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达到教育启迪的目的。人物通讯的这一特点,可通俗地概括为:“讲述新闻人物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A1 e- w. U0 w0 Q2 h `4 \
U0 f5 s t: K* Z1 q5 s去年10月以来,援藏工程师陈刚毅的先进事迹吸引了众多新闻媒体的目光。继《湖北日报》率先推出这个典型后,今年4月上旬,由50多位记者组成的中央新闻采访团,赴武汉,经云南昆明、迪庆,驱车由214国道滇藏线进入角笼坝大桥进行了实地采访。接着一篇篇精彩、上乘的人物通讯相继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权威媒体强势推出,在社会上激起强烈的反响。- E5 |' U+ \- g, R% T" w7 R
, E! I' K! {) J- v- K在对这些通讯报道进行一番比较解读之后,笔者发现,人物通讯采写方法的共通性和个性化差异特征,在这些优秀的新闻报道中大多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印证和体现,这也反映出不同媒体在应对同质化新闻中的各种策略与技巧。6 p& Q) A- K- ~1 r* G/ J4 R W I6 X
; F1 x, _; b0 L \一、人物通讯采写方法的共通性
2 A2 w* k7 N/ y& p: H: G* e0 L
5 u' A6 K1 F0 ~) ~& ~* p其—,现实针对性强。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关涉通讯报道的主题。南振中在《记者的发现力》一文中强调,记者要“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这就是说,新闻人物的选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体现时代精神,二是对人们有激励和鼓舞作用。
% V6 N, B/ Q3 L; \$ j5 f
- s' U# B, r- W陈刚毅一直战斗在交通重点工程第一线,20年勤耕不缀,由一个中专生成长为懂技术、会设计、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2001年开始,他多次援藏,担任过湖北最大援藏项目山南湖北大道总工程师。2003年4月担任交通部重点援藏项目——国道214线角笼坝大桥项目法人代表。其间身患癌症仍心系工作,7次化疗,4次进藏,直到将这座现代化大桥交付使用。审视他的人生轨迹,人们能感受到一种精神力量,这就是“拼搏、进取、创新、爱国、敬业、自律”的刚毅精神。正如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批示中所说:“推出此典型,对推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维护民族大团结,对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都有重要意义。”
' O" @. `3 W3 D3 N/ X# g$ x& Y5 r8 d2 ` M, G( ~
其二,事迹可信度高。长期以来,“树立榜样”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经典性”法则,也是人物通讯采写成功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然而,这一“榜样法则”很容易导致新闻人物的真实性产生偏差,使报道的可信度下降。研究者认为,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是否写榜样,而在于怎样写榜样更符合传播规律、更有效果。新闻采写实践中普遍性的偏差在于:先验地以某种绝对化、纯粹化、理想化的标准,预制一种理想的榜样模式,然后用这种模式来“套”现实中的人物。
0 w b2 |8 M8 v$ ?9 p+ l: s
- m. a# w6 V" p6 _; E6 A& S此次中央媒体对陈刚毅事迹的报道,有意规避了这种“模式化”、“脸谱化”的写作倾向与痕迹,记者笔下主人公和他的事迹是那么的鲜活和逼真,文本娓娓讲述的陈刚毅就像与我们朝夕相处的邻居家的大哥,非常亲切、友善,又非常普普通通。当然,只有记者深入采访,才能挖掘出真实、可感的“血肉”来。参与本次采访报道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坦言,采访前拿到介绍陈刚毅的材料时,并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因为材料上的事例也只是概括性的,但在与采访对象的接触中,他感到陈刚毅是性情中人,“有某种阿某式的气质,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最认真、最努力的”。在沿着陈刚毅进藏的线路实地走了一趟后,那种超乎想像的艰险更让他感到陈刚毅进藏的不易:“‘刚毅精神’不是记者的笔下生花,而是他用脚一步一步写出来的。”
1 c' b( Y" `5 K8 ^; p. h- p {
H) [4 Y) q4 e其三,能引发读者共鸣。典型报道能否立得起来,人物的“核心事迹”是关键,这也是激发读者共同情感体验的“原点”。从既往成功的典型报道来看,作者都会不惜笔墨,对“核心事迹”作立体的、多侧面的充分展示。烈火烧灼下的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作者虽无法现场观察,却通过事后的采访,将当时的情景、氛围、细节,战友的反应、心理活动展示得细致入微,产生撼人心魄的悲壮感。读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人,可能多少年后,都难以忘怀与肝癌“搏斗”的焦裕禄,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用茶杯盖顶住肝部的情景。
; R& M% A, a: f! a$ z" t" Z9 h8 u0 k9 {' x# N. |
身患癌症,心系事业;七次化疗,四次进藏。陈刚毅的核心事迹,切合正面典型报道的一个基本母题:以超常的意志力,挣脱肉身的痛苦与羁绊,完成某种精神上的超越。几乎所有的媒体,都用大量篇幅,对陈刚毅患病后的诊断、妻子隐瞒病情、得知真实情况后陈刚毅的心理活动、生理反应、病床上与工地的交流、带病进藏的艰难作了深入细致的报道。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面对面》、《新闻会客厅》几乎不约而同地请到了陈刚毅的妻子毛细安,通过她的视角,展示陈刚毅与病魔抗争的画面、细节。一位接受采访的观众说:“从他身上,我知道了一个人的潜能有多大,一个人的意志有多刚,一个人对事业有多爱。”9 w8 d& G/ y m* ^1 p, C6 \
9 t6 A% O `1 E4 c9 }* d. A2 A! X
其四,报道人情味浓。人是社会的动物,在改造社会的同时也被社会所改造,典型人物,英雄人物也概莫能外。如果将正面典型“非人化”,使其行为和思想脱离“人之常情”,就会引起读者的怀疑和反感,减弱其社会示范作用。 Z) V" ^8 x; G* {$ U# ]
6 f. j- |6 k( |% P8 C1 e5 E6 G
“平民英雄”几乎是媒体对陈刚毅的共同定位。在中央媒体对陈刚毅事迹的报道中,记者通过叙述手段和文本信息,把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戏剧性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赋予它人格化的魅力,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报道通篇洋溢着浓郁的人情味。从报道中读者获知,陈刚毅对修路架桥的热爱,可追溯到每天往返4小时,从不通汽车的村庄到镇里求学、脚上长满厚厚老茧的中学时代。他之所以借钱也要兑现民工的工资,是因为“自己也是农民的儿子,知道那些钱意味着什么”。在写西藏条件之艰苦时,许多记者不是直写,而是使用“曲笔”:“妻子刚下车,望了一下驻地,泪就下来了。”. b9 q+ ]4 [4 @3 u) w/ D0 `
/ F. M" U9 D4 p
众多媒体都讲述了“两块石头”的故事:离开角笼坝,离开西藏的前一天,陈刚毅特地从大桥下捡回一块普通的石头,带回武汉,放在家里的床头,“想念大桥、想念西藏时,就看看它!”陈刚毅在武汉治病期间,当地藏民寄来一块象征吉祥的玛尼石,为他祈福,祝他早日康复。在这些报道中,两块不能说话的石头,是承载丰富人情的什物,最生动地言说了陈刚毅和藏族人民之间的情谊。3 |, Y7 c1 @* x+ ]
* E8 Q% `, W* \# e2 r二、人物通讯采写方法的个性化差异) E9 X4 F$ S4 v7 C1 f+ O% Z+ K$ S
8 K, J) t7 j9 k' K; t h& e1 }3 X3 K
其一,提炼的主题不同。主题是记者从对材料的分析中确立起来的,它又是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独特的发现、发掘和提升。然而,主题又具有多元性,同一题材可能产生多个相互并行不悖的主题,特别是一些重大题材。加之各家媒体拥有自己的个性以及不同的目标受众,记者在报道材料的选择和主题的提炼上往往会有所不同。
3 }6 n- S# c. h+ X1 G4 N
/ k( q& n9 e# z/ @: k: y《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它的目标受众以党政干部为主,政策性和导向性都非常显著,权威性和严肃性是它最大的特色。在陈刚毅事迹的报道中,它的主稿《路桥人生》以澜沧江、梅里雪山、茶马古道、鄂南小镇等地标志为标题和“叙事原点”,结构陈刚毅的人生篇章,挖掘一个“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维护民族团结”、“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楷模的精神特质,高屋建瓴。《光明日报》作为一份以知识分子为目标受众的国家级媒体,以陈刚毅的“自创格言”——“快乐在岗位上,生命在事业中”为主题,着重展示他作为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成才轨迹。% ] J9 E7 o$ R7 U7 s
; C5 f2 v1 s' h2 ^/ Q. M* o
《中国纪检监察报》、《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交通报》等媒体,则从新闻素材中各取所需,分别从“廉政先锋”、“农民的儿子”、“一个负疚的丈夫”、“勤勤恳恳的交通人”等角度切入,构成了此次战役报道中主题多样性的“别样风景”。
7 l' n/ M/ x4 g6 Q- V9 Z, f- g. r9 @, x, K
其二,取材的路径不同。由于报道主题的差异,必然导致取材的路径、方法和范围有别。此外,随着媒体间业务竞争的加剧,不同媒体即便是对同一题材进行采访报道,往往也想方设法找到一些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东西,因为一味地“炒冷饭”,受众是不会买账的。实践表明,这也是媒体能够成功地推出独家报道而取胜的法宝之一。
% B' G1 O* {7 j9 L; U0 U, ~6 V) P% D1 x0 j0 Y
报道的主题决定材料的选择。拿《中国青年报》来说,它始终不忘自己为广大青年朋友说话,给全中国亿万青年朋友树立理想信念的办报宗旨。在采访陈刚毅时,记者从侧面突破,重点采访了角笼坝大桥项目办的年青人,挖掘他们与陈刚毅交往中的“误解”、“认同”、“感动”、“传帮带”等细节,其中不乏“为一个错别字训人”、“替年青人牵红线”等“独家故事”。
6 l: p& M5 @& h! G5 J1 d7 t5 O4 \8 ]3 b* i, \2 \3 p6 k7 ]
中央电视台几名记者,在武汉采访时不满足于看先进事迹材料,听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汇报,他们对采访团的集体采访兴趣不大,而是单独行动,“偷偷”找到陈刚毅的同事、故交,几次“暗访”陈刚毅的家、他治病的医院,意外获取了其他媒体难以得到的一些鲜活材料。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对陈刚毅的访谈中,才会抛出被其他记者忽视的“敏感问题”,增强了节目的厚度和锐度。如《面对面》主持人王志的发问:“你一次次离开妻子到西藏,即使是她刚调回武汉的时候,是不是因为你的家庭生活不够幸福?”“大家知道,搞工程可是一个‘肥差’啊,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动因?”“有人提出质疑,你连续两次援藏是不是为了升官?”
7 ^, l9 y# |( b8 V% _" w; B2 V6 b' d1 l
其三,结构的类型不同。结构是通讯的外在形式。通常所说的“谋篇”、“布局”等,也就是指结构安排。如果说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材料是通讯的“血肉”,那么“结构”则是通讯的“骨骼”。通讯的结构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结构思路有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此次报道,各家媒体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横式结构。有的选择了故事组合型结构,有的选择了分类组合型结构。故事组合型是横式结构最基本的类型,在人物通讯中采用的频率最高。无论是写个人还是写群像,只要围绕主题及报道思想,选择人物经历的几个最突出的故事,将它们有机组合在一起就能成篇。新华社就选择了这种写作类型,主稿《刚毅人生》紧紧围绕“刚”这一主题,精心挑选了发生在陈刚毅身上的9个故事进行组合报道。而《人民日报》以事件发生的地点作为分段依据;《党建》杂志围绕“一个大写的人”、“一条幸福的路”、“一座连心的桥”谋篇,则是按照报道对象不同特性的几个表现方面,立体地展现人物较完整的面貌,属于典型的分类组合型结构。
' X# @8 `$ L' U2 h
! D& z% W% b9 l v. K" w' P其四,发稿的模式不同。发稿模式往往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比如媒体的性质、出版、播出周期、媒体的个性以及媒体的目标受众等。《人民日报》的党报性质,决定了它们必须把政治思想性和舆论导向性作为报道的首要任务,因此,报道中的观点和思想倾向就非常明显,在发稿模式上采取边述边评的写作方法,均在一版显著位置开辟专栏,连续多日滚动报道,配发相关主题的评论文章,进一步强化报道的主题,提升报道的水平,扩大报道的影响。中央电视台采用的是“集束轰炸式”,在短短一周内,多个栏目轮番上阵,“新闻联播”、“焦点访谈”、“面对面”、“东方之子”、“新闻会客厅”各显其能,声势浩大。新华社则根据媒体用户的需要,在一个主标题《时代先锋:陈刚毅》的统率下,连续一周播发各类通稿,包括消息、通讯、采访综述、记者感言等。而《中国交通报》等相对“专业”的媒体,或转发《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或只报道不评述,秉承用事实说话的新闻话语立场。上述这些报道形式各异,精彩纷呈,彰显出面对同题、同质新闻事实时不同媒体各自独特的运作方式。张晓峰 张兴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