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推进中华文化改革发展的三个向度

[复制链接]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12-1-16 09: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国家,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进中华文化改革发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与特色,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和前提。为此,笔者认为,中华文化的改革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进。
    在世界文化发展中重塑中华文化   
    文化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并渗透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是一个大概念;而相对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的文化,则又成了文化的小概念。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的论述,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大文化的理念和视野,而且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从实质上说是关于发展理念竞争的把握,深刻认识到在全球一体化浪潮与国家一体性文化价值不断提升的历史背景下,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如何重拾、重构和重塑的问题。因而,只有将中华文化纳入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宏大视野之中,以其自身延续性的文化身份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观照下,参与到全球性的文化交融进程中去,把宏观视野与微观细节相结合,纵向呈现和横向把握中华文化的历史走向和时代特征,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创新,重拾、重构和重塑中华文化这一文化形态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主体性。
    在体现中华文化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中展示中华文化人文价值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是民族性和区域性的统一。对内,就中华文化自身而言,从纵向看,中华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衍化过程中,像滚雪球一样,融汇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又不断向各地区各民族传播,在融汇中扩展又在扩展中融汇,使得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从古代、近代发展到现代,成为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从横向看,在中华大地上,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人文历史,形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即所谓齐鲁、燕赵、巴蜀、湖湘、荆楚、岭南、吴越等,这些区域性质的文化既蕴涵着中华大文化的历史内涵,又具有与其自身的历史地理环境相融合的区域文化或地域文化特征;就其关系而言,中华文化是各区域文化的抽象概括和集中表现,而区域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具体体现。对外,就中西方文化而言,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与开放包容。在前工业时代,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靠的是以“和合”为核心价值的中华传统文化,其间,它向世界贡献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近代以来,以工业革命、产业革命、科技革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人类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也开始了发端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当今世界,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或东方智慧又重新被世界认识。这不正说明文化自觉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吗?如费孝通先生概括的那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多样共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不也正是中华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具有普遍人文价值的智慧吗?当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能把中华文化“历史定格化”,而是要在体现中华文化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中展示中华文化的人文价值,以开放的胸怀,呼唤全民族的“文化自觉”,积极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挖掘、整理和阐扬中华文化的人文价值,作为推进中华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构建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中推进中华文化的改革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学理上说,文化产业作为以市场机制为载体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其有效运行既是产业的一般特性与文化自身特殊性的有机结合,也是市场价值取向与社会人文价值取向的互动。因而,我国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至少应体现为产业振兴与文化复兴、经济彰显与价值重构、产业创富与文化创意的结合,具体是:第一,产业振兴与文化复兴的结合。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要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基于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阶段、环境资源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为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周密的布局规划。而要做到这样,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科学认识、分类引导和作为文化产业要素诸如体制、市场、政策、人才等方面制约因素的结构、功能的分析以及运行机制的设计等。第二,经济彰显与价值重构的结合。要求对文化产业的绩效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营利性范围之内,不仅要有经济利润指标,更要有社会价值标准。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具有不同产域文化背景的产业或企业,重构产业价值或企业文化以及产品消费价值观的过程,而对该产业或企业以及产品的文化提炼,主要是基于对中华文化的发掘、整理和创新。第三,产业创富与文化创意的结合,要求文化产业的推动方式和主要动力源在于创新。对于知识密集型的文化产业来说,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财富是产业发展的基本因素。因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自然是以中华文化为基底的文化创意为活水源头,作为高技术化和高文化化的统一体,实现商业与艺术、产业与文化、管理与创意的有机融合,始终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永恒命题。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营造文化企业创新创业和发展的制度环境,保护文化企业的创新活力,可以说,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和产学研一体的协调推进格局,为构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蒋连华 来源:学习时报

标签:中华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