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谈话艺术3 |% ]5 r3 M% h7 P9 ~8 P! @
7 G8 V" s. _2 ?' n9 U2 ?
寻找灵活多样的“前奏曲”,启开下属的心扉 其一是引语导入。如引用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诗句、警句、格言、民谚等作为谈话的引子,并对引用的内容作必要的扩展性阐释,由此开始自己的谈话。
! S( ~# c2 T+ Z; ]. d( _9 i 其二是事项导入。从眼前发生的某些现象或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引出话题,再转入谈话。这样,领导讲起来实在,下属听起来亲切。也可讲述生活中的故事作为谈话的开端或成为谈话内容的一部分。故事应紧扣谈话要旨,其内容以现实生活为宜,当然也可以选自报刊文章等。
0 H0 ^ R5 r, k 其三是问题引入。选择一个与谈话内容相关的问题,让下属思考,集体谈话时还可以让下属讨论。领导借下属回答或讨论之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变单向谈话为双向谈话,能产生心与心的交流。
a+ ~6 M( B! Y4 A 其四是比喻引入。用形象而又贴切的比喻,暗示出自己将要阐述的道理,给下属一个生动的启示,让下属展开积极的思考。
+ }7 O- q( t2 k. S 其五是现身介入。即领导者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经验教训,与下属的实际联系起来,拉近领导与下属之间的感情距离,引发下属的共鸣,从而进入实质性的谈话。
. V3 \$ z* H! @- l4 H2 h' m 采用适人适时适情的“进行曲”,拨动下属心弦 l5 K' Y& N# @, ~- @
适人,是指领导和下属谈话时要区别对象。对不同的对象,要因入而异,区别对待。如:对于文化素养较高、年龄较大的下属,这种人理解能力、会意能力强,自尊心强,爱面子,谈话时应采取“迂回”、 “缓冲”的办法,要注意掌握好分寸;对于那些感情比较丰富、多愁善感、性格不够开朗、脸皮较薄的下属,尤其是女下属,谈话时切忌表现出带有讽刺、嘲笑的口吻或态度,也忌态度过于随便。 O+ z- s, J3 J# _% f6 y9 M R
适时,是指领导的谈话语言要有时代感、新鲜感。领导者在谈话过程中,应注意选取下属容易接受、认同的事例,采取与下属的年龄、性别、思想相适应,与时代相同步的浯言来拨动他们的心弦。领导者要让自己的话贴近下属的思想现实,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6 T4 A- P% Z3 G' P7 y6 x* q
适情,就是指领导对下属要讲真话、实话和心里话。不可矫揉造作,摆出八股式的“谈话腔”;不可不着边际,空讲大道理;不可盛气凌人,套话连篇;更不可打官腔,放“高压”,说“过头话”、 “狠话”和不能兑现的话,造成下属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但也不可轻描淡写,隔靴搔痒,或者取好卖乖,挑拨是非。领导者和下属的谈话应情到真处、说到实处、讲到深处,使下属听后,心服口服。% b6 E1 O S* R! q. F- @) p
选择简洁深刻、画龙点睛的“结尾曲”,强化谈话效果
+ @/ k# Q1 g; v9 D.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