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夯实基层基础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复制链接]
宜宾秘书 发表于 2012-5-10 08: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我老秘网市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之一,地震、滑坡、干旱、洪涝、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峻威胁。防灾减灾工作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务必抓紧抓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宜宾作为省政府确定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省地震局划为可能发生6.0级地震的潜在震源区,要取得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基础设施防灾是否完善;取决于基层减灾工作是否扎实。现就建立健全我老秘网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浅析如下。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防灾减灾管理能力

5.12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连续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是: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必须把防灾减灾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温家宝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强防灾减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级领导更加关切、人民群众更加关心、社会舆论更加关注防灾减灾工作,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防灾减灾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我老秘网市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之一,干旱、洪涝、地震、滑坡、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基本上每年都有发生。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我们只有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三是国家救灾减灾方针调整,防灾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国家救灾减灾方针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四个转变”上,即:从传统的“重救轻防”向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转变;从“重财轻人”向“以人为本”、以保障人的生命为主转变;从“重部门单一”行为轻“社会联动”向“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全面联动转变;从传统“经验式粗放管理”向“规范化、科技化”转变。我们应当适应这些新特点,加快传统救灾体制的现代化转型,树立全新的防灾减灾理念,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以先进理念引领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快速向前发展。

二、强化基础建设,提高灾害预防能力

(一)加强基础设施防御灾害能力,筑牢工程防线。当前,我老秘网市正在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房安保工程,努力加强防灾能力建设。但是也要认识到,我们的经济综合实力还不高,公共基础设施防灾能力还比较薄弱,不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破坏,亟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加强生命线工程如:水、电、气管网、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如:大型水库、80米以上高层建筑的抗灾能力,同时,按市政府要求,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地震基本设防烈度(地震峰值加速度),增强抗震能力。另一方面要做到在此类公共基础实施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做好防灾和预警能力设计,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督,筑牢工程防线,保障安全。

(二)加强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宣传教育,筑牢心理防线。目前,还存在公民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救互救技能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改变“政府施救、群众被救”的角色定位。因此,要始终坚持把应对自然灾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将防灾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纳入中小学校教育,纳入科普活动,纳入党政干部、公务员等年度培训课程;并以城乡社区为前沿阵地,动员社区中的每个家庭、每位成员积极关注各类灾害风险,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应对技能。以每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组织应急演练,着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技能;二是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大力宣传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意义,面向村镇、社区,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优势,将突发事件防范应对知识宣传列入村镇、社区、学校、厂矿、企业等基层单位和灾害易发地区的重要工作内容,广泛普及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四是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约束性制度,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掌握灾害的预防、避险、减灾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然灾害突发时,做到临灾不惧、临灾不乱,能够迅速做出有效应对措施。实现宣传教育的广覆盖,并确保取得实效。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减灾救助能力

(一)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市、县、村镇、城市社区、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学校、医院、人员密集场所都要立足于“防大灾、救大灾”,制定本区域、单位部门的针对不同风险性,具有可操作,符合实际,科学适用的各类应急预案,实行应急预案全覆盖,并不断修订完善,形成指挥有序,处置有力,科学调度,反应迅速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2、为了保证各种预案的实用性,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每年必须举行一次以上的应急演练,根据演练处置经验等方面的情况变化,及时修订预案;3、积极推进预案建设和演练,引导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4、组织加强防灾减灾业务理论研讨,准确把握应急管理内在的规律和发展方向,构建应急上报预警、应急事件信息的内容框架,提出指标和运行要求,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保障,为纳入考核奖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快应急管理信息指挥平台建设与运用。在处置自然灾害过程中,灾害信息反馈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急决策指挥是否得当和高效。结合多次应急处置实例经验,十分必要在全市树立“一盘棋”思想,建立由市县统一规划、总体建设实施,业务部门管理、基层使用与更新维护的应急管理信息指挥平台,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卫星等高新技术和地理信息等,涵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地貌、地理、市政管网、交通、灾害分布等)、应急预案库、救援队伍力量库,各类专家队伍库、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装备库等社会应急资源,形成上级应急指挥部与下级应急指挥部,前方应急指挥部与后方应急指挥部的交互连接,实现应急决策指挥命令、灾情信息、灾区请求、资源调集部署在第一时间内快速传输,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加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我老秘网市已成立了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加强,但是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仍然较为薄弱,而基层应急救援队伍是最先投入灾区抢险救援的救援力量。因此,有必要结合各类自然灾害区域分布,加强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装备配备标准》配齐装备,改善力量和装备不足现状,有条件的乡镇可建立综合应急救援小队;建立各类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提升灾害处置针对性;并依托当地基层民兵、退役官兵、联防队伍等力量,大力发展社会化紧急救援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基层兼职救援队伍,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在灾害紧急救援中的作用,提高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四)加强应急救援区域联动建设。重大级别以上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应急救援联动,统筹社会各方应急资源尤为重要。特别是基层各区域应急力量较为薄弱且分散,应急人员流动性大,有必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灾害应急救援指挥协调机构,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联合、区域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灾害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局面,构建部门参与、社会协作、联合作战的一体化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形成防灾减灾的工作合力。

(五)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城市设立应急避难场所是减少人员伤亡、安置灾民等救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规划建设18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约37.7万人应急避难。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在城市集中区、人员密集地等区域,应急疏散通道建设还存在不足,同时,还应加强并按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的标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和应急疏散通道、配套设施,完善应急指示标志、设置供水、供电、物资供应、卫生防疫、广播、消防、指挥、监控等应急项目,提供市民临时避难的基本功能,满足市民应急避难的需要。

目前,人类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我们应坚定信心,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措施,切实按照“减灾就是增效”的原则,不断夯实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基础,完善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切实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目的。文/王  辉  李定平
标签: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3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