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旅游富县,以建设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地为重点,加速推进旅游国际化,是我老秘网县今后一段时期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未来五年,我老秘网县将大力实施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百亿”产业工程,围绕“一城一廊四区两重点”的旅游发展思路,认真抓好全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快建设蜀南竹海生态观光、竹海世外桃源温泉群落休闲度假、梅硐竹石林红色生态游、佛来山康体运动、百里淯江竹文化滨水休闲娱乐五大精品旅游景区,推进旅游全域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竹海镇作为长宁县规划的休闲养生重镇,拥有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开发条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与帮助下,竹海镇的旅游产业获得了很快的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规模也取得了一定的提升。为全面建设“生态魅力和谐的新竹海”,构建大竹海旅游新格局,竹海镇党委政府积极思考和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在中心景区外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一个“三赢”格局,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旅游产业大繁荣、群众增收致富。
一、竹海镇现有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竹海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有“蜀南竹海”、“三江世外桃源”、“ 淯江泻玉”三个长宁新八景。AAAA级风景区“蜀南竹海”位于我镇镇东,总面积4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6.31万亩,覆盖率95.6%,景区内已开发出五大景区104个景点,建成三星级涉外宾馆2座、二星级宾馆4座、准星级宾馆5座、旅游观光索道2条和目前国内最高档次的游人服务中心、星级农家乐5家,具有年接待300万余人次游客的能力。“三江世外桃源”位于我镇镇南6公里的“三江口”,景区四面环山,“三江湖”湖面宽阔,已建成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和宜宾市首家五星级宾馆,近临竹海温泉,是一个集休闲、娱乐、会议于一体的多功能景区。“淯江泻玉”景区穿镇而过,沿途风光旖旎,百里育江清澈见底,两岸翠竹倒映在江里,形成独具一格的湖光山色。
在旅游规划上,竹海镇因地制宜,依托蜀南竹海竹海景区,形成山上山下联动和互补,将竹海坝区尚未开发的58平方公里同山上的44平方公里一起高标准高规格高起点统一规划,纳入大竹海旅游格局。以蜀南竹海环保观光停车场启用、新生村、联山村、塔沙村新农村建设项目、三江湖区老秘网群、中国竹海漂浮温泉的开发建设、蜀南竹海五星级老秘网改造,青龙湖景区开发为带动,全力推进竹海镇中心城镇规划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养生项目,不断拓展旅游空间,延伸旅游链条,全力打造乡村旅游。
二、竹海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发展认识不足。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开发乡村旅游所需的条件缺乏充分的分析与认识,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导致对乡村旅游开发过于乐观、期望过高。二是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正确认识,未完整地保存乡村基本文化和特征,致使忽视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继续有效地保持“乡村性”和“乡村意象”,出现建筑的城市化、活动的商业化等趋向,失去了对城市人群的吸引力。这两个认识误区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二)乡村旅游层次还比较低。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将乡村旅游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农业旅游,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农家乐”;第二是农村旅游;第三是农民旅游。竹海镇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局限于低层次的“农家乐”,以吃农家饭为主,对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尚未挖掘。实际上,乡村旅游应该是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自然(产业链)与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围绕行、游、住、食、购、娱6大要素,将其精心设计制作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包括:文化探密、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观光、体验生活等。
(三)乡村旅游人才匮乏,服务接待水平偏低。乡村旅游的开发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和研究的层次低。竹海镇乡村旅游区只有极少的专业旅游管理人才,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由当地农民担任,他们的文化程度低,在经营策略、营销手段和管理方式上都存在极大缺陷,服务质量低,品牌意识薄弱,致使乡村旅游产品处于粗放经营中。多数业主缺乏经营管理新理念,营销策略陈旧,多数从业人员未通过正规培训,对乡村旅游要素、服务标准不够了解。村民的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他们自由、懒散的生活习惯与规范化、标准化的旅游接待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农民没有受过专门的旅游服务培训和指导,旅游服务意识低,使得乡村旅游中旅游服务的总体接待水平低。
(四)乡村旅游开发启动资金缺乏,配套建设不到位。乡村旅游的投资回报率有阶段性,初期投入大,产出少,只有到了中后期才增加回报率。竹海镇的乡村旅游开发仍处于初期阶段,目前没有把乡村旅游开发完全纳入地方发展预算,居民分散经营,各村(社区)经济水平较低,无法投入大额投资,许多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游客的需要。
(五)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日益凸现。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格局明显向投资商、经营者倾斜,对村民的利益兼顾的不够,而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等不利影响却要当地村民承受。村民是乡村的主人,更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但是在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格局中,往往由于市场运作、信息传递、经营方式等多种因素,使得乡村旅游的收入都被外来的经营者垄断,而村民被排除在了乡村旅游的大门之外。
三、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一)强化监督管理,确保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具有旅游资源乡村村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如今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茶,强化管理却迫在眉睫。由于乡村旅游的管理涉及卫生、旅游、工商、质监、农业、建设等众多部门,所以只有加大协调管理,形成管理合力,才能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只有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订评价标准,组织贯彻和检查监督。
(二)科学规划, 注重特色,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优势。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乡村旅游规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自身的规划,包括乡村旅游点区位的选择和乡村旅游要素规划。优先发展具有资源特色或区位优势的村,如联山村、塔山村、新生村,因为这些村依托蜀南竹海景区、三江湖世外桃源老秘网和中国漂浮温泉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好的客源市场和较低的开发成本, 乡村旅游可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通过滚动式开发, 将其培育成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增长极。如联山村、塔沙村依托“三江世外桃源”、“一匹绸”,围绕乡村旅游食、住、 行、 游、 购、 娱等要素的上、下游产业合理分工,建设新农村,实现旅游产业链本地化, 这既可以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 又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联山村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三江河鲜特色,主要以餐饮、住宿、服务业为重点,以河鱼为产业链。塔山村主要以地上、山上以桂圆、荔枝;田头种植藕;水下养殖鱼、泥鳅、黄鳝为重点,实现竹海核心景区内外、山上山下的联动互补。二是乡村旅游与其它要素的统筹规划。乡村旅游是乡村系统中的一个组成要素,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与村镇建设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乡村环境治理保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谋求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脱贫奔小康的切入点,作为改造农村、使村民充分分享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收益,就地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
(三)村(社区)参与, 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 应以村(社区)全面参与旅游开发获益为核心, 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社区)经济水平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保护旅游地村民全面参与旅游开发的机会, 强化对他们的资金扶持。加强对旅游地村民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 增强其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增加经济收入。
(四)规范管理, 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 不仅需要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 也需要不断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在宏观上,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分工负责, 协调管理。制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标准, 在资源、环境、市场、服务、交通、效益等多方面建立规章制度, 实现项目审批、人员上岗、安全和卫生保障、价格制定、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的规范管理。在微观上,制定统一有效的行业评价标准, 培训从事乡村旅游的相关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 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 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 着力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使竹海镇乡村旅游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文/郑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