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公文写作,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说。从广义的角度说,它涉及到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思想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等等:从狭义的角度说,则是就写作谈写作,重点指提高某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前者是一个大话题,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研究,本文不拟讨论;后者则相对集中而单纯,本文主要从这个角度谈八种具体方法,目的是帮助初涉写作的人尽快入门。
7 Y9 I4 Q2 i& p9 M4 \( k2 Z 一、循序渐进。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公文写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倘若想一锨掘出口深井,一锤打成把镰刀,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绝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策略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慢慢积累,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一是可以先从通知、公告、大事记等相对来说内容单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学起,逐步向工作意见、工作规划、工作汇报等相对复杂的文体拓展。在这方面,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幻想一鸣惊人。二是可以先从办法、规定、条例等相对来说规范性较强、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学起,逐步向领导讲话、调查报告、经验材料等非规范化、模式化的文体拓展。因为前者便于借鉴成例,有较多可以省劲的地方,不像后者那样综合性较强,难以把握。三是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这样可以发挥自己知识和业务方面的优势,避免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要是一开始就涉足陌生的领域,即使搜肠刮肚,也会无话可说,不仅于学习无益,反而可能会动摇学习写作的信心。
) k& \3 W: d# M7 A+ ]8 r/ g- W3 c0 B; G! ^$ o4 [
二、照猫画虎。所谓照猫画虎就是套写和模仿。小学生学写毛笔字,一般从临摹字帖开始,初学公文写作的人,也可以找范文来套写和模仿,在模仿中体会奥妙,搜索门道。模仿多了,就会逐步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扔掉拐棍,自己走了。套写和模仿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适用于相对简单和模式化程度较高的文体。如起草一个会议通知,往往就可以找一个原有的通知来套写,因为它只要把会议时间、地点、期限、内容和参加人员、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一般没有更多、更复杂、更深层次的内容。二是适用于相同的文体。三是适用于相同或相近内容的文稿。套用和模仿,通常情况下主要着眼于文章的体例和结构,有时也套用文中的一些观点、素材和语言。但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之道或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写作。一个立志在公文写作上长出息、有作为的人,必须练就一手锤炼文稿的真本领、硬功夫,千万不能总是套用和模仿。
& k! e5 z: G- X5 s* U% U: O, j: b9 E' J. u3 z5 ^3 d- D
! ~7 t: T9 v& F, ]) u 三、 熟中取巧。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熟能生巧”。这是千百年来的经验之谈,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就公文写作而言,由生而熟、由熟而巧的媒介和桥梁就是多写多练。写作的规律,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不断加深认识:写作的能力,只有在多写多练中才能逐步提高。不通过多写多练的长期积累,写作理论懂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 g r- I* |1 ^. w2 p
& H$ z. O: `3 H' A7 T' j4 x* S
但是,多写多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数量问题,必须把数量和质量、效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每写一篇要有相应的收获和长进。为此,要注意四点:一要有计划地练,不要盲目地练。对先练什么文体、后练什么文体,什么时候练什么文体,要有安排、有路数,不能随心所欲。二要集中地练,不要分散地练。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在一定时期相对集中地练习一两种文体,这比同时交叉、分散地练习多种文体效果会好一些。三要思考着练,不要无所用心地练。每篇文章,从立意到结构,从选材到语言,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力求最佳,不能胡乱挥洒,潦草从事。四要有目标地练,不要单纯地为练而练。比如,信息类、经验类、调研类的材料,可以把目标定在供内部刊物选用或向新闻媒体投稿上,这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和动力。文稿一旦被选用,会进一步激发学习写作的热情。这比漫无目的的练习,效果往往会好得多。
# A0 R- m4 U0 @' T$ t a+ w* H7 G X6 O5 G. v3 l* m2 v" c" n$ |' _1 q. f
四、改中求精,学习公务写作修改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文章来完美地反映事物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谁也不可能做到一稿写下来就什么毛病都没有了,有毛病就得修改,该一次不行,还要改多次。只有在不断地修改中,才能出成品、出上品、出精品。正所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吕叔湘《学文杂感》),“不经过改,写的能力不会提高”(谢觉哉《不惑集;写文章的关》)。学习公文写作,必须具有“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遣兴》)的耐性、毅力和行动。2 G/ V7 L* ]) _& D% ?0 ]) Q
' r) P, O" }% v U3 J3 Q% B 修改,改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构成一篇文章的所有要素都在修改的范围之内。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斟酌主题,看是否正确、深刻和突出;二是研究结构,看前后是否衔接,整体是否协调,层次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照应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三是检查素材,看是否真实、典型、新鲜、生动,是否恰到好处地说明了主题;四是推敲文字,看每个段落、每句话、每个词、每个标点是否得当。一旦发现毛病,无论大小,都要严肃对待,认真修改。修改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静思默改法。就是初稿写成后,自己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让整个文稿从头至尾,从大到小在头脑中过过“电影”,细细品味,从中发现毛病。二是边读边改法。就是对写成的文稿,从头至尾读上一遍甚至几遍,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修改。这对发现不妥的词,不通顺的句子极其有效。三是冷却修改法。就是把写成的文稿先放一放,自己则先读一些有关的文章,翻一些老秘网相关的资料,开阔一下思路,冷静一下头脑,然后回过头来再对文稿进行思考和修改。这样,即使比较成熟的文稿,也会发现毛病。5 s# p! i( F6 l9 X# d) o. [
+ F3 G, K- D4 j/ b& l% ?$ n" i0 A; _ 五、比较鉴别。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知好坏、晓优劣、见长短的有效方法。学习公文写作,也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是拿自己写的初稿同领导修改后或报刊发表后的定稿进行比较,看一看领导和编辑都做了哪些修改,琢磨一下为什么这样修改,修改后的高明之处在哪儿,从中体会出一些门道,以供今后借鉴。二是拿自己的习作同别人起草的大家公认比较成熟的相同内容、相同体裁的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人家高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高明,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思考一下怎样学习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三是找一些不同人起草的内容和体裁相同和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各有什么特色和长短,找出哪些是可供自己学习借鉴的,哪些是自己应该注意避免的,以博采众家之长。四是把握自己所在单位的文稿同上级单位的同类文稿进行比较,看一看上级的文稿在站位上,在角度选择上、在问题的阐述上有什么高明之处,以便从中受益。
5 H5 b& I) ]3 S. G- n8 x
1 y5 h' K7 g8 f9 s- y 六、虚心请教。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或苦苦探索而解不开的疙瘩,这时,如果有人帮助捅破这层窗户纸,就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苦思苦练是重要的,虚心请教也是不可缺少的。中国abc人历来把虚心视为美德,学习公文写作同样要讲究“三人行必有我师”。0 k: h% R1 U2 [+ }& D( I- A0 p
4 k& `1 c' R- w: L0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