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笨笨球 于 2012-7-13 21:04 编辑
9 V4 Q4 P, G9 f2 m2 I+ K L( t; j0 l- s @1 N
领导讲话稿标题与结构的常见处理方法 ; M2 D; q% ^ J3 t( c
5 v. G- H3 O1 ]( T作者: 邓宗金 7 `! }9 {! [+ O" ~1 L+ G7 S# S( _
(一)
, `7 x. V' E( c" J) H4 V
3 ^8 a9 i% R/ j" O- U; P* G5 m 标题是讲话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标题,是讲话稿的点睛之笔,与会者一看(听),就或能知其要领,或能受到深刻的启发、激励、教育和感染,引起强烈的兴趣。这里讨论的标题,既包括讲话稿的总标题,也包括讲话稿正文中每一部分、每一段落的大小标题。当然,在领导的即席讲话中,通常情况下是没有总标题的,但只要留心倾听,正文中的大小标题还是听得出来的。
) h7 ?/ a1 [& d6 t
( {9 J3 t" L$ ]1 C, P! X 讲话稿的总标题,常见有三种写法:0 e; E- h+ p) ?3 ~2 w0 `" K
一种是体现讲话场合及讲话内容的叙事性标题。主要用于小型会议、一般性工作会议或公务活动,如在×××会议或活动上的讲话。这类标题往往要在后面标识讲话人姓名、职务和讲话时间;有的在写作中省略了“在……上”这两上字,直接写×××大会开幕词、×××会议主持词、×××活动欢迎辞。
' D1 D/ C7 S; ?2 h 另一种是体现会议主题及讲话内容的观点性标题。主要用于庄重场合或大型会议、大型活动。如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类标题有的还在后面加设副标题,说明什么场合,什么人的讲话,如《咬定目标、迎难而上,迅速掀起工业原料林建设新高潮——在全市林业大会上的讲话》。! I3 h' j3 o$ L% M3 ^+ t3 m
还有一种是固定标题。如各级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法院工作报告、检查院工作报告,从中央到地方,沿用几十年不变,成为一种法定标题。. V% \: J0 w0 ]; f2 D6 Z; x
9 ^# g; q3 A: I
正文中各个部分的大标题,通常有四种基本写法:9 M/ O4 g" b g
一是用“要”字统领各标题。原省委书记杨正午最近几年的讲话经常采用这种办法。如他2005年在全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三个部分的标题是:
# t$ v8 k3 l2 s2 G: A (一)要深刻认识创新理论;
+ K( x8 J$ O! c (二)要正确把握创新理论;
1 l& V6 k, B4 @' L1 l# Z7 y' B- ^2 } X (三)要全面贯彻创新理论。7 K' z2 U5 z5 y% \8 c
这种写法的优点是,标题所显示的观点简洁明了,语势短促有力,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也很紧密,整个文章显得很紧凑。我个人认为,这种写法更适用于非主体报告的强调性讲话,而且在论述各部分中的观点时不宜太展开,也不宜用过多的散句,而必需用高度概括性的语言来进行高屋建瓴、简明扼要的阐述,使这种简短有力的文风体现得更淋漓尽致。
! V3 B8 Q0 W1 ?* A F9 o 9 h0 n! d8 h2 |, a" c: n* p
二是用带观点的祈使句作为各部分的标题。这是最常见的写法。句子有长有短,短的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个标题是:
# i, [4 w7 ]# u (一)充分认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9 I8 i) r# K0 u; W q, d) U
(二)集中力量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1 k. d1 s% z# \
(三)全面做好扩大就业的各项工作。
6 y% m+ e4 j. @/ H/ a2 n 长的如杨泰波副省长在全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三个标题是:3 y9 F: s3 d( q6 u6 X' X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紧迫感;2 l) K+ J" F! p
(二)正确分析形势,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动性;
% _4 ^) B+ k% `" ^ (三)加强领导,积极扶持,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的发展。$ v' b+ h2 I; D0 e- R2 u/ z
这种写法便于在各部分中装进较多的内容,充分展开来讲,适用于主体讲话。6 o$ P5 O% ]. n2 P! i
b6 R& f$ r" S! `. y) M
三是用不带观点的短语作标题。如温家宝总理2005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六个标题依次是:
/ o9 h( L8 V( c. g; N# G, v (一)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 |7 ~" H( a% \( W/ B8 _ (二)关于农村综合改革问题;+ z: n. |0 E! D. @, ^/ ?; H% F
(三)关于粮食问题;& x& i/ g$ I! ]+ a
(四)关于土地问题;/ Z# t2 X" M6 Z' ]! K7 N
(五)关于农民工问题;
% _0 q/ R2 J- @* [+ h/ A (六)关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问题。! v( `: ~( A2 \
又如周伯华2003年在全省一季度经济形势通报会上的讲话,三个标题是:! x9 g% g- \( Y0 H% }
(一)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
8 n6 Y. E6 P3 _ (二)各市(州)指标完成情况;8 C3 d: Z# E( _9 Z+ P
(三)下阶段工作意见。
( U4 O" B( q$ V. ~) m 前面介绍的三种标题法都带有序号“一、二、三、四”,标识很明显。下面介绍一种不带序号的写法。即标题置于文中,以设字体和空格提行来体现。如杨正午2004年在全省市州和省直单位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开头先申明“讲三个问题”,紧接着是:第一个问题讲发展——主要是讲在宏观调控形势下加快发展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讲稳定——主要是讲积极主动地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三个问题讲作风——主要是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问题。这种写法使整个文章显得浑然一体,层次划分不露痕迹,形式新颖,值得借鉴。9 U% Q6 c& l+ K4 X: [
$ b: p$ ]' k8 W7 m0 ^# Z" N: ?0 r 正文中段落及段落中的小标题,是为各部分大标题服务的。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进一步论证,构成一种总说与分说、总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在讲与写的过程中,其形式更为灵活,表意要求也更为具体。纵观各类讲话,以下四种方式比较常见。* v3 `: m( E% j
一是用一个“字”或“词”统领各标题。比如部置工作可用“要什么、要什么……”或“突出什么、突出什么……”,分析意义可用“从什么来看、从什么来看……”,总结经验可用“必须什么、必须什么……”,总结成绩可用“新进展、新步伐、新突破、新亮点……”,提出措施可用“在什么上下功夫、在什么上下功夫……”,统一思想可用“把思想统一到什么上来、统一到什么上来……”。这种写法对起草者而言,易于掌握;对听会者而言,也便于理解和记忆,听了之后就知道领导讲了“几个新”、“几个突出”、“几个坚持”、“几个必须”。但在一篇讲话中不可反复多用、滥用。
2 V# I( D: H# D 二是提炼小观点作为小标题。如周伯华2003年全省市州和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讲话中,在讲到如何克服“非典”影响、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时,用了“工业超计划、投资挑重担、农业抓增收、三产促恢复、财税保增长”作小标题,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5 H# T9 L$ A. j8 c 三是用一个词或词组概括段落大意再作解释的方法作小标题。如原怀化市市长陈志强2003年县(市、区)和市直单位负责人讲话,在谈到如何发展城镇经济时,概括了16个字并加以解释:所谓夯实基础,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突出产业,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民营主导,就是要什么什么;所谓搞活经营,就是要什么什么。与会者反应比较好。0 ^( E3 K; }9 l2 K" b
四是用与上下文自然承接而又能准确概括该段大意的句子作标题。可设字体以示体现,也可不设字体。如原市长陈志强2004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对外开放时,用了三个“把”字句——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各段小标题,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刻意为之。此法比较巧妙,但不易掌握。
+ N- F3 j' U' _ 上面总结的是一些常见的标题弄法。实践中要灵活运用。比如即席讲话,要多用观点性标题,且语句要简短,以便听者理解和记忆。在同一篇讲话中,制作标题的方法也要穿插使用,以免雷同,形式呆板。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你用心琢磨,相信还会创造出一些更有新意的方法来。+ m0 U" r- |' l6 z, `; U- U; V- W
) M8 n) Y7 u) |( t( R$ O$ m
(二). J5 N# ~; O# a( H9 `
$ X d! f; O4 f 结构,指领导讲话稿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亦即通常所说的布局谋篇。安排结构,重点要解决正文主体框架、层次处理、段落划分、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这里择要谈谈讲话稿开头、结尾和正文框架安排的问题。
5 I- g- F% c4 W# w
; a. V" v# f) t$ @ B 开头,是指讲话稿的开始话。开头是讲话思路的起点,其意义在于提领整个讲话,起着定调的作用,使与会者了解会议(活动)的情况和讲话者的意图。好的开头,可以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把听众吸引住。它既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自然段,还可以是几段。常见的开头方法有五种:7 [) D Q- x i+ {
一是总体概括法。从介绍情况入手,说明会议召开的背景、目的、议题和任务。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例子很多。
5 Y6 M. e/ D/ l$ g/ y* e8 O0 O9 r 二是提出问题法。即提出问题,吸引听众,引发思考。如毛主席1942年5月23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开篇:“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5 G4 [" \6 S, | \! k/ I+ _ 三是开篇点题法。即一开始便把讲话的意图简明扼要地说出来。如毛主席《整顿党的作风》之开篇:“今天我想讲一点关于我们党的作风”的问题。
2 h$ t7 |& J! |- i7 M) W: h* B 四是表明态度法。即开门见山地表明讲话者对所谈问题的态度。如毛主席《改造我们的学习》之开篇:“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 k( u/ I' S/ u1 b+ T 五是欢迎感谢法。即由抒写讲话者的心情、感受导入正题。如原市长陈志强2005年6月与湖南大学部分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开篇:“非常感谢湖南大学的盛情款待和周到安排。我们这次来主要是学习、请教的”。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应做到开门见山,切入主题,简明扼要,吸引听众。
# t* h8 }. i. R, `1 V
# _* I& d- O' w4 a( k) u, E 结尾,是指讲话稿的结束语。其任务是托负全篇。好的结尾具有画龙点晴的功能,可以让听众余兴未尽,回味无穷,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同开头一样,它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自然段,还可以是几段。常见的结尾方法有七种:) G+ _& R. q* [1 U
一是总结法,即在讲话结束时简要地对前面讲过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概括主题,加深听众印象。如列宁1921年在全俄运输工人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之结尾:“对于你们这些铁路和水运员工的代表们来说,结论只有一个,而且也只应有一个,这就是百倍加强无产阶级的团结和无产阶级的纪律。我们无论如何都应当作到这一点,无论如何都要争取获得胜利”。
2 c2 H2 }& v$ U% I! q) X( ~8 V) g$ ?5 S 二是号召法。即用一些精悍有力、调子高昂、催人奋进的话语对听众进行号召或呼吁,使与会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如毛主席1945年4月在第七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之结尾:“同志们,有了三次革命经验的中国共产党,我坚决相信,我们是能够完成我们的伟大政治任务的。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 N- b6 h J: K" X 三是展望法。即通过展望性、预示性的语言,引起听众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如毛主席1940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即《新民主义论》)之结尾:“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
" V" `: S$ B2 `8 b- R) u% K+ t 四是希望法。即以对听众提出带希望性、鼓励性的话语作为结尾。如江泽民同志2002年5月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之结尾:“全国的共青团员、青年朋友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你们去奋斗。希望你们……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向着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前进!”
: p4 Z& { R+ q/ ^/ ^) T& m% x 五是祝愿法。即以祝福性的话语作结尾。如周恩来同志1957年访问尼泊尔时在加德满都市民欢迎会上的讲话之结尾:“在我要结束我的讲话的时候,我祝中国和尼泊尔的友谊像联结着我们两国的喜马拉雅山那样巍峨永存。”# s0 c6 F" l% [4 s! D
六是口号法。即以高呼口号结束全文,引申讲话主题,引起听众共鸣,达到情感高潮。如江泽民同志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之结尾:“伟大的祖国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m8 l5 n* S9 r+ [. ?& [7 l
七是本位收束,自然煞尾。如杨泰波副省长2004年4月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最后谈到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时,以“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万众一心,群策群力,进一步开创林业建设的新局面”结束全文。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结尾,都必须做到简洁有力,“如截奔马”,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或者草草收兵,软弱无力。
/ X2 k9 q( i1 |2 I7 `
5 G, r7 Z) Z# D5 @ 正文,是指讲话稿的主体。主要是讲述工作和活动的中心思想、思路和要求,表明讲话者的立场、观点、意见和方法、措施,以及希望和要求。正文的内容,要视讲话人的身份、会议的背景、讲话的主题以及听众的差异而定。但是不管怎样,都必须内容充实、分析透彻,主题鲜明、观点正确,材料充实、详略得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要言不烦、概括精辟,逻辑严密、言之有序。正文由于篇幅较长,往往需要用序号分出几个部分。常见的划分方式是:: w7 H- u. ~% U) v* Z
/ r5 ?* ]) q0 B8 e1 ]" P
! z0 L/ v1 u2 Z5 S% a! X4 z/ v4、不设标题的整块式。适用于篇幅短小的讲话,如在各类会议(活动)上的致辞、献辞、欢迎词,离、任职讲话等。有时也用于篇幅较长的讲话。如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6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由于篇幅较长,此类讲话往往用一些反复出现的标志性语言来划分层次。先后用了八个“同胞们、同志们、朋友们”来引首每一个层次,分别总结回顾历史、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概述中国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评述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阐明当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立场、论述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历史任务、表明我国处理中日关系的主张,最后结尾。虽然不设标题,但讲话依然显得层次十分清楚。% w* ~) w; t* C$ a, n" b/ x+ n2 y
( s2 z. [- y0 d1 j3 B
安排结构有一定的技巧,但并非纯技巧性的问题。因为,结构的实质是客观事物本来面目以及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理解的思路在讲话稿表现形式上的体现。如果作者对事物认识、理解透彻,思维脉络清楚,就不愁找不到较好的结构方式。
; P2 U9 @9 d8 t$ [6 E(作者单位:怀化市政府研究室)
Y- ~# `2 B8 N.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