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快速解题法
- @; l# \7 n+ Y4 N# a! l一.条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
8 h' k4 s1 j6 C8 i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 |2 _# r {& y5 G! d& d
试题1:
# S9 V, Q2 `8 J: K0 S' D, P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
2 m; f0 n) a. m4 j; i7 p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 f7 T2 n: ~" E |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1 \# y- _. e$ D7 z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4 P& z8 u1 \: Y3 s/ Z! m0 R* \$ \ 丁:我没作案。
( e- b# W! `$ X7 H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y- C% ` s" `, K W# K0 }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A: ^: D& @7 r7 i3 {$ g+ } c
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4 B3 m8 ]8 W- n3 C6 Z- ~) m$ g
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鲜。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9 G2 w3 T0 m5 W5 O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9 }7 ? i$ t! o$ C) k
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1 F# B% o4 j( ?- d' ?
[解析]( E" r/ [/ @! G* m
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8 [0 k) Q& W' h. D9 V' i2 s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
, D [$ W1 _; H: T. S, v"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3 K2 T2 u, x6 K3 c& C- m" @6 l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7 q9 b2 K8 U/ g( A0 w7 }
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 D- p ] V) z3 N/ e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
$ N4 ^: Z% r7 e4 x* }( D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2 {% U. g1 N/ U# o6 X& ?
丁:我没作案。
3 Z: ]! @* T3 h# y6 s" Q+ t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5 Z9 y! r: `' ?4 E# l4 L- `
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 ]8 H& ]% P! h4 k
答案B。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 ~6 R+ I! ~4 X# g4 ]" [试题2:2 X+ ~" i: d* [
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e, ^, i2 {0 ^8 a0 n; X4 `' o3 f2 j& i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G8 A" }* N9 D% y: a. r6 c3 a$ w. g/ B) k" o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 m! C1 M1 C$ }* ^: \;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 N4 r$ e) \' h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 \2 X& o: m* m4 k+ b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7 ?4 z/ \7 H5 m0 Z3 }: e
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
" M' g: s. a$ QB.班里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
5 h* R" ~, W) p8 Y8 x2 J4 z GC.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 A! c( b3 q; G* h: U5 S5 a% d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4 |! Y. w. Y# m. K, v* ~[解析]
7 ?/ Y4 P9 j6 x- ?8 d2 X( w7 d5 m% t0 _1) 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 L& M, |" H7 k" d' I8 X
2)张、孙二教官说法矛盾:, N g- E6 m$ e. w1 c0 ~7 T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 S, ~; A/ R5 t4 D' I; U- X2 h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8 I; i' [' Q* K( l7 \7 E断定:张孙二人一对一错。因仅有一人对,第三个人周教官必错无疑。
- @7 U" s4 M% T) {2) 周教官说:) A8 E. i( e1 n. g4 a. p, @
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Y1 o: d1 v( k8 P+ o1 W& z7 v 这是错话,所以班长和体育委员都不优秀(任哪一个优秀周都不会错了)。9 @2 H2 j2 `: \! d. G! U; R: G0 X
答案D。1 L' L# y+ I' W/ F
试题3:* |& \: M! }; x ^# h3 f) ~0 J
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
; M& W6 j5 X/ t/ q" t- ~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I' T% Z q+ n! j1 \! F) F! _
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 }3 x V8 V- t- T1 x1 {* G' b+ J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 q4 w0 x% P% h2 t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 F/ H: x& Q( K# [# A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 p) D2 T2 z( FA. 12人都会使用。
3 U4 @& ?: o. `& h% B3 Z8 W6 dB. 12人没人会使用。
1 x Y, I+ l) q% cC. 仅有一个不会使用。% n5 }0 J. ?- ]; v& f
D. 仅有一人会使用。
% I9 b% j( h$ u f7 F# Z[解析]
. c1 y) I- L8 ]' e9 Q1) 假设条件③真,那么条件②也必然真,这和题中“只有一真”矛盾。
' U) ~3 ]& l' ]! j# z g, g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E0 ~! {6 w: ?. V2 K
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6 k% O5 q1 U% ?" s) N
显然③必假,即所长会使计算机为真,那么“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是真话。! k8 q* o; q* @$ `! Q
2)我们找到了唯一真的条件是①,剩余的条件“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必然假,推出:12人都会使用是真的。答案A。* l2 w5 T- B# R {% T
针对这道题,也可以把选项分别对照题中条件选中A是答案,但,这样的方5 r2 V! Y4 T' Z7 L5 X. u8 Y, l) C
法没有普适性,只可做快速解析的灵活方法之一(排除法)。6 M) K; b3 S, t6 o5 F9 ~
快读:遇到真假变化,不必详读理解:- F+ t$ P- w' N2 I% h* Z
快解:揪出逻辑矛盾,剩余真假自明。
h5 z$ H! ~' H5 ?0 B1 N矛盾分析,在解析其他类型的测试中,亦有广泛应用。逻辑矛盾形式有一定的量,全国各地试题变化灵活。备考可参考本章稍后介绍的矛盾律、排中律综合解析部分的有关常识和各类习题。
7 h& O2 H E. k+ {: _% t6 ?- {6 d二.发现联结词 规则用在先- Y8 f5 m# C$ {. d- u! O6 r1 G/ u6 v) ~
联结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或者……或者……,……并且……等。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 x# {! `' e0 _6 }4 z
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虽然人人使用联结词,但语义是不规范的。甚至会出现歧义,使表达变得模糊不清。公务员考试中,所有联结词所表述的语义都是规范的,逻辑语义不容质疑。所以在阅读分析中,联结词是断定逻辑关系的重要直观依据。
+ b, p' r! l0 M5 P# o由联结词构成的语句是表达判断的复合命题。如:6 p, a2 f& T2 s2 s
前件 后件+ ?* y' p2 A6 d" y
如果提高生产率,那么就能实现目标。; Z% P. x; a& X
只有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
0 M; T' p2 Y; [( `+ S' p/ I或者提高生产率,或者实现目标。
0 a/ }0 g* j- m' p+ s提高生产率并且实现目标4 O) T9 H2 \ |
……
2 o, k4 R' Z9 d) L! l" Z8 f常简约成: 提高生产率就能实现目标7 F, J- A- ?/ K- `9 w8 c. k
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
) x. ^, W# b" _提高生产率或实现目标。! D! f8 M8 L% _- U& ~( g
提高生产率也实现目标+ e0 v, P1 m+ `/ W4 v+ P" _0 J
分析上面命题,容易理解它们的语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逻辑性质也不同。因此,前后件之间的推理思路就不同。推理思路有规律,这些规律叫推理规则。
2 ^2 ]: _2 @, s- u) y公务员考试中,发现有联结词出现(包括简约)的试题,就必须使用推理规则,这是重要考点。在这里,简单介绍如下必考的规则:5 Z1 a9 v" W0 t1 @
首先定义逻辑符号的语义(必须熟记):* u* j8 Y5 @3 E2 R) B/ K
1)大小写英文字母均可:A、B、p、q…指代相关事物;6 d1 o' o/ Q! d, l5 M
2)逗号: ,读:与。 表达“并列”(与旧符号“∧”相同): z& Z G% [- i9 d- H
3)右箭头:→ 读:则。 表示“如果…那么” , |& Q1 T6 Y; v! }
4)对号:V 读:或。 表达“或者…或者” * c5 F* w3 \9 A d
5)双箭头:=> 读:所以。是推出符号。(也可用“→”替代)4 H+ M2 x; \& T5 U/ `$ e
6)负号:- 读:非。表达否定。(与旧符号“¬”相同)
2 g6 R, z, \7 j. O' a& r1 `, T' I1.充分条件推理规则:
: t6 r; Q4 @7 |6 t句型:如果A,那么B。# n: K2 B6 ]4 W1 J/ |$ |0 G- t
符号:A → B (读A则B)
' R" @! H V2 t7 _2 h1 E规则1:断定A,必然断定B。 符号:A → B,A => B (分离规则)0 @. X- s/ z8 W+ e/ q2 ?; O
规则2:断定非B,必然断定非A。符号: A → B,-B => -A(逆否规则)5 G" v. u6 j! t& i
传递规则:A → B,B → C => A → C* D1 x6 ?! Z. f# U
2.必要条件推理:! Y3 Q4 {6 @9 t
句型:只有A,才B。
- S7 R9 C/ R+ F0 I$ a9 Q G9 @符号:A←B(读A才B)+ ~1 s. g- N: H7 Y4 L
规则:(从略)( f6 \+ |$ ~% d8 l$ _" M
必要条件规则容易与充分规则记混,我们介绍一个换位定理,可以把必要条件转换为充分条件句,只要记住充分规则就可以了。
" |* [; W' { G9 f- F: g* e- ?换位定理:
( K3 z. a; q+ x5 I: e句型转换:只有B才A = 如果A则B。+ m C* ]9 U2 G# O8 c
符 号: B ← A = A → B : v. Z! E, g; a- [% |1 b/ B( f# a
3.排中律规则(相容析取)6 e- F% F. {' |$ L6 B) c
句型:或者A,或者B。# }( S; [! h2 S8 D: r
符号:A V B(读A或B)
3 Y. s; C: i5 @+ ^4 G规则1:否定A,必然断定B。符号:A V B,-A => B1 B: i. s2 }3 c6 b3 f6 R
规则2:否定B,必然断定A。符号:A V B,-B => A
9 H7 n+ h: x" h这三类规则是重要考点,必须熟练掌握。请看试题。+ I! L6 o3 u+ E7 G0 `+ U
试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