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旧闻为新闻,有三种方法:
) d T% N. C* L; b: R% c$ O0 m$ v) {2 }
一、 以新近发生的事实为由头,把它与过去发生的同类事实链接起来
/ o- D/ A: n1 T- O, c) r; p6 }- V
# j) B! m9 z6 w& i变的要点是,新闻由头的时间要素应遵循“最近点”原理。“最近点”即所选择的时间要素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时间最近的,最好是“昨天”或“今天”发生的,如果不是则最好点明具体发生时间。新闻由头非常忌讳时间上的模糊性,如“改革开放以来”,“年初以来”等等抽象的时间概念,时间久就不成其为新闻由头。/ K& d) Q: x. }* U$ s
& N) y+ i6 Q& L& A: R
找好时间由头的同时还要找准事实由头。事实由头应与时间由头是同步关系,即作为新闻由头的事实必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再通过“最近”的时间由头来体现。
/ v, ~, J6 K1 b
- y0 \' ]0 K* _; T1 w如《长沙:少儿书法上招牌》这篇综合报道,在时间由头和事实由头的选择上就非常准,特别巧。其新闻由头是这样写的:# i* Y- D% O* _" G( {
6 H! L* O6 M$ j. `7 V7 ^在庆祝建国45周年之际,新建成的“多彩欢乐世界”为长沙市又增添了几分浓浓的节日气氛。记者来到这里发现:这家颇具规模的游乐场,招牌题字居然出自一位11岁的少年之手,而且字迹老道得令人叫绝。
) K; W' c" k; M1 v: C9 j+ {" T; c+ w* X8 Y2 t% L3 d
店铺酒楼向来有注重招牌题字的传统,但请少年题字却是闻所未闻的。记者找的时间由头是“庆祝建国45周年”,抓的事实由头是新建成的“多彩欢乐世界”的招牌题字出自少年之手。同类事实的最新链接,把少年儿童题字作为长沙的一种新文化现象来报道,实现了变“旧闻”为“新闻”。1 y( \% z' d1 D2 ^1 ?; ]
3 Y0 E4 ?, |0 I+ q# M二、 以事件发展的新契机为新闻由头,把整个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
3 e: S+ k* _8 a
7 n% x. P$ ? j$ V) b三、 以特殊的新闻角度为新闻由头,在同质信源中寻找不同的报道亮点
. w7 Z5 T) B! X% e' N+ P; t% E0 t; b0 x$ S$ U
当媒体在追求纯粹独家新闻而较难的情况下,更多的会转向对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的切入来展开竞争。
% h& t' ]) w( Y, N. p; D( B0 f
$ l9 R y, h, c3 Y1 H' _! S# N0 x能从司空见惯、众人皆知的信源中发掘异常角度是新闻出奇制胜的法宝,而新的角度从新闻由头开始就要有明确的体现。$ E/ f. k q8 o2 J% _
2 F* A. U. O* u
比如从2000年9月到2001年5月,大量媒体对“张君案”作了报道。当时,众多媒体都热衷于报道人民警察如何神勇擒敌、张君等人如何罪恶滔天、人们如何义愤填膺,等等。这类同质报道多了,就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厌倦感。但是《南方周末》和《重庆晨报》报道此事件时,却能够通过与众不同的角度切入,令人耳目一新。' r/ A; H' A( r% u
! r1 A! C( W: a+ T, m! l2 s( d8 t7 I
《南方周末》是一份周报,它所关注的新闻事实不少都是很多媒体曾经报道过的。按常理,报道别人已报道过的新闻事件很难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奇怪的是,很多人特别是高层知识分子对《南方周末》有着一种强烈的期待心理,似乎只有《南方周末》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关注欲望。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在于它对报道角度的精心选择和设计,对新闻独特性的大胆执著的追求。它能从众人皆知的信源中挖掘出众人皆不知的内幕信息,然后选用一个其他新闻媒体想不到的新闻视角作为切入点,进而揭示出别人没有的独特观察和思考。比如《张君案检讨》一文当时在社会上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它把人们的视野从单纯的善与恶中加以提升,让人们冷静对现实做出反思,进而去思考案件产生的社会因素。《重庆晨报》发表的《反思张君案》,则紧紧围绕“反思”这一主题来设计和选择新闻由头,显示了它与众不同的新闻追求。文/刘宝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