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广西崇左“千屯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创新与思考

[复制链接]
学习啦 发表于 2012-5-27 23: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一个地方你可曾到过,挺拔的木棉绽放火红的花朵;青翠的扁桃树染绿城乡,德天瀑布浪飞中越两国……”
    这,就是美丽的崇左——腾飞在锦绣的南国!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自2003年8月建市,勤劳智慧的崇左人以“九牛爬坡”的精神团结拼搏、负重拓荒、艰苦创业,在一片乱石堆上建起一座共和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现代化新城,翻开了桂西南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如今,崇左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显著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这是一座有着浓郁民族文化和辉煌历史的城市。崇左全市人口240多万人,其中88.6%的人口为壮族,是全国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2000多年前,壮族的祖先骆越民族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花山文化,现今散落在左江沿岸的花山岩画仍然是千古之谜。近代以来,这片古老的土地见证了反侵略、反封建、反压迫的历史。1885年,清代名将冯子材在这里奋勇抵抗法国侵略者,创造了“镇南关大捷”;1907年,孙中山先生在这里亲自打响反清第一炮;1930年,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组织并领导了震惊中外的龙州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并开辟左江革命根据地。
    这是一座我国面向东盟的国门城市。崇左有4个县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中国陆地边境线上口岸最多的地级市,是中国通往东盟的门户城市、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和名副其实的中国陆路南大门。
    9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烂漫的童年;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正值美好的春天!朱自清曾这样形容春天:“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向前去。”今天的崇左,像初生的婴儿,迸发着勃勃的生机;像花样的少女,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更像是强健的青年,展现出强劲的力量。短短9年时间,崇左已经成为陆路东盟经济带上重要的一环,已经成为中国的“糖都”和“锰都”,并快速崛起在桂西南大地上。
    日新月异——一座快速发展的区域性新兴城市   
    十年磨一剑易,十年建一市难。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在短短几年内建起一座现代化新城,自强不息的崇左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按照“一年起步、二年打基础、三年初见成效、六年见新城”和“一区两园三基地”、“四大建设”、“五个打造”的思路,稳扎稳打,平地起高楼,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发展是硬道理。崇左市依托资源、区位优势,明确目标,找准定位,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年底,崇左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3430元,增长速度高于广西全区标准。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15.06亿元,当年增幅居全区第二位。财政收入总量完成 57.65亿元,居全区第八位。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达433.1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418.6%,居全区第三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 50.76亿美元,成为广西首个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美元大关的地级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达5370元,比全区人均水平高139元。
    这些枯燥的数字反映了崇左惊人的发展速度和辉煌的成就。2003年崇左在极其薄弱基础上建市之初,百业待举。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只有2.68亿美元,2011年底超过50亿美元,增长了近19倍。今后,崇左将大力推进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强市”、“沿边开放高地”、“生态宜居家园”、“边关旅游胜地”和“和谐富裕崇左”。努力加强优势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崇左将重点抓好“三个300亿”产业,即糖业循环经济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锰业循环经济总产值300亿元以上,有色金属及建材化工等加工业总产值300亿元以上,力争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同时,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3年会战和城镇化建设、推进400亿元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面向东盟——陆路东盟经济带中的璀璨明珠   
    今年4月初,第二届陆路东盟国际商务文化(壮族歌坡)节在崇左隆重开幕。国家有关部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有关部门以及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文莱等东盟国家政府官员,众多中外嘉宾、客商云集崇左。在商务文化节上,与会专家围绕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深化南新(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南崇经济带与东盟的产业合作、中国—东盟合作建设产业园的发展趋势与建设模式、中国—东盟能源交通合作对策探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在南崇经济带产业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上,29个项目签订合同和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达103.85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3个,合同投资额29.7亿元。崇左在陆路东盟经济带中的战略支点作用正在不断凸显。
    2011年11月18日,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发挥崇左连接东盟陆路通道作用”。“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这是崇左区域位置的真实写照。从区域经济板块上看,崇左位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两个板块的结合部,处在泛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和东盟经济圈东部、海上东盟和陆上东盟的联结交汇点,具有沿边、近海港、邻首府、连东盟的地缘优势。而南宁—凭祥沿线区域地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中国境内段的起点,因此崇左市成为南宁—河内、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起点城市,成为实施“两廊一圈”(“两廊”指昆明—河内的“昆河走廊”和南宁—河内的“南河走廊”,“一圈”指“环北部湾经济圈”)以及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等战略发展的核心区,将发挥承上启下、左右逢源的关键枢纽作用。南宁至凭祥近200公里的陆路通道是陆路东盟的“黄金通道”,是南宁—河内、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起点区域,在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进程中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优势。
    近年来,崇左正积极抢抓多区域合作机遇,按照发展大产业、大口岸、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大招商、大文化“八大重点工作”的要求,着力抓好面向东盟的经济产业带建设。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以优势资源开发、打造特色产业为着力点,继续发展糖业、矿产业、边境贸易、新能源产业和旅游文化,推进凭祥综合保税区18个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夯实面向东盟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抓好以江州、凭祥、扶绥为重点的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南宁—崇左一体化建设,吸引投资和项目,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2011年,崇左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50亿美元,位居广西全区之首;陆路东盟南崇经济带全年新开工建设产业类项目503个,完成投资126.38亿元,同比增长66.8%。
    做大“黑”色产业——推动锰业及有色金属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锰矿资源十分稀缺,蕴藏量只占世界的5%。崇左已探明的锰矿储量却达1.576亿吨,占全国的 23.76%,崇左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锰都”。
    近年来,崇左市锰业迅速发展,在采矿能力、冶炼加工技术、企业规模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锰业是崇左的重点产业,也是广西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崇左市积极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十一五”期间,香港中信集团注资3亿元入主广西大锰公司,在崇左注册成立广西中信大锰锰业有限公司;法国埃赫曼康蜜公司则投资4.5亿元,在崇左建设年产4万吨电解二氧化锰生产项目。这些国际行业巨头不但技术先进,而且更加注重环保和效益,为崇左打造“中国绿色锰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广西中信大锰锰业有限公司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城市工业区锰深加工园的四氧化三锰、钴酸锂、锰酸锂等一批高端产品生产线相续建成生产,广西珀琳硅锰合金项目、天等锰深加工项目竣工投产,沙钢锰业铁合金项目、新振锰业中低碳锰铁项目、丰源镍铁和中低碳锰铁项目顺利开工建设。2011年年底,崇左全市锰电结合产值达120亿元,增长18%。未来,崇左计划在“十二五”末使锰业循环经济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2020年后达到1000亿元。
    同时,崇左市加快铝土矿、膨润土、铁矿、稀土矿的勘查开发步伐,加快推进铝业、铜业和稀土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有色金属及建材产业提速发展。预计“十二五”末,有色金属及建材化工等加工业总产值也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做强“白”色产业——巩固发展蔗糖产业   
    “五分天下有其一”,中国每五斤糖就有一斤产自崇左;“三分天下有其一”,广西每三斤糖就有一斤产自崇左。2010年12月3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糖业协会授予崇左市为“中国糖都”。崇左蔗糖产业成为中国制糖业的行业标杆。崇左独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悠久的种糖制糖历史,成就了“中国糖都”的美誉。
    目前崇左全市甘蔗种植面积 410万亩,甘蔗总产量2100多万吨。其中2010—2011年榨季原料蔗产量1679万吨,产糖量207.78万吨,日压榨能力 17.65万吨,在中国原料蔗和产糖量均减产的情况下实现双增收,成为中国蔗糖产量增产最多、增幅最大的地级市,自2003年建市以来连续8个榨季居于全国首位。蔗糖业对全市GDP贡献率达68%,成为崇左第一支柱产业,是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3—2004年榨季到 2010—2011年榨季,崇左市制糖业总产值由35.1亿元提高到150亿元,增长327.4%;农民种蔗收入由 18.7亿元提高到 83.4亿元,增长345.9%。全市初步形成了制糖、造纸、酒精、酵母、生物肥、生物质发电等多条蔗糖循环经济产业链。崇左东亚糖业集团、湘桂糖业集团、丰浩糖业集团等制糖企业循环经济园初具规模。崇左制糖深加工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制糖企业废水治理、糖蜜生产酵母等方面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
    “稳面积、增产量、促加工、带三产,拉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带,保持全国第一糖业强市”,崇左市进一步为蔗糖业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沿着这个思路,崇左市提出了巩固加强蔗糖产业发展的“4331”工程,即到“十二五”末,全市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原料蔗总产量达到3000万吨以上,蔗糖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一批蔗糖深加工项目和糖产业循环经济项目。
    为达成这些目标,崇左市在稳定种植面积和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值的前提下,将大力发展蔗糖循环经济和深加工,继续培育和建设糖蔗行业龙头企业集群。今后,崇左市将以大型糖业企业集团为依托,以提高蔗糖循环综合利用率为目标,重点建设甘蔗—制糖—酵母—环保包装纸—有机生物肥、甘蔗—制糖(酒精)—有机生物肥—废液发电、甘蔗—制糖—酵母—造纸—生物发电—有机生物肥3条重点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蔗糖循环经济园,并以园区为平台,建设3—4个蔗叶(稍)青储饲料加工(育牛)基地,开展甘蔗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崇左还将着力推进制糖产业深加工项目建设,鼓励发展精制糖、优质糖生产项目。加快发展糖关联产业,以果糖、高级食糖为切入点,推进发展优质高级糖果、咖啡、巧克力、冰糖、奶制品及果汁饮料、调味品等糖类食品,增加糖关联产业产值。崇左市还将大力实施大企业战略、大品牌战略,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革等形式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主业突出、重视创新、带动作用明显的优势企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蔗糖业带给崇左的是一座座“银山”。蔗糖业不仅是崇左的支柱产业,也是事关崇左200万农村人口生计的民生产业,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对于崇左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做优“红”色产业——积极培育以红木产业为代表的边贸产业   
    在崇左中越接壤的凭祥市,有我国最大的红木市场之一——凭祥红木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红木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自上世纪90年代起,凭祥发展红木加工业并利用边境口岸的优势开展贸易,逐步跻身全国最大的红木市场行列,形成了独特的红木文化。
    2011年12月中旬,首届中国—东盟(凭祥)红木文化节在凭祥举行,560多家红木家具和工艺品商家参展。以这次红木文化节为契机,崇左市将发展红木文化产业提升到新的高度,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在政策、土地、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努力形成更大产业优势。一批红木加工企业将进入工业园区,面向全国乃至东盟地区整合红木资源,开展生产加工活动。凭祥红木产业还将大力开拓消费市场,进一步打响凭祥红木品牌,做大做优红木产业。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崇左正成为我国西南边境贸易高地。2007年崇左市被评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2008年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2009年被评为“中国魅力中小城市200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2010年荣获“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和“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称号。一大批边贸产业项目纷纷落户崇左,边贸产业方兴未艾。如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崇左(东盟)国际商贸物流园,将打造一流的中国—东盟特色产品大市场。
    与此同时,一批跨国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壮大崇左边境贸易产业。当前,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如火如荼建设,中越水口—驮隆跨境经济合作区前期建设正逐步推进,中泰产业园建设方案已初步拟出,崇左正朝着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先行实验区、参与国际区域合作的先行先试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产业聚集区目标迈进。
    做实“绿”色产业——大力开拓文化旅游产业   
    “美丽的崇左,崛起在诗画的山河”。
    “北有漓江,南有左江”。
    “桂林山水甲天下,崇左天下美”。
    崇左不仅有锰矿等有色金属矿藏的“金山”,有蔗糖的“银山”,更有灵秀壮美的绿水青山。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山水是城市的容颜。崇左市既有灿烂悠远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又有美丽的生态旅游资源。从崇左宁明县城沿明江而下到达花山,你将看到壮族的艺术瑰宝——花山岩画。花山整座峭崖画满了各种呈土红色的人像和物像,古朴粗旷的笔法和风格,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神态,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水准,其用意至今仍是一个谜。学者公认,花山岩画作画地点之陡峭、画面之雄伟壮观、作画条件之艰险,世所罕见,在世界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花山岩画已蜚声国内外。目前,花山岩画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崇左壮族特色文化鲜明,男女老幼能歌善舞,富有民族风情的“三月三壮族歌坡节”、“木棉花节”、“百人龙州天琴舞”、“百人宁明花山铜鼓舞”、“百人天等打榔舞”每年都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欣赏。崇左还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边境旅游资源。我国九大名关之一——凭祥友谊关和龙州起义纪念馆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州还有见证中越传统友谊的胡志明纪念馆。
    崇左的生态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德天瀑布横跨中越两国,是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气势磅礴,一波三折,层层跌落,水势激荡,声闻数里”。此外,明仕德天田园风光、左江风光、脉水河风光也都如诗如画,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崇左还是全球25种最濒危灵长类动物之一、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的最后栖身地。这种大自然的精灵距今已有300多万年的生存历史,它们拥有白色的头、白色的肩,身体修长,非常珍贵,为我国所独有。然而,它们仅分布在崇左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 200平方公里,整个种群数量只有 930只左右。清晨或黄昏,这群自然的精灵或攀爬在陡峭的岩壁,或掩映在茂密的丛林,它们远远地望着山下的人类,彼此投以无限的温情。今年3月25日,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称号,对白头叶猴的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白头叶猴也将成为崇左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
    近年来,崇左市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主打“绿色生态”、“民族旅游”、“红色旅游”、“边关历史文化”的品牌,推进北海至崇左德天瀑布300公里滨海旅游线和南宁至凭祥200公里木棉花生态大通道建设,推进从南宁至崇左市区100公里生态大通道、从江州至宁明100公里文化左江旅游线、从崇左市区至德天瀑布100公里明仕德天田园风光旅游线、从崇左市区至凭祥友谊关100公里边境旅游线、从江州到龙州100公里黑水河风光旅游线“五个100公里”旅游线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争把崇左市文化旅游业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功能完备、旅游产品齐全,成为连接中国与越南及东盟各国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南方新兴的旅游城市。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地方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调研组 王伟高海青崔海伟 执笔人:王伟)
标签:创新广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69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