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农村发展] 在2012年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汇总

[复制链接]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培训班
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日)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一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安排部署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刚才,县委、县政府对2011年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洪山镇、三里岗镇、县国土资源局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在此,我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随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各位朋友和奋战在农业农村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去年的工作和今年的工作安排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问题,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干部群众克服低温冻害和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夺取了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种植结构更加优化

2011年,我老秘网县粮食种植面积185万亩,比上年增加6.9万亩;粮食生产实现连续8年增产,总产量达88.29万吨,比上年增加4.05万吨。全县果、茶、蚕、蔬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生产规模基本稳定,种植结构更加优化。水果栽培总面积达到14.58万亩,总产量达9.85万吨,比上年增加1.1万吨;茶叶栽培总面积75425亩,实际生产面积49494亩,总产量达1200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柞蚕放养蚕种500公斤,产茧400吨。蔬菜种植面积19.8万亩,总产量45万吨,比上年增加3.5万吨;食用菌1.9亿棒(袋),总产量达3.47万吨,比上年增加0.27万吨。2011年12月,我老秘网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

(二)特色板块优势凸现,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全面开展特色板块农业高产创建活动。全县共实施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4个,高产示范区单产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5月23日省、部级专家到唐县镇对马铃薯高产创建进行验收,平均单产达到3520.7公斤,接近欧洲水平(世界最高水平),在全国处于最前列。安居镇、均川镇的水稻高产示范基地, 2011年9月23日,省、市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测产验收,每亩稻谷产量791.2公斤,达到农业部高产创建要求。通过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活动,辐射带动了我老秘网县粮食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大旱之年夺取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县89.11万亩水稻平均单产685.5公斤,比上年增长37.8公斤,增产5.8%,为农户增收95.9元/亩。

(三)生态随县建设再上台阶,集体林权改革有序推进

以“生态随县”建设为目标,主攻环一江两山、城市生态圈、国道高速生态长廊、省道镇道沿线荒山“四大”区域植树造林,突出抓好以油茶、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林和菇耳林、湿地松等两个5万亩基地建设,打造绿色走廊和特色产业。全年完成造林10万亩,其中木本油料林造林5.2万亩;完成绿色通道建设200公里,建设绿色家园示范村40个。全县投入林业抗旱资金500多万元,劳力2万多人次,机械设备300多台套,完成以油茶、核桃为主的4万亩高效经济林和1500亩的林业苗圃抗旱工作,巩固了特色产业创建成果。

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林权抵押和流转,依法严肃查处借改革之机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征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全县林权改革确权面积落实到户461.4万亩,确权率98.5%;发证93600本,发证率95%。开展林权抵押贷款4起,林地面积9737.25亩,贷款金额1120万元。实施林权林地勘测26宗5800亩,规范林地流转16宗4761.4亩。

(四)水利建设成效明显,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面对历史罕见的四季连旱,全县干群不等不靠,积极开展抗灾自救。全县共拦河、筑坝、挖坑6700多处,打大口井415眼;新建小型固定泵站32处、改造泵站61处。投入抗旱劳力49300多人,抗旱资金8820多万元,抗旱面积达到72.39万亩、193.11万亩次,抗旱抢插中稻26万多亩。县抗旱服务队共出动人员197人次,帮助群众新建维修泵站19处,抗旱浇地1.2万亩,为饮水困难群众送水2100多吨。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抗旱保饮水、抗旱保三夏、抗旱保稳定的“一抗三保”目标。经估算,全县各类水利设施及机械提水抗旱,共获取抗旱减灾效益2.87亿元,极大的减轻了干旱带来的损失,为夺取全年粮食增产提供了可靠保障。2011年,我老秘网县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抗旱工作先进单位,取得了抗旱减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五)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按照“办点示范、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巩固并完善已建省、市、县三级示范村,重点办好“饮水、道路、沼气、环境”四件实事,让农民喝上清洁水,走上干爽路,用上方便气,享受好环境。加大随中沿316国道和随北沿省道线示范村建设力度,做到连点成线,连线扩面。高标准建设随南六个镇31个村和随中沿316国道六镇24个村及随北临312国道、随小省道、牛程省道六镇21个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打造了一批富裕新村,和谐新村,文明新村,宜居新村。到2011年底,全县已建成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1个,省级示范村7个,市级示范村13个,县级示范村11个。

(六)“三万”活动顺利开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

全面启动“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全县共组织179个工作组进驻381个村,直接参加、配合服务“三万”活动的各级党员干部接近4000人,帮扶到位的实事和项目达1327个,兴办实事投入资金达3530余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资金达785万元。2011年12月,以“整治万口塘、增产亿斤粮”活动为切入点,我们又启动了以“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为主题的新一轮“三万”活动。短短两个月时间,全县共筹集资金1.4亿元,新挖堰塘661口,整修堰塘6599口;开挖渠道229条10.55万米,整修渠道1300处60.56万米,深受老百姓欢迎。

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干群克难奋进、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农口各部门协同配合、辛勤工作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老秘网县农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生产效益“见而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其它县市相比,与农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滞后”: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未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老化失修、配套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农产品品牌不响。不少农产品仍停留在“谷变为米、麦变为粉、猪变为肉”的初加工阶段,高附加值产品不多,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生猪加工,我老秘网县没有一家实力强、品牌响、规模大的本土企业。三是设施农业发展滞后,农业生产效益不高。设施农业仍以群众自发为主,导致种植面积不稳定、种类多规模小、分散经营、效益低、外销流通不畅。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滞后,农村劳动力质量下降。随着“打工经济”的盛行,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务农人员多为妇女及老人,体力差、文化程度低,影响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应用。五是金融资金对农业发展扶持滞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企业、农户对农业生产投入能力有限,农业生产投入主要依赖国家投入。农民申请小额信贷门槛依然较高,信贷资金投入量不足,影响农民增收。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统筹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召开,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巩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好形势,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更加重大。应该说,抓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我们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一是中央连续第九年出台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强农惠农政策更多,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大;二是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政策措施,连续两年开展“三万”活动,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农业、支持农业、合力抓农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三是农业投入主体多元化,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些都为我们抓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机遇,作为农业大县,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在推进农业强县建设中有所作为。

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加大科技创新、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农业基础”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强县战略,着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生产方式变革,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建立健全三大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具体目标为:力争粮食面积达190万亩,单产增加5%以上,粮食总产量达10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力争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新增3万亩,平均亩产(鲜重)提高10%,达到2000 公斤;生猪出栏量争取突破100万头,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2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5万吨,渔业产值达到4亿元;林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以上,农民人平林业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大工作: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增收基础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我老秘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短腿”。今年我们将重点打造“九大工程”:一是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全年计划新建堰塘350口(每个村1口),改造堰塘10000口,高标准建设“316国道百里堰塘靓点工程”350口。二是小型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完成农田建设面积3.5万亩,防渗护砌小型水库支渠5.9公里,田间渠道砼预制“U”型槽防渗护砌90.9 公里,新建和改造堰塘89口,新建和改造小型泵站16处。三是省现代农业重点县建设工程。改造农田0.8万亩,新建泵站1处、装机22千瓦,改造堰塘25口,田间砼预制“U”型槽渠道防渗护砌22.1公里,配套小型建筑物295处。四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水厂2座,修建引水工程3处,管网延伸1处,建提水泵站11处,单户工程9处,铺设主支管网190公里,解决6.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五是重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涧台、八里棚等9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煞尾工程,完成付家湾、罗家河等13座新开工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西沟、马鞍山等30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吴山、黑龙口、鲁城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六是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氵厥水河防洪堤防暨风光带建设;完成漂水河殷店段治理6750米,防洪堤防按照国家规范达到10年一遇防洪标准。七是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完成高效农业示范区喷灌面积1000亩,微灌面积100亩。八是水土保持工程。重点完成游河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9平方公里。九是渠道清淤整修工程。完成15座大中型水库干、支渠和小(一)型水库干渠清淤整修2020公里,全面开展小(二)型水库渠道清淤整修工程。

(二)扩大农产品示范基地规模,打造高产示范农业

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努力扩大创建规模,整建制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2012年全县安排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6片。以唐县镇为重点,搞好4万亩整镇推进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在新街镇建立1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在均川、洪山、殷店镇建立3个水稻万亩示范片,各镇自办不同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要达100亩以上。统筹发展经济作物。努力扩大油料生产,做强做大优势产业,稳定扩大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力争油料产量达到2.9万吨,增加0.45万吨;做好棉花产业稳定工作;启动果茶菜标准园地建设,突出发展特色蔬菜和食用菌,抓好无害化生产,把好质量安全关。

(三)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完善“三农”服务体系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八连增”,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功不可没。要想继续保持粮食增产势头,就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和建立完善的“三农”服务体系。一是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以钱养事”机制,确保机构健全、职能充实、队伍精干。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机制,重点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合理密植、机械化作业、轻简栽培、无公害生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等技术,使主导品种占有率达到95%以上,主推技术覆盖率达到97%以上,切实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上的作用。继续搞好科技入户工程和科技示范户筛选和培育,真正起到辐射带动和示范推广作用。二是要推广农机化技术、精心组织农机化生产。大力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和培训,重点推广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加大水稻工厂化育秧推广力度,着力提升水稻机插秧、油菜机播、机收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三是要多渠道争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大力组织推广订单农业、承包服务、“一条龙服务”、“套餐服务”。围绕“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等重点农时,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抢耕、抢播、抢收。精心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拓展农机作业服务领域、范围和规模,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一要在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和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上做文章。通过向合作社、企业、种田大户以入股、转包等形式的规模流转,推进全县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之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进一步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处置权,引导农民发展林业合作社、股份制林场、家庭合作林场等林业合作组织,建立并完善“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服务监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二要在农村经济管理上做文章。加大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力度,推进集体资产、资源规范交易,确保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对惠农补贴资金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一票否决”制度,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三要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上做文章。通过现场观摩、业务培训、组织考察等方式,引导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由规模发展到规范运作转变,促使现有示范合作社提档升级。

(五)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省级加工园

一是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中扶持裕国菇业、耀兴大海、神农稻香、天星粮油等重点龙头企业。重点支持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加大农产品品牌开发力度,力争在食用菌、粮油等优势产业上打造1-2个主导品牌,新增2-3个省级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二是加快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以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园为主体,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入园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在2012年再培育10家以上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以上湖北省著名商标、省级名牌产品,带动随县10万亩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60亿元。

(六)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按照“随南成片、随中连线、随北布点”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思路,继续吹响新农村建设进军号,大力开展“增收致富工程”、“五通工程”、“环境整治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和“社会保障工程”,对新农村示范村在项目安排上重点倾斜,在资金帮扶上优先安排。继续开展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以室内“三改”(改厨、改厕、改圈),院内“三园”(花园、果园、菜园),遍地“三化”(硬化、美化、绿化)为目标,齐心打造富裕新村、和谐新村、文明新村、宜居新村。力争到今年年底,新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1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7个,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0个。

三、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确保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落到实处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多,农业总产值在地区总产值中的比例高,搞好农村工作对整个随县的和谐稳定和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建县以来,随县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先进单位,全省2010年度“三农”工作先进单位。这些殊荣,既是加快农业强县建设的动力,又是我们再上新台阶的压力。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农业稳县”的重要性,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镇、场要切实建立起“三农”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得力班子成员分管“三农”工作;要深入实地调研,结合本地特色,科学制定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到“一镇一业、一镇一品”,建立“一个目标、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涉农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全力以赴搞好“三农”服务工作;要加强沟通和联系,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整合项目、资金,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部门联动的整体效应。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地各部门都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制定具体措施、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定期督查。对县委、县政府的任何一项决策,都要自上而下进行督办,涉及农业农村全局的重点工作,由县两办负责督办;常规工作由农办牵头抓落实,专业性工作由各业务主管部门督办。每次督办检查结果,都要及时向全县通报。

同志们,人勤春来早,发展万象新。当前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好时机,各地各单位要早计划、早行动,为全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一是要抓好春耕生产和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二是要抓好森林防火和春季植树造林工作;三是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工作,高标准完成“三万”活动。

同志们,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县一次党代会和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为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而努力奋斗!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五年来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今后五年及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一会,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县委书记少荣同志和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志宏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四点意见。
一、过去五年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五年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克服凝冻、特重旱灾等自然灾害和物价不稳定等不利因素影响,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营造了良好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经济呈现出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农业总产值增加到25.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9.13%;增加值增加到15.9亿元,年均增长15.9%;畜牧业产值增加到11.56亿元,年均增长22.74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达5.61万吨,较2006年增加1.1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305元,年均增长22%。累计实施粮食增产工程134.86万亩,完成粮食产量164.46万吨。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大力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增强。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7万亩扩大到70万亩,产量突破63.6万吨。新增商品蔬菜基地2.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5万亩。新建茶园基地1.92万亩,改造老茶园0.3万亩,茶园发展到3.5万亩。累计种植烤烟34.11万亩,收购烟叶77.53万担,农民实现增收4.9亿元。积极探索油茶发展,新增油茶种植面积3000亩。精品水果、油菜、生姜、**材、薏仁米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畜牧产业加快发展,“万只肉羊”和“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初具雏形,牛改点、羊改点和猪改点分别建成67个、38个和256个,规模以上养殖场达167个,大牲畜存栏增加到21.95万头,年均增长6.3%。辣椒、茶叶、核桃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稳步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9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1个,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明显增强。农机总动力增加到63.5万千瓦,年均增长7.6%,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共投入建设资金15.1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19个(处),建成小水窖2.79万口,哮天龙水利工程二期建成投入使用,白河沟、鱼洞坝等重点水利工程和断江、板桥等6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完成1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累计解决33.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水利普查工作全面推进。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4.74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治理3.4万亩、烟水配套工程22.21万亩建设,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5.67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加强土地开发整治,完成土地整治2.05万亩,新增耕地1.1万亩。建成3267公里通村公路,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营造林28.29万亩,实施国家重点公益林78.85万亩,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7‰以内,治理石漠化面积63.3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12.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9%。
——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得到新提高。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抓好农村社会管理。全面完成村支两委换届工作,累计培训村干部1.51万人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有效推进,累计投入资金5925万元,实施项目188个,28.62万群众受益。建成农家书屋392个和农民健身工程73个,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6.55万户建设。出台“1+11”和谐矿区建设政策,累计投入工业反哺农业资金2.8亿元,和谐三区建设有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步入常规化,气象预警预报体系不断健全,有线电视和互联网逐步向村级延伸。
——农村民生得到新改善。切实把民生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发展成果群
众共享。加快扶贫脱贫攻坚,累计投入扶贫开发资金5.34亿元,完成四格乡整乡推进和236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发放基础母羊7.93万只,完成3.7万亩核桃种植产业化扶贫项目,发放小额信贷资金4.34亿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12万人。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完成农民普及培训62万人次,实施“绿色证书”、“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2.88万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0.7万人。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完成“百村文明”工程8.1万户,建成4520户“美好家园”和2.46万口农村户用沼气池,改造农村危房2.3万户,创建文明村寨536个,受益15.75万户57.26万人。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65.5万人次,发放低保金3.67亿元。积极落实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助政策,累计兑付财政补助资金5943万元,拉动销售5.46亿元。
——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各项改革,“三农”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基本完成农村税费、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累计完成土地流转1.2万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村级组织履职能力明显增强。开展农村小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探索农业生产保险制度,累计为烤烟、能繁母猪等参保936.47万元。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提高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水平。
2011年,年初发生凝冻灾害,春夏秋发生特重旱灾,因灾粮食产量完成22.62万吨,减产19.1%。面对灾害,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减产不减收的要求,立足于农业损失工业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多渠道增加农民就业,及时调整种养结构,投入抗旱救灾专项资金1009万元,解决25.78万人和5.78万头牲畜临时饮水困难问题,抢改种大蒜、蔬菜等2.2万亩,增加绿肥种植5万亩,有效减少了群众因灾损失,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6%,农业增加值增长19.3%,畜牧业产值增长24.4%,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2%,肉类总产量增长11%,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减少贫困人口1.59万人。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为全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回顾五年来的农业农村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五年来,我们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定不移的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完成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好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是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五年来,县财政共投入“三农”资金6.26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脱贫致富步伐不断加快的良好局面。三是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创造性开展工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都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增强“三农”的活力不放松。五年来,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
五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还不快,新农村建设任务重、投资大;农业结构调整较慢,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科技、教育、文化等发展与群众的需要还有差距,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有待改善。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扎实工作抓机遇,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加快解决。
二、今后五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是全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攻坚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产业规划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核心、以退耕还林为抓手、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加工企业为带动、以农业增效为目的、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的要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突出抓好农业科技,为农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一是加强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和研究。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确保油茶、核桃、茶叶等重点产业发展都有技术依托单位,各个主导产业在增产、增收、培育优良品种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二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农机补贴政策,加大补贴配套投入,增加补贴机具品种,提高农民购买积极性,扩大农机具使用范围,强化农技推广服务,降低劳动生产强度。三是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和沟通,提高新增贷款用于农业科技领域幅度,解决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困难等问题。
第二,突出抓好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把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作为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种植业“27553332”工程和畜牧业“2161”计划,稳定70万亩马铃薯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好核桃、油茶、蔬菜、烤烟、精品果业、茶叶及油料、**材等农业产业,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一个乡镇的重点产业覆盖70%的村,一个村的重点产业覆盖80%的农户,全县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从60:40调整为40:60;稳定发展生猪,适度发展大牲畜,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禽类养殖,加快大型养猪场、规模养羊场、大型养鸡场和畜牧专业村建设,确保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肉类总产量年均增长10%以上。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行业前景好、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实现每个农业主导产业都有1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或扶贫龙头企业。通过财政扶持、信贷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年均新增1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加强农业现代经营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力争年均建成1个以上。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加大农产品流通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中心的作用,加强检验检测工作,确保农产品供应质量达到相应标准。
第三,突出抓好“三农”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农村经济提速发展。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把发展工业的经营理念、生产方式、营销手段引入农业。一是加强“三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白河沟、鱼洞坝、卡河、西得泥等水利枢纽工程,完成1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开工建设朱昌河、胡冲、山王庙、出水洞等水利工程,建成一批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项目,解决45.1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好烟水配套工程、中低产田土改造、土地整理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推进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口粮田建设。加强农村油(水泥)路建设,实现8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加快实施农村通有线电视、通客运班车等工程,实施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供电保障能力。二是推进保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和滑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因地制宜实施一批农业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大型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力争2016年末,把保田、滑石两园区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第四,突出抓好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互动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带动农村。一是把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小城镇规划管理等工作向乡镇和村寨延伸,引导城镇医生、教师、科技人才等优质要素向农村流动,构筑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以“四在农家”为载体,抓好村庄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建成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示范带,实现“四在农家”创建工作覆盖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二是把城镇建设与移民搬迁结合起来。随着全县中小型小利工程、工业园区和一批大项目的启动建设,需移民搬迁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要把搬迁出来的群众相对集中安置,使其居住地逐步发展成为移民安置型城镇,并认真解决好他们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三是引导农民有序转移。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并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村儿童、妇女、老人“三留守”问题,逐步建立起解决“三留守”问题的政策措施。
第五,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三农”可持续发展能力。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解决好农村环境与发展的问题。一是加强生态建设。围绕发展核桃、油茶等产业,以重点生态工程为依托,实施好境内镇胜高速、水盘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第一山脊线内坡耕地退耕还林、荒山荒坡造林和隔离网外15米范围内通道绿化,红果、城关城区周边可视范围坡耕地退耕还林,妥乐古银杏省级风景名胜区核心规划区外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完成营造林5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以上。二是抓好环境治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发挥一气带三改、一池建五小的效果。推广应用防氟节能灶,实施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推进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在红果、火铺、平关、两河、刘官等乡镇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游、民族风情游、城郊休闲游、农业观光游等项目,引导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确保农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增收。
第六,突出抓好农村改革开放,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三农”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按照“建立试点、培育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推进村级公路、水利建设项目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大力培育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积极探索农房用地抵押贷款工作,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农业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采取更多优惠政策和办法,引进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参与全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基地建设,采用兼并联合、改造重组等多种途径,嫁接我老秘网县现有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迈上新台阶。
第七,突出抓好民生改善,加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始终把民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按照中央提出的“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全力抓好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工程,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一半以上。二是全面推进社会事业。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和基层倾斜,构建全覆盖、普惠型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有线数字电视全覆盖的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下乡常态化、长效化。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快农村危房改造,解决好特困家庭住房问题。三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工程,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制定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标准,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四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加快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农户创建,建立和完善互通共用的信贷征信体系,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三、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全县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精神和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稳定粮食生产,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扶贫攻坚,合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粮食总产量增长2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肉类总产量增长10%以上,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7万人。
第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三农”力度,确保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固定资金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林地等,继续实行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制度,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全年粮食播面在161万亩以上,其中,夏粮97万亩,秋粮64万亩。推广马铃薯种植面积70万亩,其中高产示范基地3万亩。积极发展杂粮生产,种植苦荞10万亩、薏仁米2万亩。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30万亩,抓好县、乡、村粮食丰产示范样板3.5万亩,积极探索整乡、整村粮食高产样板推进工作。加大良种推广,力争实现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脱毒马铃薯、小麦良种全覆盖。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科技人员深入村、组、户、田间地块,确保科技到户率达100%。全面落实种粮直补、良种直补、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等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管好用好支农资金,强化补贴公示、直补到户等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健全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完善粮食储备体系。
第二,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建成“万头肉牛”和“万只肉羊”养殖基地,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扶持一批养殖大户,实现大牲畜存栏24.15万头,肉类总产量达6.17万吨以上,着力提高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在农民收入中的贡献份额。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建设,巩固老烟区,发展新烟区,完成烤烟种植7.4万亩、烟叶收购17.4万担,提高烤烟生产在烟农增收中的支柱地位。继续走改造老茶园,培育新茶园的路子,新建茶园5万亩,整合现有茶叶品牌,积极推进县内茶叶企业向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以扩大城效商品蔬菜基地规模为重点,新增商品蔬菜基地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6万亩,提高全县蔬菜自给率。抓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完成油茶基地6万亩建设。改造提升猕猴桃等经济林果业,新增猕猴桃基地1.5万亩。积极发展**材生产,新增**材种植2000亩。强化内培外引,支持境内以核桃、茶叶、火腿辣椒加工和良种繁育为重点的骨干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技术合作等形式,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实现发展壮大。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形成大、中、小企业全面发展态势,促进小产业聚成大群体,形成竞争优势,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推动产业化进程,实现新增1个市经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目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项目扶持资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适当引导,新增4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第三,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农业发展基础。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推进白河沟上游集雨区污染治理工程,白河沟、鱼洞坝水利工程建成投用;卡河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投资1.68亿元;开工建设西得泥、山王庙、胡冲3座水利工程,治理团结、捞诸、大洼塘3座病险水库,解决6.2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断江、板桥等6条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好烟水配套工程,解决烟地灌溉面积1.55万亩。加快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田灌溉0.96万亩,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1.07万亩,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项目0.4万亩,整理土地1.3万亩,积极推进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口粮田建设。完成280公里通村油(水泥)路建设,新增37个建制村通油路,提高乡村公路通达能力。建设、改造10千伏线路730公里,低压线路1127公里,实现农村电网改造全覆盖。
第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保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和滑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已编制完成,两园区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畜牧养殖、蔬菜、茶叶、休闲观光等项目共52个,总投资3.07亿元。要及时制定两园区管理机构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批,加强对园区项目实施管理。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整合农业、林业、交通、水利、扶贫、科技等部门资金重点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立足区域比较优势,抓好土地流转,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推进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推广应用温室大棚、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计算机管理等技术,通过种、养、加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区域农业整体效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单位等参与园区建设,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第五,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按照“富在农家增收入、美在农家改面貌、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的要求,大力实施“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抓好房屋亮化、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寨绿化、环境美化,完成2.1万户民居建设任务,改造农村危房13140户。重点围绕“两高沿线”和“四在农家”涉及的乡镇,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进寨路、串户路、庭院硬化工程,建成胜境、舍勒、刘家湾和房格四个文明村寨,完成财政奖补资金投资3900万元。加快农村水电、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农村家庭使用电磁炉、微波炉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农用电器。加大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力度,建成2000户户用沼气池,抓好改厨、改圈、改厕、改路、改院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工作,建立“以工哺农”建设示范点,营造地企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实施好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珠防工程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大境内镇胜高速、水盘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第一山脊线内坡耕地退耕还林、荒山荒坡造林和隔离网外15米范围内通道绿化实施力度,完成营造林10万亩、退耕还林2万亩,治理石漠化20.54面积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5.5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六,着力开展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坚持把扶贫脱贫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扶贫攻坚工程的实施。按照国家2300元的扶贫标准,我老秘网县还有近48万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的40%左右,占全县农村人口的50%,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仍是我老秘网县的实际,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落实好工业企业、机关干部与农户、乡村、农业企业结对子帮扶制度,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实施产业化扶贫核桃种植项目,新增核桃种植5万亩。认真实施好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加强良种繁育场建设,扩大草地种植规模,发放基础母羊1万只。扩大贫困农户小额扶贫信贷工作范围,把小额信贷扶贫工作与诚信农民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按规定予以贴息,力争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亿元以上。充分利用农民技术学校、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学习载体平台,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工程,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技能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4200人,新增就业人员1.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02万人,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素质。实施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易地扶贫搬迁996人、林业生态移民360人。年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7万人。
第七,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确保符合条件的8.6万农村人口按时足额领取养老保险金。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稳定在97%以上。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年平均保障标准从1420元提高到1562元。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成58个农家书屋和20个乡村级体育健身项目,新增25个自然村寨通电话、25个自然村寨通宽带,安装6900套农村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备,新增41个行政村有线广播电视联网延伸覆盖。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1.71万平方米;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人人吃午餐”营养改善计划;着力培养乡土人才、实用人才,完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6800人。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农村疾病防控能力和医疗水平。
四、当前农业农村工作
目前春耕备耕已紧张有序开展,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全年,扎实抓好当前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利用当前施工的黄金时机,加快中低产田土改造、灾毁工程修复、防渗加固和清淤扩容等农田水利建设进度,切实满足农业生产和群众饮水需要。二是抓好夏收作物田间管理。根据作物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指导群众加强排涝抗旱,保持土壤墒情,组织农户及时追肥,防治病虫害,力争夏收作物取得好收成。三是强化春耕备耕工作。根据农事季节,落实好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和各类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目标,确保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到位,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准备、早落实。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哄抬物价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及时深入村组抓好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提高科技到户率和到田率,为全年农业增产增效奠定坚实基础。四是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当前已进入森林防火的关键期,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森林防火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强化组织领导,严格火源管理,加强值班调度,增强基层巡山、守卡、护林力量,切实做到防火宣传教育全面到户、防火责任落实全面到人、野外火源管理全面到点、巡山护林值勤全面到岗、防扑保障措施全面到位,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户,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五是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目前,畜禽及其产品流动频繁,容易引发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要进一步细化动物疫病防控的各项指标和任务,保证集中免疫、监测、报告和检疫监管等防控关键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和畜禽产品安全事故,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六是认真做好冬春救助工作。要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对全县12.47万因灾需口粮救助的低保对象和缺乏自救、互助能力的困难群众进行冬春救助,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好吃穿住以及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同志们,“三农”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战略任务,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精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勇于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张县长对过去五年“三农”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就今后五年特别是2012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等会,成刚副书记还要代表县委陈书记作重要讲话,请大家一定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各项惠农强农富农政策,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扶贫攻坚为重点,努力克服雪凝冰冻、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深化林权制度、农技推广体系等各项改革,农业经济大幅增长,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惠农政策措施的结果,是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努力、辛勤工作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县人民顽强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老秘网县“三农”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一是农民增收渠道单一,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压力增大。从我老秘网县农民收入结构看,主要依靠劳务和种养殖业收入,要实现农民收入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面临的困难更多、压力更重、挑战更大。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欠账还很多。虽然近几年我们加大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格局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三是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影响带来的不稳定性,给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由于国家还未建立农产品生产风险保障机制,加之农产品风险储备体系建设在我老秘网县还很滞后,难以对市场风险进行应对和调控。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在短期内还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加之受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土地流转经营的项目缺乏,效益前景不够广阔,这些现实因素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四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还不尽合理,传统农业比重大,龙头企业少,实力不强,附加值不高,主要农产品还停留在初级加工上,在深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建设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还十分落后,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五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日益加剧,各种极端气候难以把握,自然灾害的风险压力增大,继续保持粮食丰收和产业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六是城乡发展仍然不够协调,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与农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差距。
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发展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大气候”前所未有。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连续9年下发了1号文件,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要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财政对“三农”的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和农业科技的投入都要加大力度,增量和比例都将有所提高。特别是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这是首个从国家层面全面系统地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综合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对贵州提出的54项工作支持和要求中,有23项涉及到了“三农”工作,充分说明中央对贵州“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省委农村工作会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三化”兴“三农”,促进“三个集中”,即: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制集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制定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意见》(黔党发〔2012〕1号)、《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2〕3号),这些文件和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我们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二是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大,有利于我老秘网县在更大范围内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优化配置资源。三是我老秘网县的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虽然我老秘网县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下,还属于传统农业、低水平的农业,但这一现状既是我们目前存在的客观差距,也是今后发展的潜力所在。正是因为我老秘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同时,随着我老秘网县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对以农产品为主的原材料需求将会快速持续增长,极大地拓展和提升了传统农业生产的边际效益。四是全县农民群众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自身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市场意识和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部分地区已出现了具有现代特点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形式,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内在动力正在形成,这些都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和县里的部署上来,紧紧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继续保持全县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二、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扎实推进“三农”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三农”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总目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中,着力农业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三化”同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产业化发展为核心,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要结合我老秘网县生物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积极推进“九大产业”工程建设。一是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推广马铃薯种植面积70万亩,扩繁马铃薯原种1000万粒以上,建立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3万亩,实现马铃薯鲜薯产量70万吨以上。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稳定发展生猪生产,适度发展大牲畜,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禽类养殖,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和牛、羊、禽养殖场建设,打造精品亮点示范项目,建成“万头肉牛”和“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强化畜牧养殖示范场、点建设,在镇胜、水盘高速公路沿线坡耕地实施人工种草养畜1万亩,实现大牲畜存栏24.15万头。三是加快蔬菜基地建设。切实提高本县蔬菜的自给率,面向市场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山野菜等具有盘县特色的蔬菜品种。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在平关、刘官、滑石农业园区、保田农业园区新建设施蔬菜基地2000亩,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保障城乡“菜蓝子”供应。四是推进烤烟标准化生产。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需要,以基地单元为载体,以“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建设,完成种植烤烟7.4万亩,收购烟叶17.4万担。五是全力推进林果基地建设。因势利导地发展猕猴桃、核桃、梨等精品水果区域特色产业,种植猕猴桃1.5万亩;建成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和采穗圃500亩,新建核桃基地5万亩;依托退耕还林项目,大力种植灰金竹、楠竹、方竹等竹种,完成竹子种植4000亩。六是大力发展茶叶及深加工产业。加快茶叶产业建设步伐,大力实施低产茶园改造和优质茶园建设,新建优质茶园5万亩。同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引入等方式,整合各方资金,合理规划布局,加快茶叶加工基地建设,加大宣传运作力度,着力打造精品茶、品牌茶,努力将茶叶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推进茶叶产业快速发展。七是积极发展油茶产业。充分利用全县土地资源和原有油茶分布的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实施”的原则,抓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引进油茶加工项目建设,新种植油茶6万亩。八是加快**材产业发展。根据全县生物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2012年新建**材基地2000亩,全县**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万亩,争取申报1个**材GAP产地认证工作,推进**材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九是大力发展酒类产业。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大力支持盘县酒类企业改造升级,多元化发展产业,积极鼓励民间企业发展酒类产业。
同时,要依托马铃薯、核桃、茶叶、火腿油辣椒等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培育壮大一批有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农民及其它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大力培育壮大农产品营销队伍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联接机制,不断提高群众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落实好农机补贴政策,加强农机服务,逐步提高主要作物、重点农时和关键环节的农机作业水平,努力扩大机耕、机播、机收面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充分发挥县乡农技、乡土科技人才的作用,大力实施科技人才、科技信息、科技样板和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真正把先进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带到农村,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以推进城镇化建设为抓手,带动农村加快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积极做好城镇体系规划修编、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淤泥、石桥、羊场、乐民、大山等5个特色乡镇改扩建工程,着力打造一批民族特色城镇。尽快建成高速公路沿线200米可视范围内所有村庄整治,充分展现盘县民族文化特色。二是加大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以保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和滑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鼓励和引导乡镇兴办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一批集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品种试验和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快发展壮大城镇产业体系,增强吸纳就业和人口聚集功能,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不断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三是促进城镇优质要素向农村转移,引导城镇企业、资金、人才进入农村服务农民,要促进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风尚,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村儿童、妇女、老人“三留守”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要紧紧围绕农业最需求、农村最急迫、农民最受益的项目,以“盯住、跟紧、抓实”的精神,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工程改造步伐,力争年内实现农村电网全面覆盖;加大通村公路建设力度,力争到2015年,8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二是强力推进“四在农家”建设。结合“百村文明”、“农村危房改造”、“美好家园”等工程建设,优先在主干公路、铁路、旅游景区、景点村寨及城市周边、乡镇党政机关驻地沿线村寨积极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以打造有个性的特色化村庄为核心,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精品亮点,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民风朴实、生产发展的新村寨,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今年要重点实施好镇胜高速和在建的水盘高速盘县段两侧可视范围的坡耕地及高速公路两侧隔离网外的通道绿化工程建设,红果、城关以及妥乐风景名胜区可视范围内所有坡耕地全部实现绿化,完成高速公路两侧隔离网外通道绿化1500亩,成片人工造林8万亩,确保2012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
(四)以改善民生为要务,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一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扎实推进“校安工程”建设。二是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居民医保、失业、工伤、生育、养老等保险的覆盖面,切实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7%以上。积极推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应保尽保,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三是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实现“三降一升”目标。四是不断加强农村稳定工作,各乡镇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化责任意识,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对合理的诉求要及时解决到位,对无理的要求要教育引导到位,对生活困难的要帮扶救助到位,对违法闹事的要依法处理到位。
(五)以扶贫攻坚为突破,着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一是加大对扶贫各项工作的落实力度。国家新一轮扶贫标准的出台,从原来的1196元提高到2300元,按此标准计算,全县贫困人口大约有48万人左右。为此,我们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将“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列在全县三农工作的首位,将产业化扶贫放在优先位置,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推动贫困乡镇同步发展,在全县形成“大扶贫”战略格局。二是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圆梦行动”、“雨露计划·助学工程”、“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开展系统化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培训提质增效,实现“门口办班、就业培训、出门就业”。 三是积极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程。统筹农村饮水安全、道路交通、危房改造等资金,加快实施整村推进工作。总结推广四格乡整乡推进工作经验,对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地方实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到2015年完成整村推进任务,实现“1户农户转移1人、掌握1门使用技术、发展1亩经果林(园)”的“三个一目标”。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产业项目扶持力度的同时,要紧紧依托贫困地区的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等自然优势,结合“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加大规划,加强引导,加快实施,大力发展城镇附近乡村生态旅游,不断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到2015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农村就业人员的20%来自乡村旅游、全县旅游总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到2020年形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多元化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体系。五是合理安排使用扶贫资金。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大力推行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加强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保证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坚决防止假公济私、优亲厚友的现象发生,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真正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六是切实做好结对扶贫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四帮四促”活动,积极帮助结对帮扶村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贫困群众收入,建立健全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七是深入开展访贫问苦工作。全县广大大党员干部要采取多种方式,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户,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各乡镇、民政部门要再次核查农村是否还有茅草屋存在,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条件,让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怀。
(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推进诚信乡镇、诚信村建设,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担保组织,努力解决农民融资难的问题。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农业农村工作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对农村农业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真正把“三农”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用心研究,用心谋划,用心推动,着力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二要强化农业统计工作。农业、统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经常组织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养殖场、产品交易场所等生产一线,不断创新统计方法,完善细化统计体系,夯实统计基础,切实提高农业统计数据质量,做到统齐统全、应统尽统,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要形成工作合力。“三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涉农部门要科学制定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和专业规划,并指导各乡镇抓好组织实施,做好农业推广和科技培训工作,确保各项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其他县直部门也要加大服务“三农”工作的力度,确保政策向农村倾斜,项目向农村摆布,资金向农村投放,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
四要明确工作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研究,理清思路,完善方案,加快部署,切实把农业农村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强化目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细化量化目标,逐层分解任务,做到责任落实到领导、任务落实到人头、计划落实到田块,形成全县上下全力以赴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浓厚氛围。
五要加强督促检查。督促检查是推动决策部署落实的关键环节,是促进依法行政和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有力手段,也是推动作风转变、保证政令畅通的必然要求。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督促检查工作制度,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把这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逐一进行分解,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目标、任务,建立乡镇和部门双重责任制,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对贯彻落实全县农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现在,春节已过,农业和农村工作也将进入紧张繁忙之际。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抓早、抓紧、抓实,全面落实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特别是要组织和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春耕生产准备工作,迅速掀起春耕生产高潮,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全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好步、开好头。
同志们,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进程,事关我老秘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三农”工作发展思路,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把各级党委、政府有关“三农”的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楼主|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2-2-17 11: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今天召开的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是我老秘网县“三农”工作的一次总结会、动员会和部署会。刚才,张毅副县长就去年全县农村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对今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志宏县长对全县“三农”工作提出了要求;通报表彰了一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签订了责任状。会后,希望各乡镇、各部门按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一件一件抓好落实,一项一项抓出成效。
2011年,是我老秘网县农业农村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县“三农”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农业总产值实现25.5亿元,同比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305元,同比增长21.99%。这些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三农”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辛勤战斗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向今天会议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讲讲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由于受到严重旱灾影响,造成粮食减产,“三农”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农业农村工作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思想观念、农村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经济“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薄弱。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还不尽合理,龙头企业少、实力弱,附加值不高,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压力大。四是近年来各种极端气候频繁,自然灾害的风险压力增大,保持粮食丰收具有不确定性。五是城乡发展仍然不够协调,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与农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差距。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发展所面临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一是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三农”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今年各地、各部门要统筹抓好“三农”、“扶贫开发”、“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四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实施“十二件民生实事”和“十大工程”,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为我老秘网县通过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产业进程快速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三是我老秘网县“三农”工作通过各级各部门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设施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统筹城乡更加重视,制约“三农”发展的交通、水利等瓶颈正在逐步破解,省、市主管部门与农口各系统的衔接更加紧密,对我老秘网县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都是我们抓好2012年“三农”工作的重要条件。
当前我老秘网县农业农村工作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抢抓当前有利时机,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借势发力,锐意进取,奋力做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
二、抓住工作重点,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产业。今年我老秘网县农业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希望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各自实际出发,以更大的力度、更灵活的措施,扎实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一)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关键要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动连片发展、聚集发展,促进主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在特色基地建设上,按照把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做成规模的思路,在制定政策、示范带动和优化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职能部门要全力扶持搞示范,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重点扶持“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特色经济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开阔思路,大胆致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涉农企业要发挥带动作用,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连基地、带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订单”方式带动农户发展和基地建设,引导农户主动调优结构、改良品种、扩大规模,强力打造农产品加工规模基地建设。同时,积极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推广的“185农业产业化工程”的经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种植业“27553332工程”和畜牧业“2161计划”,大力发展马铃薯、蔬菜、核桃、茶叶、油茶、猕猴桃、**材、烤烟、畜牧等优势产业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全县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从60:40调整为40:60。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重点加大对信友核桃乳厂、剑春茶业、玉祥公司、恒泰火腿加工厂等龙头企业的帮扶力度,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更新新设备,改造新工艺,对现有滞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挖潜改造,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深度、精度和幅度,推动产品效益不断提升,建成一批规模农业企业。
(二)狠抓农产品基地建设。没有规模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竞争力。要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高产高效”的原则,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规划和建设好优势产业基地。要突出特色,做大品牌,确立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集中精力抓好马铃薯等九大优势产业农产品基地建设,尽快形成“多乡一业,一乡一品”的发展格局。
(三)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狠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架起坚实桥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企业和农民的桥梁,是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推动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有效形式。要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规范”的原则,继续鼓励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内部运作机制,不断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参与管理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各乡镇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将有关涉农的开发项目积极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倾斜。要大力推介四格乡坡上村马铃薯协会、平关胜境村蔬菜合作社、滑石乡核桃协会、盘江折耳根协会等专业协会及合作社的运作经验,加大办点示范力度,促使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作,发挥更大作用。
(四)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质量是品牌的保证,品牌是解决农业发展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用工业发展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农业标准化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来抓,从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两方面入手,严把基地生产与上市销售关,努力实现农产品无害化生产、品牌化上市和健康化消费。要抓紧出台鼓励企业争创农业品牌的措施,以“信友牌核桃乳”、“凉都牌火腿油辣椒”、“碧云剑牌茶叶”“四格乡乌洋芋”等现有农业品牌生产基地为龙头,加强对品牌的宣传、包装、策划、运作和保护,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管理,不断提高品牌农产品的质量、信誉和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抓好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加快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及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形成布局比较合理、辐射面积较广、影响力较大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要加快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搞好农产品流通。
(五)抓好农业招商项目。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关键是增加投入,办法是招商引资。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来抓,以更大的气魄,更扎实的工作,努力实现农业招商引资的新突破。要积极抓好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招商工作,结合我老秘网县实际,加大在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建设、乡村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科技园区等方面的招商力度,不断探索农业招商引资的新渠道、新办法,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的招商主体作用,力争多上项目、上好项目,把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快更大。县委、县政府围绕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优化经济环境,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都适用于农业招商引资,要把这些政策向外商宣传好,并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同时要善待外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商招商”连锁效应。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扶贫开发”、“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与“三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做好“三农”和扶贫工作,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商机。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要通过发展民营经济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进一步繁荣县域经济。要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为农业、扶贫工作提供更多财力支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三、以“四在农家”为载体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的部署,坚持从最核心的环节抓起,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最有条件的地方起步,确保全县新农村建设达到“面上巩固、亮点展示”的目标。
(一)抓好试点建设。结合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活动建设,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型、“一村一品”型、生态观光型示范点,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真正达到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整体推进的效果。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镇胜、水盘高速沿线村寨的“四在农家”示范村建设,立足优势、围绕特色、分类指导,同时对已建的示范村要增加建设内容,实现巩固提升,确保已达标村上水平、争创村上台阶、规划达标村变面貌。
(二)打造典型亮点。没有典型、亮点,对外难以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果,对内没有典型带动,形成不了经验,发挥不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观摩点的培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尤其在新村建设、产业发展、村庄整治等方面要有大手笔、大跨步。在这里,我再次强调两点,一是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工程,必须做好规划。只有规划好了,才能克服“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随意性,从根本上改变“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村村像城镇,镇镇如农村”的怪现象,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率。二是新农村建设,必须整合涉农资金。进一步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集中攻坚,强力推进,全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三)关注农民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当前,要把扩内需、保增长与解决好全县农民的民生问题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快实施县委县政府制定的2012年十大工程和“十件民生实事”及农民增收工程,让广大农民享受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加快建设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有关政策,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加快乡镇文化站和农村书屋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四)加强扶贫攻坚工作。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把贫困人口由1196元标准的18.23万人,增加到2300元标准的45万人左右,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50%以上,扶贫攻坚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第一要务,以加快“减贫摘帽”建设步伐为契机,建立“摘帽不摘政策”的扶贫体制,加快产业化扶贫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开展。
四、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三农”工作的整体水平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进一步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三农”问题,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并在工作部署上给予重点支持,在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给予重点倾斜,在干部力量配备上给予重视加强。要把“三农”工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加强考核。
(二)切实转变作风。好的工作思路需要硬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主要精力从研究发展思路转变到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上来。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要大力倡导雷厉风行、求真务实,说到做到、干就干好的工作作风,凡是定下来的事情和项目,都要抢时间、争速度、抓落实,决不能拖泥带水、贻误时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涉农部门的同志要重心下沉,进村入户,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全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整合力度。“三农”工作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头绪很多。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根据当前形势发展,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三农”工作上来,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并体现在工作部署、资金投入和干部配备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解决“三农”问题绝不仅是乡镇和农口部门的事,而是全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各涉农部门要在调整农业结构,指导农民生产,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上多出思路,做好文章;住建、交通、林业、国土等部门,要在村镇规划、城镇建设、道路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积极帮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要在农民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以及文体设施建设上倾斜政策,提供支持;新闻宣传、计生、气象、供电等部门也要积极参与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四)维护农村和谐。要进一步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农村信访工作,负起信访稳定责任,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特别是要积极预防和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当前,要认真排查、梳理和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化解债务、土地征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到村寨和农民中去,及时解决和处理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平安,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夺取“三农”工作的新胜利、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楼主| 336844 发表于 2012-3-2 15: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哦,真的不知道是谁的讲话?
 
saf17wbo 发表于 2012-3-25 04: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91

 
强强强
-----------------------------------
口腔专科医讯网
 
广西新秘书 发表于 2012-7-4 16: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七星之玉衡 发表于 2012-9-3 16: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手动是第三代
 
ahfywangding 发表于 2012-9-4 17: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学习下。:lol :lol
 
峰海之路 发表于 2012-10-15 21: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无私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4粉丝

2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