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党委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活动上的发言范文

[复制链接]
湖北老秘 发表于 2012-3-19 0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作为机关后勤部门的党员干部,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党的历史,深入学习和研究90年来我们党在后勤工作方面的优良传统,对于我们不断继往开来,进一步做好机关事务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后勤保障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我党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命线,在新时期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勤保障工作历来在古今中外各种政治军事力量平定天下、夺取政权、安邦治国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党领导后勤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1、建党建军初期,党和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初步形成。建党初期,党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建党发起人的捐献和党费收入。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期间,所用费用来自于陈望道1920年8月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版权收入,以及李达、李汉俊等人翻译《社会主义道路》等著作的稿费收入。“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均有合法的社会身份和较高的收入,他们都无私地将自己的工资收入拿出来用于党的活动支出。1921年,毛泽东为了帮助一批爱国青年出国留学以及在湖南开展革命活动,曾向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先生借了2万元大洋。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北京史家胡同特地修了一处宅子送给章士钊,毛泽东还按月从稿费里向章士钊先生支付本息,直到章士钊1973年7月去世。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是靠党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来开展革命活动的。秋收起义到井冈山地区后,毛泽东规定部队必须执行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不仅解决了部队经济来源问题,而且密切了军民关系。与朱德会师后,由于反动武装的不断围剿,加上湘赣边区山多地少、交通闭塞、生产力低下、经济落后,很难解决根据地军民吃饭、穿衣、医药以及枪械弹药供给问题。毛泽东和边界党组织及时采取措施,设立了专门从事后勤保障工作的机构,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创办了红军军械处,负责修理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和迫击炮等,并制造了不少单响枪等武器;二是创办被服厂,1929年3月,红四军前委决定利用解放长汀时筹措的军饷和长汀良好的缝纫、印染条件,成立被服厂,立即赶制4000套军服下发部队。军需处几经修改,最后由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亲自审定,确定新军服为灰蓝色、布质;军帽为八角形,缀红五星帽徽;上衣为中山装式,两个下口袋,领口佩缀红领章,领子上绣一圈黑边;裤子为普通样式,配绑腿。在被服厂官兵积极努力下,红四军终于首次配发了统一的制式新军服。从军长到士兵每人领到一套灰军服,一顶军帽,一个挎包,一副绑腿,两双“陈嘉庚胶皮鞋”。后来,这种服装推广到了红军各根据地,成了红军统一的服装。1933年,被服厂发展到700多人,有缝纫机100多台,可年产单军服10万套,棉军服5万套,极大地改善了红军的装备。三是创办红军印刷厂。为红军印刷了大量的文件、布告、宣传品和有关书籍。四是创办了红军医院。最多时可接收红军伤病员500余人,许多在战斗中负伤的指战员在红军医院治愈后,又重新拿起武器走上战场。1928年5月下旬,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后,毛泽东、朱德根据王佐的建议,创办了红军造币厂,发行“工”字银元,为根据地内主要流通货币,创新了根据地的金融政策。这样,红军有了一定的经济来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根据地后勤供给保障体制,有效促进了红军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根据地的巩固发展。
2、出色的后勤工作为红军长征胜利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长征。由于离开了根据地,红军失去了强有力的后方支援,如何做好长征途中的后勤保障工作,攸关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的生存。红军领导机关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后勤保障供给工作:一是注重战斗缴获。贵州、云南、四川的地方军阀,不少中高级军官打仗时都携带银元等大量财富,遇我红军主力往往不堪一击,红军既缴获了**弹药也缴获了银元、粮食和布匹。如红军在转战黔北的过程中,重创吴奇伟主力两个师和王家烈8个团,毙敌2400余人,俘敌3000人,缴获2000多支步枪、100多挺机枪、数门迫击炮,还有大量的弹药、粮食、服装、银元等,全部成了红军装备。二是打土豪和没收反动势力的财产。这一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1935年1月10日,红三军团打到距遵义城70华里的鸭溪镇,打开了贵州大军阀侯之担开办的盐号,号召附近老百姓来分盐过年,把1万多斤盐巴分给贫苦老百姓,老百姓欣喜万分,感恩不尽,而红军也储存了一批盐巴,用于交换粮食、布匹、药品等部队日常必需品,保障了部队的基本供给。三是自己动手,生产自救。红军进入贵州特别是黔北以后,利用战斗间隙,结合当地条件和自身的设备,自己动手,生产服装、修理枪械,贮备物资。当时那里的东西很便宜,一元大洋能购90多斤大米或28斤猪肉或1丈白洋布。中央红军供给部缝纫班利用30多台缝纫机,组织了当地70多名缝衣工人及数百名妇女,采用歇人不歇机器的办法,一天24小时三班倒,在12个日日夜夜里赶制出8000多件棉衣、8000多条夹裤以及若干被子、绑腿、干粮袋、子弹袋等。确保了红军安全过冬。四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持。红军在贵州和云南期间,每到一地,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分浮财。红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东西,关心群众生活,在极度艰苦的情况下,把自己的东西分给穷人,而吃了群众的东西,一定要付钱。当地群众积极为红军打草鞋、购粮、舂米、带路,还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军事情报。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能够生存、发展、壮大的保证。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红军后勤保障工作,不仅为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提供了物质支撑,而且为我党我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后勤工作积累了基本经验。
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后勤保障工作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生命线。1935年12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北以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总后方勤务部,下设总供给部、总卫生部、总兵站部,负责全军一切供给保障事宜。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这时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战开始时,国民党政府还按照国共合作协议,给八路军、新四军下发军饷、枪械弹药、服装及药品等,虽说是杯水车薪,但毕竟是一笔保障来源。但后来国民党不是欠饷就是找各种借口不发。特别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停发八路军、新四军经费,而日本侵略者改变其侵华策略,逐步将主要军事力量转向我抗日根据地,实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加之华北等地连年遭受自然灾荒,致使整个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发生极大困难,军队供给濒于断绝。面对如此严重的困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了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决策,发动和组织军队、机关、学校和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运动。为了加强对这一时期的后勤保障工作,1941年7月30日,成立了中央直属机关管理局。经过了艰难的探索历程,大生产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1941年,中央直属机关和学校种菜4130亩,收获各种蔬菜185.7万斤,自给5个月。当年上半年后勤各机关喂猪得肉56814斤,照当时市价值17万元,平均每人每月多吃了1斤肉。1942年,中直、军直和边区各机关学校的生产收入占自给总收入的68%。这不仅供应了日常经费的大半,解决了迫在眉睫的财政困难,而且奠定了进一步发展自给经济的基础。大生产运动中,边区留守部队的指战员们,坚决响应党中央“屯田”号召,提出“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的战斗口号,分别到南泥弯、豹子湾等地军垦屯田,一面开荒生产,一面保卫边区。1941年3月,359旅的指战员们以“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雄心壮志,浩浩荡荡开进了南泥湾。1941年,全旅开荒1.7万多亩, 1942年开荒2.5万亩,到1944年,全旅种植面积达10万亩,收获粗细粮3.5万石,蔬菜590多万斤,棉花5000斤,吃穿用完全自给自足,不但不要政府一分钱、一粒粮、一寸布,反而向政府交纳公粮1万石。党中央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还积极组织根据地人民群众大力发展生产,促进了陕甘宁边区耕地面积大幅增加,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至1944年,延安地区办起了11个造纸厂、2个肥皂厂、12个被服厂、8个工具厂、4个印刷厂、3 个陶瓷厂、23个纺织厂等77个公营工厂。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大生产的方式,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给,党领导的革命努力却在不断壮大。到1945年,根据地面积发展到9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9550余万,我八路军、新四军已发展到91万人,民兵220万人。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进一步总结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经验,为彻底推翻蒋家王朝反动统治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在延安成立,军委总后勤部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下设兵站、供给、军工、军械四大机构,负责全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广大解放区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期间的后勤供给保障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仅以淮海战役为例,我解放军参战部队为60万人,而整个战役支前民工包括二线民工共543万人,担架21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1万副,船只8400艘,为世界战争史所未有。广大民众利用各种运输工具,把9亿多斤粮食以及无法计算的弹药物资及时送上前线。而相比之下,被我军围困的国民党军队没有粮食、弹药补充,连水都没有,伤兵更是无人运送、无处运送。失去强大后勤保障的军队必败无疑。陈毅元帅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子推出来的”。
4、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力的后勤保障为我志愿军夺取震惊中外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后勤保障工作,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全国人民捐款、捐物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来源,还动员了上百万民工参加后勤工作,其中仅东北地区参加抗美援朝担架队、运输队和民工队的农民就有61万,其中随军入朝的就有27万多人。二是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组织官兵在朝鲜建起了一条炸不烂、打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任凭美军用飞机轰炸,用大炮轰击,用地雷破坏交通运输线,但前面炸了,我英勇的志愿军后勤部队,立即在后面修复,白天炸了夜里抢修,粮食、弹药、服装、药品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前线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战斗,最终美军被我强大的志愿军赶回“三八线”以南,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53年7月,美军不得不在板门店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从战场上溃败下来的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曾这样评价我志愿军的后勤工作:“虽然联合国军的空、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切断共军的供应,然而共军却以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彭德怀元帅曾多次说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应归功于后勤”。
5、解放后,我国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勤保障工作体制。中直机关管理局成立于1941年7月30日,解放后一直延续下来,承担着中共中央机关的后勤保障供给工作,至今已整整走过70年光荣历程。为了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1950年12月8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前身——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成立。61年来,国管局始终围绕中心,坚持服务宗旨,为中央国家机关高效运转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国家机关的事务管理、政务保障和后勤服务,为新中国政权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各级机关事务工作不断有新的发展,各省、市、县基本都设立了机关事务管理工作部门,机关事务工作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保障着政府机关的高效、正常运转,为机关干部职工提供工作和生活服务。
二、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后勤保障工作形成了自身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领导的后勤保障工作在漫长的实践中不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已形成了自身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1、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搞好后勤保障工作的根本出路。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都是搞好后勤保障供给的根本出路和不变传统。在井冈山时期,红军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创建了自身的后勤保障工作机制,这种后勤精神不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得到了传承和光大,为民主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我后勤工作部门的传家宝。
2、领导率先、官兵一致是搞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光荣传统。在各项工作中坚持领导率先、官兵一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光荣传统,也是搞好后勤工作的光荣传统。在井冈山时期,朱德总司令坚持与红军战士一起下山挑粮食。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中央领导与普通战士一样,每个人都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全党全军放好样子。毛泽东因为带头劳动,开荒种植蔬菜,曾被评为中央机关特等劳动英雄;周恩来踊跃参加纺线比赛,荣获纺线第一名。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解放后的后勤保障工作中,领导率先、官兵一致一直是干好后勤工作的好传统。
3、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是搞好后勤工作的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党推动后勤事业发展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经验。我党我军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关系,为我们搞好后勤保障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物力、人力资源。解放战争时期老区人民中流行着这样一段话:“把最后一碗粮食送给解放军,把最后一尺布拿出来做军鞋,把最后一床被子铺在担架上,把最后一位亲人送上前线当兵打敌人”。这一段话今天读来尤为感人。无论是抗日战争的胜利,还是解放战争的胜利,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持、积极奉献,帮助我党我军搞好后勤保障工作的结果。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的后勤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新时期做好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仍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大力支持。
4、勇于创新、务实进取是搞好后勤工作的不竭动力。我党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后勤保障工作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其奥密何在?关键在于我们党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善于学习思考、勇于开拓创新。一是思想观念创新。早在红军时期,党就要求后勤部门官兵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战争观念、群众观念、政策纪律观念和勤俭节约观念”,提出“钱少要把事情办好、人少要把工作做好”的工作要求,正是在这种先进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建设了一支强有力的后勤保障队伍。二是工作创新。我们党通过广大官兵自己动手、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特别是通过大生产运动,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经济来源,这是世界上任何资产阶级政党和军队所做不到的。三是体制和纪律创新。在红军成立初期,我们还是依照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的后勤体制,建立军需处、副官处等机构抓后勤,后来改为红军供给部。抗战时成立军委总后勤部。1947年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到新世纪,在保留总后勤部的同时,又成立了总装备部,进一步强化了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工作。1941年7月30日,专门成立了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到目前,仍承担着党中央及中直机关的后勤保障任务。解放后,成立了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管理体制,使后勤保障工作永远充满活力。
5、真情奉献、默默无闻是搞好后勤工作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我党我军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不在战场一线;在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不在经济一线,都在后台搞供给服务保障工作。但后勤战线一代又一代的广大党员、干部和战士,以坚强的党性原则,崇高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坚守岗位、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谱写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涌现出了张思德、白求恩、雷锋等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张思德同志是烧炭的,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外科医生,雷锋是沈阳军区某部汽车运输连班长,这三位是后勤战线英雄模范人物中的杰出代表。毛泽东同志曾为他们写下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两篇历史名著,1963年3月5日又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
三、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后勤工作,为后勤工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历来对后勤工作十分关心、非常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希望。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轻视后勤工作,以为后勤工作不是重要的、专门的科学,不需要有系统的学习,不需要精通业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周恩来同志明确指出:“政务和事务是机关工作的两个轮子,两者缺一不可。”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后勤部门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十分重要。”邓小平同志1972年出来工作时,自愿报名分管科研、教育工作。管哪一方面呢?他说,不是直接进行科学研究,也不是直接去当教员,而是为科研人员、教育工作人员管后勤。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原当大家的后勤部长,愿意同各级党委的领导同志一起,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针对后勤领导薄弱,工作难度大的实际,他又多次强调:“必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一定要有一批人搞后勤工作”,“各部门、各地方,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注意这个问题。”江泽民同志曾为国管局建局45周年题词,明确要求“机关事务工作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树立光荣感、责任感,把后勤保障工作搞得更好。”温家宝总理多次接见机关事务工作人员,对国管局工作作出了“管理,保障,服务。廉洁,务实,高效。贯彻始终,蔚成风气”的批示。
学习历届中央领导人对后勤工作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对我们有三点重要启示:一是后勤工作在党委政府的全局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后勤工作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是一门很有学问的工作;三是为我们指明了当前机关后勤工作的努力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关注

1粉丝

17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