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与人争辩也要讲究技巧

[复制链接]
老秘在线 发表于 2012-1-27 09: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从争辩所获得的胜利,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无意义的争辩不仅使个人的精神、时间、身休,都蒙受损失;而最可怕的影响,却是在社会关系上,因争辩而发生不合作的现象。社会减少了合作能力,进步自然也有了限制。6 }" f3 O0 B6 i, e1 u9 e8 P
; v! G1 p# m/ N6 p9 S
喜欢争辩的人,表示他的自尊自大。避免跟人争辩最聪明的方法,就是同意对方的主张,不必间他的意见是如何可笑,如何愚笨,如何浅薄,你用礼貌对答他,你 无条件的赞成他的意见,佩服他的见识和聪明。以后你立刻避开他,在不必要的时候,你不要跟他交往。你要获得胜利,唯一的方法使是避免争论。你抱着不抵抗主 义,让向你进攻的人,自动停止他的策略,你的精神不能耗费于无益的争辩。不但避免普通的争辩可能;就是避免有目的进攻的争辩挑战,也同样有可能。你的心目 中只须记住:用爱解仇,仇可立解,以恨止怨,怨必更深。
9 m, B, u* d# n: S$ O! \) m/ F% s1 J+ a

' ?! ~) q; J7 [( t- n4 p! D1 y; |$ }) Q9 J: D
林肯劝戒他的属下说:“你们的工作,难道不够繁忙吗?为什么还有多余的时间,去跟人们争辩呢?况且互相争辩,总是得不偿失”。我举个例说,我们去和疯狗 争一条路,究竟是不是值得的呢?我觉得你应该立刻让开它:否则,你如果被它咬上一口以后,虽然立刻把它打死,但是你已经得不偿失了。: L3 P3 {/ x3 K* V; x0 W
$ c: @$ m# a9 E7 X; l! m

3 n. x% G! ?$ r( H; Q4 v
! h  u2 F1 T, E$ J# j. I, j0 R+ g一般所谓讨论是以理智做出发点,而争辩完全属于情感的。你在人家讨论以前,你得先考虑一下,这件事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对方是不是可以与之讨论的人,倘若你 认为是可能的,那么,你便阐述你的意见,但是希望你注意这几点:①清楚明白;②简单;③言词锋利;④语句动听。万一双方的讨论,有涉及意气或感情的时候, 你应该立即停止。就是对方要跟你呶呶不休的时候,你也应当坚决终止所讨论的问题。因为感情冲动,常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你要保持情谊,那么不如暂时牺牲一下 个人的主张。反正真理总是不可混灭的,你当深深地体味这句话。
! ^9 N* ~% X2 k4 h4 {( I$ i& O( l- @4 s) t
  \- L! }; u) w" M8 b  S2 A! _
" g& l9 i( c: U- Y7 k% g$ I5 z
有的时候,争辩是无法避免的。在争辩的时候,大家几乎忘记了理智,纯是受着感情的支配,每个人都可能说出一些感情冲动的话。因为争辩的时候,双方只是在闹 意气,往往失去理智,任凭气愤情感冲动,甚至因此而牺牲多年的友谊。      要记住,争辩时的心灵表现,实在已经超越了常态,而这种心灵表现,却是有害无益的。许多聪明的人,他知道争辩无益,于是用各种聪明的方法,来解决与对方的 争辩。他用一种开玩笑的方式,使争辩变做胡闹,使大家都一笑置之。
: R# M2 A! K+ D
, b3 w, p, D% [5 s% J  ^! w争辩会自然剧烈下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步步进逼,使对方恼羞成忍,那么争辩的场台,一定剧烈得不堪收拾。如果辩论不能完全避免,有时为了正义,也得不惜热烈举行舌战,而且必须坚持到底。8 F; w8 @. `: ~  J5 p% y$ n/ `

" {) k8 S* Z( Q, U# @+ k9 U
4 Z; [( G* j9 ?. U0 q$ F/ l5 e1 b$ Q5 B5 s
. Z! Y% Q: M* j8 N! M  x

1 {, k# Q' H( C3 o1 K/ ^8 D; U但在不可避免的辩论中,也有种种辩论的方怯,若辩论的目的是在寻求真理,这种辩论的方法,可以分下列几种:①暴露全部的错误,把对方的理由、弱点完全部揭 露出来;②暴露对方理由重心的错误,提出对方理由的重心,加以无情的驳斥;③对比式的说明,使对方的错误和自己正确的意见互相对比。
' J  d% ~: D. ^* ^5 ~- `  n" ^! Y; N

5 d) c# j: @; y+ @3 T' N# I; y% W* J
1 M5 ?7 `$ |+ N4 \+ ~* D* L! N三国时,诸葛亮特到吴国去请出兵共同拒曹。那时,孙权部下除了周公速和鲁肃外,却都主张和曹操讲和。于是诸葛亮便用他的口才,来和所有的吴国臣将辩论吴国 应出兵助蜀汉以拒曹魏的理由,在诸葛亮和大家相见的时候,吴国的谋士张昭先用说话来挑动诸葛亮,他说:“昭是江东没有才能的人,不过听得先生高卧在隆中, 自比管仲于毅,可有这样的话吗?诸葛亮笑着说,“这是我生平极小的比喻呀!”张昭说:“近来,听得刘备三顾茅庐,幸得先生相助,仿佛如鱼得水一般,想席卷 荆州,但现在却一旦属于了盲操,会是什么样子呢?”诸葛亮知道    张昭是吴国第一个有名的谋士,现在应该先说服他,所以就回答说:“我以为取汉中的土地,易如反掌。我主刘备躬行仁义,不忍夺取同宗的土地,所以竭力推辞不 取。但是刘琼不懂事,误中了奸臣的好计,暗自投降了曹操,这样就使曹魏更加猖撅了起来。此刻我们的主人,在江夏屯兵,自然别有所图,这等事,你们又怎能知 道呢?张昭说,“照这样说来,先生的言行,岂不是矛盾了吗?你是自比管仲乐毅的,可是管仲在齐桓公那里“做宰相个称霸天下,乐毅帮助弱小的燕国,也夺取了 齐国七十多个城池,这两个人真是英雄大才。先生在茅庐中,但知向风月示傲慢;但现在既然帮助了刘豫州,应当替生灵除害,剿灭乱贼反臣才对。但刘备在没有得 先生相助的时候,尚且能纵横,天下,割据城他,现在得了先生以后,却见曹兵一出,便弃甲抛戈,望风披靡;如今失地无数,连安身的所在也将没有了。难道管仲 乐毅,也是这样的吗?诸葛亮笑着回答说:“鹏程万里,燕雀焉知鸿鹊之志;比如人害了重病,当先饮以粥汤,服以和药,而使脏腑调和,形休渐安;然后才可以治 以猛药,服以肉食,从而病根可除,人命赖以救治,不这样做,徒想用猛药来挽救生命,岂不是妄想?刘备寄迹在刘表那里,兵不满千,将也只有关张赵云几个,这 正和人害了重病一样子,在新野那山僻小县中,人口稀少,粮食缺乏,刘备在那里也不过是权以容身,说不上想坐大。可是虽在那种兵甲不完,城廓不固的环境中, 那一次博望的火攻,白河的水淹,使曹军心胆俱裂。我以为管仲乐毅的用兵,也至多这样罢了。至于刘琼的投降,刘备完全不知道,而且他又不忍夺取同宗的地方, 这正是他大仁大义的表现。寡不敌众,胜负着也是兵家常事,从前汉高祖屡次被项羽打败,但垓下一战,总至成功;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一定的什谋,不是靠 夸口逞舌可以收效的。”这一段话,是抓住了对方的弱点,予以错误的暴露,所以使张昭再没有话可以回答了。但另外一个人却又应声说:“如今曹公屯兵百万,大 将干员,吞并江夏,即在目前,你觉得怎样?那是虞耀。诸葛亮听了,微笑说:“他虽拥兵百万,但都是袁绍刘表的乌合之众,何俱之有?”虞耀冷笑说:“兵败地 失,现在正想向人求援,还说不惧吗。诸葛亮说:“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又怎能敌百万残暴之众,现在逞守夏口,这是等待机会哩。如今江东兵精粮足,且地势 有长江的险要,但臣将们却都还要使他们的主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的耻笑,从这里看起来,刘备真是不害怕曹贼了,这是抓住对方的弱点所在,加以批驳,自然使 他们无法对答了。正在这时,步骘又插嘴说:“孔明先生也想学张仪苏秦的口舌,来游说东吴吗?”诸葛亮反问说,“你以为张仪苏秦只是辩士,但你可知道他们也 是豪杰吗?苏幸佩六个相印,张仪两次相秦都是竭力帮助别人的,和那些畏强凌弱的比较起来,真是完全下同。你们听了曹操虚言大话,便畏怯请降,却笑起张仪苏 秦来,岂不是可笑得很?”诸葛亮的反驳,是不是强词夺理呢,不,他是以对方的立场,驳斥他的错误的见解,这样,他又获得胜利了。
$ V4 \6 f; a' i3 Q0 }
' u: T  C6 o. ?/ r  p& |' C" {$ ]

8 V4 X9 q8 n* T& x2 z1 f4 L7 _; X辩论欲求胜利,应该使自己的知识范围扩大得很广泛,你的知识愈广,见闻愈多,那么材料也愈丰富,自然辩驳起来,也更能顺利。因为事理的真相,需要用各方面 的证据来证实,你的知识领域狭小,那么你一定强于应付,而很容易流入于意气之争了。在辩论的时候,你应当注意自己的态度,许多人常常回力辩论意见,于是把 平心静气的讨论。变成了怒目相向;因为大家的意见相争,常使好朋友变做仇敌。因此,必须把头脑放得很冷静,态度很沉着。心平气和,是你应该把握的秘诀,成 功的人,常在暗中克服他人的意志,而决不涨红了面孔来大声争论。  q8 [' z/ S5 C( c* P" i
3 p5 |7 h, ^$ ?) I4 h7 v2 P
在辩论时,永远要避免正面冲突,回为普天下想得到辩论胜利的唯一方法一就是避免辩论,即使辩论会得到胜利,但那胜利也是空虚的,因为你永远不能得到对方的 好感,你想到底愿意要哪一种:空虚的胜利还是人家的好感?二者决不可兼得。 林肯曾申斥过一位与同事发生冲突的青年军官说说:“打算成大事的人,决不消耗时间去同别人争辩,也不容他承受争辩的结果损伤性情及失却自制。”0 F+ z% O6 n3 m( V# ?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老秘在线 发表于 2012-1-27 09: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华人博士李昌钰:让科学与雄辩相得益彰
+ B# f; u) q' w& R4 {1 Z5 S跻身于美国警界职位最高的华人李昌钰博士,享有极高的世界性声誉,人们常称他为“科学神探”“当代福尔摩斯”。作为一名法庭科学专家,他的法庭证言与论 辩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重视把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自己的论辩之中,重视事实,明察秋毫,常常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和无可辩驳的证据去征服陪审团,其 语言具有极高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这里,我们以李昌钰先生在两起刑事案件中的辩驳为例,来欣赏一下他那卓越的才华与高超的言语技巧。
  e8 h* D9 K( G
- o; @% z! T7 M2 O. p% M●在“肯尼迪强奸案”中的“理论——推论——结论”式辩驳技巧2 G" \2 v0 h: e9 I$ [
4 `, q+ j- w; S' G! F% t- Z) ^
1991年春天,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外甥威廉·肯尼迪·史密斯,涉嫌一起强奸案。一个名叫鲍曼的酒吧女子告发说,肯尼迪在驾车到某别墅花园时,在草坪上 将她强奸。而肯尼迪则辩解说两人是在互相同意后才发生性关系的。为此,肯氏家属请来了李昌钰博士为其辩护。李先生在观察了所谓的“强奸现场”以后,用随身 携带的两块手绢分别在水泥地和那片草地上抹了一下,便扬长而去。后来,李先生胸有成竹地走向法庭,侃侃道来,以一番精彩的证词,为肯氏作了无罪的辩护。   
& t9 S9 a2 t4 t! E% {( R/ _2 |' I8 |- j3 \

: @3 u3 R# C- |5 C
8 l" K. `" @  q# h8 W6 g1 H3 h% }' m" K
3 V7 T5 b0 [# l  |& U
我们知道,辩护一般是从驳论题入手的。一个错误的论题被驳倒,整个貌似坚固的论点也就如同泥足巨人一样轰然坍塌了。但是,要驳倒起诉方并非 易事。李昌钰深知,在刑事科学上,决不可能以“未知”来比对“未知”,而只能以“标准”来比对“未知”。被现代科学证实了的概念,无疑是一种极有说服力的 “标准”。而肯氏强奸案中,吧女既然是被强奸的,又没有目击证人,那么,最重要的证据便只能是“双方的身体必然会以相当猛烈的方式接触现场”了。基于这一 客观情形,李昌钰决定以“身体接触”作为自己的论题,从科学理论上给予论证。法庭上,李先生先介绍了自己的专业背景,然后向陪审员讲述“微量物质转换定 律”。他说:“当两个物体的表面在运动中相互接触的时候,总会发生一定的微量物质转换,即一个物体表面上的微量物质会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去。例 如,当一个人的手指接触到某个物体表面的时候,这个人的手指上的汗液等微量物质就会转移到那个物体的表面,于是就留下了这个人的指纹印;当两辆汽车发生碰 撞或擦蹭的时候,一辆汽车表面的漆皮和油污等微量物质也可能转移到另外一辆汽车的表面上去,于是就留下了碰撞或擦蹭的痕迹。当然,这种微量物质转换的内容 和方式要取决于相互接触物体的性质及其二者运动和接触的方式。”这个看似比较枯燥的科学理论,到了李昌钰的口中,既浅显通俗又明白晓畅,显然能够较为顺利 地得到陪审员们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由于使用了科学理论作为比对的支撑点,李氏就为自己后面的进一步发挥,找到了一个立论的根据,为提出更为有利的推论作 了必要的铺垫。
: s) B: o9 [: D8 r6 s% k0 }7 ]  X2 E, S' j/ n
在有了充分的理论基石以后,接下去李先生进一步论证说:“根据上述的理论,我们可以依据这种微量物质转换的结果去重建事情发生 的经过,或者说根据有关的痕迹去推断案件的事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其一,如果某个物体的表面上存在着某种微量物质转换的痕迹,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 出那个物体和其他某个物体进行了某种方式的接触。其二,如果某个物体的表面上没有某种微量物质转换的痕迹,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出那个物体没有和其他某个物 体进行该种方式的接触。这在法庭科学鉴定中自有意义。”根据这种推论方式,李昌钰辞锋一转,进入到本案件中,他娓娓道来:“在本案中,按照公诉人的说法, 鲍曼小姐被本案被告人扑倒在水泥地上,然后又按倒在草地上,两人搏斗了20分钟。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如果鲍曼小姐讲的是实话,她的衣裙和内裤就应该有相 当的微量物质转换并留下相应的痕迹。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痕迹呢?”这里,李先生的推论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了推论的方向和环节,即两个人在接触中可能产 生的方式与痕迹;二是在此基础上将论题引向本案具体的当事人。值得注意的是,李昌钰还故意卖了个关子,以疑问的主句提出疑点,颇有“盘马弯弓惜不发”的味 道。显而易见,这种提问为的是使自己后面所推断出来的结论更为有力,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接下去,是端出结论的时候了。
6 t& L6 Y2 m: _3 U( ^' x
0 s8 A* S" s8 F这时候,李氏走下证 人席来,展示了那两块在草地上抹蹭过的手绢,对陪审员们说:“这是我在鲍曼小姐所说的强奸现场的草地和水泥地面上抹蹭过的手绢。布莱克律师可以证明我的行 为。请看,女士们和先生们,在这一块手绢上可以看到绿色的擦蹭草叶的痕迹;在这一块上则可以看到灰色的擦蹭地面的痕迹,而且手绢的纤维有破损。非常明显, 对吧?但是,大家再看一看,鲍曼小姐的衣裙和内裤上都没有这种痕迹。我曾经在显微镜下检验了她的衣服,也没有发现任何破损的纤维和草叶的痕迹。这说明了什 么问题呢?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时候,检察官发出了质问:“手绢和内裤并不一样。你为什么要用手绢?为什么不用女士的内裤来证明你的这种谬论呢?” 李昌钰沉着而风趣地答道:“因为我没有随身携带女士内裤的习惯。我身上通常只带着手绢。”李先生机智的辩驳赢来了法庭一片笑声,该是总结自己的结论的时候 了。李先生说:“根据本案中的各种证据,我认为肯尼迪先生和鲍曼小姐也许曾经在那里做爱,但事情经过并不像鲍曼小姐所说的那样。换言之,本案中没有能够证 明发生过强奸行为的证据。”不用说,李昌钰的辩驳是既精彩又有说服力的,难怪乎,它征服了陪审团,使之作出肯尼迪无罪的判决。这种从科学概念出发的辩驳, 由于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加之又强调了事实与概念的吻合,因此具有某种雄辩的风格和极强的说服力。也可以说,它不仅表明了“事实胜于雄辩”,更证明了 “科学+雄辩”的巨大威力。通篇辩驳,颇有某种“春事到清明”的劲头儿,给人以豁然开朗、心悦诚服的感觉,岂不美哉!1 u1 E" v. V4 [0 J; Q0 \  ^! o

( O7 t$ t  R/ H, Y. {9 `7 v●在“辛普森杀妻案”中的“突破——实证——质疑”式辩驳技巧' u; |& O/ ]( q

, Z8 @; E( N1 [! l+ P; U2 Z- c“辛普森杀妻案”是一度轰动全美国的著名案件。黑人运动员辛氏之妻被杀害后,警方在辛氏住所搜查到一双带有血迹的袜子,并确认是辛妻的。据此,辛普森以 杀妻之罪受到起诉。在辛普森的律师的恳求下,李昌钰决定为其提供辩护性证言。在察看了现场之后,李氏心中有底了。审判开始后,首先是辛氏律师提出了公诉方 福尔曼有种族歧视的行为,所以以此作为公诉人的诉词是不确实的。继而辛氏律师要求辛氏试穿那双血袜子,可是辛氏却根本穿不上。接下去,李昌钰便开始了自己 的法庭辩驳。
& ^+ I  Q$ J. m
' ?0 V8 P# g5 v0 ?9 U任何辩驳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论点。对于错误的论点,一般而言,采取直接辩驳的方式都有可能取得成功。但是,对于证据不那么明 显和充分的刑事案件,直接辩驳却比较困难。这时候可以使用间接辩驳的方式,即迂回的方式,去寻求突破。对于辛案来说,其主要证据便是那双有血痕的袜子,它 自然也就成了辩论的焦点所在。按照美国的刑法,如果能对证据提出所谓“合理怀疑”,那么陪审团就不能认定被告有罪——这正好为间接辩驳提供了可以利用的空 间。辩驳时,李昌钰依然首先提出了一个用什么样的“标准”来比对“未知”的问题。这一回,他选择了“常理”,即以寻常的道理来作为判断“未知”的标准,据 此指出对方的论据无法推出他所需要的结论来;换言之,也就是论据与论题之间无必然的逻辑联系。为着使自己的辩驳能做到既逻辑严密,说服有力,又能够出人意 料,攻其不备,李昌钰没有直接去论证辛氏是否有罪,而是从警方的调查入手。为此,他先选定一个主攻的目标,然后以旁敲侧击的语言形式,促使人们对那双有血 痕的袜子产生怀疑。他指出:“洛杉矶市警察局的实验室人员,工作纪律十分松弛混乱。不难发现,警方人员在提取和保管那些现场滴落的血痕的过程中,有不少的 疏漏之处。”他举例说:“比如,本来应该用那种包装干的血痕样本的纸袋,却被用来包装新鲜的血痕,这样就很容易使血痕受到污染。”显而易见,指责警方工作 上的混乱和失误,既出人意料,又实在是一着迂回包抄的妙棋。这里,所谓“混乱”,实际上包含了一个隐含判断:既然警方管理有疏漏,又混乱,那样得来的证据 就足以使人怀疑了
6 ^2 s$ n/ S, f" w& V" `. v; w1 t8 e( _) x+ B/ W- Q) F
虽然这个突破于自身十分有利,但是,只有这样一个突破口还不能取胜,还需要使用人所共知的常识来作为“标准”加以进一步的 辩驳。李昌钰以自己纤毫入微的眼光,将那血痕作为质疑的对象。他指出:“血痕作为特证,应当说是有若干可疑之处的。例如,警方在辛普森家中发现的那双袜子 上的血痕就颇为奇怪,一只袜子两侧上的血痕形状居然会完全一样。这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当血液从这一侧浸透到另一侧时,袜子并没有套在人的脚上。这显然有 别的人‘安置’罪证的嫌疑。”这里,李昌钰使用了驳斥论证和推论方式,用常情常理作为推理的依据,显然是一种迂回包抄、间接辩驳的技巧。由于有了袜子血痕 是“他人所为”的推陈出新理,也就迫使公诉方退却到了一种无可置辩的尴尬境地。
$ P+ ]7 N: {  O  V$ s! S
' F' d0 ?- H7 t- o) a" l在如此有力的突破与推论的基础上,接下去,李昌钰便可以转入 最后的一击,作进一步的辩驳了。李先生的质疑既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刁钻与突兀,更有近乎吹毛求疵的责难。他指出:“警方从辛普森的身上抽走了8毫升的 血液作为检验的样本。但是根据有关的记录材料,所有的检验只用了3毫升血液,而现在试管中还存有35毫升血液。那么,剩下的15毫升的血液到哪里去了 呢?可见,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们知道,论据是一个论题成立的基础,如果将对方的论据置于引人怀疑的境地,那么,对方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可见,李昌 钰选择这种“突破——实证——质疑”的辩驳方式,对于不可能以直接论证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辩驳的案件,实在是一种较为有利的选择。事实上,李昌钰的辩驳,也 确实在促使陪审员们觉得“证据不足”的问题上发挥了作用,尤其是那“肯定有问题”的质疑,更是铿然有力,让人难于反驳。由此可见,即使在自身缺乏证据的条 件下,也可以用“常理”作为推陈出新论的标准,进而抓住疑点,推理质疑,如是,也就有可能使自己的辩驳进入到那种“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佳境,从而赢得辩驳 的胜利。
) T+ V. W# u8 m: _5 K0 e9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3粉丝

22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