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郭先登:以新文化观指导青岛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

[复制链接]
青岛小秘书 发表于 2012-6-11 06: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青岛文化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同时,强调指出,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市第十五届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就具体落实市党代会决定的发展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在这种融合发展中以新文化观为指导,通过民俗活动,实现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融合发展。
  民俗旅游是世界最早兴起的一种旅游形态,发展至今仍然是现代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发展民俗旅游历史悠久,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的时间里,民俗旅游呈现越来越火的旺盛发展趋势,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旅游产业之一。目前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加快推进我国旅游经济深度发展中,如何推进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亟需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推进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根本指导原则
  民俗旅游是以区域文化为底蕴,通过一定规模、约定俗成、固定时间,以传统赛事、传统表演、传统祭祀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活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地广国大,中华大家庭由56个民族组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方圆、不同的村落等拥有着不同特色的域际文化,也称区域民俗文化。正是不同特色的区域民俗文化在相互交流、碰撞中,汇流而形成了中国人共循的优秀传统中华文化。这样在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的熏陶下,无论何方的民俗活动都是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都是同人民美好爱情的传说、难舍亲情的感动、深厚友情的相知相连,人民在民俗活动中享受到原生态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形成欢乐的海洋、多彩的土地。从历史的天空到现代时空的民俗活动,始终展现的共同主题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始终表达的共同心愿是:吉祥如意、驱灾避难、万象更新;始终祈福的是生命的相托、生命的传递、生命的守护。这就是为什么若干民俗活动至今数百年、数千年而兴盛不衰;其间尽管遇到因政治或战争等原因一度停办的民俗活动,也是稍有时机,便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显示了代表民心的民俗活动所拥有的“精神家园”的强大生命力。在和平年代和政局稳定时期,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以民俗活动为空间的民俗旅游便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构成旅游经济结构的重要产业形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贴切的具象表现形态。推进以民俗活动为空间的民俗旅游的发展,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伟大历史使命与责任。
  二、推进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挖掘区域民俗文化的内涵精华与外延内容
  民俗文化是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民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原生态基本特征的社会大众文化,其内涵是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生存与发展的哲理与观念,可以肯定地讲,这样的哲理与观念充分体现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合理性,广大老百姓认定为合理的哲理与观念,必定具有着它的科学性,这是不容质疑的。
  一是推进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极其需要在顺应广大老百姓认定为合理的哲理与观念的前提下,通过深入挖掘和提炼区域民俗文化内涵中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更加深刻思维的哲理与观念,以指导民俗活动更火爆、更顺民心的健康发展,把民心凝聚成澎湃的伟大力量。以此为基础,发展不同形式的民俗旅游,使民俗旅游保持旺盛的可持续。青岛市域蕴藏着丰厚的民俗文化,拥有着众多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尤其是五个县级市更以丰富的民俗文化为底蕴,开展越来越火的民俗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二是推进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更应关注民俗文化外延内容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自然地理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引起民俗文化的外延内容发生着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坚定不移地坚持民俗文化需要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宗旨,调整某些已经明显落伍于时代发展的内容,增加吸收各种先进文化的内容,使民俗文化外延内容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社会同步,始终满足国民多样性、多层次文化需求,始终满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热切愿望的需要。
  三、推进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特别是创新老年人民俗旅游的新模式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收入的稳定提高,老年人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旅游者的行列,特别是加入到民俗旅**列中去;在中国,老年旅游者是民俗旅游的主力军目前的问题是旅游机构和经营单位推出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模式很不适应民俗旅游的发展,很不方便老年旅游者的出行。实践客观地要求,在创新老年人民俗旅游新模式的同时,也需要创新中青年旅游者参与民俗旅游的多种模式,让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伟大魅力。
  四、推进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同其他旅游产品实现紧密地结合,在结合中显现民俗旅游独特的魅力
  从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现代旅游最吸引人流的是风光游,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享受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独特风景,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第一动机。而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几乎都有发展和提供以民俗活动为基础的民俗旅游文化与资源。这样在开拓旅游产品发展空间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布局多形式旅游产品的配套开发,合理安排旅**程,使旅游者在渴求的满足性时间内,实现包括直接参与民俗活动的多旅游产品的享受。
  五、推进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采用现代科学意识与手段,不断丰富民俗活动的表现形式。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活动为基础,没有民俗活动何来民俗旅游。绝大多数的民俗活动都是从祖辈传下来的,旅游者在民俗活动中既能欣赏到古老剧种等具有的独特魅力,也会感受到历史长河形成原生态的强大活力;既能体验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真情,也会领悟到中华民族必定会实现伟大复兴的辉煌真理。面向未来,要使以民俗活动为基础的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以现代科学意识与手段,不断丰富民俗活动的表现形式,提高张扬民俗活动的现代化水平。
  一是以科学意识,把老百姓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民俗活动,赋予科学的意识,把活动空间从仅仅依靠祭祀的传统理念束缚中完全解放出来,使民俗活动空间成为一种广大群众寄托崇高理想,表达美好生活愿望,更显美好意愿和诉求的精神家园。在民俗活动中叩拜神明,是人类社会一种寄托、祈求愿望的方式。但是,需要以科学意识杜绝腐朽文化的传播与侵蚀。
  二是以现代科技手段,组织民俗活动,使活动的内容更富有现代化感,更能吸引不同层次人群的眼球,使之更能符合现代人实现旅游的根本目的。从发展现代民俗旅游的视野看,要实现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充分利用民俗活动的空间平台,建立以大型晚会式、巡游式、歌舞史诗式旅游表演为主体,融合多种艺术门类的表演体系;构筑与艺术圈、设计产业、演出设备和采购、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紧密关联的演艺文化产业链条,使民俗表演成为当代文化符号。
  三是把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民俗活动,通过注入科技元素与新媒体手段,实现民俗文化创新,实现表演技巧创新,使之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民俗旅游产业辐射基地、现代文化品牌输出基地,创建文化旅游市场新优势。
  四是提高民俗活动的组织和观赏水平。目前大部分民俗活动的组织者和参加者都体现着自觉、自愿和无报酬、无抱怨的积极性。从有利于发展民俗旅游的视野看,需要党和政府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以科学意识培养一批现代民俗专家,使之成为乡宝、村宝,乃至市宝、省宝、国宝;需要使表现生活的语言更加符合现代人“口味”;需要把民俗表演中的高、险、巧、难的绝活、绝技,通过科技手段使之更加安全、有更大观赏性,实现艺术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组织水平,提高观赏水平,从而提高表演和赛事水平。(2012年5月10日《青岛财经日报》)
标签:旅游青岛
 

精彩评论8

正序浏览
青岛小秘书 发表于 2012-6-11 06: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的策略
  
  工业旅游最早崛起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考察活动为开端的工业旅游逐步兴起,到9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多模式的工业旅游较快发展的格局。近年来,随着创意产业和博览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旅游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工业旅游起步晚,同发达国家比较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要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的目标,必须以多种模式和形式加快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
  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需要从更深的层次推广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经验。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后,国家做出了认真总结和推广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经验的决定。上海世博会的重要亮点之一是,若干省区市馆和工业行业馆及世博会利用江南造船厂等企业使用原址建设的一批工业展馆,完整的、全景式的向世界推介了新中国工业发展历史面貌,从当代意义上展示了数百个“共和国第一”的辉煌记录;以科幻般的演示手段,展现了建立高端产业高地和自主创新高地的成果,显示了中国工业充分利用新能源、开拓新空间、探索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成就和人类工业文明的新模式,大大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眼球,显现了工业旅游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同时,上海利用举办世博会,在苏州河两岸建设工业旅游主题景观,使之与苏州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互融汇,至今仍然有较高的人气。面向未来,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非常需要借助大型或综合性博览会的空间,以更先进的理念、更伟大的探索精神、更高超的顶层规划设计、更完美的技术手段、更绝佳的旅游景观资源,推介更出色的工业旅游产品。上海世博会为发展工业旅游建造了永不消逝的“信息场”。
  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需要实现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和工业遗产建设统一平台的共赢式发展。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视野观察,现代工业经济已经同旅游经济及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798创意产业园。笔者多次考察过798创意产业园,该园通过创新业态,建立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形成第三极创意发展空间;通过创新业态,实现统一业态、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招商,既为创意产业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又为使用工业遗产、发展旅游产业创造了好的模式。但是,现在需要研究的是,各地在借鉴这种模式的过程中,必须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决不能生硬照搬。照搬的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有的城市照搬之后,利用老厂区外迁之际,建设创意产业园,在旧厂房内外涂画一通,出现的是“东施效颦”的结果,游客几乎绝迹,进驻的企业寥寥无几,所谓的工业遗产也保护不了。
  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需要在高水平规划指导下,建设和发展有价值的工业博物馆,使其成为吸引人流、发展旅游经济的新空间。目前业界公认青岛啤酒博物馆是发展工业旅游、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的一个成功运作模式。2003年在青岛啤酒人文遗产基础上建立的青岛啤酒博物馆,至今旅游旺季仍然呈现爆满的景象,成为展现中国灿烂民族工业形象的窗口,成为品牌企业亮丽的聚焦点,成为发展工业旅游最能吸引“眼球”的观光景点,赢得国内外游客的高度赞誉。但是,建设工业博物馆不能一轰而起,必须以深厚的工业文化遗产为基础,充分研究“人气”和符合实际的运作模式。实践证明,绝不仅仅是改造旧厂房和收集些资料、实物就可以变身成博物馆,要使游客能够形成强烈的参与感,并拥有体验的快乐。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即便如青岛啤酒博物馆这样具有人气的工业旅游项目,从未来发展看,仍然需要在“文化”这两个字上做足文章,如中国“青岛啤酒”已经成为世界大文化的一种元素,就要让青岛啤酒博物馆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需要在“休闲”这两个字上增强“功夫”;仍然需要继续精心设计和建设一批功能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均衡的配套设施,创造一个具有“企业特色、中国风格、东方气魄”的“大文化”环境,向世界展示中国工业旅游的崭新形象。
  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需要充分利用区域或城市已经拥有的旅游景区或景点,建立观光与工业联姻式旅游模式。笔者在实际的调研中看到,如江苏的华西村、山东的南山集团等,因拥有一定的小区域行政管理职能,而建立起比较大的旅游景区,比较好地形成了观光与工业联姻式旅游模式。现在需要认真研究的是,由政府或社会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公众性旅游景区或景点如何引进工业旅游项目。从世界工业旅游发展的经验看,有两种思路值得借鉴:一是能够充分体现伟大民族精神,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工业文化遗产,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将其精华迁至有关联度的旅游景区,打造成区内一个新的景点。二是将具有较大规模的优秀工业文化遗产,在原址直接建设成为遗产公园型的旅游景区或景观。
  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需要借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契机,建设具有特色的工业旅游项目。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些发展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企业或行业,会吸引相当部分以考察参观为主体的人流,企业借此建设以演示销售本企业产品为主的旅游购物中心,形成工业旅游项目,是具有生命力的。但是此类工业旅游项目在发展中存在着重销售、轻演示的现象,绝大多数缺乏刺激消费的兴趣点与兴奋点。在实践中有的企业兴办的这类工业旅游项目,开始阶段还能吸引考察参观者的眼球,时间长了,没有形成兴趣点与兴奋点,只能是以关门而告终。(2012年5月4日 《中国旅游报》第11版)
 
 楼主| 青岛小秘书 发表于 2012-6-11 06: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郭先登—丰富旅游商品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旅游商品是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代旅游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需要提高旅游商品的发展水平。
  一、强化旅游商品的效应
  在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购物在旅游总收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发展趋势看,旅游商品经营额在旅游总收入中呈现越来越高的比重,其生产与需求呈现越来越大的规模,旅游商品是现代旅游经济最具增长潜力的增长点。旅游购物要在现代旅游产业链上表现出强劲的增势,极其重要的是不断提高旅游商品的效应。
  一是旅游商品的特色效应。旅游商品的特色就在于消费者是在特定的旅游环境中完成购买行为的,因此旅游商品打着深深的旅游“印记”。从旅游商品销售所面对的消费者需求出发,要特别重视产品的包装,因为只有通过包装,才能充分体现消费者购买此物所希望达到的最大愿望,在馈赠亲朋好友时,证明是通过旅游在此时此地购买的此物。目前的问题是,需要认真解决包装的过度化,因为过度包装违背了世界性低碳、绿色发展的规律性趋势;还要认真解决外表包装与实际被包装产品的一致性问题,确保旅游商品包装与质量的统一。
  二是旅游商品的品牌效应。21世纪世界进入了品牌经济主导市场发展趋向的时代,现代区域与城市进入了品牌形象主导竞争胜负的时代,因此,旅游商品进入了品牌效应显现竞争力的时代。提高旅游商品的品牌效应,要以质量第一的理念指导旅游商品生产全过程,把标准化战略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多种手段,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从根本上消除坑蒙拐骗现象,从根本上保证产品安全等关乎品牌效应的生产与经营的安全,以实现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过程的品牌战略与标准战略的完美结合。
  三是旅游商品的域际效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有这样的理念,旅游者凡到一处,从饮食居住到游览再到购物,都会更多地消费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在旅游购物中,代表不同区域历史文化风貌风情的旅游商品,突出了旅游全过程的域际效应。这一域际效应的显现,客观上要求所有的区域或城市做大做强旅游商品,以全面提高区域或城市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力水平。
  二、促进旅游购物水平的提高发展旅游购物的前提是要提高旅游商品的竞争力,在这种提高中推进旅游购物的加快发展。
  首先,通过城市的顶层设计,规划和建设游客完全放心的旅游商品市场,打造具有一流水平的销售平台,使游客愿意购、敢于购、放心购、满意购。旅游目的地城市在建设旅游商品市场中要特别认识到,市场的生命力在于销售代表本地特色的土特产品和代表本地强大竞争力的工业产品,而绝不能以假货忽悠和坑骗游客。
  其次,提高旅游商品的研发水平,形成旅游商品完整的生产线,提高旅游品牌商品的市场影响力。长期以来对旅游商品的认识存在着误区,把旅游商品列为小商品生产与经营的范畴,从事旅游商品生产的基本是小工场、小作坊,从业者多为个体生产经营者。要使我国旅游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全面提高旅游商品的研发水平,把传统观念指导下的小商品转化成有高附加值的大商品,把以土特产品为主的农产品转化成有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把拥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地方名吃加工成保质保量携带方便的食品,把拥有核心原创技术的工业产品开发成游客争购的旅游商品。
  区域或城市要提高旅游商品的研发水平,就要使旅游商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排他性,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文化。可以地理信息产业为依托,提高旅游商品包装的创意与广告设计水平,开拓旅游商品新的增长空间。如旅游商品外包装巧妙地使用地理信息产业地图技术,使包装具有实用性、艺术欣赏性及纪念意义,能够成为游客旅游过程中的生活指南。而且带回家馈赠亲朋好友后,也能够为他们到此地旅游起到信息服务作用。
  再次,提高旅游商品市场综合管理水平。要提高旅游、工商、质检、卫生、城管等的综合社会管理执法水平。“综合水平”突出表现在部门之间要有管理执法的无缝衔接,以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通过解决区域保护主义和护短现象,使游客快速投诉有门、解决到位、满意而归。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快速”,因为处于旅游状态的游客都客观存在着“时效性”,每一个游客都非常渴望在游程许可的时段内解决投诉问题,而这也正是提高旅游商品市场综合管理水平的关键之处。(2012年4月6日《中国旅游报》11版)
 
 楼主| 青岛小秘书 发表于 2012-6-11 06: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郭先登—以新文化观指导青岛工业旅游繁荣发展
  
  青岛是我国开展工业旅游最早的城市之一,至今以青啤博物馆为主体的体验式啤酒工业旅游仍然保持旺盛的活力。工业旅游是社会大文化旅游的主体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工业旅游既是新的文化产品,也是特色文化消费的一部分。显然,面向未来,青岛要实现率先发展、蓝色跨越的战略目标,极其需要以新文化观指导城市工业旅游繁荣发展。
  一、现代工业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经济结构里一个重要的产业门类,工业旅游创造的价值显现着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
  工业旅游最早崛起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考察活动为开端而始的工业旅游逐步兴起,到9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多模式的工业旅游较快发展的格局。近年来,随着创意产业和博览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旅游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工业旅游起步晚,同发达国家比较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要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现“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的目标,必须以多种模式和形式加快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
  青岛是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与发展的先行城市之一,百余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开拓工业旅游空间的一批工业文化遗产资源;青岛是中国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型城市,是国内最早开展工业旅游的城市,工业旅游已经成为城市旅游经济结构的一部分。以新文化观加快推进城市工业旅游繁荣发展,是城市实现率先发展、蓝色跨越的重要内容。
  二、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需要从更深的层次推广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经验。
  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后,国家做出了认真总结和推广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经验的决定。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亮点之一是,若干省区市馆和工业行业馆及世博会利用江南造船厂等企业使用原址建设的一批工业展馆,完整的、全景式的向世界推介了新中国工业发展历史面貌,从当代意义上展示了数百个“共和国第一”的辉煌纪录;以科幻般的演示手段,展现了建立高端产业高地和自主创新高地的成果,显示了中国工业充分利用新能源、开拓新空间、探索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情景和人类工业文明的新模式,大大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眼球,显现了工业旅游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同时,上海利用举办世博会在苏州河两岸建设工业旅游主题景观,使之与苏州河的旅游景观相互融汇,至今仍然有较高的人气。面向未来,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非常需要借助大型或综合性博览会的空间,以更先进的理念、更伟大的探索精神、更高超的顶层规划设计、更完美的技术手段、更绝佳的旅游景观资源,推介更出色的工业旅游产品。上海世博会为发展工业旅游建造了永不消逝的“信息场”。
  三、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需要实现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和工业遗产建设统一平台的共赢式发展。
  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视野观察,现代工业经济已经同旅游经济及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相互交融、并驱发展。在中国已经显现出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和工业遗产建设统一平台共赢式发展的强劲势头,最有代表意义的是北京798创意产业园。笔者多次考察过798创意产业园,该园通过创新业态,建立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形成第三极创意发展空间;通过创新业态,实现统一业态、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招商,既为创意产业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又为使用工业遗产、发展旅游产业创造了好的模式,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实现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和保护工业遗产、建设统一平台共赢式发展最有借鉴意义的模式。但是,现在需要研究的是,各地在借鉴这种模式的过程中,必须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决不能生硬照搬。照搬的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有的城市照搬之后,利用老城区外迁之际,建设创意产业园,在旧厂房内外涂画一通,出现的是“东施效颦”的结果,游客几乎绝迹,进驻的企业寥寥无几,所谓的工业遗产也保护不了。
  四、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需要在高水平规划指导下,建设和发展有价值的工业博物馆,使其成为吸引人流、发展旅游经济的新空间。
  目前业界公认青岛啤酒博物馆是发展工业旅游、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的一个成功运作模式。中国“青岛啤酒”已经成为世界大文化的一种元素,2003年在青岛啤酒人文遗产基础上建立的青岛啤酒博物馆,至今旅游旺季仍然呈现爆满的景象,已经成为展现中国灿烂民族工业形象的丰碑,成为品牌企业亮丽的聚焦点,成为发展工业旅游最能吸引“眼球”的观光景点,赢得国内外游客的高度赞誉。但是,建设工业博物馆不能一哄而起,必须以深厚的工业文化遗产为底蕴,充分研究“人气”和符合实际的运作模式。实际状况是,青岛是国内最早开展包括青啤集团等企业为空间主体的工业旅游城市,随着时间的流失,也有的工业旅游项目曾经热过,但今天就显得没有活力了。实践证明,建设工业博物馆绝不仅仅是改造旧厂房和收集些资料和实物变博物馆,因此建设工业博物馆不能一哄而起,必须以深厚的工业文化遗产为底蕴,充分研究“人气”和符合实际的运作模式,要使游客能够形成强烈的参与娱乐性,并拥有体验的快乐。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即使如青岛啤酒博物馆这样具有人气的工业旅游项目,从未来发展看,仍然需要在“文化”这两个字上做足文章,如中国“青岛啤酒”已经成为世界大文化的一种元素,就要让青岛啤酒博物馆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需要在“休闲” 这两个字上增强“功夫”;仍然需要继续精心设计和建设一批功能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均衡的配套设施,创造一个具有“企业特色、中国风格、东方气魄”的“大文化”环境,向世界展示繁荣文明的中国工业旅游崭新形象。
  五、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需要充分利用区域或城市已经拥有的旅游景区或景点,建立观光与工业联姻式旅游模式。
  目前如江苏的华西村、山东的南山集团等,因拥有一定的小区域行政管理职能,而建立起比较大的旅游景区,比较好的形成观光与工业联姻式旅游模式。现在需要认真研究的是,由政府或社会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公众性旅游景区或景点如何引进工业旅游项目,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待破解。从世界工业旅游发展的视野看,有两种思路为形成观光与工业联姻式旅游模式提供了借鉴:一是能够充分体现伟大民族精神,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工业文化遗产,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将其精华迁至有关联度的旅游景区,打造成区内一个新的景点。二是将具有较大规模的优秀工业文化遗产,在原址直接建设成为遗产公园型的旅游景区或景观。
  六、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水平,需要借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制造服务型产业发展模式,设置工业旅游项目,形成一种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些发展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企业或行业,会吸引相当部分以考察参观为主体的人流,企业借此建设以演示销售本企业产品为主的旅游购物中心,形成工业旅游项目,是具有生命力的。但是此类工业旅游项目在发展中存在着重销售、轻演示的现象,绝大多数则缺乏旅游功能所要表现出来刺激消费的兴趣点与兴奋点。在实践中有的企业兴办的这类工业旅游项目,开始阶段还能吸引考察参观者的眼球,时间长了,没有形成兴趣点与兴奋点,只能是以关门而告终。(2012年4月5日 《青岛财经日报》)
 
 楼主| 青岛小秘书 发表于 2012-6-11 06: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先登—青岛率先发展要加快繁荣旅游购物业
  
  旅游购物业是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代旅游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先导产业、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和品质生活的助推产业,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的工作目标,很需要重视提高旅游购物业的发展水平。青岛作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急需解决目前客观存在的旅游购物业同迅速发展着的旅游人群规模不相适应的问题,要从地域产品的生产、专业市场的建设等方面,在城市实现率先发展、蓝色跨越中,尽快提高旅游购物业的繁荣发展水平。
     一、发展旅游购物商品,需要高度重视强化旅游商品的效应力。
     旅游商品是现代旅游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提供旅游商品的旅游购物业是现代旅游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凡旅游者,绝大部分必然购买旅游商品,以馈赠亲朋好友,这几乎是所有旅游者共同践行的不变法则。在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购物在旅游总收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发展趋势看,旅游商品经营额在旅游总收入中呈现越来越高的比重,其生产与需求范围与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发展态势,旅游购物业是现代旅游经济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旅游购物业要在现代旅游产业链上表现为强劲的增势,极其重要的是不断提高旅游购物商品的“效应力”。效应力作为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理论概念,以其指导旅游商品提高竞争水平的效应力,主要表现是:
     一是旅游购物商品的特色效应。旅游购物商品的特色就在于其是特定的旅游环境中完成生产总过程的,因此旅游商品必须要打上深深的旅游“烙印”。在特色效应中,从旅游购物商品销售所面对消费者的特色功能出发,这里特别重要的是产品的包装,因为只有通过包装,才能充分体现消费者购买此物所需要达到的最大愿望,在馈赠亲朋好友时,证明是通过旅游在此时此地购买的此物。目前的问题是需要认真解决包装的过度化,因为过度包装违背了世界性低碳、绿色发展的规律性趋势;外表包装与实际被包装产品的不一致毁坏了旅游商品的名声。只有重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才能在体现特色效应中确保旅游购物商品包装与质量的完美统一。
     二是旅游购物商品的品牌效应。21世纪世界进入了品牌经济主导市场发展趋向的时代,现代区域与城市进入了品牌形象主导竞争胜负的时代,因此,旅游购物商品进入了品牌效应显现竞争力的时代。显然,品牌已经成为区域城市与企业商品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共同元素。提高旅游购物商品的品牌效应,要突出以质量第一的理念指导旅游购物商品生产全过程的精细化,把用标、贯标、达标、超标的标准战略贯通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多种手段,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生产,从根本上消除坑骗拐卖现象,从根本上保证产品安全等所有关乎品牌效应的生产与经营的安全,以实现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过程的品牌战略与标准战略的完美结合。
     三是旅游购物商品的域际效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有这个理念的指导,旅游者凡到之处,必定会从饮食到居住、再到购物,都更多地消费具有当地风味、风貌的土特产品和歇息之屋;必定临走之时购买当地土特产品。目前旅游购物商品大到如特色床门窗等石料、陶瓷制作的装潢系列产品,小到把玩、收藏等系列产品;贵到金银玉石等摆设、装饰产品,轻到民众喜食的鸡鸭鱼肉、米面糖果等系列食品等;更有代表多种文化元素的纺织轻工类、美术音乐类产品等。在旅游购物业的发展中,代表不同区域历史文化风貌风情的旅游购物商品,突出了旅游全过程的域际效应。这一域际效应的显现,客观地要求所有的区域或城市极需要做大做强旅游购物业,以全面提高区域或城市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力水平。
  二、在提高旅游购物商品竞争力中,推进旅游购物业的加快发展。
     青岛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是国内外公认和游客热选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绝大多数的游客到青岛都把旅游与购物密不可分地连在一起。显然,青岛要提高旅游购物业的繁荣发展水平,其前提是要提高旅游购物商品竞争力,在这种提高中推进旅游购物业的加快发展。
     一是通过城市的顶层设计,规划和建设好建设游客完全放心的旅游购物商品专业市场,打造具有一流水平的销售平台,使游客愿意购、敢于购、放心购、满意购。从旅游目的地的视角看,只有拥有包括旅游购物商品专业市场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才能真正建设成游客相互传诵的热血沸腾、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旅游目的地城市在建设旅游购物商品专业市场中,要特别认识到,专业市场的生命力最根本的是要销售代表本地特色的土特产品和代表本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品,而决不能以假货忽悠和坑骗游客。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到头来,建立的专业市场必定是短寿的。
     二是提高旅游购物商品的研发水平,形成旅游购物商品完整的生产线,提高旅游购物品牌商品的市场影响力。长期以来对旅游购物商品的认识存在着误区,把旅游购物商品列为小商品生产与经营的范畴,从事旅游购物商品的基本面是小工场、小作坊,从业者多为个体生产经营者,被称之为小商小贩。从工业化的角度看,绝大多数的土特产品是不适宜成为旅游购物产品的,而现状是绝大数区域或城市还没有把旅游购物商品列为工业研发的重要位置上来。从旅游购物商品发展的大趋势看,现存的小工场、小作坊是无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旅游购物商品的集约型研发。显然,要使我国旅游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全面提高旅游购物商品的研发水平,使“研发水平”与“支柱产业”同步发展,把传统观念指导下的小商品转化成有高附加值的大商品,把以土特产品为主的农产品转化成有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把拥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地方名吃加工成保质保量携带方便的食品,把拥有核心原创技术的工业产品开发成游客争购的旅游商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市场销售的旅游购物商品已超过上万种。如旅游热点皮具之都水头镇,以创新打造核心技术,生产的时尚装饰皮带60%销往国外,在国内销售占中国市场份额的60%,成为小商品转化成有高附加值大商品的典例,成为绝大多数游客必选的旅游购物商品。同时,在若干国家与地区的旅游购物市场上,由中国生产出口的产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笔者2005年出访美国,在位处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考察,到旅游商品屋购物,看到大部分纺织轻工类、美术音乐类产品是中国所制造。
     区域或城市提高旅游购物商品的研发水平,要促使旅游购物商品的定位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排他性,充分体现商品所蕴含着的域际特色文化。同时,要以被世界公认为高新技术的地理信息产业为依托,提高旅游购物产品包装的创意与广告设计水平,开拓旅游购物商品新的增长空间。如旅游购物商品外包装巧妙与广泛的使用地理信息产业地图技术,使之包装形象化,具有强视的实用性和艺术欣赏性及纪念意义,能够成为游客一目了然的吃、住、行、购、游等各方面都方便的生活指南。这样的包装产品,不仅即时购买的游客有方便作用,而且带回后馈赠亲朋好友后,也能够为他们提供到此地旅游发挥方便的服务作用。
     三是城市要以拥有大众叫好的口碑、确有市场竞争力为前提,推出有影响力、形象力、特色力的旅游品牌购物商品。在打造旅游品牌购物商品中,切忌通过简单行政手段或企业以赞助形式评选所谓的几大品牌旅游购物产品。实践证明,这样评选出来的旅游购物产品只能是昙花一现,时间不长,就很少有游客问津,市场证明了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四是,提高旅游购物商品综合社会管理执法水平。目前,在旅游购物商品发展上出现的如价格欺诈、价格扭曲、价格歧视和假冒伪劣等问题,迫切要求提高旅游、工商、质检、卫生、城管等职能部门及政法机构的综合社会管理执法水平。“综合水平”突出表现在部门之间要有管理执法的无缝衔接,以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通过解决区域保护主义和护短现象,使游客快速投诉有门、解决到位、满意而归。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快速”,因为处于旅游状态的游客都客观存在着“时效性”,每一个游客都非常渴望在游程许可的时段内,解决所希望解决的投诉问题,而这也正是提高旅游购物商品综合社会管理执法水平、打造城市强大旅游竞争力的关键之重。以世界视野看,凡是旅游热点首选目的地城市或区域,其所在地的管理都应当建立完善的真诚道歉制度,都应当体现着让每一个游客都能快速投诉有门、解决到位、满意而归的管理水平。(2012年03月01日 《青岛财经日报》)
 
 楼主| 青岛小秘书 发表于 2012-6-11 06: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先登—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近期,笔者在参加区域发展红色旅游经验的调研中认识到,要实现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打造越来越多的有观赏性、有教益性的红色旅游项目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红色文化,打造越来越多的有观赏性、有教益性的红色旅游项目,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已经比较“火”的红色旅游景区点,应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开拓红色旅游发展的新空间。目前,各地普遍重视把现存爱国主义、党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基地,转变成发展红色旅游的空间。但是,部分教育基地在初始建设时资金投入不足、选址拆迁不到位,薄弱的接待能力同发展规模化的旅游经济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这样的问题,应予以关注和解决。
  二、密切结合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从历史的视角看,红色文化同优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如红色文化中的坚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等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理念是互通互连的;红色文化中的军民鱼水情则是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文化理念;红色文化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为文化根基的。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属于红色文化范畴的英雄模范所书写的红色篇章同现代先进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现代先进文化为底蕴的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这些,为繁荣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巨大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开拓空间。
  在实践中实现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极其需要把红色文化同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密切结合起来,更好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位次,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挖掘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之间互相关联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依存,以此为文化底蕴,建设新的旅游景区点,开拓出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但是近年来有的地方生拉硬拽拼凑式地建设不同主题的景点,硬塞进所谓的红色项目,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离建设者的设想相距甚远。
  三、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红色舞台
  起始于革命老区的唱红歌、演红戏,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实践中要深入挖掘题材、丰富内涵、既要有厚重的历史感,又要有易于被青年一代接受的现代感,要让他们从厚重的历史感中受到心灵的震动,从现代感中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前景。目前许多区域都把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红色舞台作为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内容来抓,从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需要认真解决如下的倾向性问题。
  一是创作红色旅游主题的文艺剧目,必须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意为基,深入挖掘本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而不能简单地模仿,简单模仿的东西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陕北红色根据地为原型,通过深入挖掘这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成功创作的秦腔《照金这片天》,至今唱响20余年而不衰,为持久地唱红歌、演红戏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经久不衰的红歌、红戏必定会使游客和观众引发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振奋以及对未来的思索。
  二是坚决杜绝虚构或戏说。虚构或戏说会严重违背历史事实,歪曲英模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引起大众极大的反感。红色艺术作品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作品,它必须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创作的基础,而绝不能虚构或戏说。只有如此,才能使红色艺术作品成为不朽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震撼力、感染力、教育力、宣传力。“人间正道是沧桑”,绝大多数游客是有良知的,他们对歪曲或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戏说是非常反感的,因为戏说不仅会丑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世界公认辉煌成就的历史事实,而且会产生精神鸦片,毒害子孙后代。要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三是认识到红色舞台既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内容,也是现代社会文化消费体系的组成部分。许多城市都高度重视在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同时,建立与完善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故居、书店、俱乐部、文化宫等多种文化宣传形式和市场经营模式为主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代社会文化消费体系。在建设这种现代社会文化消费体系中,应利用多维空间,打造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红色舞台,以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红色文化。(2012年2月24日 《中国旅游报》)
 
 楼主| 青岛小秘书 发表于 2012-6-11 06: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先登:以新文化观指导青岛红色旅游的繁荣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确立的新文化观最本质的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根基,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为抓手,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伟大复兴的形象力。红色旅游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开展现代文化旅游的主体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富有活力具象化了的模式。以新文化观推进红色旅游持续繁荣发展是我国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红色旅游长期、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造就社会主义旅游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青岛是一座在国内外有着重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文化城市,为繁荣发展红色旅游提供着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实现红色旅游的繁荣发展极其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认识水平和把握发展的大趋势。
     一、实现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需要以红色文化为底蕴和以宣传红色文化为主题,打造越来越多的有观赏性、有教益性的红色旅游项目,形成能够容纳规模人流的红色旅游景区或景点,开拓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红色旅游是随着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宣传,而越来越加快发展的一种现代旅游形态。红色文化的底蕴决定着红色文化自觉与红色文化自信的共生性。红色文化自觉就是表现出对坚定不移发展红色文化的觉悟,以及对红色文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作用、发展红色旅游的规律和建设红色旅游景区或景点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红色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民族特有的红色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繁荣发展红色文化的坚定信心。红色文化自觉是红色文化自信的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红色文化自信就失去了本源;红色文化自信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红色文化自觉水平的高低。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建设红色旅游景区或景点,极其需要从三个方面,强化开拓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一是红色旅游景区或景点极其需要突出红色文化这个主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强化开拓红色旅游发展的新空间。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前赴后继、浴血奋战28年的岁月;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60余年的岁月,在广阔的国土上,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形成了难以统计齐全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红色文化挖掘、创造与宣传的热潮,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指向,奠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色文化观,同时打造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红色旅游景区或景点。随着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红色文化、打造越来越多的有观赏性、有教益性的红色旅游项目,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做大做强。如目前有11个省市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联合申报红军长征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此通过这种方式,打造红色旅游“黄金线”;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结成联盟,拟把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示范区,中部特色旅游的集聚区,兴省富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联合与联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为强化开拓红色旅游发展新空间注入巨大活力。但是在实践中如果仅是在立项时打着开展红色旅游的旗号,而在实际的建设中背离了红色文化这个主题,肯定地讲,这样建设起来的红色旅游项目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二是对已经比较“火”的红色旅游景区或景点,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强化开拓红色旅游发展的新空间。据统计,2011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同比增长达到20%;红色旅游景点在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综合收入达到1400亿元。在调研中普遍认同要组织必须的力量,对目前已经“火”的红色旅游景区或景点,继续进行人财物的投入,以开拓越来越多地促使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大力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笔者曾经作为学员在井冈山学习,深感红色旅游的魅力。近年来我国发展红色旅游先行区之一的江西省以井冈山精神为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深入挖掘与宣传红色文化,以井冈山、瑞金等拥有巨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城市为中心,建设十大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景区或景点,取得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是在建设红色旅游景区或景点,开拓红色旅游持续发展新空间的过程中,各地普遍开始重视把现存爱国主义、党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基地,转变成发展红色旅游的空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目前几乎是各地都拥有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爱国主义等若干方面同红色旅游紧密相连的教育基地。从其中的大部分状况看,也都同发展旅游结合在一起。但是,由于部分教育基地在初始建设时资金投入不足、选址拆迁不到位,但又是政绩工程等遗留下来的历史原因,使其基础设施建设同发展规模化的旅游经济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接踵而来兴起的红色旅游高潮中,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很难接纳规模人群,这样就同发展规模化的旅游经济产生着越来越大的矛盾。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与矛盾,势必会影响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
二、实现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需要把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同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实现紧密地联结,转化成为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比较优势、本土优势,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着越来越多的空间。
     中华民族拥有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从历史的视角看,红色文化同优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如红色文化中的坚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等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威武而不屈、富贵而不淫的理念是互通互连的;红色文化中的军民鱼水情则是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文化理念;红色文化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厚德于心善与行等为文化根基的。正因如此,在战争年代才上演了若干以民俗文化活动为掩护的人民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经典大戏。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属于红色文化范畴的英雄模范所书写的红色足迹则是同现代先进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如1998年的全国抗洪、2008年的四川抗震,上演的一幕又一幕气壮山河的伟大壮举等等,都是中国人民践行伟大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生动写照,为繁荣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巨大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开拓空间。
     在实践中实现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极其需要把红色文化同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密切结合起来,更好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位次,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挖掘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之间互相关联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依存,以此为文化底蕴,建设新的旅游景区或景点,开拓出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这对于发展红色旅游至关重要。目前公认南京中山陵景区和庐山风景区等是最具有实现密切结合的典型示范作用的。这两大景区以客观存在的资源,分布着体现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为主题的景点,并且以比较方便的交通与其它基础设施把各个景点连结在一个观赏体系中。但是近年来在有的风景区生拉硬拽拼凑式的建设不同主题的景点,硬塞进所谓的红色项目,其无论是社会效果、还是经济效果,都离建设者的设想相距甚远,原因的关键是违背了旅游主题景点建设的客观规律。
     三、实现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唱红歌、演红戏等形式,建设有强大竞争力的红色舞台。
     起始于革命老区的唱红歌、演红戏,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重庆市等区域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的向前发展。在实践中要深入挖掘题材、深入丰富内涵、既要有浓厚沉重的历史感,又要赋予更多的青年一代容易接收的现代感。要让他们从浓厚沉重的历史感中受到心灵的震动,又要他们在现代感中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前景。许多区域都把建设有强大竞争力的红色舞台放置到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方面上来抓。但是从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需要认真解决如下的倾向性问题。
      一是创作红色旅游主题的文艺剧目,必须要深入挖掘本区域红色文化资源,而不能简单的模仿,模仿是没有长远生命力的。如以革命老前辈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陕北红色根据地为原型,通过深入挖掘这一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创作成功的秦腔《照金这片天》,至今唱响20余年而不衰,为持久的唱红歌、演红戏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实践证明,持久不衰的红歌、红戏必定会使游客和观众引发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振奋、未来的思索。
     二是坚决杜绝虚构或戏说。虚构或戏说会严重违背历史事实,歪曲英模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引起大众极大的反感。红色艺术作品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作品,她必须拥有生活原型,必须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创作的基础,而绝不能虚构或戏说。只有如此,才能使红色艺术作品成为流传万世伟大不朽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震撼力、感染力、教育力、宣传力。“人间正道是沧桑”,绝大多数游客是有良知的,他们对歪曲或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戏说是非常反感的,因为戏说不仅会丑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世界公认辉煌成就的历史事实,而且会产生精神鸦片,毒害子孙后代。为此,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解决。
     三是红色舞台既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内容,也是现代社会文化消费体系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只有把红色舞台作为实现开拓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与现代社会文化消费体系在同一平台融汇协调发展新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建设有强大竞争力的红色舞台。按照这样的理念指导实践,若干城市高度重视在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同时,建立与完善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故居、书店、俱乐部、文化宫、文化会馆、音乐厅、影视院、歌舞剧院、公园、广场、会场(堂)、运动与休闲场所、网吧等多种文化宣传形式和市场经营模式为主体,覆盖全社会成员踊跃参与和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城市现代社会文化消费体系。在建设这种现代社会文化消费体系中,利用多维空间,打造不同形式、不同规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红色舞台,宣传游客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 (2012年2月9日 青岛财经日报)
 
 楼主| 青岛小秘书 发表于 2012-6-11 06: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先登—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的策略
  
  滨海旅游业是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重要的支柱产业,是现代旅游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是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来看,加快推进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是大趋势之一。
  一、借鉴国外发展滨海旅游业的有益经验
  在现代世界经济中,随着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沿海国家与地区已经采取多种模式与方式,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使滨海旅游业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到数十个国家访问与考察,分析相关的资料,认为我国顺应世界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的大趋势,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是:
  1.依托水下文物建设旅游景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文物的保护力度,通过保护形成热度很高的旅游景点。如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当年被日军炸沉军舰的原址上,不是把军舰打捞出来,而是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水下直接建立起供游客参观的景点,成为到夏威夷的游客必去之处。我国沿海区域也有许多水下文物,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成功做法。
  2.发展海港游。海港游在滨海旅游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如德国的汉堡港、荷兰的鹿特丹港都是世界著名大港,数百年来在发展物流的同时,不断开拓海港游的方式和路线,成为国家发展滨海旅游业的重要内容。
  3.建设临海标志性建筑、主题性海洋风景区。世界临海国家与地区普遍重视建设临海标志性建筑,如日本下关市建设的“海峡之梦”等地标性建筑,已成为游客到该市必去的观光景点。世界若干国家建设的越来越多的以海洋为主题的景区景点,如日本大阪的海洋城等,是游客参观的热门之选。
  4.大力发展海岛游。如韩国仁川市开展的海滨游+海岛游,其开发的江华岛景区,包含着中国宋代遗风的若干元素,中国游客到此,颇有感发。
  5.融合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与海洋文化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笔者颇有体验的是,凡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旅游,必经其“民族村”落脚,欣赏荷兰特色的大风车、观看民族风情的表演、品尝荷兰的海味餐饮。
  6.以海洋文化为底蕴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水上、水下表演、竞技项目;开展以帆船、邮轮、游艇等水上交通运输船舶为主体的海洋旅游项目,特别是开发越来越多有刺激性、挑战性的旅游项目,已经成为发展滨海旅游业的重要内容。
  二、在建设滨海文化产业圈的同时,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
  中国是海洋大国,沿海10省区市拥有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拥有众多发展滨海旅游业的空间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目前我国已经构建成滨海旅游业的大轮廓,每年盛夏季节几乎座拥国内游客数量的半壁江山。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需要高度重视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建设具有休闲、娱乐、游览、度假和城市空间展示等多功能的滨海文化产业圈,特别要突出发展滨海旅游业。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纷纷推出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体的“蓝色经济”发展规划。从天津滨海新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从辽宁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到江苏的沿海开发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到福建的海西经济区,再到广西的北部湾经济区、河北沿海经济区等。这些区域在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实施中,都以沿海丰富的海洋文化、渔民文化、科技文化内涵为基点,整合开发海陆相连、海天一色,人文景观与秀丽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滨海旅游景区景点,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笔者认为,发展滨海旅游业的要点是:
  1.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着眼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快建设和完善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海旅游项目,促进我国滨海旅游业进入世界前列。从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再到中国近代发生的若干同“海”连在一起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事件等,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海洋发展史,形成了巨大的海洋旅游人文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为底蕴,使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深入开发海洋旅游人文资源,打造若干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海旅游项目,对于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现在要注意的是,深入开发海洋旅游人文资源,必须以先进的科技手段作为保障安全开发的前提。否则,必定会破坏海洋旅游人文资源和危及文物保护。
  2.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空间载体,建设和完善综合型滨海旅游景区,实现滨海旅游城市的错位发展。如目前若干城市提出建设的“滨海水城”,少则十几平方公里,多有百余平方公里,充分引人水生态旅游概念,即显北方水城的开阔之美,又蕴南方水城的秀丽之气,突出滨海区位及环境优势,建设碧海蓝天、林海风韵的滨海宜居城市等,是非常有创意的。建设滨海水城最关键的是错位发展。同时要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一哄而上、劳民伤财建设项目的做法,从根本上防止违背自然规律、毁坏自然环境现象的出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建设以海洋为主体内容的海洋主题公园。建设海洋主题公园要通过缜密与完备的项目论证,切忌千篇一律、照抄模仿,到头来成为没有客流的垃圾旅游项目。
  4.以多种模式与功能的港口为空间载体,发展有特色的海港游。中国沿海分布着数百个大小不等、使用功能不同、发展模式不一的港口,这些港口都拥有现实或潜在的旅游资源,如何在不影响生产与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海港游,是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急需研究的课题。从目前的现状看,天津港、宁波港为发展海港游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只要不断探索,我国完全能够使海港游热起来。
  5.发展帆船、游艇和邮轮等产业。青岛正在利用举办奥帆赛和残奥帆赛所形成的巨大人文遗产建设帆船之都,成为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6.以民俗文化为底蕴,加快发展滨海民俗旅游业。中国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到广西防城港,流传着大量的、真实的与海相关的民俗故事,仅此就可以打造成百上千个发展滨海旅游业的民俗景点。发展滨海民俗旅游业,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结合先进文化,推出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的民俗旅游景点。(2012年2月1日 中国旅游报 第11版)
 
 楼主| 青岛小秘书 发表于 2012-6-11 07: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先登—发挥青岛本土优势 繁荣特色滨海旅游业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纷纷推出发展以海洋经济为主体的“蓝色经济”发展规划。从天津滨海新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从辽宁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到江苏的沿海开发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到福建的海西经济区,再到广西的北部湾经济区、河北沿海经济区等。在这些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实施中,都突出制订了以沿海丰富的海洋文化、渔民文化、科技文化内涵为基点,整合开发海陆相连、海天一色,人文景观与秀丽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滨海旅游景区或景点,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滨海旅游业是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重要的支柱产业,是现代旅游经济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是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要提高旅游经济的竞争力,需要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在打造滨海文化产业圈的同时繁荣特色滨海旅游业。繁荣特色滨海旅游业是建设文化青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深刻理解特色旅游的本质,充分认识特色旅游的基本特征。
  随着世界旅游经济进入特色旅游的时代,在中国旅游经济呈现越来越快的发展大趋势下,国内各区域或城市为提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以吸引更多的人流,都在加快打造特色旅游环境。谁建立了完善的特色旅游体系,谁就拥有了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那么什么是特色旅游呢?如何认识特色旅游的基本特征、把握特色旅游的发展趋势呢?怎样推进特色旅游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呢?
  旅游经济自成为国民经济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后,其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始终是同“特色”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国家、地区或区域、城市,谁把握住旅游的“特色”,谁就拥有了吸引“人流”的源泉。为什么呢?随着原始生产力的提高、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的出现,生产和交换的扩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以此而出现了以联络或讲学为主体的“行旅”与以交换为主体的“商旅”,学界公认古代旅游业起源于“行旅”与“商旅”。现代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交通等经济社会物质基础的跨越式发展,以此而极大地带动了现代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在现代世界经济中,越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地区越是重视发展旅游经济,旅游收入越来越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
  “地球村”理论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促使旅游目的地消费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人们随着出游次数的不断增加,而不再满足于在“地球村”一般性的出游,越来越多的选择具有“特色”旅游目的地景区或景点实现出游,由此决定了现代旅游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特色旅游的竞争。这样长期以来经济发达国家与地区垄断旅游经济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了,几乎是世界上所有拥有旅游资源的国家与地区都在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建设特色旅游胜地、发展旅游特色目的地景区或景点,甚至是指向太空旅游。
  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特色旅游的大趋势下,如何深刻理解特色旅游的本质、把握特色旅游的发展趋势呢?理论与实践共同揭示,特色旅游的本质是“人有我特、人无我有”的特色文化的精神熏陶与健体享受。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特色旅游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费者越来越需要享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开始出现明显变化,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迫切、文化消费支付能力越来越强劲。加快推进特色旅游是满足国民多样性、多层次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是提高区域或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向。特色旅游的本质决定了特色旅游呈现着如下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之一,特色旅游充分展示着以民族的风格、风俗、气息等元素构成的文化总合,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具有强大吸引力。世界数千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的风貌,不同民族的风貌在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中构成了世界文化总合,成为各个民族共同认可的“文化大同”。在这种“文化大同”中,民族文化不可替代的特质,形成了宝贵的特色旅游资源。推进特色旅游就是建设充分张扬民族文化特质的旅游特色目的地景区或景点,“张扬”水平的高低成为发展特色旅游、形成特色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特征,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特色不特”的问题。
  基本特征之二,特色旅游项目的建设需要大众化,以此决定了旅游景区(点)的建设需要离人民大众越来越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特色旅游必须“以人为本”、适应我国人民越来越追求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热切愿望的发展趋势。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必须适应旅游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实践已经证明,特色旅游离开了旅游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所建设的旅游项目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
  基本特征之三,特色旅游项目的建设需要国际化,因为任何一个旅游项目都要为不同民族的旅游者提供“到家”的旅游服务,这就是为什么特色旅游需要具备国际化这一基本特征。目前,我国各个区域或城市在落实“十二五”规划中,普遍关注特色旅游项目建设的国际化问题。如西安市是我国吸引外国游客最多的城市之一,其提出的《西安建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行动方案》,特别突出特色旅游项目必须国际化。根据行动方案,2011年到2020年,该市将按照三年夯实基础、五年重点突破,十年基本建成的实施方略,将西安打造成世界遗产之城、国际文化交流之城等七大之城;缔造古城区文化商贸、曲江文化产业等十二大旅游集聚区;打造世界古都等三大顶层品牌,以及丝绸之路溯源游等十一大国际、国内旅游品牌,加快推进国际化旅游大都市建设,将西安真正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特色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认真借鉴国外发展滨海旅游业的有益经验。
  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观察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是越来越加快推进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在现代世界经济中,随着经济、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沿海国家与地区已经采取多种模式与方式,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使滨海旅游业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到数十个国家访问与考察,依据相关的资料,认为青岛应顺应世界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的大趋势,认真借鉴的有益经验是:
  一是认真借鉴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大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物保护力度,通过保护形成热度很高的旅游景点。如美国在夏威夷珍珠港被日军第二次世界大战炸沉军舰的原址上,不是把军舰打捞出来,而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水下直接建立起供游客参观的景点,吸引旅游者长盛不衰,成为到夏威夷去的游客必去之处,也成为世界发展滨海旅游业的经典之作。我国沿海区域也有许多水下文物,完全可以借鉴这一经典之作。
  二是认真借鉴世界发展海港游的有益经验。海港游在滨海旅游业占据着重要位置,如德国的汉堡港、荷兰的鹿特丹港都是世界著名大港,数百年来在发展物流的同时,不断开拓海港游的方式和路线,成为国家发展滨海旅游业的重要内容。
  三是认真借鉴建设临海标志性建筑、建设主题性海洋风景区与景点的有益经验。在世界临海国家与地区普遍重视建设临海标志性建筑,如日本下关市建设的“海峡之梦”等地标性建筑,已成为游客到该市必去的观光景点。世界若干国家建设的越来越多的以海洋为主题的风景区与景点,如日本大阪的海洋城等,都是游客参观的热门之选。
  四是认真借鉴发展海岛游热度越来越高的有益经验。如韩国仁川市开展的海滨游+海岛游,其开发的江华岛景区,包含着中国宋代遗风的若干元素,中国游客到此,颇有感发。
  五是认真借鉴把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与海洋文化同一化、合力打造有强力吸引游客眼球的旅游景点。笔者颇有体验的是,凡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旅游,必经其“民族村”落脚,欣赏荷兰特色的大风车、观看民族风情的表演、品尝荷兰的海味餐饮。
  六是认真借鉴以海洋文化为底蕴开展多种形式的水上、水下表演、竞技项目;开展以帆船、邮船、游艇等水上交通运输船舶为主体的海洋旅游项目,特别是开发越来越多有刺激性、挑战性旅游项目已经成为滨海旅游业的重要内容。
  三、高度关注国内在建设滨海文化产业圈的同时,以多种模式加快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是海洋大国,沿海10省区市拥有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拥有难以统计齐全的发展滨海旅游业的空间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穿越历史,感受中华民族雄纠纠、气昂昂英雄精神化身:鸭绿江断桥、近代中国滨海旅游业摇篮:诗情画意北戴河、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观海亭、天津卫今昔风光、荡气回肠刘公岛、大上海不夜之城、虎门销烟威武不屈、深圳奇迹伟大复兴的缩影等数千年中华滨海文化深厚的底蕴。穿越时空,感受天下奇观红锦海滩辽河口、天下一绝笔架山直通天桥、天下奇景曹妃甸湿地、自然神奇长山岛等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造就的自然景观的无穷魅力。穿越海浪、沐浴海风感受秦皇岛外打渔船、心中永恒浪漫之都、奥帆之都千帆扬、新丝绸之路东方第一起点、巍巍钱塘江潮、海上花园鼓浪屿、海南国际旅游岛等壮观的海洋丽景和一座又一座临海而立的旅游度假胜地与景区带给行游者的遐爽。目前我国已经构建成滨海旅游业的大轮廓,每年盛夏季节几乎座拥国内游客数量的半壁江山。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需要高度重视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建设具有休闲、娱乐、游览、度假和城市空间展示等多功能的滨海文化产业圈,特别突出发展滨海旅游业。
  一是以难以统计齐全的人文资源,着眼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快推进建设和完善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滨海旅游项目,使之成为有强烈吸引眼球能力的旅游景点,促使我国的滨海旅游业进入世界前列。
  中国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中国近代史发生的若干同“海”连在一起的、有国内外重大影响的事件等,绵延数千年中国海洋发展史形成了巨大的海洋旅游人文资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为底蕴,使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深入开发海洋旅游人文资源,打造若干个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滨海旅游项目,对于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的问题是深入开发海洋旅游人文资源,必须以先进科技手段为保障安全开发的前提。离此,必定会破坏海洋旅游人文资源和损害文物的保护。
  二是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空间载体,建设和完善综合型滨海旅游景区为中心,实现滨海旅游城市的错位发展。
  如目前若干城市提出建设的“滨海水城”,少则10几平方公里,多有百余平方公里,充分引人水生态旅游概念,即显北方水城的开阔之美,又蕴南方水城的秀丽之气,突出滨海区位及环境优势,建设碧海蓝天、林海风韵的滨海宜居城市等,都是非常有创意的。建设滨海水城最关键的是错位发展,体现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美好景区。同时要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一轰而上、劳民伤财建设项目的做法,从根本上防止违背自然规律、毁坏自然环境问题的出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是以建设以海洋为主体内容的海洋主题公园。这一点笔者2009年参加北戴河专家度假活动期间,曾到秦皇岛建设的乐岛海洋公园考察,其以海洋为主题,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展览、餐饮等综合性海洋公园,让游客留恋忘返。建设海洋主题公园要通过缜密与完备的项目论证,切忌千篇一律、照抄模仿,到头来成为没有人流的垃圾旅游项目。
四是以多种模式与功能的港口为空间载体,发展有特色的海港游。
  中国沿海分布着数百个大小不等、使用功能不同、发展模式不一的港口,这些港口都客观存在着现实与潜在的旅游资源,如何在不影响生产与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海港游,是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急需研究的课题。从目前的现状看,天津港、宁波港为发展海港游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只要不断探索,我国完全能够使海港游热起来。
  五是以突出帆船、游艇和邮轮产业等项目,发展有特色的滨海旅游业,使之成为城市文化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
  现代帆船、游艇和邮轮产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这种产业已经完全跳出了单一的“自然”理念,而打上鲜明特色的本土性文化印记。青岛利用举办奥帆赛和残奥帆赛所形成的巨大人文遗产,正在建设的帆船之都,成为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六是以中国富有的民俗文化为底蕴,加快发展滨海民俗旅游业。
  民俗文化是发展滨海民俗旅游业的内涵。中国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到广西防城港,流传着大量的、真实的与海相关的民俗故事,仅此就可以打造成百上千个发展滨海旅游业的民俗景点。发展滨海民俗旅游业,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结合先进文化,推出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公民素质的民俗旅游景点。
  四、打造强大的特色滨海旅游持续发展力。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旅游已经成为具有无限增长潜力的“无烟”产业,是发展消费的主要指向空间,它最大的魅力是“特色”,特色越“特”,其增长潜力越大。特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商品形态的主体业态;特色旅游显现出由“便捷、安全、门票”三要素构成的旅游持续发展力。城市要实现特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要紧紧抓住三要素,打造强大的特色旅游持续发展力。
  一是关注便捷。便捷是旅游持续发展力的首要因素,旅游产品生产者必须为消费者提供周到、便捷的硬软件齐全的服务体系。没有完善的便捷服务体系,再好的广告宣传也会失去它的吸引力,更不用说揽住回头客了,这样的经验与教训太多了。便捷服务蕴涵着丰富的特色元素,特色元素越多,便捷服务水平就越高,就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二是关注安全。安全要素在旅游持续发展力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实践证明,没有安全保障的旅游景区或景点都是没有竞争力的。目前,我国在发展旅游经济中特别需要关注旅游安全问题,要依据法律法规,通过综合治理,从根本上杜绝景区或景点出现强拉强卖、腐朽糟粕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景区或景点所在地、以所谓“防火护林”为名,在景区或景点门前再设置障碍物、强行收取游客通行费等问题。
  三是关注门票。“门票经济”是一定历史发展时期的产物,在我国,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共财政还难以全部通过财政拨款保护与促进风景区(点)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景区(点)的管理者通过消费者购买门票形成财力、以保护和科学地推进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从长远看发展旅游产业绝对不能依靠“门票经济”;绝对不能出现违背特色旅游发展规律、擅自提高门票价格的行为。因为任何景区(点)把吸引人流的着眼点放在以公款消费为主的群团或放在依靠门票经济上,都不会取得特色旅游持久的发展效果。任何脱离旅游大众化发展趋势的“门票经济”,都会造成游客对该景区(点)望而却步的结果,都会使特色退“色”。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这样的景区(点)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楼台高阁”,是没有持久生命力的;旅游经济的发达是同旅游低门票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产品经营企业必须重视“门票经济”的发展进程,尤其是特色旅游不仅要关心门票提价,也要关注降低门票的时机,该降价时就降价。(2012年1月12日 青岛财经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