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怎样才算好
# R5 r* ?' K [9 S' h9 J% f& G4 u
1 m' h- R l; S1 C8 ~ 对写文章,历来有不同看法。有说是雕虫小技的,有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曹丕《典论?论文》),不管怎么说,文章总是社会生活不可缺 少的部分,反映着现实,也记载着历史。 写文章不是少数人的事,凡是知书识字的人, 几乎都要写文章。 决议和决定, 报告和讲话,论文和专著,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乃至书信、公告、便条,以及 手机短信之类,都是文章,只是体裁和载体不同。研究室是参谋和助手班子,是以调查研究和文章写作为职业的。我在国务院 研究室工作期间,听河北省政府研究室的同志说,有一个顺口溜:“研究室、体 改办,拎个破包到处转,厚着脸皮蹭顿饭,写成文章没人看。”我说这是表扬研究室和体改办。“拎个破包到处转”说明艰苦朴素、工作勤奋;“厚着脸皮”才 能“蹭顿饭”,说明没有特权;“写成文章没人看”,可能是别人不爱学习,也 可能是文章写得不好,只有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文章怎样才算好,也是见仁见智,不容易一两句话说清楚。甲认为好,乙可 能不以为然;乙认为好,甲可能不以为然。这和个人欣赏偏好有关。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不能把会议通知或者工作报告写成抒情散文和学术论文。 虽然这么说,对于什么是好文章,还是有共识的。文章的好坏,读者还是能 分辨的。经过千百年筛选淘汰而保留下来的优秀作品,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像《古文观止》中的许多文章,《唐诗三百首》中的不少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长久流行而不衰,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古人讲义理、考据、辞章。义理就是讲道理,有见解;考据就是材料要准确; 辞章就是要有好的表现形式,这涉及文章的语言、章法和风格等许多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笔要好。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说:“文章和文件都 应当具有这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 问题, 这些都是逻辑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 除了逻辑问题以外, 还有词章问题。 现在许多文件的缺点是:第一,概念不明确;第二,判断不恰当;第三,使用概 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又缺乏逻辑性;第四,不讲究词章。看这种文件是一种大灾难,耗费精力又少有所得。一定要改变这种不良的风气。做经济工作的同志在起草文件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准确性,还要注意鲜明性和生动性。不要以为这 只是语文教师的事情,大老爷用不着去管。”还说:“概念的形成过程,判断的 形成过程,推理的过程,就是调查和研究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这里所讲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以及逻辑和辞章问题,都是些好文件和文章的根本 要求,是从认识论的高度阐明调查研究和思维过程的很经典的观点。这里所批评 的现象,现在也还普遍存在。可以说, 好文章的要求, 是正确的健康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表现形式统一, 二者缺一不可。 所以, 文章不仅要有内容方面的追求, 也应该有形式方面的追求。 文章的风格与流变,和文章内容、时代精神息息相关。文章内容是否正确取决于立场、见解和知识,首先是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对中央精神的把握。思想僵 化,没有见识,内容贫乏,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这里我着重讲的,是表达形式和 文风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内容方面的问题。
/ _9 F. y& U/ W- L9 [5 _( A* p- o/ ?) Y. B+ U
二、写作是技巧也是艺术6 g8 V1 Q/ e6 a) P
( W$ K D3 q/ j2 @! u
文章首先内容要好,这是毫无疑问的。形式也很重要,好的内容需要有好的 表现形式,“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不讲究内容,但不讲究形式也不行。文章的起码要求是达意,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如果不能准 确遣词造句,连达意也做不到。文章写作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艺术,有相对独 立的意义。要像重视文章内容一样重视文章的形式。中国有重视文章写作技巧的传统, 名篇佳作代有流传, 各种体裁的文章都有。 能够长久流传的,都是好的内容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文章。赋和骈体文是 极其讲究写作技巧的,虽然后来浮华靡丽走到极端,内容空洞而徒具形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衰落了,但讲究写作技巧的精华之处还是应该肯定和继承的。 旧体诗能够长久流传不衰,和完善的表现形式有关。新体诗至今没有被大多数人 所喜爱,没有找到完美的表现形式是重要原因。中央一贯重视文章写作,1951 年 2 月,毛泽东主持起草《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中的文字缺点的指示》,1951 年 6 月 6 日《人民日 报》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当天发表经毛泽东修改的社 论:《正确的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1958 年 1 月的 《工作方法六十条》(大多数条款是毛泽东所写,个别条目是刘少奇所写),其中有好几条是专讲文章和文件写作的。第四十七条说:“中央各部、省、专区、 县三级,都要培养‘秀才’。没有知识分子不行,无产阶级一定要有自己的‘秀 才’。这些人要较多的懂得马克思主义,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科学知识、词章修养”。1996 年 5 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2000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公文是文章的一种,对工作正常运转有重要意义,比其他文体的写作相对容易, 但有些人还是不大注意。 写作不是少数舞文弄墨者的事,许多工作都离不开写作。不仅文学作品要重视写作技巧,理论文章、调查研究报告、会议文件和讲话,各种体裁的文章也都 要讲究写作技巧。讲究不讲究,技巧的高下,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现在由于对中国文化的基础训练不够,不少人文理不通,“写手”更成了稀缺人才。不少高中甚至大学毕业生,写不出通顺的文字,甚至连封信也写不好。 有些做研究工作的青年人, 学问和见解不错, 但因为文章写得不好, 不善于表达, 不能尽展其才,是很可惜的。好几个部长向我反映,现在最缺的,是懂业务,文笔又好,能写点东西的人。 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观察和认识没有止境,文章内容没有止境,对于写 作技巧的追求也没有止境。文章从题材、体裁到语言,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经常琢磨各类文章的写法,把写好文章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 我举个新的大变化的例子。电脑和网络是二十世纪的伟大发明,对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就写作来说,在采集信息、整理资料、提高效率方面提供了过去难以想象的便利,可以给人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去调查研究, 对写文章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给一些偷懒的人提供了方便,例如不分析情况和 研究问题,整段下载材料,东拼西凑,敷衍成文,很容易造成重复和雷同。现在写文章似乎也进入了工业化生产的时代,如何保持“手工缝制”的个性化特色, 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Q ^: s* b" b
B9 F" z3 z7 P% Z. I9 R* l, n( l! l
三、小题大做' T$ O1 w$ J$ {; [; V
$ L8 g, G0 l! \! A8 ^
5 S, F6 n/ n' h* l- X# q i+ R4 R Z+ J j& f
八、剪裁得体1 K; Y* f* [$ P" @
' `, Z/ ?5 y8 c% A, X' M6 J 作者一般都会掌握比较多的材料, 这是文章的原料。 动起笔来有许多话要说, 但只能围绕主题,讲最必要的话,援引最必须的事例和数据。什么话说,什么话不说;什么话多说,什么话少说,要认真剪裁,有所取舍。就像裁缝,拿到一块 布,还只是原料,做成合体的衣裳需要剪裁和缝制。初学写作者,往往不懂得这 个道理,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写到一篇文章里去,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枝蔓横生,杂乱无章。 郑板桥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 时是熟时。”(《题竹石画》)剪裁,就是把冗繁的无用的东西去掉,让文章“得体”。人的言行要得体,文章也要得体。 文章要匀称,正像人体肥瘦匀称才好看。要有骨有肉。只有骨头没有肉,那 只是文章提纲,肉太多就臃肿了,也不好看。头重脚轻,头轻脚重,大肚子,干骨头架子,都是要避免的。文章重点要突出,突出重点也要匀称,重点和非重点 的摆布要恰当。“红花也得绿叶扶”。 要善于藏拙。比如一个问题包括同样层次的三个方面,你对其中两个方面了解得多些,另外一方面了解得很少,不能深一脚浅一脚,知道得讲得很详尽,不 大清楚的就一笔带过,这很容易暴露弱点。与其如此,不如都讲得简略些,把同 样层次的问题放在大体相同的位置上讲,讲到大体相同的详略程度。这就像经济学上讲的“短板理论”,经济计划工作中的“短线平衡”。也可以采取另外一种 办法,就是把题目改的小一些,只写自己知道得比较多、理解的比较深的问题。 大的文章或文件,往往要先经多番讨论, 确定大纲, 然后多人分头执笔写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因为很大的问题是一个人所难以完全把握 的。这种办法也有缺点,就是初稿往往自成体系,叠床架屋。这需要通盘筹划,加以剪裁,使之浑然成为一体,不能留有拼凑痕迹。中央许多重要文件都是这样 做的。
9 Q/ `+ u- s- t6 `9 t) G( A, K5 e2 D( X/ h7 x
九、掐头去尾
- I: |: Q% Z7 M: `* t' n/ i
+ A' O6 Z M# S9 W2 G 文章开头和结尾很重要。开头要开门见山,引人入胜,不要弯弯绕。结尾要戛然而止,留有余响,不要画蛇添足。有的文章冗长落套,和开头结尾有关。 “开拳便打”,直入主题,是文章简短和避免套话的重要方法。章回小说常 说“闲话休提,只说正话”,写文章也应该如此。传说,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原稿开头讲滁州东边是什么山, 西边是什么山, 南边是什么山, 后来改为一句话: “环滁皆山也。”这是剪头而显精彩的好例。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引 言很简短: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其理由如次: ” 也是一语开篇的好例。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很有气势和历史感,又直入全书主题。《古文观止》里的许多文章, 开头和结尾都很精彩。比如韩愈的《师说》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 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言简意赅,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对师的职责作了准确的界定。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 各的不幸”,切合小说主题,又很有哲理,是作者的感慨和总结。这些精彩开篇让人过目难忘。 读者不喜欢文章“穿靴戴帽”,因为这是累赘,没有实际内容。掐头去尾, 就是“脱帽去靴”,剪除累赘。作者头尾讲得那两段套话,可能是为了配合某种 形势。中央文件已经讲清楚了,读者都明白,不用你再费口舌,掐头去尾剩下的 “干货”才是需要你说的。有时候生硬的去配合形势,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引起 读者对文章意图的误解。 在不少情况下,确实需要在文件或文章中,特别是在正式会议的文件和报告中,申明某些重要的政治原则,那就要在最显眼的地方,用最准确简明的文字加 以表达。在文章或者文件写成后,还要认真检查一遍,仔细想想,看在大的原则 问题上有没有重要的疏忽和遗漏。这种周到和细心是必须的。话不在多,要说的正是地方,说的准确,说得恰到好处,不必唠唠叨叨地反复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政治立场是通过整篇文章体现的,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
1 O: g! F8 e/ y) i% t/ d' | b9 P3 U" u) p. Y2 X
十、勤标点、多分段 D Y0 Y+ U4 v" c# A1 p
6 ]& G* u# C# q( C6 Q% l' X, H6 o勤标点、 短句子,短段落,文章会显得干净利落。多分段有助于条理。段落太长,不同的内容放在一段里纠缠不清,文章会显 得沉闷,逻辑也不容易清楚。 标点有助于阅读。句子太长,两行一个逗号,好几行一个句号,读起来很吃力。古代没有标点,由老师教学生“句读”,即断句。鲁迅文章没有顿号,都是以逗 号代之,显得干净紧凑,读起来有节奏感。 凡是能用短句子的,不要用长句子;凡是能分段的,不要合成一段。各就各位,疏密有致,不要挤成一团,这样读起来清爽。 如果文章所论内容太多,不容易用分段的方法加以归纳条理,可以采用分几大部 分,并贯穿以一、二、三、四、五……写若干条的办法。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著作,现在中央全会的许多决定,就是采取这种办法。这样做有助于把复杂的 问题条理化,减少起承转合,节约篇幅。 减少起承转合,可以借鉴文学上意识流的写法,有某些跳跃,省略某些过渡性的意思和段落,读者能够理解。这也有助于文字的精简。 十一、
! t% a. O3 K/ B/ ?0 A/ J2 w0 s6 q0 U& B6 R! h! _
十一、反复修改0 U6 R; @) _, ~
" T0 M% D1 O9 x) \7 b' S
文章是改出来的。即使做不到千锤百炼,反复琢磨修改总是不可少的。当然 也有一气呵成的文章,古人所谓文不加点,倚马可待。看鲁迅有些文章的手稿,没有修改的痕迹,但他是反复思考后,有成竹在胸才动笔的。马克思有些手稿, 改的连恩格斯也很难辨认。列宁十月革命后在一个代表证上,在“职业”一栏里 登记是“著作家”。列宁只活了五十几岁,而且公务繁忙,竟写出几十卷著作,有一篇短文,是开会早到了,倚坐在台阶上一气呵成的,但他的大量文章也是经 过修改的。我们的文章不能和这些大家相比,更要反复琢磨修改。党代表大会的 报告和中央全会的决议,都是经过多次讨论,反复修改才定稿的。文章写成后, 要多看几遍, 把多余的字、 词和段落删去, 把引文和资料核实, 把必须补充的内容补充进来。要特别留心有没有硬伤。高手的文章老到天成,看 似没有雕琢,实际上往往是雕琢的不留痕迹,即所谓无斧凿痕。文章修改,包括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字句的斟酌推敲。用字、用词,最要紧的 是恰当,恰如其分,不是话说得越满,评价拔得越高越好。适度,有分寸,才能 准确表达思想,也才能有说服力。真理是朴素的。最好看名家的手稿。从名家的手稿中,可以体会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提供了许多改稿的范例,也提供了怎样写各种体裁文章 的范例。有不少文章,经名家修改而生色,有画龙点睛之妙。文章修改要听听别人的意见,旁观者清。别人征求对文稿的意见,我通常是 提一些具体的建议,哪一段可以删去,哪个观点可以再斟酌,或者加一点什么意 思, 加一句什么话,一般是写在稿本上。 我提的意见不一定对, 但大多比较具体, 可供作者参考。征求意见的人,最怕听到“再深刻一些”,“再概括一些”之类 意见。谁不想深刻和概括?问题是怎么才能深刻和概括。
, C" Y* J- M ]+ o5 I: l) [
5 V# o" S' B9 I 十二、文无定法
5 u3 n+ q# ~+ z$ T3 P
+ d: l! n( R# |3 x' m5 j 鲁迅说过, 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 文章写法既然是一种技巧或艺术, 不是告诉一种方法就可以如法炮制的。这是科学和技巧或艺术的不同。陆游说: “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 ”写文章, 功夫也多在文字技巧之外, 就是研究的深入,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对世事的洞察。厚积,才能薄发。 但就提高文章写作技巧而言,唯有多读和多写。把文章当作一种事业追求,不懈努力,总会有收获。“上天不负苦心人”。 写文章要取法乎上。要多读名家的文章,不是一家而是各家,不是一种体裁而是 各类体裁, 不仅从内容品味而且从文章形式品味。读多了, 就可能逐渐悟其奥妙。 读书对于写作的好处是用不着多说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 诗也会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对于读书,我有两点体会:一是阅读面要广,不要仅限于专业领域;二是要会读书,独立思考,不存成见。 有的要精读,大量的是浏览。对于名著,不限于体会其观点,也要细心揣摩其思 路和方法。 要多写,写各类体裁的文章,熟能生巧,会越写越顺手。驾驭文字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够得心应手,比较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发生想得清说不明、说 得好写不出的问题。 写文章要早起步。“文自胡说始,诗从放屁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容易放得开。起步晚了,容易发生眼高手低的问题。30 岁时可以拿 60 分的文章去投稿,40 岁就不会有这种勇气了。普通干部有这种勇气,当了官就可能没有这 种勇气了。
- L' T2 s: L% E& q2 f6 s, U, k% M: a0 M# _3 i0 x; g
注:本文作者王梦奎同志系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 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梦奎同志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一名声名远播的文章家。《王梦奎文存》六卷以及他编的《怎样写文章》一书,展 现了他作为文章家的风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大家在工作和写 作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之谈,对广大秘书工作者提高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