与领导工作的紧密关系。我们讲写作的本质,是反映领导力,还在于公文写作的特殊性,它本身就是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是党和政府实施领导的工具,一篇公文往往反映的是领导机关和领导者的水平,因此,从本质上讲,对公文写作者与领导者的要求是一致的,写作者与领导者的水平同样反映执政能力。
- x0 y& }/ Q7 [7 `8 u5 V1 |, @/ ?% E' R5 J
(一)要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对于一个领导者和一个公文写作者来讲,政治性是第一位的,扎实的理论功底是过硬的政治信仰的保证,在认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下苦功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上,同样具有严格的要求。 6 x. U8 y1 ]5 N, j; \: K! g
3 z$ q9 _; S( q7 J- @8 s
(二)要有广阔的世界眼光。当领导必须有广阔的胸怀、开放的眼光和全局的观念,一个好的写作者也必须这样才能洞察市情、县情、乡情,把握世界潮流、全国大势和时代主题,才能写出有区域特色、有发展主题、有时代气息、实用管用的好文章。
! q* z3 f5 Y4 W
, s D8 m8 d7 w- _% ` (三)要有敏锐的战略思维。作为一名好的公文写作者,必须有对面临形势和任务的分析能力,必须有对改革开放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的研究能力,必须有对事关全局的发展战略的把握能力,必须有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总而言之,要有一种战略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作为一个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突出反映了执政能力。
$ h1 C4 [. j7 ?$ s: o0 O2 H( D! R8 z) g3 M5 d0 j9 w& m$ H
(四)要有过硬的党性修养。培养一个好的公文写作者,少则七、八年,多则十多年、数十年,从这个角度讲,培养一个材料员甚至比培养一个领导者更难。一个好的材料员,受党教育培养多年,再加上严格的职业要求和必须具备的先进性,其党性修养自不必说。
7 ?* q! U( U2 g; R' m
; ?% k2 Q, A3 X7 a5 o: u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讲,写作的本质反映领导力毫不过分。 2 ]5 U* u- Y. N" Z r
. n3 ?4 J; ^) s) | 三、写作的素质——取决学习力
& ]% g! ?. `/ |' I' _) r9 ?# o) z7 h$ Y1 g# S5 u7 E' j
什么是学习力?我的理解是一个人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思维的能力,学习力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决定一个机关的工作水平,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一句话学习力决定未来、决定一切。一篇公文写作质量如何,集中反映了起草者乃至决策机关的学习力,换句话说,学习力决定写作素质,写作水平反映学习力。我们从事公文写作的人,有幸能够在领导身边工作,有幸接触到那么多的报刊资料,有幸利用工作之便得到那么多的信息,有幸接触群众、广交朋友,这些都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的得天独厚的学习机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那么我们该向谁学、学什么呢? & E( g2 K; I$ e, U; D- S$ J( W. L
% p' ]% M; B. v (一)向书本向文件学习,在阅读中提高学习力。读书一定要读经典,看观点,多研究一些与业务工作相关的书,同时也要读一些战略性、权威性的书,把握大局、研究观点、掌握技巧,同时也能启发思路,我的许多文章都是边看书边提炼出观点,然后选题、收集素材而写成的。1999年,我在看《人民日报》一篇关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的文章时有感,结合大同实际,起草了一篇《立足比较优势定位 + g6 m. s, F8 {3 \% v- E; t' ~, R0 B
$ s% L0 x4 _5 ]3 d; i
着眼潜力产品起步》的文章,提出“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不能以削弱主导产业为代价”,“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不能过度地强调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能一味地破旧立新”,经领导修改后,在《山西日报》发表,得到领导和大家的肯定。
$ H7 |: Y2 V2 O: [3 b2 Q+ h# j$ m. i
(二)向各种实践学习,在工作中提高学习力。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本领。在许多情况下,不是知识决定能力,而是经历决定能力。干实际工作是这样,干文字工作也是这样。但由于经历不是想有就有的,哪怎么办呢?那就不要放过每一个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向环境进行适应性学习,向其他同志的实践和经历进行借鉴性学习。 0 `+ u( r* K3 e7 u( Z" M9 `6 P6 ~! t
% X8 G' ^+ Z' A$ p
(三)向同事和朋友学习,在沟通和交流中提高学习力。缺乏沟通的学习是最愚蠢的学习,也是最没有效率的学习。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领导布置一个材料,咱们脑子一片空白,但几个人坐在一起一交流,一辩论,就有了思路,有了观点,再一下笔就会才思泉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是这样,一个长期不和人交流的人,要么思维偏狭,要么思想麻木。但经常与人交流,就会时不时地闪现出思想的火花。有时甚至是为了人前卖弄,但在发表自己观点的过程中,语言表达出来时,猛然会发现自己卖弄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通过思考、书写而不经过口头表达、与人交流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的,因此交流有时还是一个检验观点和思路的必要过程,甚至是一个必经关口。
" A- m k* k. U* q' g* o" }5 N0 A5 Q
(四)向下属和群众学习,在与大家的密切接触中学习。真正的知识来自于群众,真正的信息来自群众,这些都是我们写材料、出成果的源泉。但这个“真正”都取决于我们真情实感地对待群众,真正地放下架子向群众学习。群众有真本领,包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有官僚主义、他有形式主义,所谓“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馁”。我们在机关工作,许多情况下,我们面对的群众就是我们的下属。我们这茬人,面对的下属是一个新生代,他们思维活跃、智商高,语言新鲜,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汲取其语言和思维营养,为文字材料输入新鲜血液,是我们提高学习力的重要一环。 " q! h% u1 a) U* `" U5 \ }
/ b% ` M9 A, X- y( ]* P/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