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2011年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热点重点内容汇总:政治 文化 经济 社会

[复制链接]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12-1-16 08: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本帖最后由 泰宁老秘 于 2012-1-16 08:55 编辑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出处: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重大命题。
    内容:《决定》不仅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而且明确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即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这四句话、二十四个字为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决定》还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主要任务,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是在继承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链接: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出处: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链接:三件大事,三大成就,党建科学化,理论创新,四个危险,四个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先争优
    出处:2010年4月6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随即召开会议,对全国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动员部署。2010年5月7日,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围绕科学发展中心任务、迅速兴起创先争优活动热潮进行研究部署,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
    内容:“创先争优”,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这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党的十七大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提出要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实践活动是集中性主题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经常性工作。两项活动紧密衔接、相互促进。根据中央部署,创先争优活动分几个阶段进行:从2010年4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开展活动,兴起创先争优的热潮;从2011年7月开始,着重围绕迎接党的代表大会开展创先争优,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党献礼;2012年“七一”前后,中组部将专项表彰“2010―2012年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成绩显著的先进县(市、区、旗)党委。
    链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性建设            
    读点历史
    出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题目是《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增加智慧》。
    内容:根据习近平的讲话精神,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现代历史和中00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要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00史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还应该学习一些世界历史知识。他强调,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并要求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要具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链接:中华民族创业史和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中00史,世界历史,历史规律,甲申三百年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历史文化素养,历史眼光,历史意识,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            
    调查研究
    出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要求开展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第二次开学典礼上再次强调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加强调查研究。
  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回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就领导干部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必须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主要领导干部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调研。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注意选择问题多、困难大、矛盾集中,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蹲点调研。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证调查研究经常化。
    链接:调查研究能力,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基层,转作风,“身入”基层,“心到”基层,规定路线,自选动作,蹲点调研,调研程序,调查研究经常化,调查研究制度化
    文 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出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我国科学发展总体布局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新认识是,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迫切需要增强我们的文化力量,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立足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出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了良好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基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提出的。
    链接:文化体制改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现代传播体系,城乡文化一体化,公益性文化事业,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科技创新      
    文化体制改革
    出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首次以文化体制改革为主题并作出重要决定的全会。全会指出了“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上下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链接:文化产业格局,文化体制机制,文化开放格局,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文化软实力
    出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第一、第二部分三次提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内容:文化软实力是指一种文化对人所具有的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价值吸引力、思想影响力的综合。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并存的当代世界,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可以通过一个国家的公民有意或无意、感性或理性、强制或习惯、宗教或世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作用,以此展现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形象、族群特征和精神面貌。在国家层面,文化软实力更多地透过制度、价值观、文化和政策而得到展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与团结,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在发展必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命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国家民族事业发展重大意义的清醒认识,确定了文化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链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社会主义公民   
    公益性文化事业
    出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第五部分标题就是: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内容:一般来讲,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指非盈利性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事业,是一种主要由政府提供的、面向全体公民、能够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内容的公共产品。其基本特点是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必然需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和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基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公益化;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便利化;以农村为重点,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实现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链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传播体系,城乡文化一体化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出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内容:建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产业支持力度。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
    链接: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布局,文化产业基地,文化创业,文化产业链
    经济社会              
    科学发展
    出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科学发展”被明确为“主题”。
    内容:科学发展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2011年为始点的“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各族人民美好家园。科学发展”作为五年规划的主题,对“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定下总体思路、基本途径和基调,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链接:转变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强农惠农,转型升级,服务业大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全球经济治理,规划协调管理,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出处:2011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行动,恐怕莫过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了。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把社会管理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原则、主要任务和实施措施。
    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一年下来,各地根据中央部署,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成就显著,在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协调利益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理;改革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探索城乡社区治理模式,做实基层社会管理基础;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以及优化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效率等方面都创造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但是,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非一日之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是要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更多地依赖社会自治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实现“社会治理”,形成强国家、强社会的格局。
    链接: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社会自治,应急管理,民意表达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
    出处: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主题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
    内容: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是当前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助于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它关系到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先决条件。当前,要着力实现重点领域突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市场需求,着力深化国际合作,着力强化政策扶持,逐步改变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下处于的产业链低端的不利局面。
    链接:创新型国家,节能减排,自主创新              
    楼市限购
    出处: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推出房地产市场调控“新国八条”,首次提出,在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进行限购。7月 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推出加强房地产调控“国5条”,将限购令扩至二三线城市。
    内容:在关于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中,限购无疑是最严厉的手段。为贯彻国务院房地产调控精神,各地制定了限购细则。截至目前,全国一共有48个城市出台了限购令,包括除拉萨外的所有省份城市和部分二、三线城市。对于限购政策,市场争议很大。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中就曾明确表示,限购政策是“不得已使用”的调控手段。为了确保地方政府积极落实这一政策,住建部和监察部联手,对不能落实这项政策的城市主要行政负责人进行约谈,乃至行政处分,此举收到了相当的成效。从9月开始,限购效果开始显现。统计显示,继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首次出现环比下降后,11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且降幅有所扩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大城市住宅价格更是全部环比下降。
    新拆迁条例
    出处:2011年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新拆迁条例)。
    内容:新拆迁条例是相对于2001年国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而言的。为减少强拆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建部在经过两年多的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于2010年1月29日正式公开征求意见。同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2011年1月21日公布国务院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条例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新拆迁条例共五章三十五条,它在对被征收人的补偿、征收范围、征收程序等方面都有新的规定,并取消行政强制拆迁。此外,条例还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应该说,新拆迁条例在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与原条例有很大改进,然而,在新拆迁条例实施后不久,又发生多起强拆事件。这其中的原因,既在于一些地方对新条例贯彻不力,但根源还是政绩和土地财政。因此,要彻底根除强拆,保护被拆迁人权益,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绩考核体制,实行法治。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出处:2011年2月《刑法修正案(八)》出台,为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内容:食品安全问题是2011年社会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年初开始,就相继爆发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典型的有“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西瓜膨大剂、“地沟油”等,让消费者陷入了极度的不安。针对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国家加大了打击力度。从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到主管食品安全的国务院副总理,先后对食品安全问题做了批示和讲话,要求严惩食品安全犯罪活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国务院食安委统一协调部署下,深入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保健食品综合治理等一系列专项行动,重典治乱、严惩重处成为全年食品安全工作的特点。1—10月份,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食品安全类案件173件,生效判决255人,其中以死缓和无期徒刑判处了多起严重犯罪案件,极大震慑了食品安全领域的不法分子。检察机关立案查办食品安全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57人。
    但食品安全问题是中国转型时期的一个突出现象。要彻底消除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还需要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强化监管执法,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此外,在经济发展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处理上,地方政府要摒弃地方保护,切实把维护食品安全和民众福利的责任,上升到执政理念的高度,成为政府政绩考核的目标。
    中美汇率之争
    出处:人民币汇率一直被美国政府作为指责美中贸易不平衡的替罪羊。这在2011年表现得尤其突出。北京时间10月12日,美国参院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
    内容:汇率问题乃一国主权之事,美国国会以国内立法形式,将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汇率交由美国裁判,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先例,理所当然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抨击。其实,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特别是2010年6月19日人民币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对美元累计升值达到30%,对加元升值8.7%,对欧元升值16.7%,对英镑升值45.7%。如果考虑中美之间通货膨胀的差别,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对美元升值已超过 40%。在这期间,美中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可见,两国贸易的不平衡并非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够造成的,而是由两国的经济结构、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以及美国储蓄不足造成的。美国如果不做宏观政策和结构调整,纠缠人民币汇率问题,为自身痼疾寻找外部借口,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不但解决不了美国国内经济问题,还将严重危害中美经贸关系,损害全球经济的复苏。
    中国在人民币汇改问题上,一向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12月初,人民币改变单边上扬态势,即期市场对美元连续7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表示,人民币出现贬值,说明人民币汇率不是受中国政府控制的,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操纵汇率,人民币的汇率是按照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浮动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它也引发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和国际化进程的大讨论。
  (执笔人:林 娜 蒋一兵 兰文飞邓聿文 陶春)
标签:20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