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于丹国学讲座全文实录:<论语>心得的激荡与感悟

[复制链接]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12-2-1 16: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大家好,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朋友。谢谢大家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们能够有这样一个场合,来做这样的交流。 9 b& i6 S$ x2 R' s% ~
: \) z2 \0 H+ h2 b2 J
  刚才我走进来的时候非常非常感动。因为今天我们这里不仅是座无虚席,而且还有那么多站着的朋友,还有坐在地下的朋友。我想大家不一定是为我而来,其实我们都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那一份愿望,也就是说在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有很多梦想,我们同样有很多迷惑,我们每个人有很多憧憬,但是当下我们也还有很多的犹豫不定,甚至我们都有内心的遗憾与伤痛。怎么样可以让自己有限的一生过得更好?为着这样一个愿望,我们回首去追觅古圣先贤的声音。 7 O/ ]0 Y. {1 j1 X# d

2 v9 M. }3 L  u; z5 w% l+ {  其实我会看见先贤们在千古之前,越过历史的尘埃,还在向我们缄默微笑。他们的笑容会给我们一种温暖和信心。我想今天我们到这里来,是共同完成一次寻找。其实我们寻荐的,不一定是古人的一句哲言,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哲言说出了我们在日记里说的话,或者是久久徘徊于心但终不所得的那一句话。其实这样一种愿望发乎于心,止乎于心。每一个人,我想今天来的每一位朋友,其实是为了这样一种心灵的愿望。
- B+ `  B3 I/ w  B- e% x& [. |
4 \5 [% x, e, k( H  那我们的话题就从心灵开始。什么是激荡与感悟?我想每一个人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眼睛可以无比辽阔地发现世界,但是我们不一定能够无比深刻地发现内心。因为人的内心是什么样子,这永远是我们最难回答的问题。 ' d5 J1 j3 \9 D% e. Y  v

; }% v; p2 n+ m7 y& P( c/ a  ?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去做心理咨询,他跟医生讲说:“我现在的症状是不怕工作,但是很怕休息的时间;我在执业的时候大家都说我很优秀、很成功、很称职,但是一个人回到家里,我就会忧思不定,内心不知道何去何从。我被我自己很多迷惑的愿望,支配得食不甘味、寝不安眠。我这样一种状况已经很久了,如此下去我就很怕自己会得忧郁症。” * k% ]; T/ r( t- ?; ?7 \' l
! `, z* u$ e% u5 X0 h# ~% i( _
  医生听了听说:“你这个情况是很危险,我先给你一个建议,我们这座城市里面,有一个豪华的大剧院,我们国家一位很优秀的喜剧演员在里面演出,大家看了以后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的。” 所以医生讲说,你先去看他的演出好了。你去看上十天半个月,等到你的情绪都调整好了,你回到我这里来,我们再来做一个探讨,看看怎么来改变你的状况。 3 I7 A9 `! \4 q# I
/ f5 N3 |+ u6 B; X2 v2 G4 z% y- h
  医生讲完了以后,这个病人很久很久没有抬头,他抬起头来的时候泪流满面。他对医生讲了一句话,他说,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 9 A. P, k0 ]! x! U: ?
9 K( r  w1 M- }6 A4 f3 h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叩问内心,这不是一个寓言,这说的就是我们自己。其实在当今社会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或大或小的喜剧演员。我们每天会用笑容,会用蓬勃自信的表情去装点出来一副面具。 ; u. O% i( x+ R* i8 ^" J5 E" A
% x) J. B. \% {9 L1 ]% @
  我们工作的时候要面对老板、面对同事、面对手中的职业。回家以后要面对亲人,不能让他们为我们担忧。我们每一天在这个世界上,太多的表情是为了他人,而内心的愿望究竟是什么?其实我想这个故事是作为一个现代人生命中的一个寓言。它其实是表现了我们内心的一种深深的困惑。我们还知道内心的声音终究是什么吗?
9 P& i8 i$ a$ G: c& p( `! V
8 Z% W3 J( b, ^2 s% P, b生命的觉悟 1 m; I% V) j' @0 ^/ B2 G

' x1 {7 S- U+ w0 b5 P  其实我们从很小的时候会受到一种教育,讲到我们要建立生命的觉悟。那么何谓觉悟?其实这是一个佛家语了。我们大家回到最本初的字义看看很有意思。觉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呢,是竖心一个吾。所以其实觉悟觉悟,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是不是有能力看见了我的心?”我们其实在这样一个媒介咨询很发达的时代,在网上,我们可以查到所有想要的咨询,了解一个世界已非难事。但是,“见我心”的能力,未必因为科技发达而同步增长。 " K9 [, |0 ?% W5 y$ q6 I7 n9 K
: m; y1 @) M) b) E2 ~3 P. @/ ]8 c! l
  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只有比过去更迷惑,因为我们的生活更复杂。我们只有比过去更艰难,因为我们在复杂生活中,可抉择的欲望更繁复。所以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我想认知心灵,从古圣先贤那里找到一点简单真理,以生活为依据,这就是我们今天重读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4 ~8 q+ y# N" d# M. h0 I( }
4 s2 x% P: I4 V2 A
  这次我来到新加坡,很感动,因为我没有出国的感觉。我所见到的,仍然是一样的面孔,一样的笑容,说着一样的语言。在这里,我想有一些文化是同根同源的。真正的文化基因,永远不是从外在灌输的,而是在内心唤醒的。有一些文化的感觉,它折服于我们的血液之中,某一种机缘怦然入心,我们知道它就活在了过去了。所以其实觉悟觉悟这个词,在这个佛家概念里面,它也是两个阶段。觉是一个扁,就是所谓的这种知觉,突然之间有人讲话,醍醐灌顶,了然于心,这是觉。但是悟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有了觉这个时刻,还要有漫长一生的感悟。其实感悟就是每一个人以自己的心,见仁见智见经典。我们终究从里面得到了什么? 0 U% L$ r% p! `( r! |: ]
  O. A! U# I! X7 h' T+ o; Y
君子坦然面对生命
5 u& i! H! \& v  c* O, k% X/ L4 t8 h
  今天外在的世界如此反复,但是我们走出去的时候是不是会有一种内心的坦然?有一种从容和镇定呢?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过老师说:“老师啊,敢问君子,一个君子的状态什么样呢?”老师回答得很简单,四个字,叫做“不忧不惧”。这就是君子了?太简单了吧?那老师又反问了他一句说:“内省不疚,何忧何惧啊?”一个人如果自我反省,内心没有歉疚,上不愧苍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么自己的内心有什么可内疚的?
+ L+ y3 K$ F  [9 t: O: v' C0 |3 K3 S6 B
  老百姓讲一句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这就是一种生命的坦然。孔子说,如果在当今社会,外在有如此多纷扰的声音,我们偏偏困顿于一派喧嚣之中,但是叩问内心,无忧无惧,这容易吗?这还不够做一个君子吗?所以其实我们不要以为说君子就一定要兼济天下、建功立业,于社会士工,做出大辉煌的人才配这个称号。其实一个君子首先面对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朴素的坦然。这对于今天的人来讲,可能很艰难,因为我们面临的每一个时刻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我们充满了迷思。 ( C+ F# q9 k* y" D) Y

% ?5 r9 m3 c  l5 W9 g" |- S5 L, T% g社会因选择 简单变得奢侈 9 k  l  ^/ ?- m5 u2 y
) F8 h; X* r  v% M( G8 J
  今天的社会中有很多简单概念变得很奢侈。比如说健康,如果我现在问有谁敢脱口而出,自信地说,我的身心是健康的,敢这样说的人一定很骄傲了。其实今天我们更多的时候会忐忑不安地想,我这个状况可能就叫亚健康,觉得身体没有大病,但是总有一点疲劳过度。自己的心理上也不至于说出什么大问题,但是总有点萎靡不振,打不起精神。不是腰酸背痛,就是气喘咳嗽。这到底算什么呢?这无非是一种亚健康。实际上健康永远是我们人生最朴素的标准。在科技发达之前,乡村的人们也许更容易拥有。但是今天对一个物质文明如此繁盛的现代社会来讲,健康变成了奢侈品。
: v# R% t# h2 Y0 W! d' o
& M4 ~' h# `9 o3 s' r) q7 m  其实内心的坦然也一样,当我们在物质贫瘠的时候,我们会因为贫瘠而带来一种安定。也就是说,无可选择有的时候也使人知足常乐,因为你选不了什么。 : y" X; i$ `8 P. s; L4 n
8 e- m4 d4 j& o6 P! Z
  在中国大陆我的感觉,我们不要说两三千年来有什么样的变化,其实大家就看一看最近这几年,那个时候大家是福利制度,分房子,两间小平房一分,到儿子结婚,拉一道布帘子住在一起,孙子上学还住在一起。没有别墅、没有商品房,没有谁家的面积大与小。那时候工作,进一个工厂是学徒工,几十年过去是八级的老师傅。一个大茶缸子里面茶迹斑斑,外面的字都剥落了,但也还在这个工厂。一个家庭,夫妻进了一个门,从进门那一天就拌嘴吵架,磕磕碰碰,到老一辈子没人会提离婚的。因为那个时候的观念是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过日子吧!
2 l8 R1 Q- O! |( n# H7 E5 Y, G; }* p3 @, [8 @
  但我们可以看看今天,今天的生活,车子在换、房子在换、工作在换、老婆在换,没有什么不可以换。其实今天的人是幸福了吗?还是比那个时候,内心更窘迫呢? ) ~6 K, F+ u" D  M3 f# g/ x
3 Z5 E4 U6 Y+ U! g$ `& Q; q3 c
  其实当外在,一切的选择都变为可能,当外在有了太多太多元的这种选择性的时候,就要问问内心,有准则那是一种奢侈,没准则那是一种折中,会无事忙。无事忙是什么状态?就我们以一个好的愿望出发,但忙着忙着忘了为什么,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那么在忙什么呢? 0 A+ e: u( V, \/ Z7 J

; N* Z0 T3 z7 Z: S6 r  q( f! L" s生活盲目 无名火起
. K' N& O" w; O. _1 Z  Q. m& r$ k
  有个小故事说得有意思。一个人在休息日早晨,觉得一天没有任何事情很悠游,看着家里一面空白的墙,想哎呀,好像应该挂一幅画,家可以更美一点。找来一幅画,拿来一颗小钉子,敲上去,挂一下。发现钉子太小挂不住,那怎么办?想要在钉子后面加一块木屑子,然后去找木头。找了半天,找到一块木头,但是没有办法把它锯出来。去邻居家敲门,借斧子。借来斧子劈着劈着发现劈出来不规则,要加工得更细,然后再去更远的邻居家借锯子。邻居家只有锯条,拿来了握不住。他开车去更远的人家借手笔,就这样一整天折折腾腾地就下来了。
8 }7 w; y  `' N5 j8 A8 a- s/ s1 b( z
% b0 o  y$ `& P( }  最后这个人回到家,对着一大堆很齐备的木匠活的工具,想一想,最初要干什么呢?实在想不起来要了这么多的工具是为了干什么?其实最初最简单的那个愿望已经忘记了。这就很像是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说的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0 z1 o- E; a2 f5 a1 L6 r5 c  [3 x+ `
) i" d9 V  R- L6 Z
  到最后人的一生,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末而息,允同于普通的众生,到最后回归的时候,自己为什么而忙碌,只知道忙过了一生。其实这样一生忙碌,无事忙最后会忙出一种无名火。对吧?因为你越忙越不知道是干什么。 : b7 s0 g9 y& _
* B9 S. l4 y7 W5 j( @' z
总裁怒火 牵出过街耗子
/ h. X% A- e- E
% `8 _" z# H! d3 b: M  e  有一个故事说得很有意思,公司的大老板,不要以为说有着一个成千上万人的大企业,这个人就一定快乐吗?他就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无名火,从一周一上班开始,就很不开心,不开心怎么办呢?就在哪儿看,看到一个高级的一个白领的员工,叫过来,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说你拿着这么好的薪水还不努力工作。骂完了他的火没有了。这个白领就窝了一肚子火,想凭什么我一上班就挨一顿骂呢?那不敢说呀,面对的是老板,只好听着。然后窝了一天的火回到家,一眼看见太太,就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说我在外面辛辛苦苦地挣钱,你一个家还管不好。 & _# i  g& E, w2 s; N0 `2 Q& u

" a% d/ j" S. C  太太操劳了一天,看见先生回来被骂一顿,也不开心。但是先生要在外面挣钱,又不能顶撞他,又压着火。压了一会儿,看见小孩子放学回来了,上去就劈头盖脸地把儿子骂了一顿,说妈妈辛苦成这样,你还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小孩子一回家就挨了骂,很郁闷,在家里乱钻,看见家里的小狗,上去追着狗就踢了一顿。
8 |- b+ h: r, _  n5 o. }' k
# r) q; s$ o0 H; D$ i1 _& H5 K5 }  狗也很委屈,但是狗又不能对主人怎么样,狗就撒腿跑出去了。跑出去狗就满街找,找到一只比它弱小的野猫,就追上去追野猫。那猫无端地被狗咬一顿,就跑出去拼命地找耗子。因为它一定要找到耗子,它才能发泄。
- p- d( N9 u/ {/ J8 q0 N) Z
9 R& v7 A+ q, g/ I" s2 G  其实我们可以想一想,一个总裁的无名火和一只耗子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大家会抱怨,说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和谐啊?为什么我们大家就总不能高兴一点啊?那就不知道你是在哪一个链条上?你不知道刚好是哪一个环节?我们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无事忙?为什么会有无名火?皆因一切无出处。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不了解。其实我们过盲目的日子已经太久太久了。之所以要叩问内心是为了让我们的一点发现,用清明的理性、智慧,让我们的内心更透彻,让我们更了解,有所洞悉。 9 z# e2 @2 Q( F7 z% e4 v! G# ^, N
- F$ m/ u) |( E8 |6 l; A2 N
所以,那种不忧不惧的境界,我们何其向往?我们多希望内心有一种安详、有一种坦然、有一种镇定。
$ W) D5 l7 S4 j8 w) _, _/ D
, R# u/ g, E7 C- }. u  所以学生曾经去问老师,又问他,君子的道德应该是什么样啊?那老师很客气。孔子一直是一个谦逊的老师。他上来就说:好我可以告诉你君子有三种道德。但是我要告诉你我无能焉,我可做不到。
6 V5 B* ~5 F; P2 ]. H. n" O7 w0 ?' f$ ]
  那么这三大德是什么呢?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拒。”寥寥十二个字,容易做到吗?其实太难了。 , s" Z0 B8 Y; {- }/ L! ?) J" H
/ N! s/ Y7 K- h6 ]2 N
什么是仁? 7 I; }7 ~% E" ~; q

& x3 D1 g% n+ p  A+ o  我们先来说这个仁字。一共才四划,简简单单。仁在论语中,一共出现109处,不断地被提及,可以说儒家的整个核心思想体系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 : ]& O' f+ l  A
! O; {- ^: m* h* v( M2 D
   那么,何谓仁?学生在问老师的时候,他的解读只有两个字:爱人;就是真心地、善良地去爱别人、善待他人,就如此简单。 ; b& A8 v& m/ h8 ^- J$ x

. a7 L( j' `4 n+ h6 f  学生也问过他,什么为智慧?老师的回答还是两个字:知人,也就是说有能力真正走进人心上的每一条纹路,去了解别人的艰辛,去体谅别人的苦处,这样去包容、去宽厚,这就叫真正的智慧。   x# |* |6 s2 R+ d2 [8 W

$ P8 q' V; ^5 I) `2 M8 L  所以我们知道“大仁大智”都关乎到人。这就是论语里面记载的一段救焚。马厩着火了,子退朝,不问马,只问伤人乎?他根本就不管马厩里烧死了多少马,他直接问的就是伤了多少人?也就是说,所有仁义忠心,都是对于人文的关怀。 ! N5 A: K' j; y# z
4 M- K) r+ Q0 M) N
  我们这个世道,有一句话说得有意思:天上的星星像地上的人一样多。地上的人群像天上的星辰一样远。我们人越来越多,但是人心中隔膜也越来越强。
. k) [4 \" A8 ]- V( g+ Q
$ l) W0 V: r; j+ G  过去大家在一个小乡村的时候,隔着篱笆墙喊一句全村都听得到。大家住一个大杂院的时候,一家包饺子,可能要送得全院每家都有一碗。但是现在我们都在水泥丛中住着单元房,大家在一个楼里面住了很多年彼此是互不相识的。所以其实我们内心的仁爱,有的时候是无法释放的。我们找不到一个施于人的途径,所有我们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了。
5 u/ }5 P9 {5 g* R& ?0 \" q) e, E
! [  ^1 t! Y; ^9 d己立立人 己达达人 ( r& b+ l4 S* ^, Z/ L4 G; a
3 e! ~2 _& P% Y* A9 T+ w" L" v* B
  什么是“仁”呢?其实仁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重要的,它是一种行为,它是可以去做的,而且做得很简单。 , e( W* L9 [6 b3 ]# P( n- l
( p. z/ M# ]7 S8 }8 S" x* h8 o
  那么,学生曾经去问老师,说:如果做到,博施于民,能够接济大众,这是不是一种仁的境界?老师就笑了,他说这个境界啊,这才叫仁,这太高了,所以圣贤也并之乎。一个圣贤就能做到兼济天下、博施于众吗?你说得也太难了。
. P$ t4 u! Q: J( X
6 l$ ]1 p& h. l8 r$ |* D8 ~  然后老师告诉他什么叫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仁爱和人的职业、地位、薪水,都没有什么关系,它只是内心的一个愿望。 8 }. J- _  {3 d% u+ _7 I/ N

/ i4 h( w0 m, y: p- X: m$ x4 w  “己欲立而立人”,我们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想建立自己,每个人都想发达,用这样的心去帮助别人也发达。“能近取譬”,在最近的地方施以援手帮助他人,可谓仁之方也,这就是仁义的方法。 % }' }$ ~& M9 J) O8 i. T

+ m! a4 ]7 `, s9 Y. s  其实这句话后来被孟子解释得更简单: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可以了。每一个人都爱自己的父母,用这样的心去对待天下老人,每一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用这样的心去关爱别人的孩子。
7 g0 }+ G# \, G5 @" x. J
% G5 j4 Q/ \' V0 c4 m3 ~8 m电梯的尴尬与笑脸 & L2 T% u2 Y$ q2 H% @8 l+ u
( A1 M* |0 x* f& Z2 q* t- Q
  所以其实人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层面,只要去做,一切都尽在眼前。有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循环,我们可以其实试一试,中国人有的时候就很含蓄。   t3 R; X+ r6 R1 U4 c

5 E+ N7 m+ S- Y) r  我有时候就看到大家进电梯是很好玩的一个现象。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面,所有人都站在那里眼睛都在望天,因为彼此望的时候都会很尴尬,谁也不认识谁,脸都离得那么近。所以大家都板着脸上来,望着天,然后又隔过别人按一下自己的楼层,然后再挤出去。所以电梯就很沉闷,变成一个最尴尬的地方。
- v4 T7 L) m2 d/ V/ f. \8 V2 M# P4 k7 B
  但其实你换一种思路,如果你是带着一张笑脸进来,你很坦然地看看大家,对来的人讲说,我给你挡一下门,不要着急,上来以后问一下你到几层,帮你按一下,那其实所有人都是有沟通的,一定会有人跟你讲说:谢谢,七层、谢谢,十二层,然后说:借光出去,谢谢。其实这电梯的氛围会被改变。
, B0 H# e, J8 u5 s: q# D6 B8 C0 E% f
  有的时候一个社会就是一个电梯。我们每一个人与其仰着脸望天,不如看着别人微笑一下,这个氛围就改变了。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在最近的地方去完成一件事。 / m' l. l: }* B3 B# H2 y, G: k9 V

6 T1 B3 _$ I$ U# l; z+ V! v  其实做事都是反映态度的,我们人总归是思维决定行为,心态决定状态的。所以你能不能够真诚地去做,这不是一个行为层面的问题。 ; E* [/ W3 I8 P6 a
/ o' P% }/ Y- z" r8 |" E5 g
  我在大学里面,有见到我的学生在高年级的时候都会联系去留学,他们会整出来十几二十家国外很好的大学表,然后会有认可书,从一家两家回来。有时候跟他们讲说,你已经整理出十几二十家了,你选择好不去的学校,你可不可以和你的同学分享这种信息?也给别人一下。有些小孩子不原意,他跟我讲说,老师,我如果给了他的话,那我自己再想换就没有了。再说这是我自己辛苦出来的,我为什么要给他呢?我觉得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其实一个人怎么样才能够乐于把你的信息给别人分享?这基于你的态度。
$ U0 r( L2 l/ E% ]* q: F# N/ a3 U6 N& w; d5 T% O( l
有自信者,生命无限可能 9 q) T6 i8 S! J$ y1 A& Q
. G( I  \& G5 q# u0 s, P) ~- H% p9 ~
  首先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谓鹪鹩巢于深林,一枝而已。小鸟在大树林子里面也只需要一根树枝。鼹鼠饮河,果腹而已。也就喝饱它那个小肚子,一只小老鼠,也就完了。人在这个世界上,一生能用多大的资源?其实你不管住一个多大面积的豪宅,你那张床也就那么大,人一生占的面积也就那样大而已。 5 U7 z7 p: m# d& N8 u
: B: ^3 Q* Q9 {+ a* W
  所以,你的资源不可以给别人吗?你为什么会怕别人分享呢?有时候我就跟我的学生讲,我说那是因为你内心不够自信。你可以想一想,在吴越春秋的时候,越王勾践打败了,他在卧薪尝胆的时候,身边有一个重要的大臣一直在佐助他,就是范蠡。范蠡帮助勾践,能够含辛茹苦,最后一举再反败为胜,建立越国。 4 q& l& Y" x4 w  A
9 _6 q# ?% c( U& J+ ?2 D# r; o
2 a: {* m6 Z! ~6 Q8 M  I
  我们大家都会觉得说,这样一个人,他以后一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封功受赏、荣华富贵。他的同事文种当时也这么认为,说我们两个等着分封。范蠡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现在这个国家不需要我们了,你要留留下,我泛舟五湖去了。所以这个人就从此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在传说中带着老秘网西施去小舟,从此是江海寄余生了。
+ x# `& \) l1 e$ ^9 H, o+ q8 |# S; v
+ l5 J( K& _& `  g6 p* h
& U3 n4 Q+ s! O; W: f  但是两三年之后,整个这个社会又出现了另外一个辉煌的名字,就是富甲天下逃诸宫,也就是说他的政治生涯结束了,但是他开始成为一个天下最成功的商人。这个人还有人生其它的可能,这在于他自信,他知道他还有一种可能性。但是他并不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人。等到他看到越国重新有难的时候,他派自己的儿子散尽千金,拿着自己的钱财重新去复国。国家再佐助起来以后,他散尽了千金,一挣钱又回来了呀。 3 V' R$ z( O7 b
9 A# |' {1 _. h  ~7 Z9 }
  我们可以想一想,范蠡他可以说是个成功人士,他的成功在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几个愿望他都能一个人一生做到。其实我现在如果问问大多数成功的男士,你们的愿望都关乎于哪几点?无非是政治的权力、美色还有金钱。你看看范蠡一生他都做到了。这是为什么,其实是在于他永远敢于否定自己。他永远可以去做得更远。 + P+ N  A5 [4 L6 B- t* y

* H# }6 K# u( K. n  所以其实有很多人,他之所以不愿意伸手去帮助他人,是因为他自己的生命不够自信。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更多的可能。
; {; b- z1 Z8 g# C5 W+ I$ q+ G5 K- X, R  H3 Z2 R9 }
君子不器 0 A- G: o' A, w9 r4 i: k

2 i- ~4 ?' B( @' L1 \6 B  大家知道论语里面还有一句话,说得很简单但是很好。四个字,叫做君子不器。器是器皿的器。也就是说一个真君子,不要过早地把自己做成一个容器。我就是一个瓶子,或者我就是一个杯子,我就是一个话筒,或者我就是一辆火车。你一旦说我自己就是什么,就意味着你不再可能成为其它。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标签:国学讲座
 

精彩评论12

正序浏览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12-2-1 16: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智者知人知己
7 ]  ]1 T7 `  g$ I. |3 |0 C
, p1 o/ z* [1 ~: g" F! q. O4 w/ s  ~4 V  但是,其实这样的一种提升,也仍然是要辅助其它元素的。为什么孔子说你还要了解别人呢?就是因为“智者不惑”。真正的大智慧,应该是能让我们减少迷惑的一种通途。 0 N8 j; {0 A- r7 b6 D

$ K3 Y  b: K% e2 U& }/ w  什么是智者?智者知人而已,无非就是真正地了解别人。其实了解别人容易吗?我在这里还不跟大家讲,你想想你了解你邻居吗?了解你团队吗?了解你学生吗? + R1 @6 h' {, d. S; t; |) l: w
% z! t6 Q$ S+ o: e0 ^
  我觉得都说得太远,我只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是不是了解自己?第二个问题:你是不是了解身边的亲人?如果你这两个问题都说:我了解!那你就是大智者,很不容易。因为我们人对自己的评价,是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人最难评价就是自己。
! L# u7 f4 C% l4 v- ]" f
, S$ H0 V+ M1 d* [' S7 B0 \$ s定呼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 N8 O% {; N/ J( t. N$ }4 Z) x2 X$ T
; q' f" n+ f7 }& z7 k( _' o$ u3 V  所谓“宠辱不惊”,人真正在面对大荣辱的时候,内心对自己还有判断吗?比如说无故加之,世界上有些羞辱就这么来临了。当韩信胯下受辱的时候,他当然可以为一时的尊严拔剑相向,他的小命可能就放在那儿了。他日后就不会成为淮阴侯,为汉高祖刘邦决胜于千里之外了。所以他在那时候想一想,人为了未来,有时候可以忍受当下,他可以坦然受之。其实难得的是淮阴侯真正大定天下之后,他没有杀厮这些人,反而大宴宾客,把这些人请回来。也就是说,他总会以另外一种方式,赢得生命的尊严。
8 p) O: |  E6 o7 E; p1 }
- |4 T0 {; P) j  k; O6 G# b  那么一个人有光荣的时候,当满世界的光环鲜花掌声笼罩于他的时候,还会评价自己吗?这个时候也很艰难。世界上有很多成功人士为什么会自我膨胀,是因为你把太多偶然的因素视为生命的必然。内心就缺少一种敬畏,缺少一种如履薄冰、如履深渊的一种谨慎心情。
9 a* q' ~( g9 D* i; a) z: p9 D, B$ M3 z0 o9 j. R6 x, |9 c0 z
扁鹊三兄弟,谁的医术最高? 6 I* [7 B* A! d6 v  g* G5 R
+ Y# I8 Y" m+ b9 ]
  大家都知道扁鹊这个名字。这位与华佗齐名的天下神医,他真正的神奇并不只在于神奇的医术,而是他对自己永远保持清醒地评价。
$ t* |" e0 Q% A; r; f+ s6 ?9 l
# s" D2 P  T" Q& c3 C6 D& R  有一次魏文王召见他,问他说你家的三个弟兄我听说都学医,那么谁的医术最高啊?扁鹊脱口而出:我大哥的医术最高,我二哥其次,我最差。魏文王就很惊讶,问:那你为什么名动天下,他们两人一点名气没有?扁鹊说:我大哥的医术之高,他一个人可以做到防范于未然。这个人病未起之时,他一望气色便知,然后用药把你调理好了,所以天下人都以为他不会治病,他一点名气都没有(群众大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健康保健。 8 T! G- j& H8 F0 j4 h6 ~$ @

7 t" c- k& W9 l' ^1 v  我二哥的能耐是能治病初起之时。一个人以后他要酿成大病,咳嗽感冒的时候,他用药将他治好了。所以我二哥的名气仅止于乡里,认为是治小病的医生。我呢?就因为医术最差,所以一定要等到这个人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然后下虎狼之药、起死回生。好了,全世界以为我是神医。 ( ?6 M7 }- W4 u4 N2 M
& y: m" Z. C+ ~4 g
  想想看,像我大哥这样治病,人的元气丝毫不伤;我二哥治病,这个人的元气稍微有点破损,马上补救回来; 像我这样治病,命是捞回来,元气大伤过半。你说我们三个人谁医术最高? 2 ?3 u2 `8 x* m% {5 ]4 l
1 `7 C. h# `2 j9 t/ E
区分内心外在 明辨荣辱 - f  \& |" C$ \3 F( e
' V" m* d3 w, E( i
  其实这个故事,我想是每一个成功人士都应该记在心里。这个世界上太多成全与偶然,并不一定要为外界一切迷惑,时而高兴时而沮丧。
2 W  \0 b  d- q( B$ f' _$ z9 `: C( v# `+ Z0 J1 u8 a9 x) }
  《庄子》里头有一句话,我想也是一个人生的境界:“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当全世界都夸你的时候,你也不加劝勉,不往前多走一步;“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当全世界都在非难、责怪、说你错了的时候,你内心也没有丝毫沮丧。
4 v; Q. y) [' l2 c  F2 c
0 k9 l6 u7 K4 \+ z' Q" [0 H  “定呼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一个人要能够确定自己的内心和外在有什么区分,要能够明辨荣辱,做到这样也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外在哪怕有一万个声音,就算内在只有一个声音,它也是内心的判断。什么样的人有这样笃定的判断呢?智者有,这就是智者才不惑。 ( b' r- o1 F# F. p
5 E7 ?8 \( }! D1 O& C- A0 ^# h
惑:外在和内心的较量
" j) F3 J( V8 \0 T. h3 D) ?# u1 X2 c, W
  看汉字迷惑的”惑“,上面是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什么叫做或者?数学里有或然率。就是可以这样,可以那样,视为或者。其实这个或者,就是外在丰富的选择。今天的世界选什么都可以,但是你能选得好吗?取决于你心的大与小。我们想一想,外在的一个和内在的一个心,两者之间一直在抗衡。如果外在很大,内在很小,被压垮了,你就陷入迷惑。如果外在不变,内心很大,拖住了,视为不惑。 / f! D% T, O! L3 Z' w
0 f; H$ N4 G/ O
  所以惑与不惑,就是外在世界和笃定内心的较量,这是一生的较量。不一定是人至四十会不惑,人的迷惑是伴随一生的,没有哪一页神奇的日历撕下去,突然就变成智者。人心的感悟都是终其一生的。所谓智者不惑,其实是考量了我们内心太多太多的判断。 0 T& f7 J8 q4 u$ s

6 e% Z6 z* k8 W; V' f  一个真正的智者,他可以随时看清生活里面每一点有什么机遇,又充满了什么样的迷思。
+ E" V- ~2 D* t& D2 S6 c, i0 E8 j
1 e6 F% a; P# K* ~1 H8 D+ U$ p智者能看清机遇
" s4 l2 R5 a: u, h+ t) w& B$ L: x/ m$ z* e& b7 o1 g( F
  我们这个世界是有职业规则,但是简单地顺应规则并不是大智者,大智者永远能够听见世界各个角落的声音。我曾经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讲到一个大电信公司所做的招聘。一间很大的公司招收一个简单的蓝领公众,会摩尔斯密码(Morse Code)发报的人。
; K: ~: C$ H3 Q2 J8 d6 S! x% {& b
/ M# {" J0 f+ X5 }  很多人去应聘,到了那里发现招聘环境很嘈杂,在一个非常大的大平面,办公室系统人来来往往,空气里面很吵杂。这些人被安排坐在两排长凳上,走进里面去面试。这些人就坐在这里在等。 4 n" d+ o; @  J2 ~7 N

+ T$ d; z9 b9 _: A8 n  一小时过去,没人叫;两小时过去没人叫。这时一个迟到的小伙子来了,到的时候凳子上都没座位了。他在旁边站了一下,突然之间就直奔小门进去了。十分钟之后,人力资源经理带着这个小伙子出来,向大家道歉,说对不起,你们可以回去了,这个职位已经是他的了。
, F2 a* t0 ?5 F) z/ M
3 z+ e0 u' L' y3 w  应聘的人很不服气,问什么我们等了两小时都没人叫,他一进去就给了他?不甘心啊!经理
 
 楼主|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12-2-1 16: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刚才我们问大家,关于智慧的第二个问题,是你是不是了解你的亲人。我想有很多朋友都会很不屑地讲,我的亲人我天天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我怎么会不了解?
; |/ |5 Y/ j& B& z
/ G" @0 X7 f: A, d; ?爱不一定意味着懂得 ( C8 n* A% a/ b( V  S( w3 P- U
1 @- Y5 {5 K5 H
  但其实这里有一个概念不能偷换,那就是:爱,其实不一定意味着懂得。 * y7 B, D# ^2 }4 C) Q, H

/ [4 B' c! H- \! [2 {" I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往往会走进一种爱的误区。有个小故事很有趣,一对渔村的夫妇,两个人少年结发、恩恩爱爱。这个妻子从结婚那天起,就把这个鱼收拾好,每天把鱼的中段整整齐齐地打理出来,或者红烧、或者清蒸,做得很美味给他丈夫端去,她自己再厨房胡乱吃点鱼头鱼尾就算了。 $ \$ j1 R& C4 R3 U) i* ~5 c

* k2 {( l! y" w) s+ I  日子一过几十年。等到儿女长成,老夫妻暮年相对,一辈子没有红过脸。老先生很惆怅地叹了口气。他说:“这一辈子我也没跟你提过什么愿望,我现在再不提我估计就晚了。”他说:“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做顿红烧鱼头啊?”(笑)这先生说,你看哪,我从小就爱吃鱼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娶了你以后就再没见过鱼头。(笑)
# \# \& a7 A7 T( m+ Q' p6 [2 C
' D" l8 C0 _9 h- i/ U% v  太太一听,眼泪就下来了。太太说:“我从做姑娘的时候最爱吃的就是鱼肉。我一直认为鱼肉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所以我就是因为爱你,我每天都把鱼肉给你吃了,我吃了一辈子我不爱吃的鱼头。但从来没想过你是爱吃鱼头。” 3 J" O3 n  \: `" ?; _6 w+ f( @  t

0 F% n& r  d) X0 \7 D" J+ _$ A  其实这个故事呢,大家听了会笑;但是你想一想,这是不是我们的生活?我们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子女,往往是以自己的方式爱他们,不见得是以他们要的方式。
3 z% J2 V& h  q: w/ G9 {! n! o  i1 E: y# _5 F0 ]+ ~
  我们给自己的亲人买过多少他们不喜欢的礼物?那时因为我们喜欢,对吧?你买得很昂贵,他如果不穿戴的话他怕你不高兴,但他用了他自己真不喜欢,是因为你并不了解他。父母都会爱孩子。我们经常在孩子选择志愿的时候告诉他说:嘿男孩子怎么可以学文科?没有出息!去报建筑系吧,或者学物理吧!言外之意就是说,孩子,一定要听爸爸的话,爸爸告诉你鱼肉是世界上最好的,你怎么能选择鱼头呢?儿子也不好意思说:爸爸,我这辈子就是喜欢鱼头。
) P  P: [3 ?( G3 k4 ?% ^/ u8 T  v- x: U9 x$ Z
懂得 比爱 奢侈得多 * w; I3 P. \. f) L( ]! M
, ?: N* `7 }' M/ x$ d' w4 w& T0 {
  所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这样的误区。
3 \+ f/ u" [; q2 A' Z! U/ E
% E+ E0 ]/ A$ C8 K- S  什么是智慧?张爱玲在写给胡兰成的信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其实这个世界上,懂得,比爱,要奢侈得多。爱有时候是随时随地、非理性就可以发生的。但是懂得、很难。懂得,是大智慧。
3 B3 ]0 ^! X1 o8 j: z" ?6 e0 h" T4 K' c8 v
  所以,只有懂得之后,爱才包含了慈祥悲闵,才能够对人心有所体察。这样的关系,才会走得恒久。这就是所谓的“知人”:了解人心,所以走得久。
! M& B/ d1 ~' b% M7 p# i; I8 `2 [; ^9 Z0 c4 F4 t
  所以智慧,表现在行为层面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分寸。 / C) u# n  U9 J6 t% g% m# H7 R

  n( T3 Q- {6 B/ t0 C事君数 斯辱矣;朋友数 斯疏矣
9 U7 }3 y6 D, W) C% a# {1 ~8 d- G0 d( i
  我们过去总认为,对人好难道还要分寸吗?有一句民间的话说,好到同一个鼻孔出气,好到穿一条裤子。但你说,这真是“好”吗?
4 p6 O! x8 R$ V1 p2 R6 Q$ N
7 ]; d5 r: _8 l  M! r7 B, E+ T- y  孔子有一句话:“事君数(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数,写出来是数字的“数”,也就是过于密集的意思。“事君数”,指一个人在工作上对你的领导的态度:对你的上司老板,你对他有言必从,不管是夜里三点还是五点,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从来不违背。你想我这么对他,他应该对我特别好吧?错!他会认为你的人格没尊严,离你招致羞辱不远。这叫“斯辱矣”。因为他觉得你是仰望他的。
9 Z' q4 r7 d9 Y( ~' W2 q
  {* H( `1 q( x1 G! _" t6 C: c  w  我们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当一个人在仰望他人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在跪着。你怎么样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来。所以其实你对什么人都不要做到数。你去这样失去自我的尊严去伺候领导,那最后会招致羞辱。
$ g: O! b* w$ `3 Z6 e( @# L3 i
5 ^% |  O- j# B3 T3 G8 D3 `  朋友呢?大家觉得朋友之间无所谓了吧?多好都没关系。有一些男朋友说,哦我去我哥儿们家,我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们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乱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样。有些女朋友,哎呀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闺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什么样隐私都对人讲。那闺中密友就出主意,说你离开这个男人吧,你离婚算了。
; X; {& m& Q1 S; W& B, e& n' J
  其实这样的朋友都一定好吗?孔子说:“朋友数,斯疏矣。”朋友要走到这么近的时候,就是疏远的开始。为什么呢?因为人与人之间,永远要以个体生命的独立尊敬为前提,包括父母对孩子。
. N) I+ [7 d7 l2 U( W/ N* R& R* f( H- X4 H
以爱的名义绑架 % r( O4 x5 z+ N; U

) r8 l/ t% d) x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界定。就是,我们往往以“爱”的名义,进行一种绑架和勒索。 4 v, G3 y1 M4 {0 z8 Q% \

- D# e" ?; i" ]2 m: F# i* q  比如说父母亲很容易对自己的小孩子讲:“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就是为了你的前途;爸爸妈妈这么挣钱,你凭什么不好好学习?”有一些妻子对自己的先生讲:“你看我就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我现在累成一个黄脸婆,我自己的工作都没有了,你凭什么不好好待我?你为什么不回家吃晚饭,还要出去应酬?” ' u. ~- ~  d- a! D$ R
9 Y. @4 e# W% s
  其实,往往发生在最亲密的人之间,这种以爱的名义进行的勒索,就是“非爱行为”;也就是说,你在说着爱的名义,但你做的事情本身已经伤害了“无功利的爱”。
5 Y1 I$ H- f! m
4 B" K& ^. }( G* h3 h$ U  其实尊敬,即使在父母对子女、恋人之间,都是应该保有的。其实这种独立,也是中国古人所提倡的一种分寸。 4 e4 V% K# H% a( H

1 {; m. d. _  Q7 u3 D$ e9 p  所以,其实孔子说过,说当你的朋友做错的时候,你怎么办?他说:“忠言而善导之,不听则已勿自辱。”也就是说,你看到他不对了吧?好,你先好言好语去劝他,忠言不见得逆耳。不见得好话一定要当头棒喝痛骂一场。你可以好好去说,善导就不行吗?好言好语掰开了揉碎了给他讲明白。讲明白了还不听?不听怎么办?好,不听则已,不听就算了,你不要自己招致羞辱。很多时候我们在劝朋友劝亲人的时候,之所以招致羞辱,就是因为我们过分要求别人一定按照自己的意旨去行动。
3 R% U3 d5 Y3 n6 P) J1 w3 u; D8 S( e9 N2 c* |) N4 B
豪猪哲学:近到不彼此伤害 远到不失去温暖
% o& Q* O3 P4 S4 L/ A$ i' \  _, _3 E6 ~, @' n' p) X8 Q
  大家都知道一个著名的寓言,叫做“豪猪的哲学”。一群豪猪,在天寒地冻中,大家觉得冷啊冷啊,要互相温暖,结果挤在一起,彼此身上的硬刺就杀伤了对方,大家夸地就跳开了。跳开了又觉得冷啊冷啊又往一起凑。所以豪猪们就是最后终于协调出了一种距离:近到不彼此伤害,远到不失去温暖。其实这就是人际之间最好的分寸。
/ L. K) X. R+ m: y
; E4 a7 o& H, A4 o$ b( h  所以我们可以想一想,西方的寓言也好,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训也罢,这一切难道不活在当下吗?什么是大智慧?不要认为说今天的智慧一定要去了解天体物理,要明白高等化学,要去洞悉黑洞是什么,这并不重要。其实我们想一想,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智慧其实就是人心中的一种悲闵,由我们自己的这种尊敬出发,而了解整个社会之间如何建立和谐。 6 J4 r" t1 ^- V2 y  H) w

# h  x3 ]  m7 R. ^. Z君子待人有三谦
# O# S) b1 R. Y9 |( l, k" M# H3 r$ u5 n1 E! ^5 ]5 ~
  所以我们说,智慧是行为。所以孔子曾经很具体地教给别人说,公众场合要怎么讲话。 $ ?  z/ k/ ]9 a1 \( c
* o1 m+ S" y6 Y% v, \  X
  论语中有一句话:“君子待人有三谦。”在公众集会中怎么讲话好呢?他有三种情形是不好的。一种是“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就是不该你说话的时候,你一上来叨叨叨叨叨地说了一大堆。比如说一个party,很多朋友都好久没见,在一起还没打招呼,你突然冲进来了,说我刚刚旅游回来,哎哟我去那个地方太好了,我现在跟你们讲讲肯尼雅,然后你就咣咣咣一说40分钟还眉飞色舞。所有人也不好打断你也不好走开,就站在那里听着。你说大家心里岂不是很尴尬?这就叫“言未及之而言”,这就是躁。你自己的急躁、毛躁,剥夺了别人的权利,这不好。 6 s" h1 B6 S( d8 j/ B) [; w% M) X
, [3 E3 F: G" d/ w2 }2 h
  另一种情况:“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隐蔽、隐瞒的隐,那也不好。就是该你说话了,大家聊聊聊聊到你,说:“诶你说这件事你怎么看?”然后你吞吞吐吐,说:“哎呀……这件事……诶我说了吧,就不太好……诶算了吧,还是不说了……”所以你说那别人也很别扭吧。所以这种情形也不好,你就打断了大家的思路。 * D# i. Q2 n: d; ~/ x% F1 n
' \; e, W  w  u0 U( L- {! Q! l- a
  第三种情况叫不察颜色:“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什么叫“瞽”?说白了就是盲人、瞎子。也就是说,不察言观色,不看别人的脸色,上来就说话,那叫瞎子。
. N, i1 j* l% j" f' F6 t' j7 G9 O; ~/ J$ T# Q$ ~
  你想想我们每一个人在一个公众场合里面,大家衣履光鲜、面上挂着谦和的微笑,但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隐痛的。也就是说,尊敬他人,就不要轻易去碰触别人的伤疤。如果说一个人学位不够高,你就不要在这里永远在说,哎呀,受了这高等教育后多好多好,职业也好又受人尊敬……你要想别人心里怎么想。如果说有朋友父母新丧,你就不要在那里说昨天晚上为我妈妈做了七十大寿,我带她去旅游,老太太高兴啊,天伦之乐啊……那朋友会怎么想。如果说有夫妻多年没有孩子,你就不要在这里说,哎呀孩子是天使,我看见我孩子我什么都忘了……那人家会怎么想?
6 Z- ^1 c" G& M6 A  h# |  r& g* R0 F; `
- L0 ~$ `2 M5 G: w4 V$ [: p  所以其实,在一个公共场所中,什么是“仁”、什么是“智”,什么是“知人”?就是,你想一想他人的感受,再 说吧。所以其实这样的人与智,大家想想离我们的生活远吗?其实论语中都有讲到,这是很近的事情,无非就是一种人心的体察,而能够使大家和而不同,保持一种圆融的状态。 ) p( _% {. J3 `- U6 S8 H; F: {

; T. R) Z# L+ r$ J1 ?0 c
 
 楼主|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12-2-1 16: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那是不是说我们就是如此和谐就够了呢?在很多时候,太平的时候,没关系。但我们都会遭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威胁、挑战。也就是说,当突然面临一些风险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一种生命的勇敢。所谓“勇者不惧”,两强相遇勇者胜。当我们自己的心变得勇敢坦荡的时候,危险自然会小一点。
  E- R7 C8 j8 k1 ?( l) |6 P9 I) ~9 u$ W8 u; I- A4 s' _
君子之勇:处变不惊看清世相 2 B  S4 P( I2 c& _9 R. k3 t
1 c; o2 }3 h2 @; l1 Z! H
  其实勇敢也有很多种。孔子讲过一种“君子之勇”。这段故事很有意思,出自于庄子,在庄子的《秋水篇》中。他讲到孔子游学于匡,在这里游学的时候,有一天莫名其妙地让一群宋人拿着兵戈,丁丁当当地包围了,在他房子外面围之数重,也不知道怎么了。 . P  O! A0 ?5 Q% G9 ?4 a8 X

! _  p% y9 O, Q) M+ ~5 u0 ]  孔子在干什么呢?四个字:“弦歌不辍”自己边弹琴边唱歌,头都不抬。他的大徒弟子路就光当一下冲进来了,指着老师说:“何夫子之娱也?”你老先生还乐什么呢?你性命都不保了!老师缓缓地跟他讲:“来,吾将汝。”你过来,听我跟你说。他说:“我讳穷久矣。”我也不想过这种穷困潦倒的日子,很多年了。你看我做到了吗?也没做到。“我求通久矣。”我也想通达,但是很多年也没做到。但是你看我着急吗?也没着急。我知道时运有它的规则,人生有它的规律。我总要静观待变,好好地走过去。 8 U# \' C, C) H; s# @$ w" }- S

6 y$ W+ u  k# ^# g: x! E+ a4 D* H6 X  然后他跟子路讲,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勇敢,在水中川行不避蛟龙者,那是渔夫的勇敢;在陆地上不畏犀牛猛虎野兽的人,那是猎人的勇敢;白刃相交于前,视死若生大义凛然者,是烈士的勇敢;还有一种,处变不惊,每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不顺,以自己镇定的心灵看清世相渡过难关,这,是君子的勇敢。
5 P6 [$ A. L* I* A
7 r7 f8 _8 w0 x6 f  其实对于我们当今世界,充满了迷思挑战随时的颠覆,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勇敢?是君子的勇敢。就是让自己的心,由于坦然和镇定,能够看清世相,坦荡地走过去。所以孔子跟子路说,“由,处矣!吾命有所制。”说你呀,稍安勿躁,等着吧,我知道我命会怎么样。说完这个话,宋人从外面光当一推门,进来了,说对不起啊,仇人是杨虎,我们认错人了,说不应该围着你,然后都走了。我想想,如果按照子路的性情,一看到有人围攻我老师,不顾一切厮杀出去,先杀他十个八个再说。然后人家发现说,啊!围错了!那围错了这场仗怕也得打下去了,你已经杀了人家那么多人了!
" h2 [' _2 ]6 o4 w+ m' n7 r" P6 J
' r0 k$ L, {' m不逞一时之勇 . F" ]. T# E3 v% b

5 }3 M/ M1 _- l% S- T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纷争,就在于不要逞一时之勇。我们总归要看的清白。老百姓有一句话:你觉得自己愤怒吗?那你开口之前请默数到10再开口,会好一点。觉得自己很愤怒吗?那就数到100再开口。 * b) D  Q1 V% E

2 K7 [- T- Z" d" J  其实这跟我们说的君子之勇是一样的。我曾经看过美国总统林肯的一个故事。他一个大臣有一天很愤怒地冲出来跟他说,我要辞职、我要去复仇,我要去做一场决斗!突然之间有个家伙侮辱我,毫无道理,我是来跟你辞行的,我要走了!林肯淡淡地把他叫住,说这么多公务你今天走不了,你怎么也得明天再走。他说,但我现在怒不可遏!我气坏了!我什么事都做不了!林肯就说,那你就在这样在我办公室里,先写封信,在信里痛骂他一顿,你可能会好一点。那个人就拿了一叠纸,哗地狂骂,一封一封在写,把一打纸都写完,终于骂到没什么可骂了,放在那里。林肯说,你写完信好一点骂吗?他说,诶好像好了很多。林肯说,那好,你把信撕了扔在纸篓里,回去上班吧。
8 B9 v- Y8 l4 Q( L; I
8 h& ~7 Y. U, n6 j) X+ C2 v勇敢不取自技巧 而是源于心灵力量 7 R  J, x0 [, Q6 A3 s( L. h
7 S& T6 _) U9 }+ s: c+ Q4 E
  其实,这个方式跟我们所说的君子之勇,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真要把很多事情都逞在一时的意气上吗?我们可以看到更远的未来吗?其实今天的勇敢,所谓的勇者不惧,勇敢来自于心里。
9 k7 g" L& D- ?: o; \4 W! d
; H8 g( a- z6 ~/ a/ t; q  H  日本铃木大佐,在他的禅宗里写过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他说,在江户时期,世道很乱。有个贵族养了一个著名的茶艺师,他片刻不可离开这个人。有一天他去京都办事,就一定要把茶师带在身边。茶师说,哎呀那么多浪人,我遇到挑战怎么办?又不会武功。他主人说,哎呀没关系,你穿上武士服装,带柄配件就是了。这个茶师就打扮好,跟着他主人去了。那主人去办事了,他一个人往外走,在池塘边遇到一个浪人。
# B: J0 P2 S1 z: g! J  H9 A4 F. F* t% f- x( @, A+ x2 R+ i+ u8 A
  浪人就一定要跟他比武,他只好说,我是泡茶的,不会武功。浪人说,那你为什么穿武士服装?你辱没了武士名节,我还是要杀了你。茶师想想说,也是啊,就说,你容我几小时时间我去安顿一下,一定还回来跟你比武。浪人就放了他。
' {/ o4 L+ y3 V1 o6 I( ^
8 B( h% }4 G6 U# j  他出来以后就直奔京城最大的武馆,到那里一看,哎呀排队学艺的人很多很多。他就分开人群,到了大武师面前那头便跪,说我来求您教我一种作为武士最体面的死法。大武师说,来我这里所有的人都是求生的,今天怎么来了一个求死的?就跟他说,哎呀你既然是个茶师,临死前怎么不为我泡一次茶呢?
. @" j- ]# t8 ^  U+ E/ t: H
" k1 T; l7 H0 H4 [  x6 H9 _  这个茶师一想就感伤起来了,他想这可能是我在这世上泡的最后一壶茶。这么一想,人做事就了无功利挂碍。他做得很从容、很尽心。他让人取来最好的山泉水,眼看它一点一点地泵开,然后他取茶、筛茶、滤茶,最后把茶捧给了武师。武师一直在看着他,接过茶喝了一口,对他讲说,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了。但是这一刻我可以告诉你,你已经可以不必死了。 # f3 \' u$ h( j+ {. |9 |

* u5 k$ C  S4 l1 [2 z9 H' F( l8 F4 ^. y7 {) H- E. `( D7 U! O$ h
   茶师说,你要教我什么吗?他说我什么都不教你,只告诉你一句话:用你刚才泡茶的心,去面对你的对手。这个茶师带着这句话,回去了。
: S* _. `9 k8 F) b& D; w: w3 v) z1 S9 U* _
  回到那一看,那个浪人已经在等他了。那个人很嚣张,光当一下拔出剑来,说我们来比武吧。这个茶师就想,用我泡茶的心来面对他……他就笑笑地看定对方说,不着急。然后他从头上端端正正地取下帽子放在池塘边、拖下外衣,拎着领口、袖口,一折一折地叠好,压在帽子下。他还是笑笑地看着对方,举出绷带,把自己的袖口、裤脚全绑好……从头到脚,一丝不苟,一点一点在做着,一直笑笑地看着对方。 2 G& @8 }, o5 L3 ^
- K& B) i! Q. a4 {- P
  对面这个浪人就越来越惶惑。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叫一鼓作气、再二衰、三而竭;对方提着剑,看着这个人在那儿收拾自己,就越看越惶惑越看越惶惑,真不知道对方武功高下到底如何。 , c* {5 G  t6 Y) t3 G
7 T  B7 V" j  G1 e( q
  僵持到最后这个茶师真的没什么可收拾了,他最后一个动作就是光当一声拔出剑来,双手举过头顶,棒喝一声停在半空中。他只能停在那儿,往下怎么用剑他不知道了。结果就在他棒喝一声的时候,他的对手扑通一声就给他跪下了,他的对手说,我求你饶命,你是我这一生中见过武艺最高强的人。 4 ]7 @  m8 S) @" P1 b8 M7 g

5 i! u2 e4 V; C/ l  其实这样一个故事也足以让我们深思。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勇敢,永远不来自技巧,而来自于一种心灵镇定的力量。
4 L& c7 S9 N* G' E0 p* y7 C  H$ o4 d: v
 
 楼主|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12-2-1 16: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容的力量是无边的。从容可以化解一切风险,也就是说,真正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技巧可以信赖。 - S2 E  F9 T' ]+ f7 j# A

: e- X% H" x; w1 v  我想人的学习,我们做任何职业,都会有三重境界。第一重:人开始是为技巧而技巧,但是没有境界。比如画画,我们都知道达芬奇画蛋,画成千上万次就为了光影关系;拉小提琴很多人一开始拉得像据条一样难听。这个时候只有技巧的学习,不知道境界何在。 3 N4 V  d2 [6 ]3 V' ^

. z& A3 b' Y- g( X0 P* Z   第二重,是技巧与境界共存,还有技巧的学习,但你知道要抵达境界。
& ^9 m( I8 L' Q0 r. t, @( ?; _6 `- ]$ J( y
  但第三重,是境界浑然天成、技巧终被抛去。人如果能够做到心灵往来悠游自如的时候,那就是中国人所谓的“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得意而忘言。”陶渊明写出的诗:“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忘言之境,这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 w0 W' I6 d7 p# p* n4 m4 h2 s5 k9 F' O; {5 E
  无论是儒是道,所有的故事中,殊途而同归,让我们忘记眼前一己的技巧得失,让我们看到一个通透的境界。 ( q! ^0 }% c3 _) K

4 z0 S& x" U( u" [法无定法 通透伟大
3 z5 R2 u) Y* t- ^1 _6 n
" ]3 g3 t  ?( G& V1 S" a, A  我记得我自己在读大学的时候,在北京师范大学,我们学校有位老先生启公先生。他其实是一位当代大儒,不只是书法好,古典文化的修养也非常深厚,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一个老先生。我读中文系的时候启公先生还在教书。我那个时候16、7岁,什么都不懂,见到老先生去请教,因为他是当代最大的书法家。我们原来在少年时期练字的时候,老师说,拿毛笔一定要端正,虎口的地方要能摆一个鸡蛋,这叫凤眼法,形如凤眼,要这样写字才漂亮。那我就问启公先生,我的凤眼法是不是合乎规矩。
5 l7 @7 G7 Q) L" E% M( e5 `0 M9 j# _1 G7 q0 ?8 ~7 b: |
  启先生远远地瞟了我一眼,说你那凤眼法啊,我看叫鸡爪法!说你拖着个鸡蛋你还练字吗?他说你会骑自行车吧?你要是死死抓住车把,不是撞大树就是撞老头儿!他说,你别听那笔记本在那儿瞎说,说什么王献之在那儿练字,王羲之啪一抽那笔杆儿没抽出来,说那是教他儿子练字啊,还是打拳啊?笔要捏得那么紧还写得了字吗?他说你什么时候忘了笔的存在,你把所有这法那法忘了,你的字就写好了!这跟你骑车意识不到车把是一样的! 4 I+ W* Y( W$ ^( m! E) e

: F! v+ E2 J7 y! |: p; n! u  其实我非常感谢在我十几岁的时候有这么样一位大师那么点破我。当时年纪小听得瞠目结舌。长大了会悟出四个字,叫“法无定法”。其实这个世界上凡事是不必那么拘泥的,也就是“通透伟大”。所以我记得我再大一点,写专业论文的时候再去问启先生,我说人文学科不比理工科,人家有什么是专业化成功的标准,但我们文科学生要写成什么样才叫专业化呢?启先生说,你呀,回去自己看,什么时候写得不像人话了,就专业化了。   ~9 `, |4 I6 x
5 w- N: c$ n0 k8 I
  这个话在多年以后,我自己在带学生的时候,我会非常认真地对每一届学生讲:我不管你的学问高下,你起码要写得像人话,一定要把你的文字写得明白晓达,让大家一看便懂,然后再去谈学问。如果写得诘屈聱牙,大家读文章都读不清楚了,那不意味着一种大学问。
" q0 z9 H! m( a& A5 q2 P; s1 z+ }# _
  其实我们去看孔子教书,难吗?孔子总结的君子有三德呀、人生有三戒呀、待人有三谦呀……无非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让你记住……所以其实真正朴素的真理,从来不是诘屈聱牙的。也就是说,这种最简单的境界,往往是生活里面抛却技巧而终达的大境界。所以大境界要的是一种通透而浑然天成。
5 j% ]5 H9 y; B* _: f
6 d5 N0 b) I% D: e落了最早的钥匙
: v, d) R( Y" j
- q9 F3 L, A- d% p  d  想一想君子这三达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说起来区区12个字。其实这12个字够我们一生去琢磨。人的一生,有多少穿越和历练,人的一生,又有多少迷惑和遗憾。 + ^  g6 N6 A- Y* R! ?
  I, g  e9 }- p, z$ S
  有一个故事说得好。弟兄两人,白天出去远游,晚上回来走在自己家公寓门口,哦,突然想起来,电梯检修,这一天过了12点不再运行。站在这里要爬楼了。那家住在多少层呢?在公寓80层上。那怎么办呀?总要回家呀!好在年轻,怕什么呀,背着双肩背包迈开大步哗哗就往上走。 . g8 j) n8 M0 h5 T; }

7 b+ ]" C. T, x  走个五层六层十层八层,问题都不大。走到20层,实在是太累了。两个人商量说,这样好了,我们把背包先存在这里,等有了电梯再回来取。放下行囊自然又步履轻松了,又往上走。
/ p, {9 ^! [/ y* ?
$ T" f; f6 `+ o5 L3 `  [# u) i  再走个20层,那就没有背包也举步为艰。心里一急就难免抱怨,互相指责;这个说,你为什么不提醒我早回来?那个说,你为什么不想起今天停电?总而言之都觉得对方对不起自己,一路吵吵闹闹相互指责,又走了20层。 ) J# Q, M0 E( J6 D

! B# \7 c! a5 W, x: S- @& E, v  走到60层呢,连吵架的劲又没有了,想想反正离得也不远了,就拖着疲惫的步子,缓缓慢慢悠悠逛逛,终于来到80层。
9 Q# l" ]8 W+ \2 o" K- V& I  u3 a6 Z3 f, l
  站在80层门口,两个人面面相觑,觉得忘了点什么东西。一想,钥匙忘了……钥匙放哪儿呢?放在20层的背包里……(笑) 2 m2 s. ]6 @& L# l7 Q" `# X" q$ t
7 H# u2 }. a; Q% G/ N) g8 I+ w) j) C. q
  其实笑过之后我们回过头想,这就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我们每一个人少小成长,老师、家长,鼓励我们荒废了多少青涩的愿望,那些勇敢的、荒唐的、充满浪漫迷思的童话般的心愿,被我们一个一个地扔进行囊,背着他就上路,觉得人生还长,让我们慢慢去实现。 * r2 Z5 V6 K: x# s. y" A$ e

$ X; N, {# n# Q  但是走到20岁是什么时候?读完大学,要走向社会去接受规则的制约了。一个新新人类,突然之间要上岗受到考核,才发现自己的少年的憧憬多么不切实际。所以大家会想说,唉把这个心愿存在校园门口吧。有一天终于可以成名立业了,在社会上可以调动资源了,我们再回过头来实现它也不迟。 9 \1 T$ c3 V( p4 e* v1 l! W

0 l4 U# [2 F; x  这样轻装上阵,新新人类去打拼,20岁、30岁,大家没什么可比。其实大家也没什么积累,也停顿不下来。只有到40岁的时候,大家看一看,彼此之间的差别出来了,心里不平衡了……有些人想说我原来在班里是学习委员,而我现在就当一个技术员,然后我们班那个学习平平的人现在当了教授当了院士,凭什么呀?有些女孩子想说我们班姿色平平的一个女孩现在嫁了一个大老板,我当年还是校花呢,我为什么就生活不能她呢?所以人到中年很容易抱怨,这就是所谓借支在斗的时候,心里不平衡嘛。那这种不平衡就会演变成相互攻击,吵吵闹闹。 - U2 B1 D9 _/ n/ Q( K' O, c
" R; L% `& J4 {+ c  r& r( A5 R
  走到60岁,一看,要退休了,觉得打打太极拳吧,练练剑吧,散散步吧,节奏放缓了。悠悠逛逛走到80岁门口,回头一望,当你回顾所来尽苍苍横翠微的时候,才蓦然惊觉,你20岁的那个梦想,其实一天也没有真正伴随过你,你把它存在的那个门口,其实是一条不归路,你已经回不去了。
) f6 V7 K* A3 ?8 M  z: [" i; b; O* J" I; |0 s4 Y0 W
  我们的遗憾,就在于往往在太晚的时候,才觉察丢失了最早的钥匙。
2 V) O6 P% S# p* ?6 m9 n% N& J# ]6 g' h9 m% B
 
 楼主|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12-2-1 16: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这样的一生,要怎么样重新安排?古圣先贤的智慧就告诉你:人不要到80岁才蓦然惊觉,而应该在每一段上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永远看见自己的心愿。 ; m+ a2 I: p# T, w" R( o' m2 D# D
2 C3 T- s. N* p
十五而志于学
8 o( i# V5 W8 i$ r+ ^* T$ Y5 P& }# x/ g1 n, h  ]8 x% [: a
  所谓“年十五而志于学”。从年十五在学的时候就要想,我学了什么。今天的社会也有一个误区,就是我们让孩子,从四、五岁就学,但学的都是些有用的东西。一个孩子如果在窗边看一下午的蝴蝶,妈妈会说你浪费时间了,你为什么不去弹琴?孩子如果玩一下午的泥巴,爸爸会说,你为什么不去做奥数题?这是没用的。
: Z) K0 c- V& S5 q# E( Y8 c4 ]8 Q$ t
  其实我们往往以过多有用的功利,剥夺了生命中无用的快乐,所以让你的生命不能轻盈,失去了很多梦想的可能。
  b' u% m* x% u$ {
2 \0 i- r8 V6 ~% }“别忘了从月球上回家吃晚饭”
) G, W* J3 ?- y! J% t9 f/ }0 {6 q1 L) f' J
  我看过一个美国的小故事,讲到一个周末的晚上,一个小男孩让妈妈换上一身崭新的衣服,妈妈在厨房里准备一顿精美的晚餐,全家人想要过一很浪漫的周末的晚上。这个时候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这个小男孩一头就冲出去了,然后就在泥里水里滚啊、玩啊,一身上下像小泥猴一样,啪嗒啪嗒地往一个高台上蹦,一边跳一边隔着窗子喊,说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了。 6 K8 t$ {# O+ Q: s/ ~
" K4 y) V5 |, f6 ~" e7 X; B5 U5 R
  妈妈会说什么?反正中国的妈妈十个有八个会揪着耳朵拎回来抱揍一顿,这个晚上谁也别想过好。但这个妈妈就隔着窗子淡淡地说了一句:那好啊,别忘了从月球上回家吃晚饭。 - _0 Y1 f7 D1 s' a: \% C
: C6 `+ V# ]: P$ s1 R
  这个孩子,后来成为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从月球飞行器,迈出左脚踏上月球表面之前,从上面给自己的左脚拍了一张照片,他提了很骄傲的一句话。他说:“这对于我个人来讲,只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却是很重要的一大步。”
! d% h8 J. u' e# b+ j# {) g. \- c, S
  就是这个替人类迈出一大步的宇航员,他回到地面上,所有的媒体冲上去采访,说,此时此刻,你要对大家说什么?他对着镜头淡淡地说了一句话:“妈妈,我从月球上回来了,我要回家吃晚饭了。” 6 d5 P# d/ r+ E( P

  k$ [  h) _. E, X$ Q0 L  这是个很温暖的故事。我们的文化教育,是不是给了孩子太多有用的东西,而忽略了这种快乐?我们是不是用一些有用之才的教诲,使得他们的一生变得急功近利? ) p& K6 G, P$ X2 p

' W& K" U- I  H/ ^3 N. _8 ^三十而立 * F# ~# S* B+ X' A; G, [+ ?7 ?

: L; \1 _8 X, C   所以其实人开始向学的时候,不见得是在学知识,也在培养价值观。也就是说,人长大,何谓三十而立?从外在来讲,可以有很多很多外在的立事,也可以内在,让人立心。一个人的有所立,往往是内心终于建立起来的一种判断的标准。
' ^4 f1 _; i( u" u* y( c( p( n" t6 T9 e
  我自己认为,人在30岁以前,可以用加法生活,你在社会上积累财富、积累情感、积累经验,把自己很充实了之后,到30岁之后,要学会用减法。也就是说,怎么样能够勇敢地抛弃和拒绝内心不想要的东西。不想去的应酬可以婉拒了,不想挣的那笔钱,可以不要了;一些酒肉朋友,可以疏远了。
/ S" o: S% \) S! n- K" ~- O
( e- [/ u. N9 J7 Y5 m  其实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把心灵腾空,腾空之后,就像中国话的留白一样,我们就会有一些空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看见生命中真实的愿望。如果说生命如水,我们每天的日子都在湍急地奔涌不息,但是水,其实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照见影像,那就是静如止水的时候。我们每一天可不可以给自己一面镜子,让自己心如止水去照见愿望?我想这是三十岁人的一种智慧,这就标志着“而立”。 3 g$ ]# p& L5 e- V
; l2 a' }* S, j) f! \: }
四十而不惑 ! W) |, s* |/ F5 O  U: ]$ F4 q

5 G6 h  y8 [( `1 M# t  只有这样的一种慢慢的修炼与提升,才可以到达不惑。“不惑”并不是说到了40岁的生日突然之间就立杆见影。如果要我说的话,今天的社会,应该是人到四十方始惑。我觉得人到四十岁才有迷惑的资格。
( w2 {* q" K% l
( A7 Z9 M+ m' p# J9 {# X+ L# b  你想想,20岁、30岁,刚刚进入社会,每天加班、打拼、进修,忙都忙不过来,连惆怅都是奢侈的,你还迷惑?哪有资格迷惑呀!到40岁嘛,有一点闲钱、有一点闲时、有一点基奠、有一点不甘,开始迷惑了。这个时候人其实内心是充满迷思的。这个时候的迷惑如何去破解?这个时候是需要我们给自己一种心灵的烛照,让我们看清这个世像的真相。 . P! F- ]8 G' }7 D* w7 {: k
  Z9 f& }% K" D. [+ e! w
  有个故事说得好,一位教授,选择了十来个很勇敢的人,要共同做个心理测验,我带你们去穿行一间黑屋子,但每一个人要一个连一个地拉好,第一个人拉着我我们一起走。大家走过去觉得很平坦,没什么。教授走到另一端,看了一盏灯,大家回头一看,哗的一下吓得面如土色。原来他们刚刚走过的是一个大的独木桥,独木桥下是个大的鳄鱼池,十几只鳄鱼大张着嘴游来游去。那谁都站不起来了,有了灯看见了,反而走不回去了。教授说,那不行,怎么都得回去,连哄带骂,有三个人抱着桥板,哆哆嗦嗦地爬回去了,其他人说什么也不走。这时候,教授嗒嗒嗒,又连开了三盏灯,大家又看清了一重事实,原来在独木桥和鳄鱼之间,原来还有一层浅颜色得防护网。教授说,来你们再走回去,又有五个人站起来走过去了。还有两个人说什么也不走,不停地问,这个网真结实吗?
4 ~9 H- o) e" ]6 P0 f; O) j# F
1 d5 a: {6 c# q7 I  其实我们想想,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社会人生。年轻的时候,我们有老师、家长,大家用爱呵护着我们,少年懵懂,不只畏惧,唰唰唰就走过去了。这代表自己的能力吗?其实这是一种不清醒,我们都不知道什么。然后人到二、三十岁,开了一盏灯,突然发现都是鳄鱼,那个时候就会觉得很愤怒。我们大陆有个词,叫“小愤青”,就是十几二十岁的孩子,充满了愤怒、充满了逆反。觉得说,你们老骗我们,说人性是善良的、世界是光明的,谁说的?这世界上满是丑陋。其实面对这种愤怒,坦然一点,你要让它过得去,这是必然的,这是刚刚用自己的眼睛看清世界。 7 K# n2 g2 _" ^/ j, @) L
3 h2 ]; \( |* h) y. x6 Q3 D
  等到你逐渐再清醒一些,最后会明白,世界上有很多鳄鱼,但也有一个社会制度的保障是防护网,另外每个人都有脚下的独木桥,能够走过去,只不过要小心点。其实这也就是黑格尔讲的“正反合”,人生不过如此,这个时候你的不惑就会实现一些。 9 \% d  d5 Y6 `  b

0 l3 b: Q3 v" A9 U3 v" v1 t五十而知天命 8 V( X; q: r4 o# Y3 {4 {, v0 q, g

1 }+ Z. W% I* y2 w) W  孔子所说“五十而知天命”,人终于不较劲,孔夫子所谓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虎”,已经可以做到不抱怨别人,一个人就讨教自己的内心,我是不是做得好。所以孔子说:“不病人不己知,患己无能也。”我从来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我最怕的是自己无能。别人不了解怕什么呢?自己去做、就完了。 & m0 z! }3 e. W) N: g, ~* d8 O' S4 j

" t( q  c, b0 |7 D& P  所以这个时候,人终于可以放开很多得失,人忠于自己的内心,能尽天知命,做到天人合一。所以这个时候,一个人面对世界的很多态度,是取决于他的内心了。他已经可以不让世界左右他太多内心的注解。
* |& s% v( S' u$ ]: z! h( M
: L% L+ t8 R, ^5 P+ W
 
 楼主|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12-2-1 16: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二、三十岁,一直到五、六十岁,就是一个不断让社会改造的过程。 # w2 k% _2 Z$ W0 f* ?) M
6 }% Q) y; t0 j( _. ^5 a! N8 c
  有个故事说两个朋友打赌,一个说:人啊,都会听他人意见的左右,不信你在屋里挂个鸟笼子,过不了几天就得养鸟。另一个说:谁说的?我从来也不想养任何宠物,我挂个笼子又怎么样,就挂上!结果从挂上笼子那天开始,来的人都说,哎呀,你养的鸟死了?他说,我没养过鸟!他说,哦那你得养鸟了。他说,可我不想养鸟!可是他说,那你为什么挂个笼子?第二天,就有人捧着很多养鸟的书来,说你别太伤心,上一只养死了,往下你可以好好养。第三天有人还捧了鸟食来了,说我教你怎么喂鸟吧。这个人就想说,哎呀到第四天怕就有人给我送鸟来了,还是我自己养吧,就赶紧养上了一只鸟。 ' V0 y* M1 P! C8 a# E: I

2 H0 b3 `9 ?+ T  b+ M6 |, e& A0 k六十耳顺
( Z$ Y$ G) H4 v7 e; |6 R7 E) ]" `6 V8 M0 F
  所以我们想想,我们很年轻进入社会的时候,会有一些前辈告诉你,我们这个单位应该是怎么做的。然后每个人就开始被社会在你头脑中的笼子挂上鸟,你得去顺应。那么这一生的纠葛挣扎,到了所谓知天命反观的时候,看一看,有什么是外在给你的,有什么是自己内心的,有没有一些东西是自己真正建立起来,而不完全是社会加之于你的。 7 ~7 W! I7 `6 H3 b+ n. \

; ?3 u5 h1 C5 G  这个时候所谓的知天命,就没有那么多外在的抱怨。这就离“六十耳顺”的境界不远了。所谓耳顺,就是听什么都不再刺耳。因为你会了解每个人说的话,有它的出身,有它的道理。 ; Q$ }- |( H. F- Z2 f
$ A8 c. X# [6 v
所见既所思 
/ V- E& W1 d% i7 g; j/ i+ }0 K, T) ]% v" ]! n+ T- D: Y0 J
  其实每个人看见的外在的世界,无非是心灵的一种折射。古代的笔记文里面记载很有意思的故事。说苏东坡在西湖经常和佛印在一起参禅悟道。两个人在参禅中,佛印很老实厚道,苏东坡却老占他便宜。有一天回家特别得意跟苏小妹讲,说今天我占便宜了,我问佛印说,你看我像什么呀?佛印老老实实说:我看你就像一樽佛。苏东坡就大笑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你往那儿一坐,就像一滩牛粪似的。(笑)他觉得很得意。
% k# L+ x7 k, ~8 f: K! W
1 D9 q& B/ ?3 J1 e0 @3 S4 _6 s  苏小妹就冷笑了。她说:哥哥呀,就你这个悟性你还参禅呀?参禅讲的是见心见性,人心中有眼中有。他说你像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看他像牛粪?你问问你心里有什么吧。 . Y+ N* Z# m% {! a& l

1 P5 o$ v8 ~4 Y4 x. l$ u  所以人的修炼呀,到最后,你所看见的,是你想看见的生活。所以当你抱着这么一种慈悲之心去懂得的时候,人就耳顺了。
1 W8 c% R3 M. K7 {+ M+ b" U8 m
5 s$ X8 H+ w' `  a1 X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p! a0 D% E0 z. I; G+ e# O" J. [: `! d2 L8 D" x8 Y
  越过这个阶段,就到达孔子所谓“七十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不逾矩,是顺应外在的规则。
: w0 }  q# u$ Q8 [& o! n% I
- h7 x" {  G! ]& J; G: ?. M1 c  其实我们太多人,一生可以做到不逾矩,顺呼社会,但泯灭了心灵的愿望。还有少部分很勇敢的人,狂放不羁,今天辞职明天离婚,想干吗就干吗,觉得我这一生过得潇洒,但其实会伤害规则伤及他人。那一个人既要听从内心,又要不逾矩,容易吗?为什么孔子说你修炼到70岁可以启及这个境界?那是因为耄耋之年穿越沧桑历练,我们才能够找到内外的和谐平衡。
7 w3 }  Z2 [; ]! Q! @+ ~( B( `- Q7 B1 n4 l: _1 q
  但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见得成正比,我们如果有大智慧,为什么不能提前一点,三、四十岁就撤悟到这个境界,赢得生命的效率呢? 2 ^, W  s* K- C* i4 o

" K4 J0 ~: c. y$ l) |外化而内不化   ^" E) m4 G" C: v. W

/ e  N" W8 U# O: q  其实这个境界,在《庄子》中,也会有一种表述,其实大家不要简单认为,《庄子》与《论语》一定是相互抵触的。我想中国人所谓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他讲的是两端。所以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个表述,他说,总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在社会理想上都是儒家,在自然人格上都是道家。
4 E: e+ C/ t& n' e8 m0 w6 f. O+ d% k  V- ^* h. W
  其实,《庄子》对这样一个人格境界的表述更简单,五个字:“外化内不化”,外在要顺应、要尊重制度与规则,甚至入乡随俗、尊重人情;但是“内不化”,就是要有一份生命的职守,用我们自己的心,忠于守着自己一个永不妥协的心愿;让自己忠于成于自己,让自己理想主义的天空上有翅膀,而现实主义的大地上有自己的行动。所谓“外化内不化”,这就是一个人的坚持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我想这个境界不是很容易做得到,但是如果以这个作为一个目标的话,但其实我们的人生会有自己的生存层面和生命层面上不同的追求,是谓生活,融通起来。
! o- h: X/ ^5 F$ Z1 i
) o" O/ ^5 p3 P' J; E  所以人的生活是有很多层面的。丰子恺先生曾经做过一个比喻,一个人要有三重生活:最基础的是物质生活,我们大家共享,它是主“真”的。第二重是精神生活,我们与二、三好友谈谈书啊、悟悟道啊、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这是一种审美,所以是主“美”的。
. c2 T% p8 d$ z: [1 B/ y0 ?8 d" b1 O/ @! I1 @4 O" S
  而第三重,最高一层,是我们的灵魂生活。他是一种孤独的心灵审视,但它是主“善”的,是一重接近宗教的境界,是我们灵魂的独白。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主真主善主美,在不同的境界上,人的心灵层次越丰富,我们拥有的世界层次就越宽广。
# b& g; U. Q- g6 N, j0 L4 d+ ~- d
$ [* N1 @( X: f4 {" j2 S  其实在我看来,儒家给我们一片土地,可以完成社会人格的自我实现;道家给我们一片天空,可以完成生命境界的自我超越。所以我们可以在天与地之间,去建构一个最好的自己。古圣先贤所有的言词,不是让我们用来作为学术考据的,更重要是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文化的基因、价值的判断。古圣先贤的价值,就在于,它永远以一种朴素的光芒,温暖千万代的子孙。所以其实,以我们一己的生命去完成这样的体认,穿越一生的成长,最终,我们的生命,会成为我们想要的那个模样。
5 e# D6 T( T5 G1 \$ ?5 w) f1 c1 r& e, u+ z5 L6 V2 I
四十而不惑 4 [/ p/ n( m' N% I/ v3 [3 j5 U
0 q5 D( |% j1 w5 ^" [; Z$ V+ x
  只有这样的一种慢慢的修炼与提升,才可以到达不惑。“不惑”并不是说到了40岁的生日突然之间就立杆见影。如果要我说的话,今天的社会,应该是人到四十方始惑。我觉得人到四十岁才有迷惑的资格。
4 P. ~3 |1 I; b! p9 z# a9 ?# V' K% b
  你想想,20岁、30岁,刚刚进入社会,每天加班、打拼、进修,忙都忙不过来,连惆怅都是奢侈的,你还迷惑?哪有资格迷惑呀!到40岁嘛,有一点闲钱、有一点闲时、有一点基奠、有一点不甘,开始迷惑了。这个时候人其实内心是充满迷思的。这个时候的迷惑如何去破解?这个时候是需要我们给自己一种心灵的烛照,让我们看清这个世像的真相。
9 d2 n* Q: E# Y: W) a+ k& R1 I  j  U& z' y
  有个故事说得好,一位教授,选择了十来个很勇敢的人,要共同做个心理测验,我带你们去穿行一间黑屋子,但每一个人要一个连一个地拉好,第一个人拉着我我们一起走。大家走过去觉得很平坦,没什么。教授走到另一端,看了一盏灯,大家回头一看,哗的一下吓得面如土色。原来他们刚刚走过的是一个大的独木桥,独木桥下是个大的鳄鱼池,十几只鳄鱼大张着嘴游来游去。那谁都站不起来了,有了灯看见了,反而走不回去了。教授说,那不行,怎么都得回去,连哄带骂,有三个人抱着桥板,哆哆嗦嗦地爬回去了,其他人说什么也不走。这时候,教授嗒嗒嗒,又连开了三盏灯,大家又看清了一重事实,原来在独木桥和鳄鱼之间,原来还有一层浅颜色得防护网。教授说,来你们再走回去,又有五个人站起来走过去了。还有两个人说什么也不走,不停地问,这个网真结实吗? - k( ]1 i2 W" ?# F- e8 L* w$ e+ ?* R
' ~, B4 C' T; T/ T& ^
  其实我们想想,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社会人生。年轻的时候,我们有老师、家长,大家用爱呵护着我们,少年懵懂,不只畏惧,唰唰唰就走过去了。这代表自己的能力吗?其实这是一种不清醒,我们都不知道什么。然后人到二、三十岁,开了一盏灯,突然发现都是鳄鱼,那个时候就会觉得很愤怒。我们大陆有个词,叫“小愤青”,就是十几二十岁的孩子,充满了愤怒、充满了逆反。觉得说,你们老骗我们,说人性是善良的、世界是光明的,谁说的?这世界上满是丑陋。其实面对这种愤怒,坦然一点,你要让它过得去,这是必然的,这是刚刚用自己的眼睛看清世界。
) ~; U- h& z( A0 e6 |  T, l; k, y+ K$ C% K( g& d  B5 e
  等到你逐渐再清醒一些,最后会明白,世界上有很多鳄鱼,但也有一个社会制度的保障是防护网,另外每个人都有脚下的独木桥,能够走过去,只不过要小心点。其实这也就是黑格尔讲的“正反合”,人生不过如此,这个时候你的不惑就会实现一些。
( G4 S3 f" U6 f" |8 ]" i
- `5 y* r6 y! E5 @; D( A% q/ V6 s生命就在你手中 - A2 d3 R& v  g) J, Y/ ^% D

& J8 X" ]7 f. y. ]5 E. i# ?) _5 h  有个古老的寓言说得好。有个小伙子不服气为什么他的老酋长料事如神,每一次说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偏差。小伙子就抓了一只小鸟,握在手里,去问老酋长:“你说,我手中的鸟,是死是生?”他想,如果你说他是活的,我手一捏,它就给掐死了。如果你说它是死的,我手心一张,它就飞了。反正今天我一定要让你说错。
" C7 A% w8 Q" d$ R% Z& B3 |, |7 W
& i) S! Y3 {0 m  K4 B  这个睿智的老人看看年轻的孩子,他宽容一笑,说了一句话:“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8 i8 y1 j' s# e& J$ Q* Z# t2 R
" c, ]9 n, i" A- h" `* O2 h6 U
  这句话,也是最后我要给大家的祝福。
$ F4 u% x" g4 L0 O
7 t: D9 r; z. J; }# b  (End)
6 {4 [2 P: L4 m! A0 C5 M2 z
7 d2 F$ l) X0 f2 R6 Y
 
 楼主| a446745393 发表于 2012-2-13 10: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不一定是古人的一句哲言,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哲言说出了我们在日记里说的话,或者是久久徘徊于心但终不所得的那一句话。其实这样一种愿望发乎于心,止乎于心。每一个人,我想今天来的每一位朋友,其实是为了这样一种心灵的愿望{:soso_e181:}
 
npx2011 发表于 2012-2-16 13: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生说:爷爷曾讲过,天下万物,内里皆共存着相生相克的元素,这样才会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那口棺材真是元凶的话,那它既会有对你们有害的元素,同时也会有对你们有利的元素,将棺木的碳灰与符水混合,借助灵符的上乘灵力,催长其中的有利元素,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K; x1 N$ c8 x. F& S$ n
8 R$ u- C# o$ K+ V5 R! V8 M
    好,明白了!我抄起铁铲,飞奔到墓坑边纵身跃下,没有什么好犹豫也没有什好害怕的,现在为救老爹命,我敢把阎王拉下马。* W, X0 ?  p" v: F3 @" f* u
! ~" k- n% t& m- I
    且说石墩里的那口黑叶血檀棺,虽然被火焚烧过,但整体轮廓还是相当完好的,想起当日这口棺材突然跃起发难的情景,不由得又陡生出几份恐怖。1 W4 b6 O  m4 g9 x  R. {. ^6 Q6 q

& I7 v1 [2 G1 [& Y# N6 G, Y0 v$ C' w8 X    当我举起铁铲要往棺材上扎的时候。  啊!墓坑里突然响起一声怪叫,既阴森又尖锐,我的心脏象被针刺了一下,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1 E' x8 P) ]! l  T! m

4 C) r: X4 X" S( V) t5 |4 u, d    今天天气阴暗,盆地又四面环山,云封雾罩的,虽然是下午,却暗如夜前。  墓坑里就更不用说了。  这一声怪叫,既象是棺材发出的,又象是地底下冒出来的。$ _. b% r1 ?" \+ B0 G  ]
* k& y6 Y: k. f) ]" J& Z3 `
    谁!我厉声喝问,却不为答复,只为了壮胆。* \& j+ [5 G  v- B" [9 j9 {

& p, \8 ]  ^+ n6 m" ~    自然是没有回应了。  但双眼在朦胧间,却看见棺材里显现出一个躺着的,身穿古代服饰的老头。  我两个眼珠子一下就定住了。8 V+ C9 G* P/ V# @

  w" ?1 a3 U# `) `2 k% z    影像开始是模模糊糊的,渐渐就清晰了起来,那老头白纸一般的脸上浮现着古怪的表情,眼睛看着我,双手猛摆,好象在求我别破坏棺材。
6 M+ ?. R1 U/ g- I. h; Z9 q
* l( ^8 ~2 ]/ J6 r: o    愣了片刻,我回过神来,一咬牙,骂道:**,老子才不管你!说完一铲扎下。9 _2 W& a& o& l' f& E( u" Y  c
" P& B; _! Q, a4 S, _
    咔嚓!铁铲深深扎进了棺材的边缘。+ q  Y) C8 l3 `- t+ N
7 E" X3 `9 W: M6 L* R4 F4 h
    啊!随之又一声凄厉的惨叫从墓坑里蹦了出来,好象真有人被我扎了一下似的,再看铁铲扎进棺材的地方,有大量鲜红的液体涌了出来,好象是鲜血。
, P) B: n. t& O5 c8 C$ W
. I5 B* b  D( L( i/ x% Z    幻觉,一定是幻觉!别想骗我!我看着那血红血红的液体,也发起狠来,用尽全力又加了几铲,每扎一铲,墓坑里都会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不怎的,听着一声声凄厉的惨叫,看着如泉涌出的鲜血,我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5 [) Y, w( M; A& B* b
) D- s% Z$ l9 E4 d    这口曾令我恐惧到极点的妖棺,现在被我用铁铲扎得破破烂烂。  发泄了一轮之后,我嘴角微微上扬,露一丝快意的冷笑,然后取了块拳头大的碳块,就爬出墓坑。
* b0 ]5 [& a( |: D2 v( N4 p1 u+ E: H$ f: N7 ]) [! d! K& H
    我把碳块放在铲面上,然后举起另一把铲,用铲把头往下一砸,啪!碳块爆裂,无数点鲜血溅了我一脸一身,那浓烈无比的血腥味,让我感到好一阵恶心,喉咙抽了抽,几乎要呕吐。  碳块里竟然有这么多的血,实在匪夷所思。2 `* |0 N5 D7 P8 q

% V) S9 q+ p1 N    我好不容易缓过气来,马上就有一股无名之火直冲上脑门,我握着铲把暴雨似的往碳上砸,还大骂:砸死你!砸死你!
& V0 j1 j) Y$ [: N8 e( x2 l% M7 `9 O: _
    咣!咣!咣.......! D0 f- z) a7 [! a# \" O% j

6 M% \  d6 i) v0 ~! S& h" a    铲面被我砸得咣咣响,碳块里的血也没完没了的飞溅而起,溅到身上的血越多我就越疯狂,简直停不下来了。
6 k. t9 l' }2 i4 M/ r; b1 \6 ?8 T$ B) d5 L- h
    砸死你!砸死你!哈哈......
% v* A. z) G3 p) G: B: C. z
% f; o7 t4 `+ ~' r/ Y
3 O; `* v8 t! g+ j% h
 
清水粽子 发表于 2012-9-6 11: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精彩,好好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