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云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里所指的文章就是公文。公文写作是一种古老的职业,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章就是公文。在现代,公文写作是行使机关职能,部署和开展各项事务的重要载体、工具和基础性工作。重视公文写作,提高公文质量,是每一名机关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 I. U+ c- H" ?, B7 [% d }. \& {$ ^: C
! _, m; z+ o2 l- ~4 ^/ D4 w一、为什么要重视公文写作
T" t9 W+ |. {- T! ~0 d) g5 M
9 \. Q N+ F& D0 b(一)公文写作是机关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公文是传达政令的重要工具,是实施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这里所说的公文是指广义的公文,不仅包括文件,还包括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汇报材料等。如果没有公文,机关工作很难正常开展。请求上级解决问题,要写请示;向上级汇报工作,要写报告;开会,要写讲话稿;安排部署工作,要发通知;与平行单位商洽工作,要写公函。机关工作内容繁杂、千头万绪,对机关干部的素质要求也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但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公文写作能力。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同志,公文写作不能不懂,不能不用,不能不学。 # F4 |- C( r4 `( Y9 n
" }/ p+ n$ \% [$ g. ?3 E) q: U
(二)公文写作是机关最难干的工作之一。古人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来形容写作之难。国学大师季羡林用“惨淡经营”来表达写作之苦。公文写作,不仅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和与之相适应的技能水平,更需要吃苦耐劳,需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有人说,秘书工作不是谁人都想干的工作,也不是谁人都能干的工作。也经常听到一些机关领导同志感叹,现在最急需、最难找的是“笔杆子”。
+ t8 B7 a/ ]- {0 [7 k$ D$ s. `) T
4 C4 r3 U5 X) E* u7 ~# Y0 f4 f7 Z/ @(三)公文写作是最体现机关水平的工作之一。文稿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机关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说,公文质量一定意义上就代表了所在机关的形象。如果机关文稿质量很高,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各方的好评,那么这个机关的整体形象就会大幅提升;反之,如果拿出的文稿文理不通、错字连篇、不知所云,机关形象就会大打折扣。一名机关干部,从他写的文章就可看出其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文字功底、思维能力、工作作风,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也可以这样讲,公文写作能力是机关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必须具备的核心业务能力。 8 l1 ?( k: w! M. ~
* f, O4 }9 E" _5 b+ d/ B
(四)公文写作是最能历练人的工作之一。公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智力劳动,是一个人思想、观点、知识、修养、能力、技巧等多种素质的综合反映。公文写作的实践性、创新性很强,既没有刻板的模式,也无窍门可言,但有规律,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实践和潜移默化中去感悟和提高。同时,公文写作是机关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文字工作固然辛苦,但非常锻炼培养人,许多优秀领导干部是从秘书岗位成长起来的,文字工作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从我们身边的干部看,公文写作能力比较出众的同志,多数都有很好的发展。 4 j8 a! N+ V* W' A( z
( Y) t: P" P+ D W4 z: Q$ N' s二、什么样的公文才算好公文 - P0 O9 s }6 l. {
' F1 A5 t c. r5 A5 l( y0 F
正如一个人要表里如一一样,一篇好公文也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体。当然,内容大于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我们所追求的是要用好的形式来表达好的内容。
6 b; f+ R6 {' |5 J9 d( q! t8 }" T
" k- U8 }' V- O( o! Q3 }; p(一)要有思想。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没有思想,就像人没有灵魂。思想来源于学习、观察、思考和提炼,照抄照搬、东拼西凑的文章是没有思想的,即使有也不是自己的思想。还有一些人循规蹈矩有余,求实创新不足,没有出处的话一句都不敢写,生怕越雷池半步,结果洋洋万言,没有一句是自己的。有些文章乍一看洋洋洒洒,细读却空洞无物,没有一句是实用、管用的。
& ^6 G9 Z/ {3 n" S9 V. X4 M$ ~- ^4 H' T! e0 @2 B
(二)要有美感。说到文章之美,往往认为是文学作品的专利,对公文的印象则是刻板枯燥,与美无关。公文可以美,需要美,也应该美。在保证公文实用性的前提下,注重可读性,在追求内容真实表达的前提下,追求美,不但不会影响其实用功能,而且会相得益彰,“实”、“美”双全,使公文更能打动人心,收到更好的效果。实际上,公文中的美文层出不穷,商鞍的《变法令》、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出师表》等,老秘网里很多文章都是情文并茂、美不胜收的好公文,在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公文历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K6 d; ?. N( ] \% X$ [$ d* c
0 M; k3 F' E# g
(三)要有亮点。古人云:“不求万言垂千古,但望一句入人心”。一处驰名的景区,绝佳处往往只是其中一两个景点;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绝妙处也常常只是一两句话。一篇文章里有一两处创新出彩的点睛之笔、精妙之语,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甚至可能流芳千古。这方面的例子很多,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毛泽东的“枪杆子里出政权”,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这些名言佳句,都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上,有的甚至成了座佑铭。
& Y5 a1 n6 e. u& L. G. E3 M; K6 G$ C! y' r! p6 A
(四)要有规范。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有它自身的规范要求。一是有规范的程序,二是有规范的格式,三是有规范的语言,四是有独特的风格。写公文必须遵循这些原则要求,符合规范。同时,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拘泥于“三段式”等老框框、老套套,避免出现“新八股”。 8 G' o! U' l6 @. r4 ?/ {) R
6 ^* }; @( W( _( ?2 J1 P
三、写公文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
& a/ {' P5 f2 ^ P$ B0 M/ `& c% l) @$ e
(一)要勤于学习。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季羡林说:“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位大作家是靠秘诀成名成家的,要想写好文章,只能从多读多练中来。”对机关文秘人员来说,知识结构最好是“T”字型的,“-”代表博,就是知识面要宽;“I”代表专,就是对所从事的行业要有更深的、专业的研究。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生痰瘤”,提高公文写作水平不仅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渠道很多,除读书、看报、上网外,要特别注重研读范文,厚积薄发,先模仿,再赶上,后超越。 ; c4 {7 U; y$ n. ~% P* k, P* x
e) t7 s( C2 v" O" w: f$ h. ?
(二)要注重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写文章就是写材料。不详尽地占有材料,不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如同没有钢筋水泥建不成高楼大厦一样,功夫在文外,积累在平时。要抓住各种机会,留心观察,仔细揣摩,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有时与领导、同事、朋友交流,可能别人的一句话就会启发你的思维。正所谓“事事留心皆学问,生活无处不文章”。另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养成作笔记的习惯,建好自己的资料库。平时注重积累,用时便可信手拈来。 , K0 t9 J) L* ]+ `
; X& @* Z# @3 q- R
(三)要善于思考。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机关文秘人员不仅需要善于学习,更需要善于思考和理性思辨。看问题一定要坚持辩证的、发展的观点,一定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和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公文写作也需要在广读博览、留心观察、敏锐思考的基础上,把大量的材料通过大脑加工,提炼出自己的见解,这就是“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酿者蜜,非花也”的道 理。 5 e2 W5 h& `) t e4 b
7 _6 x2 o5 X* q# j$ _
(四)要不怕吃苦。“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进步就越大。公文写作,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接到写作任务时,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把看家本领拿出来,甚至是超水平发挥,不能有交差应付的思想。其次要多写多练。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只读不写,写作水平是难以提高的,即使脑子里有东西笔下也表达不出来。古人云:“天下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公文写作要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一定意义上讲,公文写作水平是逼出来的、压出来的、磨出来的。 5 t+ ^% k- d. r: I% ]* J! a
& h. D4 r+ C1 V" H; D3 R
四、怎样着手写公文 a" Y2 f0 S" _( u
% `9 j) I) L4 p% [2 }
写文章如同建房,首先是确定功能,其次是科学设计,再次是精心施工,最后是认真装修。 " d( ]8 l, g, N' U; G) U8 `
9 D" D( p1 @. v/ C3 @我以为,公文写作虽有其法,但无秘诀,也无捷径。如果说有,那就是多看、多学,多思、多悟,多写、多改,功到自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