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国际国内] 半月谈:把脉2012年中国经济大势

[复制链接]
陕西老秘 发表于 2012-1-5 09: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本帖最后由 陕西老秘 于 2012-1-5 09:18 编辑

 2011年已成历史,在国际金融危机再掀波澜、国内经济运行遭遇新挑战的复杂局面中,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良好发展。

  2012年正待开创,中国经济将在这一年面临怎样的国内外环境?应该怎样应对?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内外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但经济基本面未变

  “从(2011年)10月份开始,海外订单骤降,而内销受房地产调控影响越来越明显,2012年企业的经营压力会很大。”中国民企500强、室内装饰材料供应商浙江德华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主任翁天方告诉记者。

  国内部分企业在2011年遭遇的经营难题,已经预示了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

  “2012年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判断,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风险很大;中国出口增速将明显降低,内需弥补外需任务艰巨。

  入世十年的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发展,这是发达国家金融财政体制、发展模式等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的爆发,解决起来需要相当的时间。

  “从2012年开始,也许要延续5到10年,全球经济是低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预计。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报告预测,2012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陷入泥潭,新兴经济体也无法独善其身,全球经济正在“二次衰退”的悬崖边上“蹒跚前行”。报告把对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的预计从半年前的3.6%下调到2.6%。

  对于世界第二大出口国中国而言,将在较长时期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从内部环境看,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概括为:需求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一些领域风险隐患逐步显现。

  专家分析认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制约了未来投资的增长。而汽车、住房消费将低速增长,新的消费热点一时难以形成。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呈长期化趋势,加之全球流动性充裕,通胀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在建项目资金紧张,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扶持。

  然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对于这一点,应当保持坚定的信心。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是好的,进一步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张平认为。
4867134998143312478.jpg
  稳政策稳增长稳物价,“稳”是基础

  “现在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工人招不满,我们7条生产线只有4条半在开工。希望政策上能给企业发展更多帮扶,给企业吃颗‘定心丸’。”台湾麦斯集团南宁鞋业项目负责人张元亨说。

  面对复杂严峻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中求进”作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总基调。会议指出,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发生根本性大变化的情况下,不对宏观政策做大的方向性调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良好,没有必要在2012年对政策进行方向性调整。

  经济学界普遍预计,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略高于9%,而一度快速上涨的居民消费价格(CPI)也转为回落,这些都为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2011年增速下滑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但也不能忽视世界经济低迷对经济下滑影响的可能在加剧。所以2012年要‘稳增长’,但还没有到‘保增长’的阶段。”杨伟民分析认为。

  2012年的中国经济,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的双重压力,决策更加需要统筹协调。

  “物价回稳的基础不是很牢固,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所以货币政策不能转向宽松,但可针对中小企业的困难进行预调微调,同时更多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道。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一系列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降低小微企业税负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增值税扩围试点2012年在上海开展。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更是传来消息,2012年将对小微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

  多数经济学家和机构对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计高于8%。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预计,若国际经济不再出现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严重自然灾害,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9%,CPI将上涨4.6%。

  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进”是方向

  “当前的经济形势确实是有非常严峻的一面,翘首看中国,这对中国来说又是机遇大于挑战,不可多得的机遇。”李伟分析认为。

  回顾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处在相对落后境地。这次中国能与主要国家在一个基本同步的、新的起点上参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是重大战略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会议指出,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历史关键时期。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有两个趋势已基本确定:一是经济增速将逐步有所回落,二是通胀压力将较长期存在。解决由此引发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的安排,2012年,国家将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兼并重组,发布实施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发布实施“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进一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支持政策。

 “结构调整进展相对较慢,主要是受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制约。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方式,要抓住机遇推进改革。”杨伟民说。

  2012年,国家将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方面,将试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择机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实施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更加重视财税改革,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健全增值税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细化、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

  “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尤其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王一鸣强调。

  2012年,国家将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700万套以上,确保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尽快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思路等等。

  “2012年虽然会困难一些,但我们提出要把这一年作为科技创新年和管理升级年,‘修身养性’。等这段时间调整完后,企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翁天方信心满怀。(半月谈网/记者刘铮 张晓松 程群)

  “十二五”开局良好 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2011年,在新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着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国内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和新挑战,中国经济仍然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民生保障也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明年“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奠定了经济社会基础。

  宏观调控见效:经济平稳增长 通胀得到抑制

  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均保持在9%以上,全年增速“超九”可期。长期高位运行的CPI增幅从7月开始逐步回落,11月更是回落到14个月以来的新低水平。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通胀形势得到遏制,这背后体现出的正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多方面产生效果。

  面对逐渐增加的通胀压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成为2011年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2011年以来,央行已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缓解了流动性过剩问题。货币政策之外,有关部门还采取扩大农产品供给、疏通物流等措施,使通胀得到抑制。

  针对居高不下的房价,今年中央与各地推出一系列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年初国务院出台“国八条”,要求各城市合理确定新建住房的价格控制目标,随后各地纷纷出台“限购令”“限价令”,一些地方开始进行房产税试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举措已开始见效,主要城市楼市成交量正持续回落,部分一线城市一度坚挺的房价开始松动。

  受原材料、能源等成本上升和外贸受阻等影响,今年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区民间借贷问题引发关注。对此,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央行、银监会提出对中小企业信贷采取差异化监管策略,提高对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等,并提出一系列税费减免和金融扶持政策,使中小企业负担得到减轻,一度甚嚣尘上的“倒闭潮”传言在政策合理引导下不攻自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虽然今年我国GDP增速可能比以往两位数的水平略微下降,但仍保持在9%以上,这在当今世界已属非常快的增长速度。另外,增速略微下降也符合宏观调控目标的要求,因为宏观调控是以抑制通胀为重点的。从今年8月到10月的情况来看,通胀压力比去年同期均有下降,尽管降速比较慢,但下降趋势是明显的。

  民生保障有力:财政大力支持 政策持续出台

  富国不忘富民。这一年中,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势头的同时,民生保障工作也不断取得新进展,范围不断扩大,标准不断提高,让更多的民众能够更好地分享发展的成果。

  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扶贫标准从1274元提升至2300元、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全国保障房建设提前1个月完成今年1000万套目标任务、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近1100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1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875元,分别增长7.8%和13.6%……这一组组鲜活的数字,正是政府在这一年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

  各项民生政策的实施离不开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2011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约占中央财政支出的2/3,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10509.92亿元,比去年增长18.1%。

  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并非一日之功,关键在于保持政策的持续性。目前,仍有多项民生保障政策正酝酿出台。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明确就业优先战略;2012年国家将制定实施“十二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完善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有关部门将编制实施“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列为2012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可以预见,2012年的民生工作仍将亮点纷呈,令人期待。

  内外压力仍存,中国经济如何“稳中求进”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形势仍然相对平稳,但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仍未好转,国内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未来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就是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同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十二五”开局良好,可以说已为“稳”奠定了经济社会基础,2012年“求进”的三方面工作应如何着手进行?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如何处理好经济结构中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尤为重要。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尽管2011年我国在拉动消费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投资和消费差距还是比较明显。消费率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十二五”是我国提升消费率的历史拐点,关键在于能不能推进相应的政策调整与体制变革,构建消费主导的格局。这个矛盾不解决,尽管我国在短期内仍然能保持较快的增长,但难以实现中长期的持续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指出,投资方面需要关注新一轮产能释放可能在未来带来的产能过剩。在已经有大量过剩产能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资,虽然可避免短期衰退的风险,却会加重未来长期经济过剩的风险。

  在深化改革方面,多个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应进一步深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认为,2012年改革应该在以下几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促进双轨利率向单一市场利率并轨,大力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发展的中小金融机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形成统一的土地市场;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明年应抓紧时机推进水电气资源价格的改革。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表示,从21012年来看,一方面税制方面要进行一些力度较大的改革,如促进服务业的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型的改革,减轻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成本;努力减轻小微企业税负等。另一方面,政府职能也要改革,从执法监管更多地向为企业服务转型。

  此外,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在增加财政支出比例的同时,还要更加重视效果。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相辅相成。2012年,财政支出应更多地用于民生问题,以提高居民收入,拉动内需增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指出,在民生支出方面,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效果,比如教育支出,更应该考虑的是公平,重视农村、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是否可以持续,要考虑到我国今后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未雨绸缪。(半月谈网/记者李昂)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sunny-y 发表于 2012-4-8 16: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可以把握一年的经济发展脉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5粉丝

11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